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pdf(1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16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 N 1 0 4 2 6 1 6 5 4 A (21)申请号 201410391493.6 (22)申请日 2014.08.11 C03B 11/06(2006.01) (71)申请人潘茜茜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 西山西路54弄10号 (72)发明人潘茜茜 (54) 发明名称 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再受工件造型限制的用于冲压 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并具有定位精准、成型质量高 的效果,通过口圈定位面精确定位冲头,冲座则通 过冲座定位面和冲座顶面来共同。
2、精确定位口圈, 从而确保冲头精确冲压冲座。模瓣的离合状态变 换使得下大上小造型的工件得以成型后顺利脱 模。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下模组件的体积和重量, 使其易于维护。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0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1654 A CN 104261654 A 1/2页 2 1.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 所述上模组件(100)包括冲头(101)、口圈(102)、导向杆(103)、推杆(104)。
3、、联板 (105)、弹簧(106),联板(105)和导向杆(103)轴向活动装配,联板(105)和推杆(104)固定 装配,口圈(102)和导向杆(103)固定装配,冲头(101)和推杆(104)固定装配,冲头(101)设 有冷却腔(101a),所述冷却腔(101a)设有进水口(101b)和出水口(101c),弹簧(106)两端 分别和口圈(102)、联板(105)抵接装配,弹簧(106)套接装配在导向杆(103),导向杆(103) 设有轴向抵接作用于联板(105)的导向杆限位块(103a),冲头(101)和口圈(102)轴向活动 装配,口圈(102)设有径向抵接作用于冲头(101)的口圈定位。
4、面(102 a); 所述下模组件(200)包括底座(201)、冲座(203)、至少两片的模瓣(211)以及中心柱 (206),底座(201)和冲座(203)固定装配,底座(201)和冲座(203)之间设有空间(207),中 心柱(206)装配在空间(207)中,模瓣(211)活动装配在空间(207)中,模瓣(211)和中心 柱(206)铰接装配,中心柱(206)具有位于其中心的中心柱轴线(e),模瓣以中心柱轴线(e) 为中心转动,模瓣(211)具有相分离的打开位(a)以及相抵接的合拢位(b),冲座(203)和 模瓣(211)具有贯通装配的型腔(208),冲座(203)具有冲座定位面(203a)。
5、以及冲座顶面 (203b),冲座定位面(203a)径向抵接作用于口圈(102),冲座顶面(203b)轴向抵接作用于 口圈(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00) 和下模组件(2 00)设有纵向对齐的基准线(c),冲座(203)和模瓣(211)的型腔(208)都以 基准线(c)为中心,冲头(101)以基准线(c)为中心,中心柱(206)相对基准线(c)偏心装 配,所述模瓣(211)包括左模瓣(204)和右模瓣(205),中心柱(206)固定装配在空间(207) 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
6、1)设有 定位盘(209),所述定位盘(209)以基准线(c)为中心,所述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分 别设有定位槽(210),所述定位盘(209)限位作用于定位槽(2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1) 设有底座顶面(201a)、限位槽(201b)和限位块(201c),底座顶面(201a)呈平面,限位槽 (201b)位于左模瓣(204)、右模瓣(205)相抵接的合拢位(b)下方,所述限位块(201c)具有 安装部(201c1)和限位部(201c2),所述安装部(201c1)固定装配在限位槽(201b)之中,所 述限位部(201c。
7、1)高于底座底面(201a),所述限位部(201c1)限位作用于左模瓣(204)、右 模瓣(20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瓣 (204)设有锁孔(204a),右模瓣(205)设有销轴(205a)和圆孔(205b),销轴(205a)设有左 锁块(205c)、圆柱(205d)以及右锁块(205e),圆柱(205d)与圆孔(205b)转动装配,右锁块 (205e)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左锁块(205c)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右模瓣(205)锁止 作用于右锁块(205e),左锁块(205c)具有左锁块横向位和左锁块纵向位,锁孔(204a。
8、)通过 作用于左锁块横向位,锁孔(204a)锁止作用于左锁块纵向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瓣(204) 设有锁孔(204a),右模瓣(205)设有销轴(205a)和圆孔(205b),销轴(205a)设有左锁 块(205c)、圆柱(205d)以及右锁块(205e),圆柱(205d)与圆孔(205b)转动装配,右锁块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1654 A 2/2页 3 (205e)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左锁块(205c)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右模瓣(205)锁止 作用于右锁块(205e),左锁块(205c)具有左锁块横向位和左锁。
9、块纵向位,锁孔(204a)通过 作用于左锁块横向位,锁孔(204a)锁止作用于左锁块纵向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206)轴 向活动装配在空间(207)之中,下模组件(200)包括以中心柱轴线(e)为圆心的基准圆周 (f),模瓣(211)均匀分布在基准圆周(f),模瓣(211)和中心柱(206)具有铰接中心(g),模 瓣(211)重心和中心柱轴线(e)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铰接中心(g)和中心柱轴线(e)之间 的径向距离,冲座(203)具有冲座下定位面(203c),冲座下定位面(203c)径向抵接作用于 模瓣(211),中心柱(206)具有中心柱。
10、定位面(206a),中心柱定位面(206a)径向抵接作用于 模瓣(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00) 和下模组件(200)设有纵向对齐的基准线(c),冲头(101)和冲座(203)都以基准线(c)为 中心,中心柱轴线(e)和基准线(c)重合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瓣(211) 具有模瓣内斜面(211a)和模瓣外斜面(211b),模瓣内斜面(211a)和中心柱(206)面对装 配,模瓣外斜面(211b)和冲座(203)面对装配,模瓣(211)处于相抵接的合拢位(b)时模瓣 内斜面(2。
11、11a)由下而上靠近中心柱轴线(e),模瓣(211)处于相抵接的合拢位(b)时模瓣外 斜面(211b)由下而上远离中心柱轴线(e)。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1654 A 1/6页 4 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冲压工艺成型后的工件脱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某些液态物料经过冲压后凝固,以便获得预想的造型。比如玻璃、玻璃陶瓷等,其 成型方法主要有冲压、离心及吹制,其中在冲压工艺中,当需要加工出下围大于上围的特定 造型时,传统的模具在工件需要纵向退出(或称之为轴向退出)的脱模时,因受自身造型的 约束无法顺利实现脱模,存在造型。
12、加工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不再受工件造型限制的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并具有定位精 准、成型质量高的效果。 0004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 包括冲头、口圈、导向杆、推杆、联板、弹簧,联板和导向杆轴向活动装配,联板和推杆固定装 配,口圈和导向杆固定装配,冲头和推杆固定装配,冲头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设有进水 口和出水口,弹簧两端分别和口圈、联板抵接装配,弹簧套接装配在导向杆,导向杆设有轴 向抵接作用于联板的导向杆限位块,冲头和口圈轴向活动装配,口圈设有径向抵接作用于 冲头的口圈定位面;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座、冲座、至少两片的模。
13、瓣以及中心柱,底座和冲 座固定装配,底座和冲座之中设有空间,中心柱装配在空间中,模瓣活动装配在空间中,模 瓣和中心柱铰接装配,中心柱具有位于其中心的中心柱轴线,模瓣以中心柱轴线为中心转 动,模瓣具有相分离的打开位以及相抵接的合拢位,冲座和模瓣具有贯通装配的型腔,冲座 具有冲座定位面以及冲座顶面,冲座定位面径向抵接作用于口圈,冲座顶面轴向抵接作用 于口圈。 0005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冲压成型的分瓣式模具,通过口圈定位面精确定位冲头,冲座 则通过冲座定位面和冲座顶面来共同精确定位口圈,从而确保冲头精确冲压冲座。模瓣的 离合状态变换使得下大上小造型的工件得以成型后顺利脱模。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下模组 。
14、件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易于维护。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实施例一的冲压过程示意图之一。 0008 图2为实施例一的冲压过程示意图之二。 0009 图3为实施例一的左模瓣和右模瓣处于相分离的打开位时状态示意图。 0010 图4为实施例一的左模瓣和右模瓣处于相抵接的合拢位时状态示意图。 0011 图5为实施例一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6为实施例二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配合示意图之一。 说 明 书CN 104261654 A 2/6页 5 0013 图7为实施例二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配合示意图之二。 0014 图8为实施例二的模瓣。
15、处于相分离的打开位时运动过程示意图之一。 0015 图9为实施例二的模瓣处于相分离的打开位时运动过程示意图之二。 0016 图10为实施例二的模瓣处于相抵接的合拢位的示意图。 0017 图11为实施例二的模瓣处于相分离的打开位时运动过程俯视示意图之一。 0018 图12为实施例二的模瓣处于相分离的打开位时运动过程俯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包括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 0020 所述上模组件100包括冲头101、口圈102、导向杆103、推杆104、联板105、弹簧 106,联板105和导向杆103轴向活动装配,意味着联板105和导。
16、向杆103两者可以相对轴向 位移,本文中的轴向都可以理解为图中的上下竖直方向,而径向则是垂直于该上下竖直方 向的左右横平方向,联板105和推杆104固定装配,联板105和推杆104固定连接在一起, 口圈102和导向杆103固定装配,口圈102和导向杆103固定连接在一起,冲头101和推 杆104固定装配,冲头101和推杆104固定连接在一起,冲头101设有冷却腔101a,所述冷 却腔101a设有进水口101b和出水口101c,进水口101b和出水口101c是通过设置在推杆 104之中的水管而通向外界形成水循环冷却的,弹簧106两端分别和口圈102、联板105抵 接装配,弹簧106套接装配在导向。
17、杆103,导向杆103设有轴向抵接作用于联板105的导向 杆限位块103a,导向杆限位块103a的轴向抵接作用应当理解为是在联板105向上复位时因 抵接到导向杆限位块103a,而受其限位作用,冲头101和口圈102轴向活动装配,意在表达 冲头101和口圈102之间具有相对轴向位移,口圈102设有径向抵接作用于冲头101的口 圈定位面102a,口圈定位面102a对冲头101的径向抵接作用应当理解为是发生在冲头101 和口圈102轴向活动过程之中的,随着冲头101轴向活动的同时也受到口圈定位面102a的 径向作用,使得冲头101精确地定位在口圈102之中,完成精准的冲压作业。 0021 上模组件1。
18、00的工作原理是:推杆104与压机气缸主轴(图中未标示)相连并受其 驱动,在压机气缸(图中未标示)的作用下一同上升或下降。进水口101b和出水口101c使 得冷却腔101a始终充满流动的冷却水。上模组件100的整体由推杆104受压机气缸带动 下行,直至口圈102抵接到下模组件200,通过前述的口圈定位面102a使得冲头101精确定 位,压机气缸继续带动推杆104克服弹簧106阻力下行,因下模组件200的阻挡,口圈102和 导向杆103无法继续下行,因此推杆104和冲头101相对口圈102和导向杆103向下冲压, 直至液态的料液在冲头101的冷却下迅速固化成型。工件成型后压机气缸回程,口圈102。
19、 受到弹簧106的压制,冲头101先与工件分离,直至冲头101抵接到导向杆限位块103a,随 后冲头101和推杆104通过导向杆103带动口圈102一起上升。 0022 下模组件200包括底座201、联杆202、冲座203、至少两片的模瓣211以及中心柱 206,联杆202两端分别和底座201、冲座203固定装配,意味着联杆202、底座201、冲座203 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确切地说实施例一的模瓣211包括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底座 201和冲座203之间设有空间207,确切地说该空间207是设置在底座201和冲座203两 者中间的空腔,中心柱206装配在空间207中,进一步地说中心。
20、柱206固定装配在空间207 中,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分别活动装配在空间207中,意在表达中心柱206是静止安装在 说 明 书CN 104261654 A 3/6页 6 空间207中的,而左模瓣204、右模瓣205是在该空间207中可以活动的,模瓣211和中心 柱206铰接装配,中心柱206具有位于其中心的中心柱轴线e,模瓣以中心柱轴线e为中心 转动,或者说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分别与中心柱206转动装配,左模瓣204、右模瓣205 分别以中心柱206为中心转动,意在表达左模瓣204、右模瓣205是可转动地装配在中心柱 206上的,或者可以理解成左模瓣204、右模瓣205是铰接在中心。
21、柱206的,左模瓣204、右 模瓣205具有相分离的打开位a以及相抵接的合拢位b,由于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具有 前述的转动变换,因此产生两者相互分离开来的打开位a,以及两者相互合拢在一起的合拢 位b,冲座203、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具有贯通装配的型腔208,此处的贯通装配应当理解 为当左模瓣204、右模瓣205位于合拢位b时,冲座203、左模瓣204、右模瓣205这三者的 型腔208是连接贯通的,而工件的造型就取决于该型腔208,冲座203中倾入的料液在冲头 101的作用下填满型腔208并冷却凝固,而获得与型腔208和冲头101相结合后相同的轮 廓,冲座203具有冲座定位面203a。
22、以及冲座顶面203b,冲座定位面203a径向抵接作用于口 圈102,冲座顶面203b轴向抵接作用于口圈102,冲座定位面203a径向抵接作用类似于前 述的口圈定位面102a径向抵接作用于冲头101,随着口圈102下行直至抵接到冲座定位面 203a,口圈102继续轴向活动的同时也受到冲座定位面203a的径向作用,然后口圈102再 继续下行直至口圈102抵接到冲座顶面203b上,冲座定位面203a和冲座顶面203b相结合 将口圈102乃至冲头101的整体被精确地定位在冲座203之中,确保完成精准的冲压作业。 0023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设有纵向对齐的基准线。
23、 c,冲座203、左模瓣204以及右模瓣205的型腔208都以基准线c为中心,冲头101以基准 线c为中心,中心柱206相对基准线c偏心装配。所谓的偏心装配是在表达将中心柱固定 安装到基准线c的侧边的空间之中,这样使得左模瓣204和右模瓣205的型腔208设计更 加自由开放,不必考虑因中心柱而受到阻碍。 0024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底座201设有定位盘209,所述定位盘209以基准线 c为中心,所述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分别设有定位槽210,所述定位盘209限位作用于定 位槽210。该定位盘209是跟底座201一体成型的,而定位槽210形状与定位盘209形状相 吻合,定位盘20。
24、9对定位槽210的限位作用是发生在左模瓣204、右模瓣205处于合拢的合 拢位b时,有了该定位盘209的支持,左模瓣204、右模瓣205的合拢动作变得精确,使得合 拢位b精确无误。 0025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底座201设有底座顶面201a、限位槽201b和限 位块201c,底座顶面201a呈平面,该底座顶面201a的范围是包括图1和图2中的处于一 条直线上的顶面,当然不应当将定位盘209包含在内,限位槽201b位于左模瓣204、右模瓣 205相抵接的合拢位b下方,所述限位块201c具有安装部201c1和限位部201c2,所述安装 部201c1固定装配在限位槽201b之中,所。
25、谓的安装部201c1是稍稍大于限位槽201b,而嵌 装在限位槽201b之中,可以理解为过盈配合,限位部201c2高于底座底面201a,所述限位部 201c1限位作用于左模瓣204、右模瓣205,限位部201c2对左模瓣204、右模瓣205的限位 作用也是发生在处于合拢的合拢位b时,进一步提高合拢动作的精确性。 0026 如图3、图4所示,左模瓣204设有锁孔204a,右模瓣205设有销轴205a和圆孔 205b,销轴205a设有左锁块205c、圆柱205d以及右锁块205e,圆柱205d与圆孔205b转动 装配,右锁块205e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左锁块205c和圆柱205d固定装配,左锁块。
26、205c、 说 明 书CN 104261654 A 4/6页 7 圆柱205d以及右锁块205e是可一起转动的整体,右模瓣205锁止作用于右锁块205e,可 以看到右锁块205e大于圆孔205b,右模瓣205对右锁块205e的锁止作用是右模瓣205对 右锁块205e的阻挡,使得销轴205a无法从圆孔205b中脱出,左锁块205c具有左锁块横向 位和左锁块纵向位,锁孔204a通过作用于左锁块横向位,锁孔204a锁止作用于左锁块纵向 位,左锁块横向位和左锁块纵向位两个状态的变换是来自于销轴205a的转动,锁孔204a和 左锁块205c的形状均是除了圆形之外的任何规则几何体或不规则几何体,而且要求锁。
27、孔 204a是必须稍稍大于左锁块205c,这样左锁块205c可以依靠左锁块横向位对准并穿过锁 孔204a,即是所谓的锁孔204a通过作用于左锁块横向位,在左模瓣204和右模瓣205处于 合拢位b后转动销轴205a,使左锁块205c变换成左锁块纵向位后,锁孔204a就对左锁块 205c形成了限制,即是所谓的锁孔204a锁止作用于左锁块纵向位,直至销轴205a复位,左 锁块205c回到左锁块横向位才解除锁止作用,左模瓣204和右模瓣205才能解除禁锢而相 分离。另外,左模瓣204和右模瓣205分别设有延伸向外的手柄d,而底座201和冲座203 之间具有三个联杆202,三个联杆202呈以基准线c为中。
28、心的圆周分布,这样在左模瓣204 和右模瓣205打开时,其打开极限位置受到两边的联杆202限制,防止相分离过度而影响定 位的精确性。 0027 如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二,同样包括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其上模组件 1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28 而下模组件200包括底座201、冲座203、至少两片模瓣211以及中心柱206,确切 的说实施例二是包括三片模瓣211,底座201和冲座203固定装配,底座201和冲座203之 间设有空间207,意味着底座201和冲座203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确切地说该空间207是 设置在底座201和冲座203两者中间的空腔,且自下而上。
29、是贯通的,中心柱206装配在空 间207中,确切地说中心柱206轴向活动装配在空间207之中,意在表达中心柱206在空间 207中轴向活动,中心柱206底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装配并由其驱动,在气缸驱使下中心 柱206可静止在空间207中也可在空间207中上下活动,中心柱206具有位于其中心的中 心柱轴线e,下模组件200包括以中心柱轴线e为圆心的基准圆周f,该基准圆周f并不是 一个肉眼可见的具体结构,而是为了便于理解而描绘出的参考圆形,在图中以虚线的圆对 其进行诠释,模瓣211活动装配在空间207中,模瓣以中心柱轴线e为中心转动,更进一步 明确的描述是模瓣211和中心柱206铰接装配,模瓣21。
30、1和中心柱206具有铰接中心g,模 瓣211均匀分布在基准圆周f,模瓣211通常是通过销轴(图中未标示)和中心柱206铰接 装配的,那么铰接中心g就是销轴的轴心线,模瓣211可以相对中心柱206围绕着铰接中 心g在空间207中转动,模瓣211重心和中心柱轴线e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铰接中心g和 中心柱轴线e之间的径向距离,模瓣211重心若是比铰接中心g更加远离中心柱轴线e的 话,那么在缺乏外部部件的支撑时的自由状态下,模瓣211必然会向外转动,由此产生出模 瓣211如花瓣一样盛开的开模过程,模瓣211具有相分离的打开位a以及相抵接的合拢位 b,由于模瓣211具有前述的转动变换,因此产生两者相互分离。
31、开来的打开位a,以及两者相 互合拢在一起的合拢位b,冲座203、模瓣211具有贯通装配的型腔208,此处的贯通装配应 当理解为当模瓣211位于合拢位b时,冲座203和所有模瓣211型腔208是连接贯通的,而 工件的造型就取决于该型腔208,冲座203中倾入的料液在冲头101的作用下填满型腔208 并冷却凝固,而获得与型腔208和冲头101相结合后相同的轮廓,冲座203具有冲座定位面 说 明 书CN 104261654 A 5/6页 8 203a、冲座顶面203b以及冲座下定位面203c,冲座定位面203a径向抵接作用于口圈102, 冲座顶面203b轴向抵接作用于口圈102,冲座下定位面203c。
32、径向抵接作用于模瓣211,冲 座定位面203a径向抵接作用类似于前述的口圈定位面102a径向抵接作用于冲头101,随着 口圈102下行直至抵接到冲座上定位面203a,口圈102继续轴向活动的同时也受到冲座定 位面203a的径向作用,然后口圈102再继续下行直至口圈102抵接到冲座顶面203b上,冲 座定位面203a和冲座顶面203b相结合将口圈102乃至冲头101的整体被精确地定位在冲 座203之中,确保完成精准的冲压作业,而冲座下定位面203c的径向抵接作用则是针对模 瓣211,在模瓣211随中心柱206一同轴向活动时对其具有径向作用,中心柱206具有中心 柱定位面206a,中心柱定位面20。
33、6a径向抵接作用于模瓣211,中心柱定位面206a实质就是 中心柱206的外壁,本实施例的中心柱206基本上为圆柱体,那么中心柱定位面206a就是 该圆柱体的外圆周面,中心柱定位面206a的径向抵接作用,可以理解为是与冲座下定位面 203c的径向作用正对着的相反方向,模瓣211受冲座下定位面203c和中心柱定位面206a 的内外双重径向作用,而被精确定位。 0029 模瓣211的运动过程是个受多方共同定位的复合作用:中心柱206一旦上升,模 瓣211随之上升,模瓣211脱离冲座下定位面203c和中心柱定位面206a的禁锢后,会因重 力作用绕铰接中心g向外旋转,犹如花瓣盛开一样呈相分离的打开位a。
34、状态,打开后的模瓣 211脱离了中心柱定位面206a的径向抵接作用,而只会受到冲座下定位面203c的径向作 用;反之当中心柱206和模瓣211下降,也是因冲座下定位面203c而逐渐向内旋转,直至同 时受冲座下定位面203c和中心柱定位面206a的双重径向作用,此时相邻的模瓣211也已 抵接,由相分离的打开位a变换成以及相抵接的合拢位b。 0030 如图6和图7所示,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设有纵向对齐的基准线c,冲头 101和冲座203都以基准线c为中心,中心柱轴线e和基准线c重合装配。所谓的重合装配 是在表达中心柱轴线e和基准线c是位于图示同一直线上,该基准线c是冲头101和冲座 20。
35、3运行和装配的中心线,有利于结构的精简和提高运行装配的稳定性。 0031 如图6、图7、图8、图9、图12所示,模瓣211具有模瓣内斜面211a和模瓣外斜面 211b,模瓣内斜面211a和中心柱206面对装配,模瓣外斜面211b和冲座203面对装配,模 瓣211处于相抵接的合拢位b时模瓣内斜面211a由下而上靠近中心柱轴线e,模瓣211处 于相抵接的合拢位b时模瓣外斜面211b由下而上远离中心柱轴线e。所谓的模瓣内斜面 211a和模瓣外斜面211b都是相对中心柱轴线e倾斜的,应当说图1和图2描绘的结构有助 于对其更快速的理解。模瓣211的内外过渡斜面有助于减少两接触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 使用寿。
36、命。 0032 工件应该看做是被托举出冲座203的,在模瓣211打开释放工件后,上方的自动取 料机(图中未标示)取走工件。 0033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虽然运动过程要相对复杂, 但是其对工件完整性的保护效果要比实施例一来得优秀,而且对表面具备放射状条纹的工 件来说,就必须使用实施例二进行加工,理由如下所述:本实施例具有三个模瓣211,模瓣 211表面是周向360度以基准圆周f为圆心向外散发的放射状条纹,这样使得成型后的工件 表面也具有相应的放射状条纹,为了避免破坏模瓣211打开时因模瓣211干涉而破坏工件 表面的放射状条纹,至少要设置大于两片模瓣211才能尽。
37、量将影响降至最低,在最少是三 说 明 书CN 104261654 A 6/6页 9 个的模瓣211基础上,模瓣211数目越多,对放射状条纹的保护就越明显。同样原理,针对 不同延伸方向的放射状条纹的工件,可以通过设计相应数目的模瓣211来达到最佳的工件 表面保护效果。 0034 以上所阐述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实质上两者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来完 成脱模作业,实施例一的模瓣211的运动轨迹是垂直于中心柱轴线e的扇面,不存在结合上 升行程的复合运动,只是单纯的转动;而实施例二的模瓣211的运动轨迹是包含中心柱轴 线e的扇面,其结合上升行程的复合运动,可以在不同场合选择相适应的下模组件200。 说。
38、 明 书CN 104261654 A 1/10页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0 2/10页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1 3/10页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2 4/10页 1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3 5/10页 14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4 6/10页 15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5 7/10页 16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6 8/10页 17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7 9/10页 18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8 10/10页 19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1654 A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