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及控制方法.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44028
  • 上传时间:2018-01-1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9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9221.9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104183269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1C 11/413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C 11/413申请日:20140829|||公开

    IPC分类号:

    G11C11/413

    主分类号:

    G11C11/413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杨军; 张钿钿; 刘新宁; 单伟伟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馈环切断的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及控制方法,包括SRAM基本存储结构和读写分离式的单端电路结构;所述SRAM基本存储结构由交叉耦合反相器构成;所述读写分离式单端电路结构包括写支路和读支路,写支路上设置有交叉耦合反相器的正反馈环切断开关,且写支路所连接的写字线WWL上设置有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读支路所连接的虚拟地线VGND上设置有虚拟地驱动电路。本发明具有读写操作分离,读写稳定性裕度高,宽电压域工作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SRAM基本存储结构和读写分离式的单端电路结构;所述SRAM基本存储结构由交叉耦合反相器构成;所述读写分离式单端电路结构包括写支路和读支路,写支路上设置有交叉耦合反相器的正反馈环切断开关,且写支路所连接的写字线WWL上设置有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读支路所连接的虚拟地线VGND上设置有虚拟地驱动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馈环切断的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8个MOS管,分别为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和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各MOS管之间以及各MOS管与SRAM存储单元外部线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源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源极和存储阵列电源电压VDD相连;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栅极、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栅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漏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栅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栅极、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漏极、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源极相连;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源极和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源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源极和存储阵列地GND相连;
    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栅极作为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极作为写字线WWL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漏极和写位线WBL相连;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和虚拟地线VGND相连;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栅极作为读字线RWL输入端,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漏极和读位线RBL相连。

    3.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读操作时,写字线WWL保持低电平,读字线RWL保持高电平,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设为高电平,同时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电压使得虚拟地线VGND变为低电平,读支路完成读操作;
    写操作时,读字线RWL保持低电平,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设为低电平,同时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工作,通过写字线WWL提高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 电压,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写支路完成写操作;
    保持模式时,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写字线WWL、读字线RWL均保持低电平,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

    说明书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电路领域,特别是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的设计。
    背景技术
    作为芯片高速缓存的SRAM是集成电路芯片的关键模块之一,SRAM存储单元的性能(包括读写速度、稳定性和功耗)直接决定芯片乃至片上系统(简称SoC)的整体性能水平。以新一代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传感网(简称WSN)、植入式医疗设备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对SRAM存储单元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创新的高性能、高稳定性、宽电压甚至亚阈值域的SRAM存储单元设计逐渐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
    传统6管SRAM存储单元以交叉耦合反相器作为基本存储结构,位线读写复用。在常规电源电压下,传统6管SRAM存储单元具有时序控制简单、稳定性佳和读写速度综合指标较高等优点。但在先进工艺下,随着工艺变化增加和电源电压下降,传统6管SRAM存储单元存在读写噪声容限指标相互制约的矛盾,低电压下读写稳定性裕度急剧下降,甚至发生读写错误。
    Chang L等人的论文“An 8T-SRAM for Variability Tolerance and Low-Voltage Operation in High-Performance Cache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8管SRAM存储单元(RD_8T),通过读写操作分离的设计,解决了读写噪声容限指标相互制约的矛盾。但是RD_8T采用单端读结构,受位线泄漏电流的影响较大,在低电压下性能较差。
    B.H.Calhoun和A.P.Chandrakasan在文献“A 256-kb 65-nm Sub-threshold SRAM Design for Ultra-Low-Voltage Operation”中提出了一种读写分离的10管SRAM存储单元(简称RD_10T)。该存储单元通过在读支路串联一个读字线(简称RWL)控制的NMOS管,利用晶体管堆叠效应,有效降低了读支路的泄漏电流。论文指出,相比于8管结构,10管单元的位线泄漏电流降低了55.5倍。RD_10T虽然解决了亚阈值泄漏电流的影响,适合极低电压的应用,但是10管存储单元面积开销较大,一般仅用于小容量、极低功耗的应用领域,如植入医疗设备、物联网芯片等。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解决传统的6管SRAM存储单元结构读写噪声容限指标相互制约矛盾,低电压下读写稳定性裕度急剧下降甚至无法正确读写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包括SRAM基本存储结构和读写分离式的 单端电路结构;所述SRAM基本存储结构由交叉耦合反相器构成;所述读写分离式单端电路结构包括写支路和读支路,写支路上设置有交叉耦合反相器的正反馈环切断开关,且写支路所连接的写字线WWL上设置有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读支路所连接的虚拟地线VGND上设置有虚拟地驱动电路。这里的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和虚拟地驱动电路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根据现有知识设计并用于辅助本发明的SRAM存储单元功能的实现。
    本发明中包括8个MOS管,分别为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和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各MOS管之间以及各MOS管与SRAM存储单元外部线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源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源极和存储阵列电源电压VDD相连;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栅极、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栅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漏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栅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栅极、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漏极、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源极相连;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源极和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源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源极和存储阵列地GND相连;
    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栅极作为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极作为写字线WWL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漏极和写位线WBL相连;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和虚拟地线VGND相连;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栅极作为读字线RWL输入端,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漏极和读位线RBL相连。
    上述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组成交叉耦合反相器,作为SRAM基本存储结构;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通过控制其栅电压在写操作时切断正反馈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为单端写操作传输晶体管;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和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组成单端读支路。
    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的控制方法,根据状态不同,按照读操作、写操作和保持状态分为三种:
    读操作时,写字线WWL保持低电平,读字线RWL保持高电平,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设为高电平,同时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电压使得虚拟地线VGND变为低电平,读支路完成读操作;
    通过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的高电平,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组成单端读支路完成读操作,同时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电压即虚拟地线VGND上的电压迅速降低到低电平,这样能保证快速读操作,提高读稳定性裕度;
    写操作时,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设为低电平,同时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工作,通过写字线WWL提高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电压,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写支路完成写操作;
    通过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的低电平切断交叉耦合反相器形成的正反馈环,降低数据写入的驱动能力要求,同时提高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电压,增强写传输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保证低电压下SRAM存储单元仍能保持一定的写操作速度;同时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能够抑制低电压下存储单元的泄漏电流;
    保持模式时,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写字线WWL、读字线RWL均保持低电平,虚拟地驱动电路控制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保证了保持噪声容限不受影响,且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能够抑制低电压下存储单元的泄漏电流。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的8管SRAM存储单元,采用读写操作分离的设计,具有单端读支路和单端写支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6管单元结构读写噪声容限指标相互制约的问题;
    其中读支路由两个NMOS晶体管堆叠组成,通过读支路连接读位线RBL和内部存储节点QB,从而避免读操作时位线噪声对内部节点的干扰,大幅提高了读稳定性裕度;
    读支路采用虚拟地线VGND技术,读操作时虚拟地线VGND快速下拉到低电平,而在写操作和保持模式下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抑制低电压下存储单元的泄漏电流;
    另外,在交叉耦合反相器之间插入一个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在写操作时,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控制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栅电压,在写操作时切断交叉耦合反相器形成的正反馈环,降低数据写入的驱动能力要求,从而有效减少低电压下写入数据的延迟时间,并提高写稳定性裕度;
    写字线WWL在写操作时采用瞬时电压提高技术,从而增加写传输晶体管的驱动能 力,特别在低电压条件下能够保证SRAM存储单元维持一定的写操作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虚拟地线VGND的控制,使得在常规电源电压条件下保证读写性能,低电压条件下保证一定的读写稳定性裕度,从而同时实现高性能和高能效,适合宽电压域工作;
    与传统6管SRAM存储单元相比,本发明具有读写操作分离、宽电压域工作、低电压下仍能在一定性能下正确工作的优点;与超8管SRAM存储单元相比,本发明具有电路面积开销较小、低电压下读写速度快和稳定性裕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8管SRAM存储单元及其外围辅助设计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在读操作时的操作示意及其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在写操作时的操作示意及其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在保持模式时的操作示意及其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读、写操作时的仿真波形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与传统6管单元的读噪声容限仿真结果;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与传统6管单元的写噪声容限仿真结果;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与传统6管单元的保持噪声容限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反馈环切断的8管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设计详细原理图。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反馈环切断的宽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具体电路结构设计,包括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栅极作为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极作为写字线WWL输入端,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漏极和写位线WBL相连;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和虚拟地线VGND相连;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栅极作为读字线RWL输入端,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漏极和读位线RBL相连;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源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源极和存储阵列电源电压VDD相连;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栅极、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栅极、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2的漏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第二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 管M2的栅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栅极、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1的漏极、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源极相连;第五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5的源极和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漏极和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的源极相连;第三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3的源极、第四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4的源极和存储阵列地GND相连。
    上述的8个MOS管构成了本发明中的SRAM基本存储结构和读写分离式的单端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还设置有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和虚拟地驱动电路,同一组的写字线WWL和虚拟地线VGND上设置有多个本发明的8管结构,且写字线WWL均连接到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上,虚拟地线VGND均连接到虚拟地驱动电路上,图1中显示写字线WWL和虚拟地线VGND均有0~N个。
    图2至图4分别给出了本发明提出的SRAM存储单元分别在读、写、保持模式下的操作示意及其等效电路图,其中以虚线分割的每幅图的左侧为操作示意图,以虚线分割的每幅图的右侧为相应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2所示,读操作时,读字线RWL为高电平而写字线WWL为低电平,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为高电平,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第八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8组成单端读支路完成读操作,同时虚拟地线VGND通过控制第七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7的源极电压,虚拟地线VGND电压迅速下拉到低电平,保证快速读操作,提高读稳定性裕度;
    如图3所示,写操作时,写字线WWL为高电平而读字线RWL为低电平,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为低电平,从而切断交叉耦合反相器形成的正反馈环,降低数据写入的驱动能力要求,同时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通过提高第六N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M6的栅电压,增强写传输晶体管的驱动能力,能够在低电压条件下保证SRAM存储单元维持一定的写操作速度;
    如图4所示,保持模式下,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写字线WWL、读字线RWL均保持低电平,从而保证了保持噪声容限不受影响。
    上述写操作和保持模式下,虚拟地线VGND保持高电平,从而抑制低电压下存储单元的泄漏电流。
    下面结合仿真结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在电源电压为0.6V时,读、写操作时的仿真波形图。该图按写“0”、读“0”、写“1”、读“1”的顺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列出的5幅仿真波形图,第1幅中实线代表写字线WWL、虚线代表写位线WBL, 第2幅代表反馈环切断控制信号Cont,第3幅代表虚拟地线VGND,第4幅中实线代表读字线RWL、虚线代表读位线RBL,第5幅中实线代表交叉耦合反相器的内部存储节点QB、虚线代表交叉耦合反相器中与内部存储节点QB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内部存储节点Q。图5反应了不同操作下的时控制信号及输入/输出的变化情况。图5进一步解释说明了8管SRAM存储单元读、写操作的时序控制及信号输入/输出的关系。从该图中可以看到,电源电压为0.6V,写操作时,写字线WWL电压通过写字线电压提升电路上升到了1V左右,保证了SRAM存储单元在低电压仍能够快速完成写操作;读操作时,虚拟地线VGND迅速下拉到低电平,而在写操作时,虚拟地线VGND为高电平,有效抑制低电压下SRAM存储单元的泄漏电流。
    图6、图7和图8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与传统6管存储单元的读、写和保持噪声容限仿真结果图。图6中,0.6V时对应的传统6管存储单元的读噪声容限6T RSNM为137.3mV,而0.6V时对应的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的读噪声容限8T RSNM为250.4mV;图7中,0.6V时对应的传统6管存储单元的写噪声容限6T WSNM为218.2mV,而0.6V时对应的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的写噪声容限8T WSNM为250.6mV;图8中,0.6V时对应的传统6管存储单元的噪声容限6T HSNM为204.9mV,而0.6V时对应的本发明提出的8管SRAM存储单元的噪声容限8T HSNM为247.3mV。从图6、图7和图8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基于反馈环切断的8管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设计,其读、写和保持噪声容限全面优于传统的6管单元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电压 读写 SRAM 存储 单元 控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低电压单端读写SRAM存储单元及控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40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