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20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 N 1 0 4 3 0 2 0 2 5 A (21)申请号 201410628032.6 (22)申请日 2014.11.10 H05B 3/64(2006.01) H05B 3/06(2006.01) (71)申请人浦北县白石水锅厂 地址 5353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 白石水镇南明开发区 (72)发明人刘金祥 (74)专利代理机构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林培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包括发 热。
2、盘本体,所述发热盘本体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 座上的上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的 下管槽,下管槽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上盖的下 表面相应于加热管设置有向上凹的上管槽;上盖 和底座通过螺栓配合联接。本发明发热盘具有加 工工艺简单、组装便利、热效率高、可拆卸维修、单 独更换加热管、节约资源的特点,本发明发热盘结 构平整,可广泛运用于电加热炉具中。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2025 A CN 104302025 A 1/1页 2。
3、 1.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本体包括底座(5) 和设置于底座(5)上的上盖(1),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的下管槽(6),下管 槽(6)内设置有加热管(4);所述上盖(1)的下表面相应于加热管(4)设置有向上凹的上 管槽(7);上盖(1)和底座(5)通过螺栓(3)配合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底座(5)的下管槽(6)和上 盖(1)的上管槽(7)形成的管腔略大于发热管(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上盖(1)上开设有连接孔 (9),底座(5)上开设有与连接孔(9)相通的螺纹孔(8)。
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上盖(1)的上表面相应于联 接螺栓(3)的头部处开设有凹槽(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底座(5)上开设有连接孔 (9),上盖(1)上开设有与连接孔(9)相通的螺纹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底座(5)的下表面相应于联 接螺栓(3)的头部处开设有凹槽(2)。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凹槽 (2)为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卸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凹槽(2)的深度大于螺栓(3) 头部的高度。 权 利 要 求 书CN。
5、 104302025 A 1/2页 3 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炉具,特别是涉及的可拆卸的发热盘。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电加热炉具的发热盘结构如图6所示,将加热管直接熔铸在发热盘里 面,这种发热盘结构相比传统发热盘结构虽然热效率较高、有效利用能源,但加热管熔铸于 发热盘具有以下缺陷:其一,熔铸工艺复杂,不易加工;其二,熔铸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可能 损坏加热管电极元件,导致发热盘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加热管固定于发热盘内部,不可拆 卸维修,且加热管是属于发热盘的易损件,一旦加热管损坏,只能将整个发热盘一起报废,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发热盘结构有必要。
6、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维修、组装便利的发热盘。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可拆卸的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所述发热盘本体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 上的上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的下管槽,下管槽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上盖的 下表面相应于加热管处设置有向上凹的上管槽;上盖和底座通过螺栓配合联接。 0006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底座的下管槽和上盖的上管槽形成的管腔略大于发热管的直 径,保证发热管与底座、上盖的紧密配合。 0007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栓配合连接方式:可以是上盖上开设有连接孔,底座 上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通。
7、的螺纹孔,上盖的上表面相应于联接螺栓的头部处设置凹槽;或者 是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上盖上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通的螺纹孔,底座的下表面相应于联接 螺栓的头部处开设有凹槽。 0008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为环形槽,易于加工制作成型。 0009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螺栓头部的高度,保证螺栓所在部件 外表面的平整。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本发明上盖和底座通过螺栓配合联接,加工工艺简单,组装便利,热效率高,可 拆卸更换维修,发热盘任何一部件损坏,无需整体报废,实现了节约资源。 0012 2、本发明联接螺栓头部设置于凹槽内,保证凹槽所在部件外表面的平整、结构灵。
8、 活,从而可以使发热盘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加热炉具中。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上盖一种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4302025 A 2/2页 4 0016 图3为底座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上盖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底座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现有技术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上盖,2、凹槽,3、螺栓,4、加热管,5、底座,6、下管槽,7、上管槽,8、螺纹孔, 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发热盘本体,所。
9、述发热盘本体包括底座5和设置于底座5 上的上盖1;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凹的下管槽6,下管槽内设置有加热管4;所述 上盖1的下表面相应于加热管4设置有向上凹的上管槽7;下管槽6和上管槽7形成的管 腔略大于发热管4的直径;上盖1和底座5通过螺栓3配合连接。 0022 所述上盖1和底座5的连接方式,可以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2和图3所示, 上盖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上盖1上开设有连通于凹槽2的连接孔9,底座5上开设有与 连接孔9相通的螺纹孔8;方案二: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5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底座 5上开设有连通于凹槽2的连接孔9;上盖1上开设有与连接孔9相通的螺纹孔8。 0023 所述凹槽2设置为环形凹槽,凹槽2的深度大于螺栓3头部的高度。 0024 本发明的组装方案:首先,将加热管4压入或打入底座5的下管槽内;然后,将上 盖1盖于底座5和加热管4上;最后,通过螺栓3将上盖1和底座5固定。 0025 当然,上面结合附图只是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 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302025 A 1/2页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2025 A 2/2页 6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202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