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91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8 C N 1 0 2 3 8 9 1 7 4 A *CN102389174A* (21)申请号 201110208339.7 (22)申请日 2011.07.25 A41D 27/02(2006.01) D06M 15/643(2006.01) C09J 133/04(2006.01) C09J 175/04(2006.01) C09J 177/00(2006.01) C09J 167/00(2006.01) D06M 17/04(2006.01) D06M 17/10(2006.01) D06M 17/。
2、08(2006.01) D06M 101/34(2006.01) D06M 101/32(2006.01) (71)申请人王忠杰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 仙垟路149号 (72)发明人王忠杰 余永生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31 代理人张燕秋 张宇娟 (54) 发明名称 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 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计,采用 43的尼龙纤维和57的涤纶纤维作为原料, 将原料铺网后经热轧机进行加热热轧,使尼龙纤 维和涤纶纤维产生粘结形成非织造基布;B).将。
3、 非织造基布采用硅油进行柔软处理后进行检验; C).检验合格后进行落布;D).落布后进行双点 涂层进布,先采用圆网进行底浆转移,再在底浆 上撒上热熔胶粉;E).采用吹吸风的方式将没有 与底浆结合的热熔胶粉进行清除;F).采用烘箱 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67,进布车速为36米 /分钟;G).然后采用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辊中 通入深井水或者通入经冷水机制冷过的自来水; H).对冷却后得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进行终检 并卷取后装箱。本发明提高了产品品质,降低了生 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4、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389179 A 1/1页 2 1.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按质量计,采用43的尼龙纤维和57的涤纶纤维作为原料,将原料铺网后经热 轧机进行加热热轧,使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产生粘结形成非织造基布; B).将非织造基布采用硅油进行柔软处理后进行检验; C).检验合格后进行落布; D).落布后进行双点涂层进布,先采用圆网进行底浆转移,再在底浆上撒上热熔胶粉; E).采用吹吸风的方式将没有与底浆结合的热熔胶粉进行清除; F).采用烘箱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67,进布车速为36米/分钟; G).然后采用冷却辊进行冷。
5、却,冷却辊中通入深井水或者通入经冷水机制冷过的自来 水; H).对冷却后得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进行终检并卷取后装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热 轧形成的非织造基布为18g/m 2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采 用的圆网为160目,孔径为0.1mm,厚度为0.03mm;底浆为无粉浆液,无粉浆液采用质量百分 比为聚胺酯:12,聚丙烯酸酯:68,聚丙烯酸:1.2和水:18.8混合而成;热熔胶粉采 用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聚酰胺和4060的聚酯混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
6、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采 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聚酰胺和50的聚酯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采 用质量百分比为40的聚酰胺和60的聚酯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采 用质量百分比为60的聚酰胺和40的聚酯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和聚 酯的粒径为50160微米。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389174 A CN 102389179 A 1/2页 3 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 【 技术领域 】 0001 本。
7、发明涉及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 【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的非织造衬布柔软度较差,手感差,导致产品品质低下。采用浆点涂层或粉涂 层的方式进行粘合,不但水分大,蒸发慢,从而提高了能耗,而且该加工方式粘合后的衬布 剥离强度低,影响了产品品质。同时,目前的衬布都是要么只耐干洗,要么只耐水洗,很难同 时兼顾耐干洗和耐水洗性能。并且,由于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生产时车速较慢,影响了生 产效率。冷却时采用自来水冷却,导致冷却效果较差,且延长了冷却时间,也进一步影响了 生产效率。 【 发明内容 】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 艺,不但能够提高产。
8、品品质,降低生产能耗,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 下步骤: 0005 A).按质量计,采用43的尼龙纤维和57的涤纶纤维作为原料,将原料铺网后 经热轧机进行加热热轧,使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产生粘结形成非织造基布; 0006 B).将非织造基布采用硅油进行柔软处理后进行检验; 0007 C).检验合格后进行落布; 0008 D).落布后进行双点涂层进布,先采用圆网进行底浆转移,再在底浆上撒上热熔胶 粉; 0009 E).采用吹吸风的方式将没有与底浆结合的热熔胶粉进行清除; 0010 F).采用烘箱进行烘焙,。
9、烘焙温度为167,进布车速为36米/分钟; 0011 G).然后采用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辊中通入深井水或者通入经冷水机制冷过的 自来水; 0012 H).对冷却后得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进行终检并卷取后装箱。 0013 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热轧形成的非织造基布为18g/m 2 。 0014 作为优选,所述D)步骤中采用的圆网为160目,孔径为0.1mm,厚度为0.03mm; 底浆为无粉浆液,无粉浆液采用质量百分比为聚胺酯:12,聚丙烯酸酯:68,聚丙烯酸: 1.2和水:18.8混合而成;热熔胶粉采用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聚酰胺和40 60的聚酯混合而成。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粉采用。
10、质量百分比为50的聚酰胺和50的聚酯混合而 成。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粉采用质量百分比为40的聚酰胺和60的聚酯混合而 成。 说 明 书CN 102389174 A CN 102389179 A 2/2页 4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粉采用质量百分比为60的聚酰胺和40的聚酯混合而 成。 0018 作为优选,所述聚酰胺和聚酯的粒径为50160微米。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适当比例的尼龙纤维与涤纶纤维混合,同时兼顾 了衬布的柔软性和成本;采用硅油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柔软性;采用在底浆上撒粉的方式, 不但水分少,蒸发快,大大节省了能耗,而且提高了剥离强度;采用合适的烘焙。
11、温度,提高了 车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冷却辊的冷却效果好,冷却时间短。 0020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 附图说明 】 0021 图1是本发明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 具体实施方式 】 0022 如图1所示,双点非织造热熔衬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23 A).按质量计,采用43的尼龙纤维和57的涤纶纤维作为原料,将原料铺网后 经热轧机进行加热热轧,使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产生粘结形成非织造基布;热轧形成的非 织造基布为18g/m 2 ,既满足了厚度、强度要求,又降低了成本。尼龙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比例 混合既提高了衬布的柔软性,又降低了成。
12、本。 0024 B).将非织造基布采用硅油进行柔软处理后进行检验;硅油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柔 软性。 0025 C).检验合格后进行落布; 0026 D).落布后进行双点涂层进布,先采用圆网进行底浆转移,再在底浆上撒上热熔胶 粉;圆网为160目,孔径为0.1mm,厚度为0.03mm;底浆采用无粉浆液,无粉浆液的配方是 (质量百分比):聚胺酯:12,聚丙烯酸酯:68,聚丙烯酸:1.2;水:18.8。热熔胶粉 采用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聚酰胺和4060的聚酯混合而成。聚酰胺和聚酯的 粒径为50160微米。同时兼顾耐水洗、干洗性能的,可采用50的聚酰胺和50的聚 酯,对耐水洗要求较高的,则采用40的聚酰。
13、胺,60的聚酯;对耐干洗要求较高的,则采 用60的聚酰胺,40的聚酯。 0027 E).采用吹吸风的方式将没有与底浆结合的热熔胶粉进行清除;清除多余的胶 粉,可进一步提高衬布品质并降低消耗。 0028 F).采用烘箱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67,进布车速为36米/分钟;根据前述的 原料及比例,适当提高了烘焙温度及基布运行车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不影响产 品品质。 0029 G).然后采用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辊中通入深井水或者通入经冷水机制冷过的 自来水;采用深井水或者通入经冷水机制冷过的自来水的温度更低,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 果。 0030 H).对冷却后得到的双点非织造热熔衬进行终检并卷取后装箱。 0031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 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389174 A CN 102389179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38917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