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设备.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25573.3 (22)申请日 2014.11.06 B66C 17/04(2006.01) B66C 6/00(2006.01) B66C 7/02(2006.01) B66C 5/06(2006.01) E02B 1/00(2006.01) (71)申请人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香 山路11号 申请人中铁港航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72)发明人曹庆农 李胜 卫启阳 潘龙汉 王晓光 王君彩 曾晖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谭英强 (。
2、54) 发明名称 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 方法及安装设备,此安装方法沿码头平台长度方 向铺设陆上行车轨道作为其中安装设备的行车轨 道,并边安装预制构件并铺设行车轨道以进行码 头平台全长预制构件的安装,起重安装设备在码 头上架设两道彼此平行的主纵梁,通过大纵移横 梁沿主纵梁纵向移动以及大纵移横梁大天车和大 纵移横梁小天车沿大纵移横梁横向移动来吊装位 于设备吊装区域周边的预制构件,此设备将码头 平台周边的水上吊装工作转为陆上吊装工作,有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节省成本,此发明用于 码头平台施工领域。 (51)Int.Cl.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65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6586 A 1/1页 2 1.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沿码头平台长度方向铺设陆上行车轨道; 2)、在所述陆上行车轨道上架设起重安装设备; 3)、沿所述陆上行车轨道前行方向通过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4)、拆掉预制构件已经安装位置的所述陆上行车轨道,将所拆卸的所述陆上行车轨道 沿起重安装设备前行方向铺设于起重安装设备前端; 5)、将所述起重安装设备。
4、沿陆上行车轨道前行,继续通过所述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 构件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码头平 台方向架设有两台起重安装设备,起重一所述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底标高位于码头平台 桩帽顶部,另一所述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底标高位于码头平台纵梁顶部。 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行铺设的两道主纵梁(4),各所述主纵梁(4)两端的底部均设有支撑机构(2),各所 述主纵梁(4)的下方位于两端支撑机构(2)间还设有若干支腿,两所述主纵梁(4)间搭设有 垂直于主纵梁(4)的大纵移横梁(5),所述大纵移横梁(。
5、5)上设有位于大纵移横梁(5)中部 的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和位于大纵移横梁(5)一侧的大纵移横梁小天车(8),所述大纵移 横梁大天车(7)和大纵移横梁小天车(8)可沿大纵移横梁(5)滑动,所述大纵移横梁大天车 (7)的下方设有可旋转的吊钩扁担梁(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主纵梁 (4)下方位于两支撑机构(2)间设有一根固定安装的刚性支腿(31)和一根可沿主纵梁(4) 横移的柔性支腿(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刚 性支腿(31)间承载梁(1),两所述柔性支腿(32)间也设有承载梁(1。
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 纵梁(4)间位于大纵移横梁(5)的两侧均设有小纵移横梁(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各所 述小纵移横梁(6)上均设有可沿小纵移横梁(6)滑动的小纵移横梁天车(9)。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86586 A 1/4页 3 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桩码头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都是采用大型起重船进行 安装,。
7、此类安装方式在施工前的船舶进场抛锚定位等均需要拖轮及抛锚船进行配合,且施 工期间对海况、风浪等外部环境因素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进行较宽的码头平台,如双侧靠 船码头平台施工时,对同一断面的预制构件安装时须分别在前沿或后沿抛锚定位,或是采 用更大吨位的起重船进行单侧吊装。同时,后方预制构件需经出运码头装船出运,增加驳船 二次倒运,以上情况均对施工安全和成本造成很大压力。 0003 在某些工程中,天气恶劣,施工海域海况复杂,每年可作业天数少,极大的限制了 施工生产活动的开展,尤其是采用大型起重船进行码头预制构件安装时,受风浪的影响, 施工进度缓慢,且配套船机设备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施工工效低下,施工。
8、成本大,安全隐患 大。因此,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减小受风浪的影响,加快施工生产进度, 必须对水工预制构件安装设备进行开拓研究,使其满足在恶劣环境下的施工。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码头平台预制件的吊装工作由水上施工转 为陆上施工从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及安装设备。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沿码头平台长度方向铺设陆上行车轨道; 2)、在陆上行车轨道上架设起重安装设备; 3)、沿陆上行车轨道前行方向通过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4)、拆掉预制构件。
9、已经安装位置的陆上行车轨道,将所拆卸的陆上行车轨道沿起重安 装设备前行方向铺设于起重安装设备前端; 5)、将起重安装设备沿陆上行车轨道前行,继续通过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0006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沿码头平台方向架设有两台起重安装设备, 起重一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底标高位于码头平台桩帽顶部,另一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 底标高位于码头平台纵梁顶部。 0007 一种实施上述水工预制构件陆上安装方法的安装设备,包括平行铺设的两道主纵 梁,各主纵梁两端的底部均设有支撑机构,各主纵梁的下方位于两端支撑机构间还设有若 干支腿,两主纵梁间搭设有垂直于主纵梁的大纵移横梁,大纵移横梁上设有。
10、位于大纵移横 梁中部的大纵移横梁大天车和位于大纵移横梁一侧的大纵移横梁小天车,大纵移横梁大天 车和大纵移横梁小天车可沿大纵移横梁滑动,大纵移横梁大天车的下方设有可旋转的吊钩 说 明 书CN 104386586 A 2/4页 4 扁担梁。 0008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主纵梁下方位于两支撑机构间设有一根固 定安装的刚性支腿和一根可沿主纵梁横移的柔性支腿。 0009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两刚性支腿间承载梁,两柔性支腿间也设有 承载梁。 0010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主纵梁间位于大纵移横梁的两侧均设有小 纵移横梁。 0011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位。
11、于各小纵移横梁上均设有可沿小纵移横梁 滑动的小纵移横梁天车。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沿码头平台长度方向铺设陆 上行车轨道作为其中安装设备的行车轨道,并边安装预制构件并铺设行车轨道以进行码头 平台全长预制构件的安装,起重安装设备在码头上架设两道彼此平行的主纵梁,通过大纵 移横梁沿主纵梁纵向移动以及大纵移横梁大天车和大纵移横梁小天车沿大纵移横梁横向 移动来吊装位于设备吊装区域周边的预制构件,此设备将码头平台周边的水上吊装工作转 为陆上吊装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主。
12、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大纵移横梁部位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小纵移横梁部位整体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照图1图4,本发明为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沿码头平台长度方向铺设陆上行车轨道; 2)、在陆上行车轨道上架设起重安装设备; 3)、沿陆上行车轨道前行方向通过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4)、拆掉预制构件已经安装位置的陆上行车轨道,将所拆卸的陆上行车轨道沿起重安 装设备前行方向铺设于起重安装设备前端; 5)、将起重安装设备沿陆上行车轨道前行,继续通过起重安装设备进行预制构件安装。 0015 作为。
13、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沿码头平台方向架设有两台起重安装设备,起重一 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底标高位于码头平台桩帽顶部,另一起重安装设备上承载梁底标高 位于码头平台纵梁顶部。 0016 一种实施上述水工预制构件陆上安装的安装设备,包括平行铺设的两道主纵梁4, 各主纵梁4两端的底部均设有支撑机构2,各主纵梁4的下方位于两端支撑机构2间还设 有若干支腿,两主纵梁4间搭设有垂直于主纵梁4的大纵移横梁5,大纵移横梁5上设有位 于大纵移横梁5中部的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和位于大纵移横梁5一侧的大纵移横梁小天车 8,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和大纵移横梁小天车8可沿大纵移横梁5滑动,大纵移横梁大天车 说 明 书CN 10。
14、4386586 A 3/4页 5 7的下方设有可旋转的吊钩扁担梁10。 0017 此水工预制构件的陆上安装方法沿码头平台长度方向铺设陆上行车轨道作为其 中安装设备的行车轨道,并边安装预制构件并铺设行车轨道以进行码头平台全长预制构件 的安装,起重安装设备在码头上架设两道彼此平行的主纵梁4,通过大纵移横梁5沿主纵梁 4纵向移动以及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和大纵移横梁小天车8沿大纵移横梁5横向移动来吊 装位于设备吊装区域周边的预制构件,此设备将码头平台周边的水上吊装工作转为陆上吊 装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节省成本。 0018 此设备使得水工预制构件安装的水上起重船吊装改为陆上起重安装设备架设,减。
15、 少了其受风浪影响,增加了可作业天数,尤其是受风浪影响大的海域,其作业时间可不受潮 水及风浪影响,增加了架设效率,减少了成本。 0019 对位于两根主纵梁4之间的预制构件,可通过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和位于大纵移 横梁大天车7下方的吊钩扁担梁10进行吊装。 0020 当预制构件位于两根主纵梁4外侧时,通过大纵移横梁小天车8在大纵移横梁5 上移动定位以进行吊装,同时,大纵移横梁大天车7在大纵移横梁5上移动,在大纵移横梁 5的另一侧进行吊重以充当其配重。 0021 前后的支撑机构2顶部为方管组成的托架结构,底部为圆管,圆管直径根据所需 承载力确定。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两侧是带销轴的方管,中间是油。
16、顶支撑座,可用油 顶升降主纵梁4,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间的间距根据现场结构物确定。主纵梁4为两 道纵向三角桁架梁,其中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外侧的主纵梁4的悬臂部分等长,悬臂 长度根据吊距确定。大纵移横梁5为两道横向三角桁架梁,左右共两台天车,大天车由滑轮 组和可旋转360的吊钩扁担梁10组成升降机构,小天车由滑轮组和吊钩组成升降机构。 大纵移横梁5的长度及前后悬臂长度根据两道主纵梁4间距及码头桩帽排架跨度确定。 002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主纵梁4下方位于两支撑机构2间设有一根固定 安装的刚性支腿31和一根可沿主纵梁4横移的柔性支腿32。 002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
17、式,两刚性支腿31间承载梁1,两柔性支腿32间也设有 承载梁1。 0024 刚性支腿31处可设置辅助斜撑,辅助斜撑保持在刚性支腿31一侧顶紧,而未设置 辅助支撑的柔性支腿32可沿主纵梁4横移滑动,从而使得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为一 刚一柔状态,以保证沿主纵梁4滑动过程中,柔性支腿32在主纵梁4上的固定位置可进行 微调,使得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间的距离一直等于承载梁1间的距离,以保持主纵 梁4滑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根据前后沿架设预制构件及走行情况,松紧辅助斜撑,以改善 主纵梁4的受力情况,前后的支腿处的辅助斜撑与主纵梁4形成拉压杆式连接。 00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主纵梁4。
18、间位于大纵移横梁5的两侧均设有小纵 移横梁6,小纵移横梁6为箱形结构。 0026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各小纵移横梁6上均设有可沿小纵移横梁6滑 动的小纵移横梁天车9。 0027 通过小纵移横梁6吊装位于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外侧的预制构件时,可根 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决定是否利用前后的支撑机构2进行支撑。如果不进行支撑,则主纵梁 4在刚性支腿31和柔性支腿32外侧悬挑架设预制构件,小纵移横梁天车9用于起吊,大纵 说 明 书CN 104386586 A 4/4页 6 移横梁5进行吊重配重。如需通过支撑机构2进行支撑,则前将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决定 是否在支撑机构2的下部设置承载梁1,大纵移横梁5仍通过吊重进行配重,以保障安全。 0028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 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 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386586 A 1/4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6586 A 2/4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6586 A 3/4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6586 A 4/4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8658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