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03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 N 1 0 4 3 4 0 3 5 0 A (21)申请号 201310350339.X (22)申请日 2013.08.07 B63H 11/02(2006.01) B63G 8/00(2006.01) (71)申请人陈辉 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城南中路232号 金福苑1栋702室 (72)发明人李永杰 李毅 陈辉 黄卓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 (57) 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 其特征在于:该舰艇主要由舰艇壳体、艇翼、无人 驾驶控制。
2、系统、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传输管道、 吸水管、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进装置、 艇翼旋转控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组成。由于本 发明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该舰艇在航行方式 上有了多样化,是一种机动性、隐蔽性、一次攻击 性具有独特优势的舰艇。该舰艇还可提前进入到 指定地点长期的潜伏,一旦需要,可根据指令采用 飞行方式或就地对敌发起进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0350 A CN 104340350 A 1/1页 2 1.一。
3、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该舰艇主要由舰艇壳体、 艇翼、无人驾驶控制系统、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传输管道、吸水管、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 喷流式推进装置、艇翼旋转控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组成,舰艇壳体的形状为密封式的流 线型,艇翼置于舰艇的两侧,艇翼通过艇翼旋转控装置的舵与舵轴连接舰艇的无人驾驶控 制系统,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及传输管道置于舰艇的内部,吸水管在舰艇前部的下方,吸水 管的后部为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进装置设置在舰艇的尾部,水流方向控制装置 置于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一侧,吸水管通过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及传输管道,连接前、后喷 流式推进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的前端连。
4、接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末端连接前喷流式推进 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前 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方向座、上下驱动头、丫形喷流管、喷嘴组成,方向座固定在舰艇的 下方,方向座进水口连接传输管道,其出水口通过上下驱动头连接丫形喷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后 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固定接头、丫形喷流管、喷嘴组成,固定接头固定在舰艇的后下方, 固定接头的入水口连接传输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水 流方向控制装置主要由推动杆万向座、万向头、推动杆。
5、组成,推动杆万向座连舰艇的底部, 推动杆万向座通过万向头、推动杆连接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舰 艇上携带的武器,可置于舰艇外的下方,或置于舰艇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在 吸水管的入口,设有防阻塞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其特征在于:舰 艇可设有发动机与驱动轮,舰艇内的发动机与舰艇外的驱动轮通过传动轴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40350 A 1/3页 3 一种无人驾驶可改变航行方式的军用舰艇 技术领域 。
6、: 0001 本发明型属于一种海军作战舰艇,特指一种在机动灵活、隐蔽性强、航行多种方式 的无人驾驶的舰艇。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我国海域一些岛屿,屡遭他国蛮横的侵占,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与领海主 权,海军不光需要航空母舰之类的大型舰只,也需要发展一些在一种在机动性、隐蔽性强、 航行多种方式的舰艇辅助协同作战。我国若能提前研制开发机动灵活、隐蔽性强、航行多种 方式的无人驾驶的舰艇,也可提高我国海军的战斗力,减少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 0003 本发明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改变航海模式,即可像气垫船在水面的上方 低空快速航行作战,又可像其它军舰在水面上航行作战,也可像潜艇迅速潜入水中。
7、作战的 无人驾驶的舰艇。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舰艇主要由舰艇壳体、艇翼、无人 驾驶的控制系统、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传输管道、吸水管、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 进装置、艇翼旋转控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组成,舰艇壳体的形状为密封式的流线型,艇 翼置于舰艇的两侧,艇翼通过艇翼旋转控装置的舵与舵轴连接舰艇的无人驾驶的控制系 统,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及传输管道置于舰艇的内部,发动机受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 吸水管在舰艇前部的下方,吸水管的后部为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进装置设置在 舰艇的尾部,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置于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一侧,吸水管通过高性能水泵式 发动。
8、机及传输管道,连接前、后喷流式推进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的前端连接无人驾驶控 制系统,末端连接前喷流式推进装置。 0005 前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方向座、上下驱动头、丫形喷流管、喷嘴组成,方向座固 定在舰艇的下方,方向座进水口连接传输管道,其出水口通过上下驱动头连接丫形喷流管。 0006 后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固定接头、丫形喷流管、喷嘴组成,固定接头固定在舰艇 的后下方,固定接头的入水口连接传输管道。 0007 水流方向控制装置主要由推动杆万向座、万向头、推动杆组成,推动杆万向座连舰 艇的底部,推动杆万向座通过万向头、推动杆连接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 0008 舰艇上携带的武器,可置于。
9、舰艇外的下方,或置于舰艇内。 0009 在吸水管的入口,设有防阻塞装置。 0010 舰艇可设有发动机与驱动轮,舰艇内的发动机与舰艇外的驱动轮通过传动轴连 接。 0011 由于本发明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该舰艇在航行方式上有了多样化,是一种机 动性、隐蔽性、一次攻击性具有独特优势的舰艇。该舰艇还可提前进入到指定地点长期的潜 伏,一旦需要,可根据指令采用飞行方式或就地对敌发起进攻。 说 明 书CN 104340350 A 2/3页 4 附图说明 :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型主要结构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型图1的仰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
10、型的在水中的实施例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型的在水面之上的实施例图 0017 图中:1.舰艇、2.吸水管、3.方向座、4.上下驱动头、5.丫形喷流管、6.喷嘴、7.艇 翼、8.水面、9.推动杆万向座、10.万向头、11.推动杆、12.固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 0018 如图1、2所示:该舰艇主要由舰艇(1)壳体、艇翼(7)、控制系统、高性能水泵式发 动机、传输管道、吸水管(2)、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进装置、艇翼(7)旋转控装置、 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组成,舰艇(1)壳体的形状为密封式的流线型,艇翼(7)置于舰艇(1)的 两侧,艇翼(7)通过艇翼旋转控装置的舵与舵轴连接舰艇(1)的无。
11、人驾驶控制系统,高性能 水泵式发动机及传输管道置于舰艇(1)的内部,发动机受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吸水 管(2)在舰艇(1)前部的下方,吸水管(2)的后部为前喷流式推进装置,后喷流式推进装置 设置在舰艇(1)的尾部,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置于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一侧,吸水管(2)通过 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及传输管道,连接前、后喷流式推进装置,水流方向控制装置前端连接 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末端连接前喷流式推进装置。 0019 前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方向座(3)、上下驱动头(4)、丫形喷流管(5)、喷嘴(6) 组成,方向座(3)固定在舰艇(1)的下方,方向座(3)进水口连接传输管道,其出水口通过 上下驱动头。
12、(4)连接丫形喷流管(5)。 0020 后喷流式推进装置主要由固定接头(12)、丫形喷流管(5)、喷嘴(6)组成,固定接 头(12)固定在舰艇(1)的后下方,固定接头(12)的入水口连接传输管道。 0021 水流方向控制装置主要由推动杆万向座(9)、万向头(10)、推动杆(11)组成,推动 杆万向座(9)连舰艇(1)的底部,推动杆万向座(9)通过万向头(10)、推动杆(11)连接前 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5)。 0022 舰艇(1)上携带的武器,可置于舰艇外的下方,或置于舰艇内。 0023 在吸水管的入口,设有防阻塞装置。 0024 舰艇可设有发动机与驱动轮,舰艇内的发动机与舰艇外的驱动。
13、轮通过传动轴连 接。 0025 本发明型是这样实施的: 0026 如图1、2所示:当舰艇(1)航行时,艇翼(7)处于水平状态,高性能水泵式发动机 从吸水管(2)吸入海水,通过传输管道进入前、后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5),此时 丫形喷流管(5)平行于水平面,喷嘴(6)喷出强大的水流直推动舰艇(1)前进。发动机受 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可改变喷嘴(6)的水流的大小,来决定舰艇(1)的航行速度。 0027 当舰艇(1)需要转弯时,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只对水流方向控制装置发出左右转弯 指令,水流方向控制装置通过万向头(10)、推动杆(11)转动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 说 明 书CN 10434。
14、0350 A 3/3页 5 管(5)的左右方向。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喷嘴(6)的向左或右喷流,改变舰艇(1)的航行 方向。 0028 如图3所示:作战需要舰艇(1)潜入水中时,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对艇翼(7)旋转 控装置与水流方向控制装置同时发出指令,艇翼(7)旋转控装置的舵轴与舵带动,艇翼(7) 逆时针旋转,同时,水流方向控制装置的推动杆(11)转动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 (5)逆时针旋转,喷嘴(6)向后斜上方喷出强大的水流,艇翼(7)与喷嘴(6)的水流作用下, 舰艇(1)迅速下潜的所需的深度。 0029 如图4所示:如作战需要舰艇(1)摆脱海水阻力,脱离水面快速前进时,艇翼(7) 旋转控。
15、装置与水流方向控制装置同时根据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指令进入向前上方飞行的 工作状态。艇翼(7)旋转控装置的舵轴与舵带动,艇翼(7)顺时针旋转,同时,水流方向控 制装置的推动杆(11)转动前喷流式推进装置的丫形喷流管(5)也顺时针旋转,喷嘴(6)向 后斜下方喷出强大的水流,艇翼(7)在气流的作用下,与喷嘴(6)喷出的水流作用下,舰艇 (1)迅速的向前上方前进,并脱离水面一定高度快速飞行。舰艇(1)离水面最高距离,是以 吸水管(2)的进水口不脱离水面为准。 0030 当需要舰艇(1)登陆作战时,舰艇内的发动机通过传动轴连接的驱动轮抢滩登 陆。舰艇(1)也可由其他大型军舰运载,在敌人的监视下秘密的投放到指定地点长时间的 潜伏,以便海战时突然发起进攻,以奏奇效。 说 明 书CN 104340350 A 1/2页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0350 A 2/2页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4035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