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50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 N 1 0 4 3 2 5 0 2 7 A (21)申请号 201310569012.1 (22)申请日 2013.11.15 B21D 39/00(2006.01) B21D 43/00(2006.01) (71)申请人柳州市嘉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阳和工 业新区阳泰路东1号 (72)发明人杨开沈 韦华思 尹程 卓李传 蒋兆文 (74)专利代理机构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黄有斯 (54) 发明名称 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 (57) 。
2、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 工装,涉及装夹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工作 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顶衬下表 面形状相对应的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定位孔和 与汽车顶衬后顶灯夹框位置相配合的开口,所述 开口处设有连杆折弯压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一次性成形装配, 不易走位、变形,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5027 A CN 104325027 A 。
3、1/1页 2 1.一种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 (1)的台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顶衬下表面形状相对应的下模(15),所述下模(15)上设有定位 孔(16、17)和与汽车顶衬后顶灯夹框位置相配合的开口(18),所述开口(18)处设有连杆折 弯压合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弯 压合装置(2)包括有气缸(4)、中通安装板(8)和中通定位块(9),所述中通安装板(8)的 下端面与所述气缸(4)之间设有固定杆(5),所述定位块(9)固定在所述中通安装板(8)上 端面;在所述气缸(4)的活塞上连接有万向接。
4、头(6),所述万向接头(6)上连接有驱动连杆 (7),该驱动连杆(7)的上端穿过所述中通安装板(8)并连接有固定座(13),在所述固定座 (13)上设有压板(12);所述固定座(13)相对的两侧铰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铰接 有执行杆(10),所述执行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定位块(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连 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控制开关(3)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弯 压合装置(2)的所述中通安装板(8)固定在所述下模(15)的所述开口(18)处。 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 (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 (16、17)分别设于汽车顶衬中心线的前部和后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25027 A 1/2页 3 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 装。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顶衬是汽车内饰件的重要组成件之一,在生产顶衬的过程中,需要在后顶灯 的位置装配一个如图5所示的金属夹框,装配要求定位准确并且紧密咬合在如图4所示的 。
6、汽车顶衬上。按照现有常规的装配方式,金属夹框弯曲咬合工序需要操作人员利用钳子或 者其它工具对金属夹框进行按压、折弯、咬合。现有的这种装配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 下不足:1、金属夹框的定位不好控制,而且在装配时由于工作部位处于悬空状态,无受力支 撑,容易把工件压变形;2、装配工具由操作人员利用钳子对金属夹框进行四个方向的折弯, 由于后顶灯金属夹框的安装孔比较小,安装的力度和方向都很难掌握,很容易造成夹伤、变 形、错位及装夹不到位等现象;3、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它可以 解决现有技术在装。
7、配时工件夹装易走位变形、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顶衬后顶灯夹框工装包 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顶衬下表面形状相对应的下模,所述下模 上设有定位孔和与汽车顶衬后顶灯夹框位置相配合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连杆折弯压合 装置。 0005 上述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连杆折弯压合装置包括有气缸、中通安装板和中通定位块,所述中通安装板的下端面 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中通安装板上端面;在所述气缸的活 塞上连接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上连接有驱动连杆,该。
8、驱动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中通 安装板并连接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压板;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两侧铰接有连杆,所 述连杆铰接有执行杆,所述执行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定位块上。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控制开关控制。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折弯压合装置的所述中通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下模的所述开口 处。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分别设于汽车顶衬中心线的前部和后部。 001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工作台面上的定位孔定位后,很容易就能将工件的下表面每一个部位贴。
9、合在工 作台面上,定位更准确、方便,装配时大部分外力都由工作台面来承受,工件容易变形问题 得到了解决; 说 明 书CN 104325027 A 2/2页 4 2、通过连杆折弯压合装置的向下运动,在准确定位工件及夹框以后,即可一次成形安 装到位,解决了工件被夹伤、错位、装夹不到位等不良问题; 3、根据现场实际操作分析,利用本发明的工作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且降低了劳动强 度,产品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连杆折弯压合装置气缸顶出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连杆折弯压合装置气缸缩回示意图。 0015 图。
10、5为汽车顶衬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为金属夹框压合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包括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 台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顶衬下表面形状相对应的下模15,该下模面15上设有定位孔和与汽 车顶衬后顶灯夹框位置相配合的开口18,在开口18处插装有连杆折弯压合装置2;连杆折 弯压合装置2包括有气缸4、中通安装板8和中通定位块9,该中通安装板8的下端面与气 缸4之间设有固定杆5,定位块9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中通安装板8上端面;在气缸4的活 塞上连接有万向接头6,该万向接头6上连接有驱动连杆7,驱。
11、动连杆7的上端穿过中通安 装板8并连接有固定座13,在固定座13的四周固定有压板12,固定座13的两侧铰接有连 杆11,两侧的连杆11分别铰接有执行杆10,该执行杆1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定位块9上; 将连杆折弯压合装置2的中通安装板8的底端面固定在开口18上;气缸4连接有电磁阀, 该电磁阀连接有控制开关3,该控制开关3固定在工作台1的一侧;工作时,通过按下控制 开关3向上按钮,气缸4向上顶出,与此同时与万向接头6连接的驱动连杆7带动固定座13 和压板12向上运动,此时与固定座13铰接的连杆11及与该连杆11铰接执行杆10之间的 夹角变大,将如图6所示的金属夹框14自上而下套在定位块9上进行定位。
12、,然后把如图5 所示的汽车顶衬15的后顶灯开孔套入金属夹框14,将汽车顶衬15随金属夹框14贴合定位 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后,按下控制开关3向下按钮,气缸4回缩,执行连杆10绕定位块9上 的运动副旋转,固定座13上的压板12对金属夹框14四周进行折弯压合,实现将后顶灯金 属夹框装配到汽车顶衬后顶灯开孔上。 说 明 书CN 104325027 A 1/5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027 A 2/5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027 A 3/5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027 A 4/5页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027 A 5/5页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2502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