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乃与高级运动鞋类制程有关,即一种运动鞋中叉鞋底的改进制造方法。 运动鞋的鞋底为了增加耐磨性能,大都是用较硬的材质制成。如图1所示,在鞋帮(11)与鞋底(12)之间设一中叉鞋底(13)(俗称中底),该中叉鞋底(13)是用较软且富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材料所制成,才能使穿用者在剧烈运动时,仍可得到最好的舒适感,且合乎人体工学原理。在此特别提到的是,该中叉鞋底(13)若用PVC(聚氯乙烯)材料是不可行的。
目前鞋业界用来制造鞋底中叉的配方为EVA100公斤、CAP发泡剂5公斤、DCP架桥剂(即是硬化剂)1公斤,ST滑剂1公斤,以及人造胶(补充加强原料)10公斤等。其中EVA醋酸含量为15%;而CAP是于130℃以下分解发泡,属低温发泡者;至于其制造流程则如图2所示,先将上面配方加以混合后,用轮机进行搅拌,然后放入如图3所示的油压成型机(20)内加温进行“发泡”作业,接着,置放等待“冷却”后,把胚片取出依实际所需的厚度,弯曲度以及形状进行切片、裁断或贴合工作,最后进行磨边(即修边)后,再度放入模具内先加热大约11-15分钟左右使其软化,然后再冷却10分钟才可成型。
上面的制造方法沿用已久,依据长期操作经验显示,其至少有以下的缺点:
1.其制造流程相当繁琐,颇耗费工时,又占空间,从原料到成品大约要5天。
2.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人保守的估算,每一条生产线至少需36个人工。
3.如图4所示,由于这种制法必需经过切片及裁断处理,因此,大约会产生40~50%废料。
4.这种制法的成品,无论抗拉强度,伸长率皆不及本发明,尤其人工处理多品质较难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运动鞋中叉底的改进制造方法,其制程不但进化,而且简化,也节省人工及工时,且无废料产生,并可提高品质促进材料强度及弹性,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EVA100公斤(醋酸为20%)、CAP发泡剂5公斤及ST滑剂1公斤予以混合搅拌后,先用压出机第一次加温约100℃制成粒状,为A原料;再将A原料的配方另行增加乙烯基约24-28%,也用压出机第一次加温约95℃制出粒状,为B原料;二者再以射出成型机第二次加温135℃,制出预定形状的雏型,其中A原料在雏型外围,而B原料则在中间定位;然后,将这些雏型置入油压成型机内进行150-180℃相同倍率发泡作业,发泡成型后又移入另一定型地模具,置于油压机加温到140℃;该油压成型机的每一活动板内部均开设有蛇状通道,而通道两端各以一适当长度的软管连接至第一、二管体。借此,先自第一管体注入热气进行发泡,经预定时间后,再自该第二管体注入冷气,令各模具内的雏型得以成型。而具有更适合人体的软硬度中叉鞋底。
本发明由于A原料及B原料的发泡倍率相同,故发泡后成型绝不会变型,但却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软硬度,相差硬度约10°~5°,使其更符合人体工学,而提升运动鞋的品质;此外,本发明的制造流程较简化且省时,可免除常用方法的切片、裁断、贴合以及磨边等作业,每条生产线大约只要7-9个作业员即可正常运作,尤其从原料至成品只要1-2天时间;再是,本发明乃是采用二次加温A、B原料一起射出一体成型(雏型),所以不会有废料产生。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运动鞋的分解图。
图2是常用方法的制造流程图。
图3是油压成型机的分解图。
图4是常用方法的截断所产生废料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及工时配置图。
图6是本发明油压成型机的制配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活动模板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成品图。
发明人针对常用配方加以分析,经多次实验后,改变配方为EVA100公斤,且醋酸为20%、CPA发泡剂5公斤以及ST滑剂1公斤,做为A原料,再由A原料加入约24-28%的乙烯,成为B原料;由AB二种原料采用180℃高温发泡,则实验所得,两者材料虽为软硬不同,但发泡倍率相同。
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如图5所示,首先将上述两配方分别加以混合,并用搅拌机进行搅拌,然后,用压出机分别将A原料第一次加温约100℃,B原料第一次加温约95℃,使各原料产生融合并压出成粒状的A原料及B原料,再以射出成型机第二次加温约135℃使之激变,由此改良品质,接着利用双孔射出模制出一外围为A原料中间为B原料的雏型(如图8示),使A、B原料的强度及伸长率都提高。
然后,将该等雏型一次若干个一起置入油压成型机内进行150℃~180℃发泡作业,约4分钟后得到胚型,再将胚型移入定型模,置入油压成型机。如图6、图7所示,在油压成型机(30)的每一活动模板(31)的内部均开设有呈蛇形弯曲状的通道(311),两端分别连设第一软管(32),其末端各设置有接头(33),供分别连接第二软管(34),第二软管(34)的另端连于第一管体(35)与第二管体(36)上,该第一、二管体(35、36)的上方设有三通阀(351、361),三通阀(351、361)的上方各接有热气通管(352、362)和冷气通管(353、363),于该三通阀(351、361)上各设有选择开关(354、364),借此,将若干内部放有雏型的模具置放于油压成型机(30)的各活动模板(31)之间,油压顶杆将活动模板(31)及模具往上顶举至定位后,先旋动该两选择开关(354、364)使该两热气通管(352、362)分别与第一、二管体(35、36)呈相通状态,接着由第一管体(35)通入热气完成胚型,再将胚型移入定型模加热到140℃后,此时热蒸气会由第二管体(36)及其热气通管(362)流出,再度旋动该两选择开关(354、364)使该两冷气通管(353、363)分别与该第一、二管体(35、36)呈相通状态,该两热蒸气通管(352、362)则呈关闭状态,并自该第二管体(36)通入冷气(0℃~15℃)约5分钟,进行“冷却”,收缩定型即成,此时冷气会由该第一管体(35)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