《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05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 N 1 0 4 2 6 0 5 8 4 A (21)申请号 201410597504.6 (22)申请日 2014.10.30 B43L 1/04(2006.01) B43L 21/02(2006.01) (71)申请人罗国友 地址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京东 路1698号丰源天域二期4栋2单元302 室 (72)发明人罗国友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包括锯 齿块,凹凸块,平面块,单侧分支间隔槽,双侧分支 间隔槽,斜通管。
2、,粉尘收集器,手持后壳,魔术贴绒 面;所述锯齿块,所述凹凸块和所述平面块在靠 近手持后壳的一侧是一体连接,并与所述手持后 壳固定连接,魔术贴绒面与手持后壳外侧的底部 表面胶粘连接,所述平面块位于手持后壳的中轴 线上,所述凹凸块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平面块两 侧,所述锯齿块有两块,左边的锯齿块位于左边的 凹凸块位于的左边,右边的锯齿块位于右边的凹 凸块位于的右边,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有两条,位 于所述平面块和所述凹凸块的之间,所述双侧分 支间隔槽有两条,位于所述凹凸块和锯齿块的之 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3、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0584 A CN 104260584 A 1/1页 2 1.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锯齿块(1),凹凸块(2),平面块(3),单侧 分支间隔槽(4),双侧分支间隔槽(5),斜通管(6),粉尘收集器(7),手持后壳(8),魔术贴绒 面(9); 且:所述锯齿块(1),所述凹凸块(2)和所述平面块(3)在靠近手持后壳(8)的一侧是 一体连接,并与所述手持后壳(8)固定连接,魔术贴绒面(9)有两块,其中一块背面与手持 后壳(8)外侧的底部表面胶粘连接,所述平面块(3)位于手持后壳(8)的中轴线上,所述凹 凸。
4、块(2)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平面块(3)两侧,所述锯齿块(1)有两块,并且水平对称,左边 的锯齿块(1)位于左边的凹凸块(2)位于的左边,右边的锯齿块(1)位于右边的凹凸块(2) 位于的右边,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4)有两条,位于所述平面块(3)和所述凹凸块(2)的之 间,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有两条,位于所述凹凸块(2)和锯齿块(1)之间; 且:锯齿块(1)包括楔形齿(1.1),上缺角(1.2),下缺角(1.3),顶块(1.4),缺口 (1.5),底块(1.6);所述楔形齿(1.1),底块(1.6)和顶块(1.4)在靠近手持后壳(8)的一 侧是一体连接的,楔形齿(1.1)和缺口(1.5)交替连。
5、接,所述上缺角(1.2)位于所述楔形 齿(1.1)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一侧的上面,所述下缺角(1.3)位于所述楔形齿 (1.1)的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一侧的下面; 且:斜通管(6)包括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1),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所述单侧 分支间隔斜通管(6.1)位于单侧分支间隔槽(4)的末端,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位 于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末端; 且:所述粉尘收集器(7)包括斜口通管(7.1),波浪凹型海绵(7.2);收集器外壳(7.3), 魔术贴钩面(7.4),底盖(7.5),边缘凸起(7.6);所述收集器外壳(7.3)的内部设置了斜口 通管(。
6、7.1)和波浪凹型海绵(7.2),所述斜口通管(7.1)顶端连接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 (6.1)和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的末端,另一块所述魔术贴绒面(9)的背面与波 浪凹型海绵(7.2)的底面固定连接,魔术贴钩面(7.4)有两块,一块魔术贴钩面(7.4)的背 面与所述粉尘收集器(7)外侧的上表面胶粘连接,另一块魔术贴钩面(7.4)的背面与底盖 (7.5)固定连接,所述边缘凸起(7.6)位于所述收集器外壳(7.3)的内侧四周并与之一体连 接; 且:所述凹凸块(2)包括凸块(2.1),凹块(2.2);所述凸块(2.1)和所述凹块(2.2)相 互交错连接在一起,所述凹凸块(2)在靠近手持。
7、后壳(8)的一侧是一体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0584 A 1/6页 3 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板擦,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 背景技术 0002 黑板擦是课堂教室的必备工具,而黑板擦擦除粉笔的笔迹时,会产生大量的粉笔 灰,粉笔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黑板原材料本身的刚 性不强以及黑板制作工艺的原因,黑板表面并不是非常平整,从黑板的侧面看过去黑板表 面是有些许起伏的。普通的黑板擦表面是平整的,那么使用者对黑板擦会施加垂直黑板的 作用力,会平均分配到黑板擦的表面,而黑板表面并不是非常平整,这会使得黑板凸出。
8、来的 部分会擦得比较干净,而凹下去的部分则擦不到或者擦得不干净,通常在擦除的过程中,需 要来回几遍擦除才能擦得干净,擦除的效率比较低。都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锯齿块,凹凸块,平面块,单侧分支间隔槽,双侧分支间隔槽,斜通管,粉尘收集器,手持 后壳,绒面魔术贴。 0004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锯齿块,所述凹凸块和所述平面块在靠近手持后壳 的一侧是一体连接,并与所述手持后壳固定连接,魔术贴绒面有两块,其中一块背面与手持 后壳外侧的底部表面胶粘连接,所述平面块位于手持后壳的中轴线上,所述凹凸。
9、块有两块 分别位于所述平面块两侧,所述锯齿块有两块,并且水平对称,左边的锯齿块位于左边的凹 凸块(2)位于的左边,右边的锯齿块位于右边的凹凸块位于的右边,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有 两条,位于所述平面块和所述凹凸块的之间,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有两条,位于所述凹凸块 和锯齿块之间。 0005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锯齿块包括楔形齿,上缺角,下缺角,顶块,缺口,底块; 所述楔形齿,底块和顶块在靠近手持后壳的一侧是一体连接的,楔形齿和缺口交替连接,所 述上缺角位于所述楔形齿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的一侧的上面,所述下缺角位于所述楔 形齿的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的一侧的下面。 0006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斜。
10、通管包括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 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位于单侧分支间隔槽的末端,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位于双侧 分支间隔槽的末端。 0007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粉尘收集器包括斜口通管,波浪凹型海绵;收集器 外壳,魔术贴绒面,魔术贴钩面,底盖,边缘凸起;所述收集器外壳的内部设置了斜口通管 和波浪凹型海绵,所述斜口通管顶端连接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和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斜 通管的末端,另一块所述魔术贴绒面的背面与波浪凹型海绵的底面固定连接,魔术贴钩面 有两块,一块魔术贴钩面的背面与所述粉尘收集器外侧的上表面胶粘连接,另一块魔术贴 钩面的背面与底盖固定连接,所述边缘凸起位于所述。
11、收集器外壳的内侧四周并与之一体连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A 2/6页 4 接。 0008 且:所述凹凸块包括凸块,凹块;所述凸块和所述凹块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所述 凹凸块在靠近手持后壳的一侧是一体连接。 0009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宽度为4mm6mm,深度为4mm 8mm;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宽度为6mm8mm,深度为4mm8mm,且双侧分支间隔槽的宽度比 单侧分支间隔槽要大2mm3mm,双侧分支间隔槽的深度与单侧分支间隔槽相同。 0010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波浪凹型海绵的上表面呈凹面,凹面的最低处与最 高处落差为25mm30mm,且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波。
12、浪的形状。 0011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边缘凸起位于离所述收集器外壳内侧底部的距离和 魔术贴钩面的厚度相同,且凸出所述收集器外壳内侧的长度为3.3mm5mm。 0012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缺口的宽度为2mm-2.5mm,所述缺口的深度与双侧 分支间隔槽的深度相同。 0013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凸块为梯形,上端表面的宽度大于下端连接所述凹 凸块的连接部分的宽度。 0014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凹块为梯形,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下端连接所述凹 凸块(2)的连接部分的宽度。 0015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凹块的上侧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缺口的位置不在同一 水平线上,且在垂直。
13、方向相互交错设置。 0016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手持后壳为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手持后壳的开口 面的长宽均大于上表面的长宽20mm35mm。 0017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斜口通管长为20mm28mm,且管口为倾斜面。 0018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斜通管的内侧包裹着一层光滑的弹性橡胶材料。 0019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和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的底部表面 有一层光滑的弹性橡胶材料。 0020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楔形齿的上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为,为 120-150,所述楔形齿的下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为,为30-45。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
14、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的锯齿块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的凹凸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的凹凸块的俯视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的收集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的收集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的楔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参见图1-7,1为锯齿块,2为凹凸块,3为平面块,4为单侧分支间隔槽,5为双侧分 支间隔槽,6为斜通管,7为粉尘收集器,8为手持后壳,9为魔术贴绒面,1.1为楔形齿,1.2 为上缺角,1.3为下缺角,1.4为顶块,1.5为缺口,1.6为底块,2.1为。
15、凸块,2.2为凹块;6.1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A 3/6页 5 为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为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7.1为斜口通管,7.2为波浪凹型海 绵,7.3为收集器外壳, 7.4为魔术贴钩面,7.5为底盖,7.6为边缘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参见图1-7,本发明为一种防尘高效的黑板擦,包括锯齿块1,凹凸块2,平面块3, 单侧分支间隔槽4,双侧分支间隔槽5,斜通管6,粉尘收集器7,手持后壳8,魔术贴绒面9, 楔形齿1.1,上缺角1.2,下缺角1.3,顶块1.4,缺口1.5,底块1.6,凸块2.1,凹块2.2;单侧 分支间隔斜通管6.1,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斜。
16、口通管7.1,波浪凹型海绵7.2,收集器外 壳7.3,魔术贴钩面7.4,底盖7.5,边缘凸起7.6。 0031 参见图1-2,所述锯齿块1,所述凹凸块2和所述平面块3在靠近手持后壳8的一 侧是一体连接,并与所述手持后壳8固定连接。其中锯齿块1起到分流粉笔灰的作用,凹凸 块2起到增强擦除粉笔字的效率的作用,平面块3起到最后将前面的锯齿块1和凹凸块2 漏擦的部分再擦除一遍。又因为和粉笔字直接接触的黑板擦只有远离手持后壳8的一侧的 平面,所以本发明的设计都集中在黑板擦能直接接触粉笔字的一侧,而另外一侧即靠近手 持后壳8的一侧,是一体连接。这有利于提高黑板擦的整体性。整体性强的黑板擦,就不必 担心黑板。
17、擦使用时间长了以后,过多的零部件会散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相当于延长黑板 擦的寿命。锯齿块1和凹凸块2的具体的作用会在后面的叙述中详细描述。 0032 所以锯齿块1,凹凸块2和平面块3的位置在所述平面块3位于手持后壳8的中轴 线上,所述凹凸块2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平面块3两侧,所述锯齿块1有两块,并且水平对 称,左边的锯齿块1位于左边的凹凸块2位于的左边,右边的锯齿块1位于右边的凹凸块2 位于的右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人们使用黑板擦的时候通常习惯都是左右挥动 黑板擦,所以最先接触到粉笔字的应当是锯齿块1,然后是凹凸块2,最后是平面块3。 0033 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4有两条,位于所述平面块。
18、3和所述凹凸块2的之间,所述双 侧分支间隔槽5有两条,位于所述凹凸块2和锯齿块1之间。因为锯齿块1位于黑板擦的 边缘,是粉笔灰大量积聚的地方,锯齿块1就能将大部分擦除粉笔字产生的粉笔灰分流到 双侧分支间隔槽5中,凹凸块2起到增强擦除粉笔字的效率的作用,可以减少黑板擦擦除粉 笔字的遍数,凹凸块2产生的粉笔灰也会从凹块2.2内滑入单侧分支间隔槽4中。最后平 面块(3)起到最后将前面的锯齿块1和凹凸块2漏擦的部分再擦除一遍。 0034 参见图3,锯齿块1包括楔形齿1.1,上缺角1.2,下缺角1.3,顶块1.4,缺口1.5, 底块1.6;所述楔形齿1.1,底块1.6和顶块1.4在靠近手持后壳8的一侧是。
19、一体连接的,楔 形齿1.1和缺口1.5交替连接,所述上缺角1.2位于所述楔形齿1.1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 隔槽5的一侧的上面,所述下缺角1.3位于所述楔形齿1.1的靠近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 的一侧的下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用普通的黑板擦擦除粉笔字的时候,由于黑板擦与黑板 直接接触,没有过多的空隙藏匿粉笔灰,所以大部分粉笔灰是位于黑板擦的边缘,随着使用 者挥动黑板擦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流动空气,这些流动空气会带着边缘的粉笔灰飘散到 教室的每个角落,然后被师生吸到的呼吸道里。而本发明可以使得黑板擦边缘的粉笔灰会 沿着楔形齿1.1的倾斜面滑落至上缺角1.2,再滑到双侧分支间隔槽5内。这不仅是。
20、因为楔 形齿1.1的倾斜面是向下的倾斜面,而且使用者在擦黑板时,其实对黑板擦的边缘的粉笔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A 4/6页 6 灰有一个向外的推力,而黑板擦的边缘的粉笔灰必然会对黑板擦产生一个方向相反的作用 力,而这个作用力可以推动粉笔灰顺着楔形齿1.1的倾斜面滑落至上缺角1.2,再滑到双侧 分支间隔槽5内。 0035 上缺角1.2和下缺角1.3的设计是为了扩大缺口1.5的宽度,进而防止粉笔灰堵 塞缺口1.5。 0036 参见图8,经过反复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所述楔形齿1.1的上斜面与垂直面的 夹角为,为120 -150,所述楔形齿1.1的下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为,为 30-45。
21、。这样设计既能够使得产生的粉笔灰能够顺着斜坡滑下去,滑到双侧分支间隔 槽5内,又能够使得楔形齿1.1面积比较大,而楔形齿1.1是与黑板直接接触的。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黑板擦的擦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黑板接触的面积,面积越大, 擦除效果越好。 0037 参见图4-5,所述凹凸块2包括凸块2.1,凹块2.2;所述凹凸块2在靠近手持后壳 8的一侧是一体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黑板虽然看起来是一块平面板,但是由 于黑板原材料本身的刚性不强以及黑板制作工艺的原因,黑板表面并不是非常平整,从黑 板的侧面看过去黑板表面是有些许起伏的。 0038 所述凸块2.1和所述凹块2.2相互交错连接。
22、在一起。由于每个凸块2.1都是被凹 块2.2分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凸块2.1表面是直接接触黑板的,在擦黑板的时候,使用者 对黑板擦会施加垂直黑板的作用力,加上凸块2.1垂直方向有相对独立的伸缩性,使得凸 块2.1表面能充分接触不是很平整的黑板表面。相反,如果黑板擦的表面是平整的,那么使 用者对黑板擦会施加垂直黑板的作用力,会平均分配到黑板擦的表面,而黑板表面并不是 非常平整,这样使得黑板擦与黑板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小,这会使得黑板凸出来的部分会擦 得比较干净,而凹下去的部分则擦不到或者擦得不干净,通常在擦除的过程中,需要来回几 遍擦除才能擦得干净,而凸块2.1和凹块2.2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黑板擦。
23、表面的弹性和柔 性,提高了得黑板擦与黑板的直接接触面积,当然也提高擦除效率使得原来需要来回几遍 才能擦除的粉笔,现在只需一遍就能比较彻底得擦干净。 0039 凹块2.2也可以起到引流粉笔灰的作用,使得粉笔灰通过凹块2.2滑到单侧分支 间隔槽4中。 0040 缺口1.5是粉笔灰滑入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入口,同时,缺口1.5的位置也是黑板 擦擦除的盲点。同理,凹块2.2的上侧开口的位置是粉笔灰滑入单侧分支间隔槽4,同时, 凹块(2.2)的位置也是黑板擦擦除的盲点,所以所述凹块2.2的上侧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缺 口1.5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垂直方向相互交错设置。这样设计可以将这两种盲 点的地方错开。
24、,缺口1.5的擦除盲点,凸块2.1可以擦除,凹块2.2的擦除盲点,楔形齿1.1 可以擦除。如果还有遗漏的地方,最后平面块3可以擦除。 0041 参见图4-5,所述凸块2.1为梯形,上端表面的宽度大于下端连接所述凹凸块2的 连接部分的宽度。所述凹块2.2为梯形,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下端连接所述凹凸块2的连 接部分的宽度。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得黑板擦的有效擦除部分即凸块2.1与黑板接触的面积 相对比较大。 0042 单侧分支间隔槽4,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和斜通管6不会直接接触黑板,所以所 述斜通管6的内侧包裹着一层光滑的弹性橡胶材料。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4和所述双侧分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
25、A 5/6页 7 支间隔槽5的底部表面有一层光滑的弹性橡胶材料。这样既不会影响擦除效率又可以使得 单侧分支间隔槽4,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5和斜通管6内表面光滑,使得粉笔灰能快速地流 入斜口通管7.1中,防止粉笔灰堵塞单侧分支间隔槽4,双侧分支间隔槽5和斜通管6,影响 黑板擦的实施效果。另外弹性橡胶材料和黑板擦的材质有相同的特性,即有一定的柔性和 变形能力。 0043 因为,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1位于单侧分支间隔槽4的末端,所述双侧分支 间隔斜通管6.2位于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末端;所述斜口通管7.1顶端连接所述单侧分支 间隔斜通管6.1和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的末端。所以,单侧分支间隔。
26、槽4和双侧 分支间隔槽5内的粉笔灰沿着槽滑入单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1和双侧分支间隔斜通管6.2, 然后滑入斜口通管7.1,最后滑入波浪凹型海绵7.2上面。 0044 所述单侧分支间隔槽4宽度为4mm6mm,深度为4mm8mm;所述双侧分支间隔槽 5宽度为6mm8mm,深度为4mm8mm,且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宽度比单侧分支间隔槽4要 大2mm3mm,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深度与单侧分支间隔槽4相同。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双侧 分支间隔槽5由于双侧都有分支口,单侧分支间隔槽4只有一侧有分支口,粉笔灰滑入双侧 分支间隔槽5的量要比单侧分支间隔槽4多近一倍,所以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宽度比单侧 分支间隔槽4要大。这。
27、样就不容易出现粉笔灰过多而堵塞槽道,而影响本发明的实施效果。 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得出双侧分支间隔槽5的宽度和深度都比单侧分支间隔槽4大1mm 2mm的效果最优,宽度过大,则黑板擦与黑板的接触面积会变小,从而影响擦除效果。双侧分 支间隔槽5和单侧分支间隔槽4的深度为4mm8mm为优选,深度过大会影响黑板擦的整体 性。 0045 参见图2,因为,魔术贴钩面7.4的背面与所述粉尘收集器7外侧的上表面胶粘连 接,魔术贴绒面9有两块,其中一块背面与手持后壳8外侧的底部表面胶粘连接,所以,绒面 魔术贴9和魔术贴钩面7.4可以使得粉尘收集器7随意从黑板擦的手持后壳8外侧的底部 表面上拆卸下来,方便清除粉尘收。
28、集器7内部的粉笔灰。 0046 参见图6-7,波浪凹型海绵7.2是为了吸收粉笔灰,这样可以使得颗粒状态的粉笔 灰能得到一定的固化。要了解固化的作用,首先要清楚颗粒状态的粉笔灰的缺点有哪些? 第一,颗粒状的粉笔灰很容易通过粉尘收集器7的开口处的缝隙飘散到空中,从而增加粉 尘污染。第二,由于粉尘收集器7内搜集了大量的粉笔灰,在清理粉尘收集器7中的粉笔灰 的时候,清理的人员很容易吸入颗粒状的粉笔灰,对清理的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 固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缺陷。 0047 参见图6-7,所述波浪凹型海绵7.2的上表面呈凹面,凹面的最低处与最高处落差 为25mm30mm,且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波浪的形状。
29、。凹面比平面的表面积要大,再加上凹凸 不平的波浪的形状的表面更能增大表面积。增大波浪凹型海绵7.2表面积的目的是为了增 大吸收的粉笔灰的能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波浪凹型海绵7.2表面积越大吸收 的粉笔灰的能力就越大。 0048 参见图6-7,另一块所述魔术贴绒面9的背面与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面固定连 接,魔术贴钩面7.4的背面与底盖7.5固定连接。这样设计使得底盖7.5的魔术贴钩面7.4 与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面的魔术贴绒面9可以相互粘连,也可以随时分离。这样的能随 时开启的底盖7.5既能限制粉笔灰在粉尘收集器7内,又可以随时清理粉尘收集器7内的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30、 A 6/6页 8 粉笔灰。另外,底盖7.5的位置在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部,而粉笔灰主要集中在波浪凹型 海绵7.2的上表面,这样清理粉尘收集器7的人员只需要拿捏住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部 拿出波浪凹型海绵7.2,由于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部距离上表面的粉笔灰主要集中的区 域最远,从这个部位拿出波浪凹型海绵7.2,可以减少在取出波浪凹型海绵7.2的过程中, 粉尘扩散在空气中的程度,从而减轻对清理粉尘收集器7的人员健康的损害。 0049 参见图6-7,所述边缘凸起7.6位于所述收集器外壳7.3的内侧四周并与之一体连 接,且凸出所述收集器外壳7.3内侧的长度为3.3mm5mm。这样设计能使得波浪凹。
31、型海绵 7.2会因为边缘凸起7.6而卡在粉尘收集器7内部,不会掉出来。 0050 所述边缘凸起7.6位于离所述收集器外壳7.3内侧底部的距离和魔术贴钩面7.4 的厚度相同,这样设计能使得边缘凸起7.6的下表面与魔术贴钩面7.4的上表面在同一平 面上,魔术贴钩面7.4与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面的魔术贴绒面9粘贴,底盖7.5也会与水 平面在同一平面上,这样能减少底盖7.5与收集器外壳7.3的缝隙,防止粉笔灰外泄。 0051 本发明与其他普通黑板擦的使用方法一样,这里就不作说明,只是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最佳使用效果是左右来回擦黑板的时候,如果上下来回擦黑板时,也能有一定的 防尘功效,处于上方的锯。
32、齿块1,凹凸块2,能实现发明效果,而下面的锯齿块1的缺口1.5 存在泄漏粉笔灰的可能。 0052 最后说明一下清除粉尘收集器7的方法: 第1步,将粉尘收集器7从黑板擦上卸除下来。 0053 第2步,打开底盖7.5,取出波浪凹型海绵7.2。 0054 第3步,清洗波浪凹型海绵7.2,由于波浪凹型海绵7.2本身的材料是海绵,所以也 更易于清理,只需要将波浪凹型海绵7.2用清水冲洗,反复挤压海绵,就能将波浪凹型海绵 7.2中的粉笔灰洗干净,而且粉笔灰不会飘散在空中,污染空气。 0055 第4步,洗完后,挤掉波浪凹型海绵7.2内的水分,就可以将波浪凹型海绵7.2放 入粉尘收集器7,海绵有很强的收缩变形。
33、能力,所以很容易放入粉尘收集器7。 0056 第5步,再将底盖7.5的魔术贴钩面7.4与波浪凹型海绵7.2的底面的魔术贴绒 面9可以相互粘连。 0057 第6步,手持后壳8外侧的底部的魔术贴绒面9与所述粉尘收集器7)外侧的魔术 贴钩面(7.4)相互粘连,即将粉尘收集器7与黑板擦连接起来了。 说 明 书CN 104260584 A 1/5页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584 A 2/5页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584 A 10 3/5页 11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584 A 11 4/5页 12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584 A 12 5/5页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584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