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31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 N 1 0 2 9 4 3 1 7 1 A *CN102943171A* (21)申请号 201210481541.1 (22)申请日 2012.11.23 C21D 10/00(2006.01) (71)申请人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德路 2号科莱楼北楼第六层606号房 (72)发明人杨胜锋 熊文府 杨坤 杨秀山 樊雄 农群武 杨胜钦 张绍明 曾念波 陈运寿 黄海 李艳 (74)专利代理机构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黄有斯 (54)。
2、 发明名称 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 涉及机械设备工位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有一个下 框架和架设在所述下框架上方的上框架,所述上 框架包括有控制器垫板和下圈架,所述控制器垫 板和所述下圈架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 接固定;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放置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 和其他各种部件,并且把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 集中进行运送,具有劳动强度低,搬运时间短,不 容易损坏设备以及便于对控制器的操作观察等特 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6 页 1/1页 2 1.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下框架(2)和架设在所述下 框架(2)上方的上框架(1),所述上框架(1)包括有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所述 控制器垫板(1-1)和所述下圈架(1-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 (2)底部设有行走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2)由呈四 边形的下垫板(2-3)和中垫板(2-2)构成,所述下垫板(2-3)和所述中垫板(2-2)通过架设 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的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行走轮。
4、(3)设在所述下垫板(2-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垫板(2-2)上 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2-1),所述下圈架(1-2)底端的四个角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杆 (2-1)相对应的定位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为 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垫板(1-1) 的宽度(b1)小于所述中垫板(2-2)的宽度(b2)。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3171 A 1/2页 3 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工位器具。
5、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运送振动时效设备的可 移动的操作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振动时效显著的优点之一在于,振动时效所使用的振动时效设备是可以移动操作 的。也就是振动时效设备,并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可以运送到需要振动时效处理的工件的 位置,对工件进行处理;时效处理结束后,就把振动时效设备就搬离工件。长期以来,振动时 效设备的移动操作都是依靠人工搬运来完成的;也就是操作人员,把振动时效设备所用的 控制器、激振器、夹具、橡胶垫、电缆线以及测振器,一件一件地搬运到需要时效处理的工件 位置,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处理结束后,又把振动时效设备的这些部件搬运走。这种 振动时效移动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
6、,搬运时间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损坏设备,也不便于 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观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这种振动时效移动 操作装置可以放置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并且把控制器和其他各种部件 集中进行运送。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一个下框架和架设 在所述下框架上方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包括有控制器垫板和下圈架,所述控制器垫板和 所述下圈架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框架由呈四边形的下垫板 和中垫板。
7、构成,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中垫板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的支撑杆焊接固 定;所述行走轮设在所述下垫板的下方。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中垫板上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所述下圈架底端的四个角 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口。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垫板的宽度b1小于所述中垫板的宽度b2。 000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把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放置在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上部的控制器垫板上, 把较重的激振器以及电缆线直接放置在中垫板上,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等放置在下垫板 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和快捷地集。
8、中运送振动时效设备,劳动强度低,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损坏 振动时效设备。 0010 2、控制器垫板设在最上层,便于操作人员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和观 察,把控制器垫板的宽度做成小于中垫板的宽度,便于操作人员放置和取出较重的激振器。 说 明 书CN 102943171 A 2/2页 4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 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0014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框架的主视图。 0015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16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框架的主视图。 0017 图7是图6的B-B处的剖视图。 0018 图中标。
9、号说明:上框架1,控制器垫板1-1,下圈架1-2,下框架2,中垫板2-2,下垫 板2-3,行走轮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振动时效移动操作装置包括有一个下框架2和架设在下 框架2上方的上框架1,上框架1包括有控制器垫板1-1和下圈架1-2,控制器垫板1-1和 下圈架1-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支柱焊接固定,如图6、图7所示。下框架2由呈四边形 的下垫板2-3和中垫板2-2构成,下垫板2-3和中垫板2-2通过架设在两者之间的四个角 的支撑杆焊接固定;中垫板2-2上端的四个角处均设有定位杆2-1,下圈架1-2底端的四个 角均设有与定位杆2-1相对应的定位口;定位杆2-1插。
10、装在下圈架1-2的定位口内,并与下 圈架1-2焊接连接;下框架2底部装有行走轮3,本实施例的四个行走轮3通过铰接轴装在 下垫板2-3的下方的行走轮支座上;行走轮3最好为万向轮,如图4、图5所示。控制器垫 板1-1的宽度b1小于中垫板2-2的宽度b2。 0020 工作时,先把振动时效设备的控制器放置在控制器垫板1-1上,把激振器以及电 缆线直接放置在中垫板2-2上,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等放置在下垫板2-3上,然后把振动 时效设备推运到工件的振动时效处理现场,把激振器、电缆线、测振器、夹具和橡胶垫取出, 控制器还是放置在控制器垫板1-1上。由于控制器垫板1-1设在最上层,在振动时效过程 中,操作者。
11、就能够方便地对控制器进行操作和观察,控制器垫板1-1的宽度b1小于中垫板 2-2的宽度b2,操作者就能够方便地放置和取出较重的激振器。振动时效处理结束后,又把 上述的激振器等部件放回到该装置内,把振动时效设备推运离开工件。因此,使用振动时效 移动操作装置,具有劳动强度低,搬运时间短,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损坏设备,也便于在振 动时效过程中对控制器的操作和观察。 说 明 书CN 102943171 A 1/6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2/6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3/6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4/6页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5/6页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6/6页 10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3171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