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2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2 8 2 3 4 A (21)申请号 201310241010.X (22)申请日 2013.06.18 B32B 21/02(2006.01) B32B 21/04(2006.01) D04H 13/00(2006.01) (71)申请人林白庸 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2段12 号8楼之1 申请人杨雅菁 (72)发明人林白庸 杨雅菁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8 代理人张瑾 (54) 发明名称 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 (57) 摘要。
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 布,其包括有:一薄片状的不织布,该不织布的表 面间隔分布有多个撕裂点,该撕裂点的长度介于 一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而每一撕裂点的假想延 伸线皆与至少一相邻撕裂点形成交接或衔接,且 该撕裂点之间的距离介于撕裂点长度的一倍至十 倍之间。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 不织布,当外力施加于该不织布时,该撕裂点会向 至少一相邻的撕裂点方向产生撕裂破坏,以增加 不织布于使用后的降解速度;该不织布的表面连 接撕裂点而形成有多条撕裂线,且该撕裂线未贯 穿该不织布,通过撕裂线能提高撕裂点的撕裂速 度,于该不织布的厚度较厚或纤维密度较高时,能 有效增加其撕裂破坏效果。。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234 A CN 104228234 A 1/1页 2 1.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薄片状的不织布,该不织布的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撕裂点,该撕裂点的长度介于一 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而每一撕裂点的假想延伸线皆与至少一相邻撕裂点形成交接或衔 接,且该撕裂点之间的距离介于撕裂点长度的一倍至十倍之间;当外力施加于该不织布时, 该撕裂点向至少一相邻的撕裂点的方向产生撕裂破坏,而。
4、增加不织布于使用后的降解速 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的一端 表面叠合有一隔离层,且该撕裂点仅能穿透该不织布而不穿透至该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层为易溶 解的纸浆或纸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的最小 单元由三个撕裂点构成一三角形,且该撕裂点之间相连而形成一小碎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三角形具有一 个与其对边平行的撕裂点,以及两个沿着其边缘的撕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
5、,其特征在于,该撕裂点贯穿该 不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的表面 连接该撕裂点而形成有多条撕裂线,且该撕裂线未贯穿该不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撕裂线互相交 叉于该不织布的表面而构成多个菱形区块,且该撕裂点皆设置于该撕裂线的交叉点处,并 由直线排列的撕裂点构成有多条纵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撕裂点沿着均 分菱形区块的方向设为直向纵列,且该撕裂点沿着撕裂线的方向设为斜向纵列,而该最小 纵列单元为连续两条直向纵列以及一条间隔直向纵列与斜向纵列的集合。 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撕裂点的假想 延伸线所形成交接或衔接的角度为0至360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28234 A 1/3页 3 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一种不织布结构,尤指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的不织布是一种以针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处理各种纤维原料,并用高压形成或 粘合生产的布状物,广义包含所有不是用线编织成的布状物。由于不织布的纤维长度约在 三毫米(mm)至三厘米(cm)之间,且由纤维缠结有一适当的厚度,因此在使用上具有足够的 抗拉扯效果,于使用时不必担心有撕裂破损的情况。
7、;但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 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为该不织布的纤维缠结力高,难以受到外力拉扯或扭转而快速 地产生撕裂破坏,亦不容易被细菌所降解,因此皆会限制不织布不可丢入马桶内,以防止马 桶管路受到不织布的阻塞;由于不织布使用后不可丢弃于马桶内进行降解,无疑会大幅增 加垃圾产量,不仅较不环保,还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清理费用,而该已知能直接丢入马桶内进 行降解的不织布,是采用纤维长度小于三毫米(mm)或是明显降低其厚度,使该结构容易被 水流所撕裂破坏,但却明显会产生有结构强度不足的缺点,无法确保能够正常地进行擦拭 使用,反而让使用者宁愿选择不容易降解的不织布,故如何在保持足够的使用强度下,。
8、进一 步消除不易降解的缺点,是本发明所欲改善的技术问题点。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 0004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包括有: 一薄片状的不织布,该不织布的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撕裂点,该撕裂点的长度介于一 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而每一撕裂点的假想延伸线皆与至少一相邻撕裂点形成交接或衔 接,且该撕裂点之间的距离介于撕裂点长度的一倍至十倍之间;当外力施加于该不织布时, 该撕裂点向至少一相邻的撕裂点的方向产生撕裂破坏,而增加不织布于使用后的降解速 度。 0005 优选地,其中该不织布的一端表面叠合有一隔离层,。
9、且该撕裂点仅能穿透该不织 布而不穿透至该隔离层。 0006 优选地,其中该隔离层为易溶解的纸浆或纸纤。 0007 优选地,其中该不织布的最小单元由三个撕裂点构成一三角形,且该撕裂点之间 相连而形成一小碎片。 0008 优选地,其中该三角形具有一个与其对边平行的撕裂点,以及两个沿着其边缘的 撕裂点。 0009 优选地,其中该撕裂点贯穿该不织布。 0010 优选地,其中该不织布的表面连接该撕裂点而形成有多条撕裂线,且该撕裂线未 贯穿该不织布。 0011 优选地,其中该撕裂线互相交叉于该不织布的表面而构成多个菱形区块,且该撕 说 明 书CN 104228234 A 2/3页 4 裂点皆设置于该撕裂线。
10、的交叉点处,并由直线排列的撕裂点构成有多条纵列。 0012 优选地,其中该撕裂点沿着均分菱形区块的方向设为直向纵列,且该撕裂点沿着 撕裂线的方向设为斜向纵列,而该最小纵列单元为连续两条直向纵列以及一条间隔直向纵 列与斜向纵列的集合。 0013 优选地,其中该撕裂点的假想延伸线所形成交接或衔接的角度为0至360度。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该撕裂点能有效裁切不织布纤维,使 不织布的纤维缠结力降低,而于一般使用时,通过撕裂点之间的距离控制能保持足够的结 构强度,当使用后能利用外力对不织布产生拉扯与扭转应力,该撕裂点会向至少一相邻的 撕裂点方向产。
11、生撕裂破坏,以增加不织布于使用后的降解速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该不织布的一端表面叠合有一隔离 层,由隔离层阻挡该撕裂点,使撕裂点仅能穿透不织布而不穿透至隔离层,当进行擦拭时, 该污物或液体将不易由撕裂点处渗透至另一面,借此达到不沾手的使用功效;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该不织布的表面连接撕裂点而形成有 多条撕裂线,且该撕裂线未贯穿该不织布,通过撕裂线能提高撕裂点的撕裂速度,于该不织 布的厚度较厚或纤维密度较高时,能有效增加其撕裂破坏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于图1的最小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
12、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于图4的最小纵列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6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不织布-10;撕裂点-11;小碎片-111;撕裂线-12;菱形区块-13; 隔离层-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将配合附 图详述如后。 0018 先由图1所示,一种可通过外力加速降解的不织布,其包括有:一薄片状的不织布 10,该不织布10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撕裂点11,撕裂点11可贯穿不织布10,又该撕裂点11 的长度介于一毫米(mm)至十五毫米(mm)之间,而且每一撕裂点。
13、11的假想延伸线皆与至少 一相邻撕裂点11形成交接或衔接,又该撕裂点11之间的距离介于撕裂点11长度的一倍至 十倍之间;再配合图2所示,该不织布10的最小单元由三个撕裂点11构成一三角形,使撕 裂点11之间相连而形成一小碎片111,又该三角形具有一个与其对边平行的撕裂点11,以 及两个沿着其边缘的撕裂点11,通过上述结构,当外力施加于不织布10时,该撕裂点11会 向至少一相邻的撕裂点11的方向产生撕裂破坏,以增加不织布10于使用后的降解速度。 说 明 书CN 104228234 A 3/3页 5 0019 其实际使用的情况,再由图1、图2所示,该不织布10表面间隔有多个撕裂点11, 且该撕裂点。
14、11长度介于一毫米(mm)至十五毫米(mm)间,而该撕裂点11间的距离为撕裂 点11长度的一倍至十倍,当撕裂点11为一毫米(mm)时,该撕裂点11间的距离即在一毫米 (mm)至一厘米(cm)间,又当撕裂点11长度为五毫米(mm)时,该撕裂点11间的距离最长为 五厘米(cm),通过上述结构,该撕裂点11能有效裁切不织布10的纤维,使不织布10的纤维 缠结力降低;而于一般使用时,通过撕裂点11间的距离控制能保持足够的结构强度,在正 常使用的情况下,该不织布10不会由撕裂点11处形成撕裂破坏,因此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又当使用后能利用外力对不织布10产生拉扯与扭转应力,让不织布10的撕裂点11向至少 。
15、一相邻的撕裂点11的方向产生撕裂破坏,进而加速破坏该不织布10,使不织布10于使用后 能快速被降解,再进一步说明,该不织布10于使用后能直接冲入马桶内,通过马桶冲水的 外力能使不织布10由撕裂点11处快速撕开,通过结构破坏与断裂面的增加,能加速细菌对 不织布10的降解,使不织布10不会造成马桶管路的阻塞,以改善不织布10无法丢弃于马 桶内的缺点。 0020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由图1与图3所示,该不织布10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撕裂 点11,又该撕裂点11长度介于一毫米(mm)至十五毫米(mm)之间,而且撕裂点11之间的距 离介于撕裂点11长度的一倍至十倍之间,另该不织布10于一端表面叠合有一隔离。
16、层20,而 该隔离层20为易溶解的纸浆或纸纤(例如卫生纸或面纸),通过隔离层20阻挡该撕裂点 11,使撕裂点11仅能穿透不织布10而不穿透至隔离层20,当进行擦拭时,该污物或液体将 不易由撕裂点11处渗透至另一面,借此达到不沾手的使用功效。 0021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由图4、图5、图6所示,该不织布10的表面连接撕裂点11 形成有多条撕裂线12,且该撕裂线12未贯穿该不织布10,又该撕裂线12互相交叉于不织 布10的表面而构成多个菱形区块13,且该撕裂点11皆设置于撕裂线12的交叉点处,并由 直线排列的撕裂点11构成有多条纵列,另该撕裂点11沿着均分菱形区块13的方向设为直 向纵列,而该撕。
17、裂点11沿着撕裂线12的方向设为斜向纵列,又该最小纵列单元为连续两条 直向纵列以及一条间隔直向纵列与斜向纵列的集合,通过撕裂线12能提高撕裂点11的撕 裂速度,于不织布10的厚度较厚或纤维密度较高时,能有效增加其撕裂破坏效果。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凡其它未脱离本发 明专利精神所作的等效修饰或置换等,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228234 A 1/4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234 A 2/4页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234 A 3/4页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234 A 4/4页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23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