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54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 N 1 0 2 9 0 5 4 8 2 A *CN102905482A* (21)申请号 201110215786.5 (22)申请日 2011.07.29 H05K 5/00(2006.01) H05K 5/02(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 士康科技工业园F3区A栋 (72)发明人杨乃林 周晓孟 龚伟 (54) 发明名称 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57) 摘要 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与该第一壳 体固接的第二壳体,第。
2、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弹片, 该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固接槽,所述弹片分别 卡持于所述固接槽内以将该第一壳体卡持于该第 二壳体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壳体组件的组 装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与该第一壳体固接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 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弹片,该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固接槽,所述弹片分别卡持于所述固接 槽内以将该第一壳体卡持于该第二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
3、体组件还包括粘结物,该粘结物设 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通之间以将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粘结于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于该第 一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及该弹片由金属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弹片包括固接段及由固接段两端弯 折延伸的卡扣段,形成该固接槽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凸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段分别与所述 卡扣部卡合以将该第一壳体卡合于该第二壳体上。 6.一种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壳体及至少一弹片,将所述弹片固接于该第一壳体上; 提供一第二壳体,该。
4、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固接槽; 将该第一壳体通过所述弹片卡合于所述固接槽内以将该第一壳体卡持于该第二壳体 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还包 括以下步骤:在将所述弹片卡入所述固接槽前,在该第一壳体相对该第二壳体的一面涂上 粘接物;当所述弹片卡入所述固接槽后,所述将第一壳体压合于第二壳体上以将该第一壳 体通过上述粘接物固接于该第二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通过焊接的方式 固接于该第一壳体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及该弹片由金 属材质制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
5、述的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片包括固接段及由固 接段两端弯折延伸的卡扣段,形成该固接槽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凸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段 分别与所述卡扣部卡合以将该第一壳体卡合于该第二壳体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05482 A 1/3页 3 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掌上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一般都包括前盖,前盖又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安装于第一盖体 及第二盖体之间的显示屏。现有的将第二盖体安装。
6、于第一盖体上的方法为:利用热熔胶膜 (Thermal Bonding Film, TBF)将第二盖体固接于第一盖体上。然而,上述安装方法中,需 要通过熔融机构将热熔胶膜热熔才能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固接,因此安装过程较麻烦; 而且,组装后的前盖中第二盖体通过热熔胶膜与第一壳体已固接成一体,若需要维修第二 盖体与第一盖体之间的显示屏,则需破坏第二盖体或第一盖体二者之一才能取出显示屏。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及拆解的壳体组件。 0004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0005 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与该第一壳体固接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 至。
7、少一弹片,该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固接槽,所述弹片分别卡持于所述固接槽内以将该 第一壳体卡持于该第二壳体上。 0006 一种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壳体及至少一弹片,将所述弹片固接于该第一壳体上; 提供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固接槽; 将该第一壳体通过所述弹片卡合于所述固接槽内以将该第一壳体卡持于该第二壳体 上。 0007 上述壳体组件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弹片便可将第一壳体卡合于第二壳体上,同时 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粘接物可将二者固接,而无需利用热熔胶膜及热熔机构便 可将壳体组件组装,因此上述壳体组件更方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
8、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壳体组件中弹片的零件图; 图3是图2所示壳体组件的组装图; 图4是图3所示壳体组件的沿IV-IV线的剖视图。 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手机100 壳体组件10 第一壳体12 第二壳体14 说 明 书CN 102905482 A 2/3页 4 粘接物16 壳基体122 弹片124 固接段1242 弯折段1244 卡扣段1246 固接槽142 底壁1422 槽壁1424 卡扣部1426 卡合槽142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的壳体组件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如计算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 (per。
9、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及掌上电脑等。本实施例将以手机为例对本发明的 壳体组件加以说明。 0011 请参阅图1,手机100包括一壳体组件10及显示屏(图未示),可以理解,手机100 还可包括有按键、照相单元及其他壳体等元件。 0012 壳体组件10包括一第一壳体12及一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通过粘接物16固 接于第二壳体14上。显示屏固接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第一壳体12包括一 壳基体122及六个弹片124,所述弹片12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壳基体122上。本实施例 中,粘接物16为双面胶,可以理解,粘接物16还可以为胶水等易于拆解的粘接物。 。
10、0013 请一并参阅图2,弹片124包括一用以将其固接于壳基体122上的固接段1242、二 由分别固接段1242的两端弯折延伸的弯折段1244及二分别设于弯折段1244端部的卡扣 段1246,且所述二卡扣段1246相对设置。每一卡扣段1246均由弯折段1244远离固接段 1242弯折延伸而得,所述卡扣段1246用以与第二壳体14卡合。其中,壳基体122及弹片 124均由金属材质制成,如不锈钢等。 0014 请一并参阅图4,第二壳体14开设有若干与弹片124对应设置的固接槽142,每一 固接槽142至少由一底壁1422及二槽壁1424围成,底壁1422连接所述二槽壁1424。每一 槽壁1424相。
11、对另一槽壁1424均凸设有一卡扣部1426,卡扣部1426与弹片124的卡扣段 1246卡合以将弹片124固接于第二壳体14上。卡扣部1426与底壁1422之间形成一卡合 槽1428,当卡扣部1426与卡扣段1246卡合时,卡扣段1246容置于卡合槽1428内。其中, 第二壳体14由塑料材质制成,如聚乙烯等。 0015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组装上述壳体组件10时可安装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将弹片124的固接段1242依次焊接于壳基体122上,且组装后的弹片124分别 与第二壳体14的固接槽142相对设置,再在壳基体122相对第二壳体14的一面粘上粘接 物16。之后,将上述壳基体122上的弹片。
12、124分别压入固接槽142,在弹片124压入固接槽 142的过程中,弹片124的卡扣段1246受固接槽142两侧的卡扣部1426挤压而驱动所述二 弯折段1244相向弯曲。当卡扣段1246越过卡扣部1426后便卡合于固接槽142两侧的卡 合槽1428内,且此时卡扣段1246与卡扣部1426卡持而将壳基体122卡合于第二壳体14 上。最后,将壳基体122压紧于第二壳体14上,直至粘接物16将二者固接,壳体组件10便 说 明 书CN 102905482 A 3/3页 5 组装完毕。 0016 上述壳体组件10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弹片124便可将第一壳体12卡合于第二壳 体14上,同时在第一壳体12与第。
13、二壳体14之间设置粘接物可将二者固接,而无需利用热 熔胶膜及热熔机构便可将壳体组件10组装,因此上述壳体组件10更方便于组装。 0017 拆卸上述壳体组件10时,只需提供一相对较小的外力远离第二壳体14拉离第一 壳体12,由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粘接物所产生的固接力远小于热熔物所产 生的固接力,因此第一壳体12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摆脱粘接物而脱离第二壳体14。当弹片 124脱离第二壳体14的固接槽142后,第一壳体12便完全从第二壳体14上拆解。 0018 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弹片124及固接槽142的数量不局限于6个,只要能将第一壳 体12固接于第二壳体14上,弹片124及固接槽142的数量可以为任意个,如1个、2个或3 个等。 0019 可以理解,粘接物16亦可以省去,此时,仅通过弹片124及固接槽142卡合而将将 壳基体122卡合于第二壳体14上。 说 明 书CN 102905482 A 1/2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5482 A 2/2页 7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548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