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救生坐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船用救生坐凳.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96698.8 (22)申请日 2014.10.30 B63C 9/30(2006.01) (71)申请人陈俊涛 地址 402260 重庆市江津大同路74号附1号 1幢1单元3-3 (72)发明人陈俊涛 (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晋小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船用救生坐凳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救生坐凳,是第一代 救生凳的升级产品,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侧面设 有手拉环索,所述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 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所述凳体单元为一体成型 的密封中空。
2、结构,所述凳体单元包括凳面体、位于 凳面体下方的至少两个支脚和连接在相邻支脚之 间的横板,所述支脚、凳面体底部和横板三者围成 容纳空间,本发明在于解决第一代救生凳在满足 凳子足够支撑力的条件下浮力过大,及其凳子的 手拉环索不易抓住或抓牢和凳体触碰到尖锐物体 刺破后不能使用的问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33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3315 A 1/1页 2 1.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侧面设有手拉环索,。
3、其特征在于,所述凳 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所述凳体单元为一体成型的密封中空结 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单元包括凳面体、位 于凳面体下方的至少两个支脚和连接在相邻支脚之间的横板。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凳面体底部和 横板三者围成容纳空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单元的凳面体呈三 棱柱状,所述支脚位于该三棱柱的顶点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凳体单元的连接面上 设有凸起的定位块和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块为圆。
4、柱体或长方体。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单元的凳面体 和支脚上分别设有螺栓连接用的通孔,所述凳体单元上的凳面体顶部设有凹槽,连接两凳 体单元的连接板位于所述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手拉环索穿过所述通孔环绕设于支脚的外侧,所述手拉环索上设有口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上还设有水平环槽, 所述水平环槽内设有反光胶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面体的中部设有竖直 通孔,所述两凳体单元上凳面体的连接面上设有L型的凹槽。。
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的整体形状呈上小 下大的凸台状,所述凳体单元采用聚乙烯的材料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3315 A 1/7页 3 一种船用救生坐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中救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救生坐凳。 背景技术 0002 在恶劣的航道和水文条件下,船舶发生事故的几率增大。为防意外的发生,现有 客、渡船均按乘客定额的 100% 配备了成人救生衣和个人救生浮具,并另外增配了5%的儿 童救生衣,产品均为通过船检型式认可的四块式救生衣或者救生浮板。 0003 但急流航段的事故,不论是单方面的倾覆,。
6、还是碰撞后翻沉,均是一瞬间的事情。 救生衣、救生圈存放在指定位置,或在救生衣架子上集中堆放,或在救生圈挂钩上,一旦事 故发生,救生衣和救生圈都不能自然脱落并漂浮,而是要乘客在很短时间十分慌张的情况 下,争先恐后去拿取,极易发生拥堵,导致乘客在危及生命的瞬间来不及取用这些救生用 品,此外,就算乘客在慌乱中有幸拿到救生用品后,在穿戴救生用品的过程中仍需花费大量 时间,例如,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水手要从救生衣存放架上取下救生衣,再正确穿戴整齐 (通常救生衣有前后、上下之分),也需要15秒钟以上时间,更何况是缺乏基本救生常识的 一般旅客在惊恐万状或者懵懂无知的情况下采取自救,能够从救生衣架上取出救生衣并。
7、穿 戴整齐的几率几乎为零,丧失了人们在紧急安全事故下及时穿戴救生用具的宝贵时间,导 致人们在航海安全上还得不到更好的保障。 0004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设计、修改、试制、实验和测试,终探索出一 种既安全又方便适用的救生用品,并且本人已于2012年7月18日申请了名为“船用救生 坐凳”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20347706.1,该专利中所记载的救生坐凳的结构包括凳 体,凳体为一密封中空的凸台,凳体的上表面的面积小于下表面的面积,凳体的侧面设有手 拉环索,该救生凳的浮力可达32.2kg,符合技术规范大于9kg 的要求,能同时满足 2 人救 生的需求,但在实际试验和使用中,我。
8、们又发现,该救生凳还存在以下不足:1、救生凳可提 供的浮力过大。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凳体没入水中的体积越大,产生的浮力越强,由于第一 代救生凳整体为密封的中空结构,并且上小下大,其下部入水即产生较大的浮力,凳体的入 水部较浅,且救生凳此时处于竖直漂浮的状态,这样的特点,使救生凳位于水面上的部分过 高,在风等横向荷载作用下,易导致救生凳发生侧翻,即使人为的将该救生凳压倒沿横向使 用,但该救生凳的下部分重量较重,根据不倒翁力学原理,人为压倒的凳子还是易变回竖直 立着的状态,导致人在上面更容易侧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待救人员需反复稳定救生凳 来保持自身的平衡,这个过程中待救人员不仅会产生心情紧张等不。
9、良情绪,而且体力消耗 大,同时,我们也考虑过,将第一代凳体的体积缩小,减少其排水量,进而减小其浮力这样的 设计思路,但又考虑到救生凳在船上还应兼具备供人乘坐的凳子的功用,这就要求凳子需 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满足人们乘坐的需要;另一方面,较大的救生凳也便于落水人员更好的 抓住或抓牢,所以,在不改变产品结构的情况下,靠缩小产品来满足减小浮力并不合理;2、 现有救生凳由于只在凳体的侧面设置两个手拉环索,其余内外部均光滑平顺,救生凳在水 中易漂浮翻滚,导致待救人员在极度紧张和慌乱的情况下,不易抓住或抓牢凳体侧面的手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2/7页 4 拉环索;3、现有救生凳由于凳体整体为。
10、一密封中空的凸台,在使用中一旦触碰到尖锐物体, 凳体被刺破进水后就失去救生浮具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救生坐凳,以解决第一代救生凳的凳体触碰到尖 锐物体刺破后不能使用、失去其救生功能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包括凳体,所 述凳体的侧面设有手拉环索,所述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所 述凳体单元为一体成型的密封中空结构。 0007 本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 元,所述凳体单元为一体成型的密封中空结构,相对于一代救生凳凳体整体为一密封中空 的凸台来。
11、说,本发明由于采用至少两个独立的凳体单元,一旦触碰到尖锐物体,当其中一个 凳体单元的凳面体被刺破后,剩下的凳体单元仍然能提供一定的浮力,且仍然能使用,为待 救人员的搜救延长了宝贵的时间,可谓双保险;上述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 体的凳体单元,是指凳体单元上形成的密封腔是独立的,且与相互连接的其他凳体单元上 的密封腔是不互通的,此外,第一代救生凳的密封舱底部直接接触甲板,长期磨损或遇尖锐 异物(钢板上的焊渣、毛刺等)有可能破损,本发明的凳体结构厚薄更加均匀,结构强度更 好,两个密封舱均不会直接接触甲板,被外界异物破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抗摔打、耐破坏 能力更强。 0008 优选的,考虑到一。
12、代救生凳的手拉环索不易抓住或抓牢的问题,本发明中的凳体 单元包括凳面体、位于凳面体下方的至少两个支脚和连接在相邻支脚之间的横板,两凳体 单元的凳面体连接后,上部构成供人乘坐的凳面,配上位于凳面体下方的支脚,整体形成凳 子的结构,且凳体单元在连接后,凳子的支脚是沿凳面体的四方均匀分布的,使得凳子的支 脚相当于四方把手,相对于一代救生凳来说,当凳子在水中漂浮翻滚,不易抓住或抓牢凳体 侧面的手拉环索时,凳子上四方把手的任何一方都可以用手抓住,与一代救生凳外部光滑 平顺相比,本发明的凳子入水时不会产生漂浮翻滚,即使在极度紧张和慌乱的情况下,待救 人员也容易抓住或抓牢凳体的四方把手,使用更加方便。 00。
13、09 优选的,考虑到在需要满足凳子足够支撑力的条件下,凳子位于水面上的部分过 高,凳子的整体浮力过大,而造成使用时凳子不稳和易侧翻的问题,所述支脚、凳面体底部 和横板三者围成容纳空间,由于凳子的支脚之间采用了横板进行加固,在作为凳子供人使 用时,能承受足够的重量,满足人们乘坐时凳子有足够支撑力的要求,支脚、凳面体底部和 横板三者围成的容纳空间是空的,水可以流进该空间,人的手可以伸进去,当本发明的凳子 在水中时,该容纳空间会灌入水,以此减少了凳体下部分的浮力,只由上部分的凳面体提供 其浮力,从而使救生凳形成上浮下沉的形态,浮力恰当和适中,能恰好满足一个人的使用要 求,相对于一代救生凳32.2kg。
14、的浮力来说,本发明的凳子不会由于浮力过大,导致救生凳 发生侧翻或人在凳子上不稳的状况,同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能稳定待救人员的情绪, 避免待救人员过多的体力消耗,落水者抱住救生凳也非常轻松。 0010 优选的,所述凳体单元的凳面体呈三棱柱状,所述支脚位于该三棱柱的顶点处,凳 体单元的凳面体呈三棱柱状,两凳体单元在连接后,连接凳面体两端的支脚会接合在一起,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3/7页 5 共同构成两个支脚,从而使得连接为一体的两凳体单元构成四个支脚,且呈四方分布,形成 凳子的结构,接合后的凳面体整体呈四棱柱,救生凳在水中漂浮时,在落水者伸手抓时,四 棱柱相对于曲面或弧面来。
15、说,不易翻滚,更容易抓住。 0011 优选的,所述两凳体单元的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定位块和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凹 槽,所述定位块为圆柱体或长方体,两凳体单元通过定位块和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凹槽进行 接合定位,在安装时,定位块和定位凹槽采用锁扣的方式分别对两凳体单元的凳面体和支 脚进行定位安装,定位准确,安装方便;而考虑到凳面体相对于支脚来说,面积更大,固采用 面积较大的圆柱体定位块和与之相匹配的凹槽来进行接合定位,而支脚一般呈细长的腿状 结构,固采用细长的长方体定位块和与之相匹配的条形槽来进行接合定位。 0012 优选的,所述凳体单元的凳面体和支脚上分别设有螺栓连接用的通孔,采用螺栓 连接,螺栓可拆卸,。
16、由于凳体单元都是采用标准模具在吹塑机上吹塑成型的,同批次的产品 型号是相同的,当其中一个凳体单元发生损坏时,可以进行匹配更换,而采用可拆卸的连接 方式,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更换,拆卸方便;所述凳体单元上的凳面体顶部设有凹槽,连接两 凳体单元的连接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在凳面体的顶部设置安放连接板的凹槽,符合人体工 程学,保证了旅客坐在其上的舒适性。 0013 优选的,所述支脚上均设有通孔,所述手拉环索穿过所述通孔环绕设于支脚的外 侧,所述手拉环索上设有口哨,救生凳入水后会在水中漂浮,手拉环索有利于落水者能迅速 先抓住绳子,再抱紧凳子,设置手拉环索,也符合我国交通部制定的法规内河船舶法定检 验技术规则中。
17、对单人救生浮具的要求,手拉环索上还设置口哨,落水者能吹口哨求救,易 被搜救人员发现,增大了生存救援的概率。 0014 优选的,所述支脚上还设有水平环槽,所述水平环槽内设有反光胶贴,水平环槽是 用来放置反光胶贴的,使得反光胶贴贴在支脚后,能与支脚上反光胶贴附近的其他表面相 平,从而使得反光胶贴不易被其他物体所刮掉或损坏,反光胶贴在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下会 产生反光作用,即使在晚上,在有灯光的照射下,也能使待救人员容易被搜救团队所发现, 增大了生存救援的概率。 0015 优选的,所述凳面体的中部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两凳体单元上凳面体的连接面上 设有L型的凹槽,所述竖直通孔和L型的凹槽为工艺孔,竖直通孔是。
18、为了方便产品成型而设 计的,由于凳体是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的,而吹塑产品要求成型后产品表面厚薄均匀, 不然产品薄的部位易被尖锐物体刺破,影响产品的质量,L型的凹槽是为了构件加强而设计 的,竖直通孔和L型的凹槽的具体尺寸结合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0016 优选的,所述凳体的整体形状呈上小下大的凸台状,所述凳体单元采用聚乙烯的 材料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具有良好的抗候性,及抗 UV 破坏性,能耐高温、严寒、耐酸 碱、抗海水、化学剂、油渍等之侵蚀,而且是零污染、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实施例中救生凳的。
19、两凳体单元接合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实施例中凳体单元的轴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4/7页 6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凳体单元1,横板2,凳面体3,支脚4,通孔5,手拉环索 6,口哨7,水平环槽8,反光胶贴9,竖直通孔10 ,L型的凹槽11,连接板12,圆柱体定位块 13,相匹配的凹槽14,长方体定位块15,相匹配的条形槽16,螺栓孔17,凹槽18。 0019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包括凳体,凳体的侧面设有手。
20、拉环索6,凳体 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1,凳体单元1为一体成型的密封中空结构,两个 凳体单元1通过设于凳体单元1顶部的连接板12连接,连接板12采用螺钉连接在两凳体 单元1的凳面体3上,连接板12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凳面体3的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圆 柱体定位块13和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4,支脚4的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长方体定位块15和 与之相匹配的条形槽16; 如图1、图2所示,支脚4上均设有通孔5,手拉环索6穿过通孔5环绕设于支脚4的外 侧,手拉环索6上设有口哨7,支脚4上还设有水平环槽8,水平环槽8内设有反光胶贴9,凳 体单元1连接后的整体形状呈上小下大的凸台状,凳体单元1采用聚乙。
21、烯的材料经过吹塑 机吹塑一次成型; 如图3所示,凳体单元1包括凳面体3、位于凳面体3下方的三个支脚4和连接在相邻 支脚4之间的横板2,支脚4的底端通过横板2依次连接,支脚4沿凳面体3的四方均匀分 布,且支脚4、凳面体3底部和横板2三者围城容纳空间,凳体单元1的凳面体3呈三棱柱 状,支脚4位于该三棱柱的顶点处,一凳体单元1的凳面体3和凳面体3两端的支脚4分别 与另一凳体单元1的凳面体3和凳面体3两端的支脚4连接; 如图4所示,凳面体3的中部设有竖直通孔10,两凳体单元上凳面体3的连接面上设有 L型的凹槽11; 如图3、图5所示,凳体单元1上的凳面体3两端和支脚4上分别设有螺栓孔17,两凳 体单元。
22、1的凳面体3之间和支脚4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凳体单元1上的凳面体3顶部设 有凹槽18,凹槽18内设有连接两凳体单元1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通过螺钉连接两凳体 单元1。 0020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凳体单元1包括位于凳面体3下方的至少两个 支脚4,其具体情况主要包括:(1)凳体单元1上设置两个底部较宽的支脚4,两凳体单元1 采用各自的凳面体3和支脚4进行结合连接,连接后采用接合后的两个支脚4进行支撑; (2)凳体单元1上设置两个底部不宽的支脚4,两凳体单元1采用各自的凳面体3进行结合 连接,连接后采用接合后的四个支脚4进行支撑;(3)凳体单元1上设置三个在凳面体3下 方呈三角分布的。
23、支脚4,两凳体单元1采用各自的凳面体3和凳面体3下方两端的支脚4进 行结合连接,连接后采用接合后的四个支脚4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主要是以凳体单元1为第 三种结构来进行详细说明的。 0021 凳体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1,是指凳体单元1上形成的密封 腔是独立的,且与相互连接的另一个凳体单元1上的密封腔是不互通的。 0022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自成一体的凳体单元1,凳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5/7页 7 体单元1为一体成型的密封中空结构,相对于一代救生凳凳体整体为一密封中空的凸台来 说,本发明由于采用两独立的凳体单元1,一旦触碰到尖锐物体,。
24、当其中一个凳体单元1的 凳面体3被刺破后,剩下的凳体单元1仍然能提供一定的浮力,且仍然能使用,为待救人员 的搜救延长了宝贵的时间,可谓双保险;凳体单元1包括凳面体3和支脚4,两凳体单元1的 凳面体3接合在一起构成正四棱柱,配上连接凳面体3的支脚4,整体形成凳子的结构,且 支脚4之间还采用了横板2进行加固,在作为凳子供人使用时,也能承受足够的重量,由于 支脚4、凳面体3底部和横板2三者围城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是空的,水可以流进该空间, 人的手可以伸进去,当本发明的凳子在水中时,支脚4之间的容纳空间会灌入水,以此减少 了凳体下部分的浮力,只由上部分的凳面体3提供其浮力,从而使救生凳形成上浮下沉的 。
25、形态,浮力恰当和适中,能恰好满足一个人的使用要求,相对于一代救生凳32.2kg的浮力 来说,本发明的凳子不会由于浮力过大,导致救生凳发生侧翻或人在凳子上不稳的状况,同 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能稳定待救人员的情绪,避免待救人员过多的体力消耗,落水者 抱住救生凳也非常轻松;由于本发明凳子的支脚4沿凳面体3的四方均匀分布,以此形成凳 子的结构,凳子的支脚4相当于四方把手,相对于一代救生凳来说,四方把手的任何一方都 可以用手抓,与一代救生凳外部光滑平顺相比,本发明的凳子入水时不会产生漂浮翻滚,即 使在极度紧张和慌乱的情况下,待救人员也容易抓住或抓牢凳体的四方把手,使用更加方 便。 0023 凳体单元。
26、1的凳面体3呈三棱柱状,支脚4位于该三棱柱的顶点处,凳体单元1的 凳面体3呈三棱柱状,两凳体单元1在连接后,连接凳面体3两端的支脚4会接合在一起, 共同构成两个支脚4,从而使得连接为一体的两凳体单元1构成四个支脚4,且呈四方分布, 形成凳子的结构,接合后的凳面体3整体呈四棱柱,救生凳在水中漂浮时,在落水者伸手抓 时,四棱柱相对于曲面或弧面来说,不易翻滚,更容易抓住。 0024 凳面体3的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体定位块13和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4,支脚4 的连接面上设有凸起的长方体定位块15和与之相匹配的条形槽16,两凳体单元1通过定位 块和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来进行接合定位,在安装时,定位块和定。
27、位凹槽采用锁扣的方 式分别对两凳体单元1的凳面体3和支脚4进行定位安装,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由于凳面 体3相对于支脚4来说,面积更大,固采用圆柱体定位块13和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4进行接 合定位,而支脚4一般呈细长的腿状结构,固采用长方体定位块15和与之相匹配的条形槽 16来进行接合定位。 0025 凳体单元1上的凳面体3两端和支脚4上分别设有螺栓孔17,两凳体单元1的凳 面体3之间和支脚4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可拆卸,由于凳体单元1都是采用标准模具 在吹塑机上吹塑成型的,同批次的产品型号是相同的,当其中一个凳体单元1发生损坏时, 可以进行匹配更换,而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更换。
28、,拆卸方便;凳体单 元1上的凳面体3顶部设有凹槽18,凹槽18内设有连接两凳体单元1的连接板12,连接板 12的截面形状与两凳体单元1连接后组合凳面体3的顶面形状相匹配,连接板12通过螺钉 连接两凳体单元1,在凳面体3的顶部设置安放L型的凹槽12的凹槽,符合人体工程学,保 证了旅客坐在其上的舒适性。 0026 支脚4上均设有通孔5,手拉环索6穿过通孔5环绕设于支脚4的外侧,手拉环索 6上设有口哨7,救生凳入水后会在水中漂浮,手拉环索6有利于落水者能迅速先抓住绳子,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6/7页 8 再抱紧凳子,设置手拉环索6,也符合我国交通部制定的法规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
29、则 中对单人救生浮具的要求,手拉环索6上还设置口哨7,落水者能吹口哨7求救,易被搜救人 员发现,增大了生存救援的概率;支脚4上还设有水平环槽8,水平环槽8内设有反光胶贴 9,水平环槽8是用来放置反光胶贴9的,使得反光胶贴9贴在支脚4后,能与支脚4上反光 胶贴9附近的其他表面相平,从而使得反光胶贴9不易被其他物体所刮掉或损坏,反光胶贴 9在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反光作用,即使在晚上,在有灯光的照射下,也能使待救人 员容易被搜救团队所发现,增大了生存救援的概率。 0027 凳面体3的中部设有竖直通孔10,两凳体单元1上凳面体3的连接面上设有L型 的凹槽11,竖直通孔10和L型的凹槽11为工艺孔,。
30、竖直通孔10是为了方便产品成型而设 计的,由于凳体是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的,而吹塑产品要求成型后产品表面厚薄均匀, 不然产品薄的部位易被尖锐物体刺破,影响产品的质量,L型的凹槽11是为了构件加强而 设计的,竖直通孔10和L型的凹槽11的具体尺寸结合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0028 凳体单元1连接后的整体形状呈上小下大的凸台状,凳体单元1采用聚乙烯的材 料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具有良好的抗候性,及抗 UV 破坏性,能耐高温、严寒、耐酸 碱、抗海水、化学剂、油渍等之侵蚀,而且是零污染、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 0029 本发明的救生凳在水中是这样使用的:将救生凳的凳面贴近人的前胸,下颚贴在 凳体上方。
31、,双手前伸握住凳脚下方的中间处。 0030 本发明可以采用 PE 聚乙烯材料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主尺度(高底宽 顶宽)为430mm325mm250mm,总质量2.8kg,浮力损失5%,救生凳整体浮力保持在14 15kg,可满足标准一人的救生需求,并已通过重庆市船舶检验局检验。 0031 本发明的凳子与第一代救生坐凳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浮力由第一代的32公斤,降低为15公斤。第一代浮力过大,落水者抓握时本能 的想把凳子压在身体之下,但浮力反作用于落水者,落水者可能会在水中不停翻滚,造成心 慌、口鼻进水等。第二代浮凳入水状态均为平躺,很稳定,落水者抓握后轻松自然,不会发生 翻滚,长时。
32、间等待救援不易出现体力不支; (2)、第一代浮凳是一个整体的密封舱提供浮力,如遇特殊情况,凳子被尖锐物体刺穿 进水,就会逐渐丧失浮力。第二代浮凳是由两个单体组合而成,同时有两个密封舱可以分别 提供7.5公斤的浮力,如遇特殊情况,其中一舱被尖锐物体刺穿进水,另外一舱仍然可以提 供浮力,相当于上了双保险; (3)、第一代浮凳只有两个把手可供抓握,紧急情况下,不能百分百保证乘客能抓到。第 二代浮凳有四只凳腿,而且在凳子底部也有四方都可以抓握的横板,可以确保乘客无论在 哪一个角度伸手都可以抓到凳子; (4)、第二代浮凳也增设了满足船检规范要求的沿着凳子四周均匀分布的把手环索,更 增加了第一时间抓住和长。
33、时间握持的便利。 0032 (5)、把手环索上外挂有一个铝合金材质的口哨,便于落水者发出尖利的哨音求 救; (6)、四只凳腿上粘贴有专用的海事反光标贴,以利视线不良时方便搜救人员发现落水 者。 0033 (7)、第一代浮凳的密封舱底部直接接触甲板,长期磨损或遇尖锐异物(钢板上的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7/7页 9 焊渣、毛刺等)有可能破损。第二代的凳体结构厚薄更加均匀,结构强度更好,两个密封舱均 不会直接接触甲板,被外界异物破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抗摔打、耐破坏能力更强。 003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CN 104443315 A 1/4页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15 A 10 2/4页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15 A 11 3/4页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15 A 12 4/4页 1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15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