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66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 N 1 0 2 9 3 6 6 4 6 A *CN102936646A* (21)申请号 201210472461.X (22)申请日 2012.11.20 C21D 9/46(2006.01) C21D 9/52(2006.01) C21D 1/30(2006.01) (71)申请人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华锦路291号 (72)发明人赵向荣 王琦 丁春华 张政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33 代理人宋缨 孙健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 包括开卷设备、收卷设备和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位 于所述开卷设备和收卷设备之间;所述开卷设备 上的不锈钢带经过第一张力辊系进入所述炉体, 再经过第二张力辊系送入收卷设备。本发明能够 充分释放精密不锈钢带的内应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包括开卷设备(1)、收卷设备(2)和加热箱(3),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位于所述。
3、开卷设备(1)和收卷设备(2)之间;所述开卷设备(1)上 的不锈钢带经过第一张力辊系(4)进入所述加热箱(3),再经过第二张力辊系(5)送入收卷 设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辊系 (4)和第二张力辊系(5)均为S型张力辊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辊系 (4)和第二张力辊系(5)均是由两组由两个张力辊组成的S型张力辊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内部 通有用于防止氧化的保护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
4、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的工 作温度为300-650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的工 作温度为50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在加 热箱内停留的时间为1分钟至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辊系 (4)和第二张力辊系(5)向不锈钢带施加的张力为0.20.4倍的钢带拉断力。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6646 A 1/4页 3 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精密不锈带钢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5、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精密不锈钢薄带而言,钢带的板型以及内应力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通常情况下,精密冷轧不锈钢带经过大变形量的轧制后板型都会出现边浪等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般工艺是在冷轧工艺完成后进行张矫工序(在大张力的情况下进行拉力 矫平钢带),然后进行整卷钢带加热去应力处理工序,前者目的是调整材料板型(去边浪), 后者目的是去除材料的内应力,然而这样的工艺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在张矫过程中材料局 部发生塑性变形,也会产生内应力,而加热去应力处理时整卷材料蜷曲放置,内圈和外圈受 热不均匀,钢带还呈现出圆弧型蜷曲状,在松卷使用时无法释放,这会导致钢带在后。
6、期冲压 成型精密零件以及蚀刻精密零件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最终精密零件的尺寸精度,降低了 精密零部件的质量与品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不锈钢带去张力装置,能够充分释放 内应力。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精密不锈钢去张力装置, 包括开卷设备、收卷设备和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开卷设备和收卷设备之间;所述开 卷设备上的不锈钢带经过第一张力辊系进入所述加热箱,再经过第二张力辊系送入收卷设 备。 0005 所述第一张力辊系和第二张力辊系均为S型张力辊系。 0006 所述第一张力辊系和第二张力辊系均是由两组由两个张力辊组成的S型张。
7、力辊 组组成。 0007 所述加热箱内部通有用于防止氧化的保护气体。 0008 所述加热箱的工作温度为300-650摄氏度。 0009 所述加热箱的工作温度为500摄氏度。 0010 所述不锈钢带在加热箱内停留的时间为1分钟至10分钟。 0011 所述第一张力辊系和第二张力辊系向不锈钢带施加的张力为0.20.4倍的钢带 拉断力。 0012 有益效果 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 果:本发明通过S型辊系利用摩擦力提供张力,一共四对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张力,使在炉体 内的带钢在大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去应力处理,使其充分拉平的同时,释放其内部的内 应力。
8、。 说 明 书CN 102936646 A 2/4页 4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16 现有的不锈钢带的生产步骤如下: 0017 (1)材料(化学成分或牌号)确定。根据产品的用途、机械性能指标的不同,或用户 要求,选用不同化学成分或牌号的不锈钢。 0018 (2)备料。选用厚度适当的不锈钢冷轧钢带坯料。
9、。 0019 (3)初轧,半成品轧制。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确定“半成品成品”轧制的变形 量;根据成品的厚度、变形量,确定“半成品”的厚度;采用精密冷轧机组,按常规工艺技术, 将“厚度适当的不锈钢冷轧钢带坯料”轧制成“不锈钢冷轧钢带半成品坯料”。 0020 (4)固溶退火(也称之为完全退火)。根据“不锈钢冷轧钢带半成品坯料”的厚度, 按常规工艺技术,对“半成品”的不锈钢冷轧钢带进行退火,使钢带基体软化、组织均匀。 0021 (5)最终轧制,成品轧制。根据确定的“半成品成品”轧制变形量,采用精密冷轧 机组,按常规工艺技术,将“不锈钢冷轧钢带半成品坯料”轧制成性能、厚度尺寸符号要求的 “不锈钢冷轧钢。
10、带成品”。 0022 (6)成品板型矫正,去应力工序,此工作为可选工序,由于不锈钢薄带用途不同,要 求不同,本类工序为可选工序,对于要求较高的带钢,通常是采用大张力室温拉矫后,再进 行罩式炉去应力工序。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就是为了实现两者在同一设备,同一工序中完 成的目的。 002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精密不锈钢去张力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开卷设备、 收卷设备和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开卷设备和收卷设备之间;所述开卷设备上的不 锈钢带经过第一张力辊系进入所述加热箱,再经过第二张力辊系送入收卷设备。 0024 其中,开卷设备的内芯可以是300mm-500mm的套筒,直接将不锈钢卷带上料在此。
11、 处。所述第一张力辊系和第二张力辊系均是由两组由两个张力辊组成的S型张力辊组组 成,通过S型辊系通过摩擦力提供张力,一共四对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张力,使在加热箱内的 带钢在较大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去应力退火,使其充分拉平的同时,去除其内部的内应力。在 工作时,所述加热箱的工作温度为300-650摄氏度,并且内部通有用于防止氧化的保护气 体。收卷设备与开卷设备相互对应,作为钢卷下料设备。由于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几何上完 全平整的不锈钢带,因此现有的不锈钢带都呈微波浪形,经过该装置制得的不锈钢钢带的 平整度可达到h/l=1/1000,其中h代表波高,l代表波长。 0025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2、,试验设备采用加热箱和二端的张力装 置。 0026 实施例1:实验步骤:首先准备好290宽的料和600宽的料,在加热箱进行带张力 说 明 书CN 102936646 A 3/4页 5 的工艺实验,实验参数有4种: 0027 0028 在工艺实验时,加热箱的二端加上张力调节的张力模式,采用的张力达到7KN左 右(约为0.20.4倍的钢带拉断力)。 0029 实验结果: 0030 1:随机取样分析: 0031 在经过去应力热处理的板材上,沿轧制方向随机取4-5个样品,经过单面减薄处 理,观察起翘曲程度,定性的去分析各种工艺的去应力效果见表1,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0032 样品号减薄前厚度减薄后厚。
13、度减薄厚度翘起度翘曲率(翘起高度/减薄长度%) 0033 1 0.132 0.097 0.035 6 12.24 2 0.136 0.100 0.036 5 11.90 3 0.128 0.101 0.027 1 2 4 0.134 0.101 0.033 5 11.6 5(未处理) 0.131 0.087 0.044 18 46.15 0034 表1 0035 2 垂直于轧制方向取样分析: 0036 在垂直于轧制方向上将四种不同状态的样品裁下,并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减薄试 验: 0037 样品号减薄前厚度减薄后厚度减薄厚度翘起度翘曲率(翘起高度/减薄长度%) 1 0.133 0.097 0.03。
14、6 2 4.35 2 0.132 0.093 0.039 2 4.37 3 0.129 0.084 0.035 0 0 4 0.133 0.101 0.032 3 6.25 说 明 书CN 102936646 A 4/4页 6 0038 表2 0039 可见无论是哪种工艺,在垂直于轧制方向上取样所得到的结果类似,都没有较大 的残余张力影响,这可以看作由于晶粒主要在轧制方向上被拉长,所以张力主要体现在沿 轧制方向上。 0040 3 轧制方向上相同区域相同减薄试验的情况: 0041 进一步在4种样品沿轧制方向取样,进行减薄试验: 0042 样品号减薄前厚度减薄后厚度减薄厚度翘起度翘曲率(翘起高度/。
15、减薄长度%) 1 0.135 0.101 0.034 3 6.66 2 0.134 0.104 0.030 6 13.33 3 0.136 0.099 0.037 1 2.38 4 0.131 0.098 0.033 1 2.38 0043 表3 0044 可见在张力条件,并加热充分的情况下在料中间部分取的样品在减薄掉0.03mm, 约24左右时基本贴着纸面,翘起仅仅1毫米左右;而加热不充分的情况翘起程度没有明 显改善。 0045 不难发现,本发明通过S型辊系利用摩擦力提供张力,一共四对可以提供所需要 的张力,使在加热箱内的带钢处于较大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可释放带钢的内部大部分 张力,使其被充分拉平的同时,内部的残余张力降低到最小。 说 明 书CN 102936646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664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