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64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 N 1 0 4 2 6 6 4 8 2 A (21)申请号 201410469508.6 (22)申请日 2014.09.15 F27B 7/22(2006.01) (71)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 路88号 (72)发明人朱道付 佘名富 (74)专利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4111 代理人奚志鹏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 撑的方法,属于吊装施。
2、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在 筒体两支撑托轮组就位找正的基础上,利用每侧 两支撑托轮中心仅有的横向空间,设置两根与回 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同向的H型钢梁,H型钢梁以回 转窑筒体纵向投影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平行设置, 再选用相应的支撑加固设置,形成稳固的对接支 撑,实现需组对的筒体均能得到沿回转窑筒体纵 向轴线方向的组对支撑,解决了筒体逐节吊装无 全面支撑的难题。使用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用于 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选用的装置经 济合理,且不需破坏设备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能够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类似回转窑筒体吊装的适用 范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6482 A CN 104266482 A 1/2页 2 1.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对接支撑: 根据回转窑安装技术要求,安装传动侧托轮底座(4)和非传动侧托轮底座(5),然后 安装与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侧托轮组(6A)、第二传动侧托轮组(6B) 以及第一非传动侧托轮组(7A)、第二非传动侧托轮组(7B),再安装与第一传动侧托轮组 (6A)、第二传动侧托轮组(6B)中心线垂直且中心对称设置的液压挡轮(8);。
4、在第一传动 侧托轮组(6A)、第二传动侧托轮组(6B)与液压挡轮(8)之间以及在第一非传动侧托轮组 (7A)、第二非传动侧托轮组(7B)之间,设有沿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对称分布同向的两条纵 向贯通的狭窄空间; (2)设置支撑梁: 根据回转窑支撑所需支撑强度选用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的规格,所 述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设置在步骤(1)所述两条纵向贯通的狭窄空间 中,所述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以回转窑筒体投影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第 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斜度与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斜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梁 (9A)、第二支撑梁(9B)。
5、的一端搭设在所述传动侧托轮底座(4)上,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 二支撑梁(9B)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非传动侧托轮底座(5)上,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 支撑梁(9B)的长度需满足回转窑组对支撑的需要; (3)设置支撑梁中间支撑: 现有回转窑基础由传动侧托轮基础(1)、传动装置基础(2)、非传动侧托轮基础(3)、平 台框架柱(14)以及平台组成,为增加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纵向中部支 撑力,分别在所述传动装置基础(2)以及平台框架柱(14)上表面设置与回转窑筒体纵向投 影轴线垂直的支撑垫(11),在所述支撑垫(11)与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 之间交集。
6、的中心处焊接有支撑立柱(12),所述支撑立柱(12)与所述支撑垫(11)垂直,所 述支撑立柱(12)上端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底部,所述支撑立柱 (12)与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焊接牢固,在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 撑梁(9B)的内侧间距设置一组稳定横梁(10),所述稳定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 梁(9A)和支撑梁(9B)的内侧焊接牢固; (4)设置对接支撑防窜动: 因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按回转窑纵向中心斜度设置,为防止回转窑 组对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发生滑动,在所述第一支撑梁(9A)。
7、、第 二支撑梁(9B)与所述传动侧托轮基础(1)以及所述非传动侧托轮基础(3)之间,设置用型 钢制成的“L”型的第一防窜支撑(13A)以及第二防窜支撑(13B),所述第一防窜支撑(13A)、 第二防窜支撑(13B)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底部焊接,所 述第一防窜支撑(13A)、第二防窜支撑(13B)的另一端分别顶紧支撑在所述传动侧托轮基 础(1)以及所述非传动侧托轮基础(3)的侧面; (5)用于回转窑筒体的空中对接支撑: 在所述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上表面,结合筒体吊装机具起重重量和筒 体分段的尺寸,按筒体分段的每节两端各设置一个支撑点,将每节。
8、筒体支撑在对接支撑上 表面图纸要求的回转窑中心轴线的空间位置上,完成回转窑筒体的分段吊装支撑,实现回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6482 A 2/2页 3 转窑筒体的空中对接支撑。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6482 A 1/3页 4 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吊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回转窑筒体的就位工作,而回转窑筒体最大特点是: 长度较长(30m以上),整体重量较重(基本在300t重量以上),直径较大(常规3m以上), 就位的两支撑混凝土基础标高高。
9、(通常10m高度左右),且两支撑基础间(两座间距约20m) 上部设有不能负重的工作混凝土平台,筒体一般按分段运输到安装现场。因筒体就位标高 高,重量大、体积长,一般筒体就位不采用地面整体组对吊装,常规做法是采用逐节分段吊 装,该方法存在两大不足:第一,如组对分段小,筒体不能得到稳固的物体支撑,无法完成筒 体分段空中组对;第二是如要筒体直接采用支撑混凝土基础作支撑,就必须组对较长的分 段,分段组对长重量随之增大,吊装使用的吊车规格就需大规格吊装设备,吊装费用增高, 工程的施工成本将加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目的是解决筒体逐节小分 段吊装空中组对支。
10、撑的难题。 0004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5 (1)设置对接支撑: 0006 见图1,根据回转窑安装技术要求,安装传动侧托轮底座4和非传动侧托轮底座 5,然后安装与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侧托轮组6A、第二传动侧托轮组 6B以及第一非传动侧托轮组7A、第二非传动侧托轮组7B,再安装与第一传动侧托轮组6A、 第二传动侧托轮组6B中心线垂直且中心对称设置的液压挡轮8,液压挡轮8必须先就位,否 则筒体安装在其正上方,后续就位比较困难;在第一传动侧托轮组6A、第二传动侧托轮组 6B与液压挡轮8之间以及在第一非传动侧托轮组7A、第二非传动侧。
11、托轮组7B之间,设有沿 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对称分布同向的两条纵向贯通的狭窄空间。 0007 (2)设置支撑梁: 0008 见图1、图2,根据回转窑支撑所需支撑强度选用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 的规格,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设置在步骤(1)所述两条纵向贯通的狭窄空间 中,第一支撑梁9A以及第二支撑梁9B以回转窑筒体投影轴线为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梁9A、 第二支撑梁9B的斜度与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斜度一致;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 一端搭设在传动侧托轮底座4上,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另一端搭设在非传动侧 托轮底座5上,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长度需满足回转窑。
12、组对支撑的需要。 0009 (3)设置支撑梁中间支撑: 0010 见图3、图4、图5,现有回转窑基础由传动侧托轮基础1、传动装置基础2、非传动 说 明 书CN 104266482 A 2/3页 5 侧托轮基础3、平台框架柱14及平台组成,因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架设的两支撑 点相距较远,根据计算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纵向中部能提供的支撑力安全系数较 小,为增加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纵向中部支撑力,分别在传动装置基础2以及平台 框架柱14上表面设置与回转窑筒体纵向投影轴线垂直的支撑垫11,在支撑垫11与第一支 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之间交集的中心处焊接有支撑立柱12,支。
13、撑立柱12与支撑垫11垂 直,支撑立柱12上端支撑在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底部,支撑立柱12与第一支撑 梁9A、第二支撑梁9B焊接牢固,使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中部的受力,通过支撑立 柱12和支撑垫11传递到回转窑基础上,在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内侧间距设置 一组稳定横梁10,稳定横梁10两端分别与支撑梁9A和支撑梁9B的内侧焊接牢固,使整个 支撑形成稳固的整体且满足回转窑分段组对的支撑受力需要。 0011 (4)对接支撑防窜动设置: 0012 见图4、图5,因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按回转窑纵向中心斜度设置,为防止 回转窑组对过程中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
14、9B发生滑动,在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 9B与传动侧托轮基础1和非传动侧托轮基础3之间,设置用型钢制成的“L”型第一防窜支 撑13A以及第二防窜支撑13B,第一防窜支撑13A、第二防窜支撑13B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 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底部焊接,第一防窜支撑13A、第二防窜支撑13B的另一端分别顶 紧支撑在传动侧托轮基础1以及非传动侧托轮基础3的侧面,完成对接支撑防窜动设置。 0013 (5)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的对接支撑: 0014 见图4、图5,在第一支撑梁9A、第二支撑梁9B的上表面,结合筒体吊装机具起重重 量和筒体分段的尺寸,按筒体分段的每节两端各设置一个支撑点,将每节筒体支撑在。
15、对接 支撑上表面图纸要求的回转窑中心轴线的空间位置上,完成回转窑筒体的分段吊装支撑, 实现回转窑筒体的空中对接支撑。 0015 本发明方法在筒体两支撑托轮组就位找正的基础上,利用每侧两支撑托轮中心仅 有的横向空间,设置两根与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同向的H型钢梁,架设在两支撑混凝土基 础上的托轮组横向轴线间距的空间内,两H型钢梁以回转窑筒体纵向投影轴线为对称轴对 称平行设置,在两H型钢自身高度轴线两内侧,间距焊接一组横向并与其垂直的小H型钢 梁,使大小H型钢梁通过焊接连接,形成稳固“#”式结构,再选用对接支撑周围满足支撑强 度的混凝土结构做相应支撑加固设置,使两支撑混凝土基础间形成一个稳固的对接支撑。
16、, 实现需组对的筒体均能得到沿回转窑筒体纵向轴线方向的组对支撑,解决了筒体逐节吊装 无全面支撑的难题。使用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空中对接支撑的方法,选用 的装置经济合理,且不需破坏设备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类似回转窑 筒体吊装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方法中基础布置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支撑梁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中间支撑设置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3的吧B-B剖视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4266482 A 3/3页 6 0021 图中:1、传动侧托轮基础;2、传。
17、动装置基础;3、非传动侧托轮基础;4、传动侧托轮 底座;5、非传动侧托轮底座;6A、第一传动侧托轮组;6B、第二传动侧托轮组;7A、第一非传 动侧托轮组;7B、第二非传动侧托轮组;8、液压挡轮、9A、第一支撑梁;9B、第二支撑梁、10、 稳定横梁;11、支撑垫、12、支撑立柱;13A、第一防窜支撑;13B、第二防窜支撑;14、平台框架 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江苏某120万t球团回转窑工程中,回转窑主要由轮带和筒体组成约360t重共 分六件进场,且以上构件均就位于11m标高高架混凝土结构平台上,每件构件重约60t,筒 体直径为而高架平台两个托轮组基础间距为19.5m,且中间结构平台不能重载,采用 了本方法,解决了回转窑分节吊装空中组对支撑的难题,完成了大型回转窑筒体的就位工 作,此技术应用安全可靠,在节省了吊装费用的同时也拓展了回转窑筒体吊装技术方法,该 方法得到监理单位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说 明 书CN 104266482 A 1/4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6482 A 2/4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6482 A 3/4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6482 A 4/4页 10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648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