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及其激光气相沉积方法.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442955
  • 上传时间:2018-02-16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890.0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9088.X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号:

    CN104084216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3/89申请日:20140716|||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89; H01M4/90; B82Y30/00(2011.01)I

    主分类号:

    B01J23/89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陈福义; 陈凯博

    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代理人:

    慕安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及其激光气相沉积方法。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是以钛片为衬底,以银铜合金为靶材,通过激光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在钛片上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的银和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为纳米晶和非晶,并且该纳米晶嵌在非晶之中;或者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所述纳米晶为银铜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非晶为金属铜,多晶为多晶铜。本发明具有更优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并且制备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是以钛片为衬底,以银铜合金为靶材,通过激光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在所述钛片上得到的;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的银和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为薄膜状;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为纳米晶和非晶,并且该纳米晶嵌在非晶之中;所述纳米晶的尺寸为2~5纳米;或者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所述纳米晶为银铜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非晶为金属铜,多晶为多晶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时,该纳米晶和多晶连成一片。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处理钛片衬底:将钛片衬底打磨后置于混合抛光液中化学抛光10秒钟,将经过化学抛光后的钛片衬底依次先后分别置于丙酮中、去离子水中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并用氮气吹干,得到清洗干净并吹干的钛片衬底;
    步骤2,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采用常规的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沉积温度为室温,沉积时间为10~40分钟;或者在沉积结束后,在保持真空环境的条件下,将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升温至200~600℃并保温1小时;得到薄膜状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

    说明书

    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及其激光气相沉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及可再生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上述电池中氧电极和空气电极上使用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些电池中,金属或燃料在阳极上被氧化,产生电子,氧气或者燃料在阴极上被还原,产生氢氧根离子或者水,其中阴极催化剂催化效率是影响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性能最关键的部分。
    目前阴极催化剂主要用碳负载的铂作为催化剂,选择贵金属铂作为电化剂的催化效果很好,但是金属铂价格昂贵而且资源稀缺,这是制约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根本原因。金属银具有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与铂类似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性质,碳负载的银和银合金目前被广泛研究以代替贵金属铂。
    加拿大Kostowskyja等[M.A.Kostowskyja,D.W.Kirkb,S.J.Thorpea,Ag and Ag–Mn nanowire catalysts for alkaline fuel 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35[11],2010,5666–5672]用化学镀方法合成了银锰纳米线,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纳米线由银锰固溶体和表面偏析相MnOx组成,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略低于碳负载的银。
    巴西Lima等[F.H.B.Lima,J.F.R.de Castro,Edson A.Ticianelli,Silver-cobalt bimetallic particles for oxygen reduction in alkaline medi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61(2006)806–812]通过化学还原法合成了银钴双金属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纳米粒子由纯银和钴偏析相四氧化三钴组成,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高于碳负载的银。
    国内南京大学Han等[Min Han,Suli Liu,Linyan Zhang,Can Zhang,Wenwen Tu,Zhihui Dai and Jianchun Bao,Synthesis of Octopus-Tentacle-Like Cu Nanowire-Ag Nanocrystals Heterostructures and Thei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2,4,6654-6660]通过溶液还原法合成出来双金属银铜纳米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纳米结构中银和铜是分相偏析的,其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高于碳负载的银。
    在公告号为CN102157740A的专利中,西北工业大学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用银铜纳米合金阴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合成了银铜纳米枝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银铜纳米枝晶具有银面心立方结构,线性扫描伏安法实验研究发现在碱性电解液中银铜双金属纳米合金对双氧水存在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目前虽然对碳负载的银和银合金电催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其催化性能、制备工艺与碳载体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文献中银基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还相对较低,其金属-空气电池的放电电流密度在0.1毫安每平方厘米左右,主要原因是银基合金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较弱,银的d轨道中心饱和度较低,对氧的吸附弱,需要合金化来发展新的银基合金纳米催化剂,但目前文献中银基合金催化剂的银元素没有和铜,钴,锰,镍等过渡金属元素形成冶金学意义上的真正合金单相晶态合金;
    (2)目前文献中银合金电催化的其合成步骤中涉及手工操作和较复杂的溶液工艺,现阶段的制备工艺只能作为一种修饰和改良手段为后续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不具有使得制备电池过程自动化和实用化的特色,在实验室阶段应用这个工艺制备的电催化剂,原型电池可能达不到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不能实现预期在量产型电池,同时制备的银合金没有全部达到纳米尺寸,表面原子比例低,表面活性面积小,催化性能远远低于各种金属纳米结构;
    (3)在目前碳负载的银和银合金制备的氧气电极或空气电极中,大量使用各种形式的碳,如乙炔黑,导电石墨等做催化剂载体,在器件运行高氧化电位制水时,碳腐蚀会引起氧气电极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银合金电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工艺复杂,制备的合金金属相分离以及没有纳米化从而催化活性低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及其激光气相沉积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是以钛片为衬底,以银铜合金为靶材,通过激光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在所述钛片上得到的;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的银和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为薄膜状;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为纳米晶和非晶,并且该纳米晶嵌在非晶之中;所述纳米晶的尺寸为 2~5纳米;或者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组织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所述纳米晶为银铜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非晶为金属铜,多晶为多晶铜。
    当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时,该纳米晶和多晶连成一片。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方法的过程如下:
    步骤1,处理钛片衬底:将钛片衬底打磨后置于混合抛光液中化学抛光10秒钟,将经过化学抛光后的钛片衬底依次先后分别置于丙酮中、去离子水中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并用氮气吹干,得到清洗干净并吹干的钛片衬底;
    步骤2,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采用常规的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沉积温度为室温,沉积时间为10~40分钟;或者在沉积结束后,在保持真空环境的条件下,将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升温至200~600℃并保温1小时;得到薄膜状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
    本发明制备出了银铜单相固溶体合金化的电催化剂,使用的是物理气相沉积工艺,衬底不含碳,制备的催化剂价格只有纯银的五分之一,铂的四百分之一,大幅缩减催化剂的成本,却具有比纯银更高效的催化性能。
    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是观察氧还原性质测试中的还原峰电流大小和峰电压位置来表征的,
    银铜纳米合金薄膜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如图2所示,通过比较曲线1和曲线3,可以发现这两条曲线在-0.3V和-0.71V附近分别显示为一个还原峰,表明在这两个电压下发生了氧还原反应,其中曲线3中对应电压下的还原电流密度远远大于曲线1中的电流密度,这是由于在氮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只有微量的氧气被还原,而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更多的氧气被还原,由此说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效果。
    通过比较曲线2和曲线3,可以发现曲线2只有一个还原峰,还原峰对应的电压为-0.37V,曲线3具有两个还原峰,对应的电压为-0.3V和-0.71V。曲线3中在-0.71V附近的还原峰归因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铜对氧的还原,曲线3中-0.3V左右的还原峰对应的电压值比曲线2中纯银的还原峰对应的电压值-0.37V更正,说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相比纯银薄膜在更低的还原电压下即可催化发生氧还原反应。曲线3中在-0.3V附近的还原峰电流密度约为曲线2在-0.37V附近的还原峰电流密度的2.5 倍,表明在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表面有更多的氧气被还原,说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
    通过上述比较,说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相比纯银薄膜具有更优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这是由于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不仅具有纳米尺寸,更主要是因为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的银铜纳米合金里的铜原子促进了氧气在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提高了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沉积时间对银铜纳米合金薄膜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如图3所示,通过比较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可以发现在-0.3V附近,曲线2具有最正的还原电压,曲线4具有最负的还原电压,曲线3介于曲线2和曲线4之间,说明沉积1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最低的还原电压下可以催化氧还原反应,沉积4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最高的还原电压下催化氧还原反应,但还原峰对应的还原电压值差别很小,相差只有0.02V。
    通过比较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可以发现在-0.3V附近,曲线3的还原电流密度最大,约为0.625毫安每平方厘米,为曲线2的还原电流密度的1.37倍,为曲线4的还原电流密度的1.09倍,说明沉积2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效率更高。
    通过上述比较,说明不同的沉积时间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时,还原电压差别较小,还原电流密度差别较大,综合比较,沉积20分钟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这是因为沉积20分钟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中银的总含量相比于沉积10分钟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多,而且沉积20分钟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的尺寸相比于沉积40分钟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小,从而具有最优的催化效果。
    沉积后退火温度对银铜纳米合金薄膜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如图4所示,通过比较曲线1、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可以发现在-0.3V附近的还原峰对应的电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向更负的方向移动,对应的还原电流密度也逐渐减小,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需要更大的还原电压,相应的还原电流密度却更小。由此说明,退火工艺不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未退火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具有最优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这是因为尽管退火工艺可以提高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质量却降低了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表面缺陷,并且 退火过程中银铜纳米合金逐渐长大,银铜纳米合金的表面原子减少,从而使得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降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成本约为纯银催化剂的20%,具有比纯银更好的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附图2为纯银,纯铜和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或氮气饱和0.1摩尔每升的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该曲线由电化学工作站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法测量得到,扫描速度均为10mV/s,其中:
    曲线1为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氮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2为纯银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3为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附图3为沉积不同时间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0.1摩尔每升的氮气饱和和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该曲线由电化学工作站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法测量得到,扫描速度均为10mV/s,其中:
    曲线1为沉积2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氮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2为沉积1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3为沉积2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4为沉积4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附图4为沉积20分钟时,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高真空环境不同温度下退火1小时后,在0.1摩尔每升的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该曲线由电化学工作站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法测量得到,扫描速度均为10mV/s,其中:
    曲线1为未经加热保温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2为200℃下保温一小时后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2为400℃下保温一小时后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曲线2为600℃下保温一小时后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是以钛片为衬底,以银铜合金为靶材,通过激光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在所述钛片上得到的。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物理状态为薄膜状。
    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成分中的银和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透射电镜微观形貌为尺寸为2~5纳米的纳米晶嵌在非晶之中,其中纳米晶为银铜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非晶为金属铜。
    本实施例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处理钛片衬底:用1200号、1500号的金相砂纸分别打磨尺寸为1厘米×5厘米的钛片的同一个表面。将打磨至亚光的钛片衬底置于混合抛光液中化学抛光10秒钟,所述混合抛光液由HF、HNO3和H2O配制而成,并且HF:HNO3:H2O的体积比为1:4:5。将经过化学抛光后的钛片衬底依次先后分别置于丙酮中、去离子水中和无水乙醇中,采用常规方法分别超声清洗10分钟,当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后用氮气吹干,得到清洗干净并吹干的钛片衬底待用。
    步骤2,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将清洗干净并吹干的钛片衬底固定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上,将摩尔比为1:1的银铜合金靶固定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旋转台上,调节所述钛片衬底与所述银铜合金靶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开启脉冲激光沉积系统中的真空系统,将真空室内的真空度抽至2.0*10-4Pa,使银铜合金靶和钛片衬底以5转每分钟的转速同向均匀转动,转动真空室内的圆形挡板,使圆形挡板完全遮挡住样品台,开启脉冲激光器,调节脉冲激光器的频率为10赫兹,以260毫焦 耳每脉冲的能量输出,通过激光烧蚀银铜合金靶2分钟,达到以激光去除靶材表面氧化物的目的。取下挡板,开始激光沉积并计时,沉积温度为室温,沉积时间为10~40分钟,得到沉积在钛片衬底上的薄膜状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本实施例中,激光沉积时间为10分钟。
    本发明还提出了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均与实施例1中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相同。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实施例2中,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时的沉积时间为20分钟。
    在所述实施例3中,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时的沉积时间为40分钟。
    为验证所述实施例1~3的效果,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进行氧还原性质测试。所述的氧还原性质测试采用常规的三电极测试方法,并以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作为工作电极,以铂网作为对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所述氧还原测试的具体过程是:在电化学测试前,在得到的样品外表面均匀涂覆液体环氧树脂,并在该样品沉积有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表面一端的端头处留出1平方厘米的测试表面,该测试表面不涂覆液体环氧树脂。待涂覆在所述样品上的液体环氧树脂在空气中自然风干后,将该样品没有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表面的环氧树脂刮去一部分,露出环氧树脂下的钛片衬底。将电极夹夹在露出的钛片衬底上,使该样品与电化学工作站通过所述电极夹连通。
    将样品和面积为2厘米×2厘米的铂网均垂直放置在电解液中,并使样品与铂网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将盐桥的一端浸入电解液中,另一端浸入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即通过盐桥实现所述电解液和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连接。并且将饱和甘汞电极也浸入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将样品、铂网以及饱和甘汞电极分别与CHI660C型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夹、对电极夹和参比电极夹连接。
    测试氧还原性质时,扫描电压参数为-0.1V~-0.8V,扫描速度为10毫伏每秒,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氧还原性质。
    所述的电解液由氢氧化钾和去离子水配制,通入氮气或氧气使溶液氮气饱和或氧气饱和而成。配制的电解液中,氢氧化钾的摩尔浓度为0.1摩尔每升。配制电解液的具体过程是:
    首先配制氢氧化钾水溶液:以配制50毫升氢氧化钾水溶液为例,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0.2806克氢氧化钾粉末,倒入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的50毫升小烧杯中,用量筒精确量取45毫升的去离子水倒入上述盛有氢氧化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透明,得到氢氧化钾水溶液。
    将得到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倒入50毫升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内加去离子水直到容量瓶中液体体积到达容量瓶50毫升的刻度线处,停止加入去离子水,用磨口玻璃塞塞住容量瓶,震荡容量瓶至溶液澄清透明,此时得到的容量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钾浓度为0.1摩尔每升的溶液。测试氧还原性质表征实验前1小时,将配置好的浓度为0.1摩尔每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倒入50毫升小烧杯中,以氧气连续气流通入上述氢氧化钾水溶液1小时,以得到氧气饱和的电解液。
    在所述实施例1~3中,由于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时的沉积时间不相同,得到的氧还原性质也各不相同。如附图3所示,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分别为沉积10分钟、20分钟和40分钟时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通过比较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可以发现在-0.3V附近,曲线2,曲线3和曲线4的还原电压差别不超过0.02V,曲线3的还原电流密度最大,约为曲线2对应的还原电流密度的1.37倍,曲线4对应的还原电流密度的1.09倍。因为更高的还原电流密度对应于氧气在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表面更高效地被还原,由此测试说明沉积2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效率最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是以钛片为衬底,以银铜合金为靶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在所述钛片上得到的。
    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成分中的银和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透射电镜微观形貌由纳米晶和多晶组成,银铜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纳米晶与多晶铜连成一片。
    本实施例所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处理钛片衬底:所述处理钛片衬底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处理钛片衬底的过程完全相同。
    步骤2,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所述的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过程包括烧蚀和沉积。所述的烧蚀是通过激光烧蚀银铜合金靶,以去除靶材表面氧化物;所述的沉积是通过脉冲激光器,在所述钛片衬底上沉积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沉积时间为10~40分钟。所述烧蚀和沉积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烧蚀和沉积过程相同。本实施例中激光沉积时间为20分钟。当激光沉积结束后,在保持真空环境的条件下,打开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加热单元,将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升温至200℃并保温1小时,得到的薄膜状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出了实施例5和实施例6。所述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均与实施例4中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相同。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实施例5中,在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时,当在保持真空环境的条件下,打开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加热单元,将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升温至400℃并保温1小时。
    在所述实施例6中,在制备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时,当在保持真空环境的条件下,打开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加热单元,将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台升温至600℃并保温1小时。
    为验证所述实施例4~6的效果,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得到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进行氧还原性质测试。所述氧还原性质测试过程与实施例1~3的氧还原性质测试过程相同。
    由于不同的保温温度会影响到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结构和成分,因而得到的氧还原催化性质也各不相同。如附图4所示,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分别为沉积20分钟的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在200℃、400℃和600℃下保温1小时后用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测得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质曲线。
    通过比较曲线2,曲线3和曲线4,可以发现在-0.3V附近的还原峰对应的电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向更负的方向移动,对应的还原电流密度也逐渐减小,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需要更大的还原电压,相应 的还原电流密度却更小。由此说明,退火工艺不利于提高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尽管退火工艺可以提高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质量,却降低了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表面缺陷,并且退火过程中银铜纳米合金逐渐长大,银铜纳米合金的表面原子减少,从而降低了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作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活性,从而使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效果降低。

    关 键  词:
    一种 纳米 合金 催化剂 及其 激光 沉积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银铜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及其激光气相沉积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429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