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膜.pdf(2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05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 N 1 0 4 2 2 0 5 1 3 A (21)申请号 201280071833.6 (22)申请日 2012.08.02 2012-073083 2012.03.28 JP 2012-073082 2012.03.28 JP C08L 23/12(2006.01) B32B 15/085(2006.01) B32B 27/32(2006.01) C08L 23/06(2006.01) (71)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国东京都 (72)发明人井上直 王宁 广田知生 (74)专利代理机构中。
2、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蒋亭 (54) 发明名称 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 蒸镀用聚烯烃膜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 物,其包含: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 体流动速率(MFR A )为212g/10分钟的、作为聚 丙烯的成分(A)6090重量份;和在190且载 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B )为15 100g/10分钟的、作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成 分(B)1040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 成分(A)与成分(B)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
3、阶段日 2014.09.2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70284 2012.08.02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45359 JA 2013.10.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0513 A CN 104220513 A 1/1页 2 1.一种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 流动速率MFR A 为212g/10分钟的、作。
4、为聚丙烯的成分(A)6090重量份、和在190且 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B 为15100g/10分钟的、作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 烯的成分(B)1040重量份,其中,在所述组合物中将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设为100 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MFR B 相对于MFR A 的比、即MFR B /MFR A 为2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250且剪切速度122/秒下测定的成 分(A)的剪切粘度 A 和在250且剪切速度122/秒下测定的成分(B)的剪切粘度 B 以 及成分(A)的含量 A 和成分(B)的含量 B 满足下述式(1。
5、), 0.5( A / B )( B / A )7.0 (1) 其中,在所述组合物中将 A 和 B 的总和设为100重量份。 4.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镀 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至少一个表层。 5.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镀 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一个表层、并且具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 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层作为另一个表层。 6.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 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包含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基材层的一个表层、并且。
6、具 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层作为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个表 层。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为铝蒸镀用聚 烯烃膜。 8.一种蒸镀膜,其具有:包含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层、和 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层。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20513 A 1/20页 3 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 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成形为膜并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后再进行热封时在热封前及热 封后呈现优异的蒸镀强度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该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 组合物的蒸镀用聚烯烃膜、以。
7、及具有包含该蒸镀用聚烯烃膜的层和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的层的蒸镀膜。 0002 在此,蒸镀膜为在膜上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而得到的、具有膜和包含金属或金 属氧化物的层的层叠体。此外,蒸镀用聚烯烃膜为通过被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而作为蒸 镀膜使用的聚烯烃膜。此外,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为通过成形而成为蒸镀用聚烯 烃膜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3 聚丙烯因其机械强度优异而被广泛用于包装材料的领域中,为了对由聚丙烯制成 的膜赋予阻气性和遮光性,而将其以蒸镀铝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而成的蒸镀膜的形式使 用。作为这样的蒸镀膜,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3-291929号公报中记载了出于改良蒸镀强度 及。
8、表面亮度的目的而使用包含含有聚丙烯和密度为0.860.91g/cm 3 的乙烯-烯烃共 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蒸镀用膜制造出的蒸镀膜。此外,在日本特开平5-162268号公报中记 载了出于改良蒸镀强度的目的而以包含聚丙烯、密度为0.930g/cm 3 以下的直链状低密度聚 乙烯系聚合物及密度为0.950g/cm 3 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制成层叠 膜的表层的蒸镀膜。进而,在日本特开平6-287746号公报中记载了出于改良蒸镀强度以及 金属蒸镀面的亮度和光泽性的目的而使用包含含有聚丙烯和非结晶性乙烯-丙烯共聚物 的树脂组合物的蒸镀用膜制造出的蒸镀膜。 0004 但是,上述文献中记载的。
9、蒸镀膜有时会使在热封下的蒸镀强度降低,需要改良热 封后的蒸镀强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成形为膜并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后再进行热封时在 热封前及热封后呈现优异的蒸镀强度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该蒸镀膜用聚 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蒸镀用聚烯烃膜、以及具有包含该蒸镀用聚烯烃膜的层和包含金属或 金属氧化物的层的蒸镀膜。 0006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在230 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A )为212g/10分钟的、作为聚丙烯的成 分(A)6090重量份;和在19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10、 B )为15 100g/10分钟的、作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分(B)1040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 中将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 0007 此外,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为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上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2/20页 4 述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至少一个表层。 0008 此外,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为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上 述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一个表层、并且具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 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层作为另一个表层。 0009 此外,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
11、案为一种蒸镀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上 述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包含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基材层的一个表层、并 且具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层作为上述基材层的另一 个表层。 0010 此外,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为一种蒸镀膜,其具有:包含上述蒸镀用聚烯烃膜的 层、和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层。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表示在实施例1中制成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成分(B)的分散结构的图。在 与膜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中,在自膜表面起沿厚度方向为3m的区域存在包含 成分(B)的、长轴为1.5m以上且短轴为0.2m以下的微区(domain)。 0012 图。
12、2为表示在比较例2中制成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成分(B)的分散结构的图。在 与膜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中,在自膜表面起沿厚度方向为3m的区域不存在包 含成分(B)的、长轴为1.5m以上且短轴为0.2m以下的微区。 0013 图3为表示在比较例8中制成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成分(B)的分散结构的图。在 与膜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中,在自膜表面起沿厚度方向为3m的区域不存在包 含成分(B)的、长轴为1.5m以上且短轴为0.2m以下的微区。 0014 图4为表示在比较例10中制成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成分(B)的分散结构的图。在 与膜的制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中,在自膜表面起沿厚度方向为3m的区域存在包。
13、含 成分(B)的、长轴为1.5m以上且短轴为0.2m以下的微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 体流动速率为212g/10分钟的、作为聚丙烯的成分(A)6090重量份、和在190且载 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100g/10分钟的、作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成 分(B)1040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量设为100重量 份。)。另外,以下,有时以MFR A 来表示成分(A)的上述熔体流动速率,此外,有时以MFR B 来 表示成分(B)的上述熔体流动速率。 0016 成分(A)的聚丙。
14、烯为丙烯均聚物或主要包含源自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在 此,“主要包含源自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为源自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超过50重量 的共聚物。作为成分(A),例如可列举: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烯 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以两阶段以上的多个阶段制造使主要包 含丙烯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成分、以及使丙烯与选自乙烯及碳数412的-烯烃中 的1种以上共聚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共聚成分,并由这些成分得到的丙烯系共聚物等。优选 为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烯烃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3/20页 5 三元共聚物,。
15、更优选为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 聚物,进一步优选为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作为成分(A),可以使用1种聚丙 烯,或者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聚丙烯。 0017 作为-烯烃,可列举碳数412的-烯烃,例如可列举1-丁烯、2-甲基-1-丙 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 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 1-庚烯、甲基-1-己烯、二甲基-1-戊烯、乙基-1-戊烯、三甲基-1-丁烯、甲基乙基-1-丁 烯、1-辛烯、甲基-1-戊烯、乙基。
16、-1-己烯、二甲基-1-己烯、丙基-1-庚烯、甲基乙基-1-庚 烯、三甲基-1-戊烯、丙基-1-戊烯、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 碳烯等。优选为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从共聚特性、经济性等观点出发,更优选 为1-丁烯、1-己烯,进一步优选为1-丁烯。 0018 关于成分(A)的聚丙烯中的源自选自乙烯及碳数412的-烯烃中的1种以上 共聚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在聚丙烯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时,乙烯单元的含量通常 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更优选为0.5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 6重量。在聚丙烯为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时,乙烯单元的。
17、含量通常为0.1 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更优选为0.5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3重 量。此外,-烯烃单元的含量通常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更优 选为1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10重量。 0019 从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成分(A)的聚丙烯的熔解温度 优选为130170、更优选为135170、进一步优选为140170、特别优选为140 155。 0020 成分(A)的聚丙烯通过使用公知的催化剂并利用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制造。作为公 知的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包含使镁化合物与Ti化合物复合化而成的固体催化剂成分等的 Ti-Mg系催化剂、使该固体催化剂成分与有。
18、机铝化合物及根据需要的供电子性化合物等第 3成分组合而成的催化剂体系、以及茂金属系催化剂等,优选为包含以镁、钛及卤素作为必 须成分的固体催化剂成分、有机铝化合物及供电子性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例如为日本特 开昭61-21860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8790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16017号公报等中 记载的催化剂体系。 0021 作为公知的聚合方法,例如可列举使用惰性烃溶剂的淤浆聚合法、溶液聚合 (solvent polymerization)法、在无溶剂下的液相聚合法、气相聚合法或者连续地进行液 相聚合和气相聚合的液相-气相聚合法等,优选为气相聚合法或液相-气相聚合法。在成 分(A)的。
19、聚丙烯的制造中,为了除去聚丙烯的残留溶剂和在制造时副产的超低分子量的低 聚物等,也可以在使所生成的聚丙烯熔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作为干燥方法,例如 可列举日本特开昭55-75410号、日本专利第256575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0022 成分(A)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A )为212g/10分 钟、优选为412g/10分钟、更优选为41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9g/10分钟。在 MFR A 低于2g/10分钟时,会使组合物的制膜性变差,在MFR A 超过12g/10分钟时,会使蒸镀 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变差。 0023 成分(A)在250且剪切。
20、速度122/秒下测定的剪切粘度(以下有时记载为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4/20页 6 “ A ”。)优选为200600Pa秒、更优选为200500Pa秒、进一步优选为200 400Pa秒。在 A 为200Pa秒以上时,蒸镀膜在热封前的蒸镀强度优异,在 A 为600Pa秒 以下时,蒸镀膜的光泽性优异。 0024 在内部具有使试样熔融的料筒(barrel)的毛细管流变仪上安装直径1mm、长度 40mm、流入角度90的毛细管后测定 A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加热到250而熔融的成分 (A)以10mm/分钟的活塞速度(剪切速度122/秒)进行挤压来测定剪切粘度,将所测定的 剪切粘度设为。
21、 A 。 0025 作为使MFR A 为恒定值且使 A 发生变化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在成分(A)中引入长 支链的方法、在成分(A)中引入除丙烯以外的单体的方法、通过改变在用于制造成分(A)的 聚合中使用的催化剂来改变成分(A)的分子量分布的方法、通过在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对利 用聚合得到的聚丙烯进行熔融混炼来改变成分(A)的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等。 0026 本发明中,“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典型而言为利用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实施的所 谓“高压法”制造的聚乙烯,具体而言为密度0.930g/cm 3 以下的乙烯均聚物。 0027 利用“高压法”进行的聚乙烯的制造通常通过使用槽型反应器或管型反应器在自 由基产。
22、生剂的存在下使乙烯在聚合压力140300MPa、聚合温度200300的条件下进 行聚合来实施。 0028 本发明中作为成分(B)使用的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优选为0.924g/cm 3 以 下、更优选为0.9100.922g/cm 3 、进一步优选为0.9150.920g/cm 3 。在成分(B)的密度 为0.910g/cm 3 以上时,使膜的耐粘连性优异。在成分(B)的密度为0.924g/cm 3 以下时,使 蒸镀膜在热封前及热封后的蒸镀强度优异。 0029 成分(B)在19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B )为15100g/10 分钟、优选为1580g/10分钟、更优。
23、选为156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040g/10分 钟。在MFR B 低于15g/10分钟时,会使蒸镀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变差,在MFR B 超过100g/10 分钟时,会使蒸镀膜在热封前及热封后的蒸镀强度变差。 0030 成分(B)在250C、剪切速度122/秒下测定的剪切粘度(以下有时记载为“ B ”。) 优选为160Pa秒、更优选为1060Pa秒、进一步优选为1040Pa秒。在 B 为 1Pa秒以上时,使蒸镀膜在热封前的蒸镀强度优异,在 B 为50Pa秒以下时,使膜的光泽 性优异,并且蒸镀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优异。 0031 在具备直径9.55mm的料筒的毛细管流变仪的下部安装直径。
24、1mm、长度40mm、流入 角度90的毛细管后测定 B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加热到250而熔融的成分(B)以 10mm/分钟的活塞速度(剪切速度122/秒)进行挤压来测定剪切粘度,将所测定的剪切粘 度设为 B 。 0032 作为使MFR B 为恒定值且使 B 发生变化的方法,例如可列举:通过改变在用于制造 成分(B)的聚合中使用的反应器或聚合条件来改变成分(B)的分子量分布或支化度的方法 等。 0033 在本发明中,MFR B 相对于MFR A 的比(MFR B /MFR A )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3以上,此外,该比MFR B /MFR A 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
25、选为15以下。在MFR 的比为2以上时,使蒸镀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优异。 0034 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成分(A)的含量为6090重量份、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5/20页 7 且成分(B)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成分(A)和成分(B)的总 量设为100重量份。)。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7090重量份、且成分(B)的含量为 1030重量份。更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7590重量份、且成分(B)的含量为10 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7585重量份、且成分(B)的含量为15 25重量份。在成分(A)的含量低于60重量份(。
26、即成分(B)的含量超过40重量份)时,会 使膜的光泽性变差、或者会使蒸镀膜在热封前或热封后的蒸镀强度变差,在成分(A)的含 量超过90重量份(即成分(B)的含量低于10重量份)时,会使蒸镀膜在热封前或热封后 的蒸镀强度变差。 0035 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在250且剪切速度122/秒下测定 的成分(A)的剪切粘度( A )和在250且剪切速度122/秒下测定的成分(B)的剪切粘度 ( B )以及上述组合物中的成分(A)的含量( A )和成分(B)的含量( B )优选满足下述式 (1)(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 A 和 B 的总和设为100重量份。)。 0036 0.5( A /。
27、 B )( B / A )7.0 (1) 0037 ( A / B )( B / A )更优选为1.07.0,进一步优选为1.03.0。在( A / B )( B / A )为0.5以上时,使蒸镀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优异,在( A / B )( B / A )为7.0以下时,使膜的光泽性优异,并且使蒸镀膜在热封后的蒸镀强度优异。 0038 在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添加剂、除成分(A)及成分 (B)以外的树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 剂、防晕剂、抗粘连剂等。 0039 抗氧化剂为具有防止聚烯烃系树脂因热、光、氧等而分解的作用的化。
28、合物。作为抗 氧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 剂、羟基胺系抗氧化剂、金属钝化剂等,优选为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或硫系抗氧化 剂。 0040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亚甲基-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 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 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1,3,5-三-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 乙基异氰脲酸酯、1,3,5-三甲基。
29、-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 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 脲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 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 酸酯、2,2-二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 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 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乙叉-双。
30、-(4,6-二叔丁基苯酚)、2,2-丁 叉-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丙烯酸2-叔 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酯、丙烯酸2,4-二叔戊基-6-(1-(3, 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乙基)苯酯、生育酚类等。作为生育酚类,可列举作为-生育 酚的维生素E。优选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 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6/20页 8 酸十八烷基酯、3,9-双2-3-。
31、(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 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 或维生素E,更优选为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3-(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或维生素E。 0041 酚系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成分(A)100重量份通常为0.012重量份、优选 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5重量份。 0042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 丁基苯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
32、四醇二亚磷 酸酯、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 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四(2,4-二叔 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膦酸酯(phosphonate)、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 基)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2,2-乙叉双(4,6-二叔丁基苯基)氟代亚磷酸酯、双(2,4-二 叔丁基-6-甲基苯基)乙基亚磷酸酯、2-(2,4,6-三叔丁基苯基)-5-乙基-5-丁基-1,3, 2-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2,2”-次氮基三乙基-三(3,3,5,5-四叔丁基-1,1-联 苯-2,2-二基)。
33、亚磷酸酯、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 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膦等。优选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 酯或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 f1,3,2二氧杂膦。 0043 磷系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成分(A)100重量份通常为0.012重量份、优选 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5重量份。 0044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 十三烷基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3,3-硫代二丙 。
34、酸月桂酯硬脂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双2-甲基-4-(3-正烷基(C12 C14)硫代丙酰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醚等。优选为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 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或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 0045 硫系抗氧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成分(A)100重量份通常为0.012重量份。优选 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5重量份。 0046 从膜的二次加工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 抗粘连剂。作为抗粘连剂,优选为无机微粒、更优选为二氧化硅微粒或铝硅酸盐微粒。抗粘 连剂的优选配合量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为0.10.5重。
35、量。 0047 作为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的除成分(A)及成分(B)以 外的树脂,可列举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超过12g/10分钟的聚丙 烯、除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以外的各种聚乙烯、聚丁烯等烯烃系树脂、乙烯与-烯烃的共 聚物弹性体等,这些树脂可以是利用不均匀系催化剂制造的树脂,也可以是利用以茂金属 系催化剂为代表的均匀系催化剂制造的树脂。此外,还可列举使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氢化后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橡胶、其他弹性体等。 0048 从膜的光泽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高密 度聚乙烯。高密。
36、度聚乙烯的含量优选为110重量份、更优选为28重量份、进一步优 选为25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成分(A)和成分(B)的总重量设为100重量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7/20页 9 份)。 0049 本发明中的“高密度聚乙烯”为包含密度为0.940g/cm 3 以上的、乙烯均聚物或主要 源自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在此,包含主要源自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为源自乙烯 的构成单元的含量超过90重量的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优选为0.9400.965g/ cm 3 、更优选为0.9500.965g/cm 3 、进一步优选为0.9500.960g/cm 3 。本发明中使用的 高。
37、密度聚乙烯通常通过使用公知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并利用溶液聚合法、淤浆聚合法、气相 聚合法等公知的聚合法使乙烯聚合来制造。 0050 从膜的尺寸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 除配合成分(A)和成分(B)以外还配合在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超 过12g/10分钟的聚丙烯均聚物(以下有时记载为“成分(C)”。)。作为成分(A)、成分(B) 及成分(C)的含量,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4587重量份、成分(B)的含量为1040 重量份、且成分(C)的含量为345重量份,更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6087重量份、 成分(B)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且成分(。
38、C)的含量为3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使成 分(A)的含量为6087重量份、成分(B)的含量为1025重量份、且成分(C)的含量为 320重量份,特别优选使成分(A)的含量为6080重量份、成分(B)的含量为1525 重量份、且成分(C)的含量为515重量份(其中,在上述组合物中将成分(A)、成分(B) 及成分(C)的总重量设为100重量份)。成分(C)的熔解温度优选为155以上、更优选为 155170、进一步优选为158170。 0051 本发明的蒸镀用聚烯烃膜为具有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 层作为至少一个表层的膜。该蒸镀用聚烯烃膜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可以通过 在将本。
39、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熔融混合后进行制膜来制造。作为进行熔融混 合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将成分(A)和成分(B)配合并对其进行加热熔融混合的方法、在成 分(A)和成分(B)中配合添加剂和/或其他树脂并对其进行加热熔融混合的方法等。 0052 作为用于加热熔融混合的装置,可以使用公知的挤出机、班伯里混合机、间歇式混 炼机等。加热熔融混合优选在氮气或氩气等不活泼气体的存在下进行,加热熔融混合的温 度低于300,优选为180280。 0053 本发明的蒸镀用聚烯烃膜可以是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 单层膜,也可以是具有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至少一个表层 。
40、的多层膜。优选为具有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至少一个表层的多层 膜,更优选为具有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一个表层、并且具 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层作为另一个表层的多层膜, 进一步优选为具有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作为包含聚丙烯系树 脂材料的基材层的一个表层、并且具有包含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 材料的层作为上述基材层的另一个表层的多层膜。 0054 本发明的熔解温度为145以下的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是在聚丙烯系聚合物 中根据需要添加有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的材料。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中所含的聚丙烯。
41、系 聚合物为使主要包含丙烯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可列举:丙烯均聚物;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以 两阶段以上的多个阶段制造使主包含丙烯的单体聚合而得的聚合成分、以及使丙烯与选自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8/20页 10 乙烯及碳数412的-烯烃中的1种以上共聚单体聚合而得的共聚成分,并由这些成分 得到的丙烯系共聚物等。优选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 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更优选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烯烃 三元共聚物。这些聚丙烯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 0055 作。
42、为-烯烃,可列举碳数412的-烯烃,优选为1-丁烯、1-戊烯、1-己烯、 1-辛烯,从共聚特性、经济性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丁烯、1-己烯,进一步优选为1-丁 烯。 0056 关于在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所含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中的源自选自乙烯及碳 数412的-烯烃中的1种以上共聚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在聚丙烯系聚合物为丙 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时,乙烯单元的含量通常为0.520重量、优选为110重量、更 优选为17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7重量。在聚丙烯系聚合物为丙烯-乙烯-烯 烃三元共聚物时,乙烯单元的含量通常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更优选 为0.5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3重量。此外。
43、,-烯烃单元的含量通常为0.5 20重量、优选为110重量、更优选为3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10重量。 0057 从热封温度或耐热性的观点出发,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的熔解温度优选为 110145、更优选为120145、进一步优选为130140。 0058 从该材料的流动性或制膜性的观点出发,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在230且载 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212g/10分钟、更优选为410g/10分钟、进 一步优选为59g/10分钟。 0059 本发明的基材层中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材料是在聚丙烯系聚合物中根据需要添 加有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的材料。用于基材层的聚丙烯系树脂材料中所含的聚。
44、丙烯系聚合 物为使主要包含丙烯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可列举:丙烯均聚物;丙 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烯烃三元共聚物;以两 阶段以上的多个阶段制造使主要包含丙烯的单体聚合而得的聚合成分、以及使丙烯与选自 乙烯及碳数412的-烯烃中的1种以上共聚单体聚合而得的共聚成分,并由这些成分 得到的丙烯系共聚物等。优选为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乙烯-烯 烃三元共聚物,更优选为丙烯均聚物。这些聚丙烯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 0060 作为-烯烃,可列举碳数412的-烯烃,优选为1-丁烯、1-戊烯、1-己烯、 1-辛烯,从共聚特性、经济性。
45、等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丁烯、1-己烯,进一步优选为1-丁 烯。 0061 从蒸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用于基材层的聚丙烯系树脂材 料的熔解温度优选为130170、更优选为140170、进一步优选为150170。 0062 从该材料的流动性或制膜性的观点出发,用于基材层的聚丙烯系树脂材料在 230且载荷21.18N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212g/10分钟、更优选为410g/10 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9g/10分钟。 0063 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中所含的聚丙烯系聚合物及用于基材层的聚丙烯系树 脂材料中所含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使用公知的催化剂并利用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制造。作为公 。
46、知的催化剂,例如可列举包含使镁化合物与Ti化合物复合化而成的固体催化剂成分等的 Ti-Mg系催化剂、使该固体催化剂成分与有机铝化合物及根据需要的供电子性化合物等第 说 明 书CN 104220513 A 10 9/20页 11 3成分组合而成的催化剂体系、以及茂金属系催化剂等,优选为包含以镁、钛及卤素作为必 须成分的固体催化剂成分、有机铝化合物及供电子性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例如为日本特 开昭61-21860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8790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16017号公报等中 记载的催化剂体系。 0064 作为公知的聚合方法,例如可列举使用惰性烃溶剂的淤浆聚合法、溶剂聚合法、在 无。
47、溶剂下的液相聚合法、气相聚合法或者连续地进行液相聚合和气相聚合的液相-气相聚 合法等,优选为气相聚合法或液相-气相聚合法。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丙烯系聚合物的制 造中,为了除去聚丙烯系聚合物的残留溶剂和在制造时副产的超低分子量的低聚物等,也 可以在使所生成的聚丙烯系聚合物熔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作为干燥方法,例如 可列举日本特开昭55-75410号、日本专利第256575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0065 在热封用聚丙烯系树脂材料及用于基材层的聚丙烯系树脂材料中也可以添加添 加剂或除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 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防晕剂、抗粘。
48、连剂等。作为除聚丙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可列举聚 乙烯、聚丁烯等烯烃系树脂、乙烯与-烯烃的共聚物弹性体等。这些树脂可以是利用不均 匀系催化剂制造的树脂,也可以是利用以茂金属系催化剂为代表的均匀系催化剂制造的树 脂。此外,还可列举使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 物氢化后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橡胶、其他弹性体等。 0066 本发明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厚度优选为10500m、更优选为10100m。在 蒸镀用聚烯烃膜为多层膜时,包含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层的厚度优选 为150m、更优选为110m、进一步优选为15m。 0067 作为本发明的蒸镀用聚烯烃膜的制膜方法,可列举:采用通常所使用的吹塑 (inflation)法、T模法、压延法等而单独对本发明的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