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4379248
  • 上传时间:2018-09-25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9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80181.3

    申请日:

    2013.07.05

    公开号:

    CN104281039A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4B 13/00申请日:20130705|||公开

    IPC分类号:

    G04B13/00; G04B5/04

    主分类号:

    G04B13/00

    申请人: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福云; 刘连忠; 张秀红; 张明

    地址: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环河南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代理人:

    杨宝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包括,原动组件、上条棘轮、换向机构、自动四齿轮、行星轮系、自动一轮和自动锤体组件;自动锤体组件与自动一轮啮合,自动一轮与行星轮系啮合,行星轮系与自动四齿轮啮合,自动四齿轮与换向机构啮合,换向机构通过上条棘轮将动力传递给原动组件。有益效果是:通过行星轮系传动机构能够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得到与大体积和大质量自动锤相当的制动角;而且,采用行星轮系占用机芯的平面面积较小,有利于整个机芯的结构布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动组件、上条棘轮、换向机构、自动四齿轮、行星轮系、自动一轮和自动锤体组件;所述自动锤体组件与自动一轮啮合,所述自动一轮与行星轮系啮合,所述行星轮系与自动四齿轮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与换向机构啮合,所述换向机构通过上条棘轮将动力传递给原动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包括:自动二轮片(5)、行星轮部件、行星轮轴(8)、固定齿轴(9)、自动三轮部件;所述固定齿轴(9)固定在夹板上,所述自动二轮片(5)安装在固定齿轴(9)上,自动二轮片(5)和固定齿轴(9)二者间隙配合;所述行星轮部件通过行星轮轴(8)铆合在自动二轮片(5)上;行星轮部件能够随着自动二轮片(5)围绕固定齿轴(9)同步转动,同时行星轮部件也能够围绕行星轮轴(8)自由转动;所述行星轮部件包括:压合为一体的行星轮片(6)和行星齿轴(7);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安装在固定齿轴(9)上,且能够围绕固定齿轴(9)自由转动,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包括:铆合为一体的自动三轮片(10)和自动三齿轴(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锤体组件包括:连接为一体无相对运动的自动锤体(1)和自动锤轮(2);所述滚珠轴承(3)的外圈镶嵌在自动锤轮(2)中。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锤轮(2)与自动一轮(4)啮合,所述自动一轮(4)与自动二轮片(5)啮合,所述行星齿轴(7)与自动三齿轴(10)啮合, 所述自动三轮片(11)与自动四齿轮(12)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12)与换向机构(13)啮合;所述上条棘轮(14)与原动组件(15)连接为一体。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的自动上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表已不再是单一的时间指示工具,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饰品为消费者所拥有。因此,为了赢得市场,美观、新颖成为手表设计者们竞相追求的目标,各种款式的机芯也随之竞相登场,其中“珍珠陀”手表便是其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机械表走时的能量是由发条提供,即:发条卷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是手表走时运动得以进行的能源,当手表运行时,发条逐渐放松并将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机械能为手表运行提供能量,当发条放尽后,发条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也随之释放完毕,手表走时系统也将因失去能量供给而停止运转,为了保证手表的正常走时,佩戴者必须在发条放尽前及时卷紧发条即补弦。“补弦”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手动上弦和自动上弦。手动上弦,即:定时用手上条来补弦的机械表,通常称为“普通表”。自动上弦,即:在普通手表上添加了一套附加机械自动上条机构,通过佩戴者手臂的摆动而补弦的机械表,称为“自动机械表”。自动上条机构一般包括自动锤、传动轮系、换向机构及原动组件。其工作原理是:手表佩戴者在活动过程中,自动锤由于自身的重力而旋转从而带动其他零部件转动以达到上条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自动上条机构都有一个自动锤的制动角,当自动锤的重心在制动角范围内时不能完成上条,因此设计时制动角不能太大。
    为获得理想的制动角,根据制动角计算公式:其中: Mj为所需发条的最大上紧力矩;
    ε为制动角;
    Pr为自动锤体净力矩;
    i为由自动锤到条盒的传动比;
    η为传动效率。
    显而易见,当自动锤体静力矩、发条最大上紧力矩、传动效率一定时,制动角的大小将随传动比i的增大而减小,而为了提高自动上弦效率,设计者往往希望得到较小的制动角。我们常见的自动表即所谓的普通自动表,其自动锤体通常安装在手表机芯的后盖面,体积较大,其半径大小通常等同于整个机芯的半径,因而质量较大,可得到较大的净力矩Pr;而对于“珍珠陀”手表,它的自动垂体体积较小,其半径大小通常约为机芯半径的一半,甚至更小,因而质量较小。对于上述两种款式的手表机芯,为了得到大小相当的制动角,后者的自动锤体组件到原动组件的传动比无疑要大于前者。
    图1是现有的珍珠陀手表自动上弦机构的定轴轮系传动形式的平面布置图。图中,自动锤体1’与自动锤轮2’连接成无相对运动的整体。在重力作用下,自动锤体1’通过自动锤轮2’上镶有的滚珠轴承3’围绕A轴转动,从而带动了自动一轮4’、自动二轮部件5’、自动三轮部件6’、自动四轮部件7’、自动五轮8’、换向机构9’、上条棘轮10’旋转,其中:所述的上条棘轮10’与原动组件11’连接,从而达到上紧发条的目的。从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整个自动上弦机构几乎占据了整个机芯的后盖面,不利于机芯设计时的结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占用平面位置较少,又能够获得较大传动比的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 构,包括,原动组件、上条棘轮、换向机构、自动四齿轮、行星轮系、自动一轮和自动锤体组件;所述自动锤体组件与自动一轮啮合,所述自动一轮与行星轮系啮合,所述行星轮系与自动四齿轮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与换向机构啮合,所述换向机构通过上条棘轮将动力传递给原动组件。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自动二轮片、行星轮部件、行星轮轴、固定齿轴、自动三轮部件;所述固定齿轴固定在夹板上,所述自动二轮片安装在固定齿轴上,自动二轮片5和固定齿轴二者间隙配合;所述行星轮部件通过行星轮轴铆合在自动二轮片上;行星轮部件能够随着自动二轮片围绕固定齿轴同步转动,同时行星轮部件也能够围绕行星轮轴自由转动;所述行星轮部件包括:压合为一体的行星轮片和行星齿轴;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安装在固定齿轴上,且能够围绕固定齿轴自由转动,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包括:铆合为一体的自动三轮片和自动三齿轴。
    所述自动锤体组件包括:连接为一体无相对运动的自动锤体和自动锤轮;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圈镶嵌在自动锤轮中。
    所述自动锤轮与自动一轮啮合,所述自动一轮与自动二轮片啮合,所述行星齿轴与自动三齿轴啮合,所述自动三轮片与自动四齿轮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与换向机构啮合;所述上条棘轮与原动组件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行星轮系传动机构能够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得到与大体积和大质量自动锤相当的制动角;而且,采用行星轮系占用机芯的平面面积较小,有利于整个机芯的结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珍珠陀手表自动上弦机构的定轴轮系传动形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轴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自动锤体     2:自动锤轮     3:滚珠轴承
    4:自动一轮     5:自动二轮片   6:行星轮片
    7:行星齿轴     8:行星轮轴     9:固定齿轴
    10:自动三轮片  11:自动三齿轴  12:自动四齿轮
    13:换向机构    14:上条棘轮    15:原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包括,原动组件、上条棘轮、换向机构、自动四齿轮、行星轮系、自动一轮和自动锤体组件;所述自动锤体组件与自动一轮啮合,所述自动一轮与行星轮系啮合,所述行星轮系与自动四齿轮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与换向机构啮合,所述换向机构通过上条棘轮将动力传递给原动组件。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自动二轮片5、行星轮部件、行星轮轴8、固定齿轴9、自动三轮部件;所述固定齿轴9固定在夹板的C位置,所述自动二轮片5安装在固定齿轴9上,自动二轮片5和固定齿轴9二者间隙配合;所述行星轮部件通过行星轮轴8铆合在自动二轮片5上;行星轮部件能够随着自动二轮片5围绕固定齿轴9同步转动,同时行星轮部件也能够围绕行星轮轴8自由转动;所述星轮部件为压合为无相对运动的行星轮片6和行星齿轴7,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包括压合为一体的自动三轮片10和自动三齿轴11;行星轮部件并通过行星轮轴8铆合在自动二轮片5上,铆合后,行星轮部件能够随着自动二轮片围绕固定齿轴9同步转动,称为公转,同时行星轮部件也能够围绕行星轮轴8自由转动,称为自转;所述的自动三轮片10与自动三齿轴11铆合成自动三轮部件,安装在固定齿轴9上,且能围绕固定齿轴9自由转动;所述自动三轮部件安装在固定齿轴9上,且能够围绕固定齿轴9自 由转动。所述自动锤体组件包括:连接为一体无相对运动的自动锤体1和自动锤轮2;滚珠轴承3的外圈镶嵌在自动锤轮2中,其外圈固定在夹板B轴处;所述的上条棘轮14与原动组件15连接在一起。所述自动锤轮2与自动一轮4啮合,所述自动一轮4与自动二轮片5啮合,所述行星齿轴7与自动三齿轴10啮合,所述自动三轮片11与自动四齿轮12啮合,所述自动四齿轮12与换向机构13啮合;所述上条棘轮14与原动组件15连接为一体。
    手表是小巧的精密计时仪器,其零部件较通用机械的零部件加工难度高,因此长久以来,手表的传动形式多采用简单易加工的定轴轮系传动,所谓定轴轮系即:传动轴是固定的。因此,为了能得到较大的传动比,在手表设计中通常采用增加齿轮传动级数的方法来解决,这种定轴传动形式的轮系随着传动级数的增加,其所需要的齿轮个数也随之增加,占据的平面位置也相应增加。本发明采用行星轮系替代定轴轮系,有效解决了必须通过增加齿轮传动级数得到较大传动比的传统设计思想带来的设计缺陷,采用行星轮系通过调整齿轮齿数,达到增大传动比的目的,本设计方案占用的平面位置面积较小,利于整个机芯的平面结构布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手表配带者运动时,自动锤体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B轴回转,从而带动自动锤轮2旋转;自动锤轮2带动与之啮合的自动一轮4转动;自动一轮4带动自动二轮片5转动,从而带动与之相铆合的行星轮片6及行星齿轴7围绕固定齿轴9转动,即公转;与此同时,由行星轮片6及行星齿轴7组成的行星轮部件围绕行星轮轴8也作旋转运动,即自转;行星齿轴7自转时带动了与之啮合的自动三齿轴10及自动三轮片11旋转;自动三轮片11带动与之啮合的自动四齿轮12转动;自动四齿轮12将旋转运动通过与之啮合的换向机构13传递给上条棘轮14,从而传递给原动组件15,达到上弦的目的。

    关 键  词:
    一种 珍珠 手表 行星 自动 机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珍珠陀手表的行星轮系自动上条机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792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