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62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 N 1 0 4 0 2 6 2 8 0 A (21)申请号 201410301597.3 (22)申请日 2014.06.27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五 山路483号 (72)发明人王登良 黄亚亚 罗晶晶 陈彦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王园园 (54) 发明名称 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所 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采摘单丛鲜叶;摊晾; 晒青:采用波长为600640nm的橙光晒青,晒青 时间为2050min,晒青摊叶厚度为34cm,每 911min翻叶一次;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即 得。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方式 独特,采用滤光材料从太阳光中获取波长600 640nm的波段(橙光波段)进行光波晒青,并对 晒青时间及其它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本发明制备 方法所制出的单丛茶,有效成分高,且汤色橙黄明 亮,香气鲜郁高长,有特殊的花香,滋味浓醇带花 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4026280 A CN 104026280 A 1/1页 2 1.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摘单丛鲜叶; 摊晾; 晒青:采用波长为600640nm的橙光晒青,晒青时间为2050min,晒青摊叶厚度为 34cm,每911min翻叶一次; 做青; 杀青; 揉捻; 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步骤中,晒青时间 为253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做青步骤中,先进 行摇青12min,然后摊放12h,重复上述56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
4、特征在于,所述做青步骤中,温度控制 在2226,湿度在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步骤中要进行 两次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140150;第二次杀青温度为100120;每次杀青时间 为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骤中,揉捻 至细胞破损率为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中,先毛 火8090,911min,再足火5060至含水量为4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晾步骤中摊叶厚 度为34cm,在室内摊放11.。
5、5h,中间翻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单丛鲜叶为采 摘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的岭头单丛鲜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单丛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6280 A 1/6页 3 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乌龙茶独特的加工工 艺融合了绿茶和红茶的特点,形成了“香高甜醇”、“绿叶红边”的优良品质。白叶单丛是广东 乌龙茶中的极品,条索紧接,重实匀净,内质具有微带浓蜜香气的特殊韵味。
6、,滋味香浓醇爽, 回甘力强,汤色橙红明亮清澈,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单丛茶的独特品质受到越来越多茶叶 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不断改良单丛茶的制备工艺,提高单丛茶的香气等品质是现在需要解 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香型的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采摘单丛鲜叶; 0007 (2)摊晾; 0008 (3)晒青:采用波长为600640nm的橙光晒青,晒青时间为2050min,晒青摊 叶厚度为34cm,每911min翻叶一次; 0009 (4)做青; 00。
7、10 (5)杀青; 0011 (6)揉捻; 0012 (7)干燥,即得。 001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晒青步骤中,晒青时间为2535min。 001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做青步骤中,先进行摇青12min,然后摊放12h, 重复上述56次。 001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做青步骤中,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在60 70。 001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青步骤中要进行两次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 140150;第二次杀青温度为100120;每次杀青时间为35min。 001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揉捻步骤中,揉捻至细胞破损率为2040。 001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
8、燥步骤中,先毛火8090,911min,再足火 5060至至含水量为46(梗折即断,用手指捻茶条即成粉末)。 001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摊晾步骤中摊叶厚度为34cm,在室内摊放1 1.5h,中间翻一次。 002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摘单丛鲜叶为采摘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的岭头单丛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2/6页 4 鲜叶。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单丛茶。 0022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0023 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方式独特,采用滤光材料从太阳光中获取 波长600640nm的波段(橙光波段)进行光波晒青,。
9、并对晒青时间及其它工艺过程进行 优化,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出的单丛茶,比现有的技术中采用日光晒青技术而制得的 单丛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的含量均要高,这些生化组分有助于提高茶汤滋 味,能够更好的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并且制得的单丛茶在感官品质上表现更好,具体体现 在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有特殊的花香,滋味浓醇带花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 (1)采摘单丛鲜叶:采摘叶稍伸长较为完整的单丛鲜叶为鲜叶原料; 0026 (2)摊晾:将单丛鲜叶放在茶筛上进行摊晾; 0027 (3)晒青:采用购自深圳市华宇滤色片有限公司的橙光滤光膜制成橙。
10、光晒青架 (光谱范围为600640纳米),对单丛鲜叶进行波长为600640nm的橙光晒青,晒青摊叶 厚度为34cm,可视晒青时的温度及光强而定具体时间控制在2050min,每911min 翻叶一次;至叶色暗绿,叶片无光泽;叶质柔软,青气稍减为晒青适度; 0028 (4)做青:当叶片边缘红变达到二成红,叶腹八成绿,叶脉透明,叶面呈黄绿色,以 手触叶子略感柔软,香气浓郁,含水量为6570即为做青适度; 0029 (5)杀青:进行两次杀青,杀青叶有粘手感,握之成团,无青草气,微显花香,梗折 不断,含水量在5862即为合适; 0030 (6)揉捻; 0031 (7)干燥,即得。 0032 除非另有定义。
11、,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如晒青、做青、摇青、杀 青、揉捻、摊晾、毛火、足火)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 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3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采摘单丛鲜叶:在2010年春季茶叶生产季节4月2日晴天9:0012:00之 间采摘岭头单丛的标准鲜叶即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及时送至茶厂,在运送的过程中保持 茶叶的松散透气放置,以防积热; 0037 (2)摊晾:。
12、称取单丛鲜叶重10斤摊放在茶筛上,摊叶厚度34cm,在室内摊放1h, 中间翻一次; 0038 (3)晒青:采用购自深圳市华宇滤色片有限公司的橙光滤光膜制成橙光晒青架 (光谱范围为600640纳米),将单丛鲜叶搬到室外的橙光晒青架下进行橙光晒青,摊叶 厚度为4cm,晒青时间30min,每10min翻叶一次;至叶色暗绿,叶片无光泽;叶质柔软,青气 稍减为晒青适度;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3/6页 5 0039 (4)做青:将晒青叶摊凉至室温开始做青,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在70,摇 青1min摊放1h,重复6次;至叶片边缘红变达到二成红,叶腹八成绿,叶脉透明,叶面呈黄 绿色,以。
13、手触叶子略感柔软,香气浓郁,含水量为6570即为做青适度; 0040 (5)杀青:进行两次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140150;第二次100120,每 次时间4min;至杀青叶有粘手感,握之成团,无青草气,微显花香,梗折不断,含水量在58 62开始揉捻; 0041 (6)揉捻:趁热揉捻,揉捻至细胞破损率(本发明细胞破损率的计算方法:称取 揉捻叶样品50g,于浓度为10的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用清水反复冲洗净重铬酸钾, 用方格计数法统计染色面积,染色叶片的面积占总叶片的比例即为细胞破损率)在20 40; 0042 (7)干燥:用烘干机进行干燥,毛火8090,10min,足火5060至含水量为。
14、 5(梗折即断,用手指捻茶条即成粉末),即得。 0043 实施例2 0044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 (1)采摘单丛鲜叶:在2010年夏季茶叶生产季节7月3日晴天8:3011:30之 间采摘岭头单丛的标准鲜叶即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及时送至茶厂,在运送的过程中保持 茶叶的松散透气放置,以防积热; 0046 (2)摊晾:称取单丛鲜叶重10斤摊放在茶筛上,摊叶厚度34cm,在室内摊放 1.5h,中间翻一次; 0047 (3)晒青:采用购自深圳市华宇滤色片有限公司的橙光滤光膜制成橙光晒青架 (光谱范围为600640纳米),将单丛鲜叶搬到室外的橙光晒青架下进行橙光晒青,摊叶 厚度。
15、为3cm,晒青时间50min,每10min翻叶一次;至叶色暗绿,叶片无光泽;叶质柔软,青气 稍减为晒青适度; 0048 (4)做青:将晒青叶摊凉至室温开始做青,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在60,摇 青2min摊放1.5h,重复5次;至叶片边缘红变达到二成红,叶腹八成绿,叶脉透明,叶面呈 黄绿色,以手触叶子略感柔软,香气浓郁,含水量为6570即为做青适度; 0049 (5)杀青:进行两次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140150;第二次100120,每 次时间4min;至杀青叶有粘手感,握之成团,无青草气,微显花香,梗折不断,含水量在58 62开始揉捻; 0050 (6)揉捻:趁热揉捻,揉捻至细胞破损率在。
16、2040; 0051 (7)干燥:用烘干机进行干燥,毛火8890,10min,足火5060至含水量为 5.7(梗折即断,用手指捻茶条即成粉末),即得。 0052 实施例3 0053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4 (1)采摘单丛鲜叶:在2010年秋季茶叶生产季节9月30日晴天8:0011:00之 间采摘岭头单丛的标准鲜叶即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及时送至茶厂,在运送的过程中保持 茶叶的松散透气放置,以防积热; 0055 (2)摊晾:称取单丛鲜叶重10斤摊放在茶筛上,摊叶厚度34cm,在室内摊放1h, 中间翻一次;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4/6页 6 0056 (3。
17、)晒青:采用购自深圳市华宇滤色片有限公司的橙光滤光膜制成橙光晒青架 (光谱范围为600640纳米),将单丛鲜叶搬到室外的橙光晒青架下进行橙光晒青,摊叶 厚度为4cm,晒青时间20min,每10min翻叶一次;至叶色暗绿,叶片无光泽;叶质柔软,青气 稍减为晒青适度; 0057 (4)做青:将晒青叶摊凉至室温开始做青,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在70,摇 青1min摊放1h,重复6次;叶片边缘红变达到二成红,叶腹八成绿,叶脉透明,叶面呈黄绿 色,以手触叶子略感柔软,香气浓郁,含水量为6570即为做青适度; 0058 (5)杀青:进行两次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140150;第二次100120,每 次时。
18、间4min;至杀青叶有粘手感,握之成团,无青草气,微显花香,梗折不断,含水量在58 62开始揉捻; 0059 (6)揉捻:趁热揉捻,揉捻至细胞破损率在2040; 0060 (7)干燥:用烘干机进行干燥,毛火8890,10min,足火5060至含水量为 4.8(梗折即断,用手指捻茶条即成粉末),即得。 0061 对比例1 0062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除晒青步骤为用日光晒青而非橙光晒青,即 将单丛鲜叶放置在室外全光下进行晒青,其余步骤、实施日期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对比例2 0064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除晒青步骤为用日光晒青而非橙光晒青,即 将单丛鲜叶放置在室外全。
19、光下进行晒青,其余步骤、实施日期与实施例2相同。 0065 对比例3 0066 一种单丛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除晒青步骤为用日光晒青而非橙光晒青,即 将单丛鲜叶放置在室外全光下进行晒青,其余步骤、实施日期与实施例3相同。 0067 表1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得单丛茶品质对比 0068 0069 表2实施例2和对比例2所得单丛茶品质对比 0070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5/6页 7 0071 表3实施例3和对比例3所得单丛茶品质对比 0072 0073 从上述表1、2、3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出的单丛茶,比现有的技术 中采用日光晒青技术而制得的单丛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
20、、咖啡碱等物质的含量均要高,这 些生化组分有助于提高茶汤滋味,能够更好的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由茶叶的化学品质特 征表明,在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高时,酚氨比越高滋味越苦涩,酚氨比越低茶叶则越爽口, 而本发明所得的单丛茶的酚氨比均低于对比例,这表明在品质上实施例更好。 0074 另外一方面,实施例1所得毛茶的烯烃类、酮类以及醛类的含量分别为3.41、 9.59和3.05,而对比例1毛茶的烯烃类、酮类以及醛类的含量分别为2.75、4.21和 0.00。上述三种香气组分明显以实施例1制得的单丛茶的香气含量高,而烯烃类、酮类以 及醛类化合物多往往是茶叶高香的表现,容易形成花香。 0075 表4实施例1和对。
21、比例1所得毛茶感官评审结果 0076 不同处理单丛毛茶香气滋味得分 实施例1花香馥郁浓醇、回甘持久85 对比例1有花香,但不馥郁尚醇稍涩78 0077 从表4可以看出,橙光晒青处理后(实施例1)的毛茶比对比例1在滋味上表现的 更浓醇,香气上花香更加馥郁,香气组分上烯烃类、酮类以及醛类化合物的含量更高。 0078 由上可知,本发明制备所得的单丛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有特殊的花 香,滋味浓醇带花香。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主要优点体现在对香气上更利于形成花香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6/6页 8 型单丛,在滋味上多种物质的成分浸出率更高,在香气和滋味上均较现有的技术要好。 007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CN 10402628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