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436925
  • 上传时间:2018-02-16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16.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8224.8

    申请日:

    2008.05.23

    公开号:

    CN101285359A

    公开日:

    2008.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5B 63/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变更后: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凤池工业区变更后: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凤池工业区|||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5B 63/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曹湛斌变更后权利人: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长虹岭工业园长岗北路广东雅洁五金有限公司内变更后权利人: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凤池工业区登记生效日:2011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63/08(2006.01); E05B15/12(2006.01)

    主分类号:

    E05B63/08

    申请人:

    曹湛斌

    发明人:

    曹湛斌; 邓其柏

    地址:

    52823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长虹岭工业园长岗北路广东雅洁五金有限公司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锁壳1、及容纳在所述锁壳1内的斜锁舌2和内旋钮4,所述锁壳1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一端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旋钮4传动连接。通过关门瞬间,斜锁舌2碰到门框向锁壳1内缩回过程中,斜锁舌的底端面21将该回缩的力传递给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将该力转化为内旋钮4旋转的力,使内旋钮4旋转至非上锁状态,使把手锁定状态解除。从而达到了关门瞬间自动解锁的效果;同时斜锁舌2也不会因误反锁了内旋钮4,在关门时与门框发生硬性碰撞造成门框和锁舌的损坏。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适用于各类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

    权利要求书

    1、  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锁壳(1)、及容纳在所述锁壳(1)内的斜锁舌(2)和内旋钮(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一端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旋钮(4)传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锁舌连杆组件和旋钮传动机构;所述锁舌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导向元件(7),承托在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上的连杆(5)及穿套在所述连杆(5)上的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所述连杆(5)的头端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所述连杆(5)的尾端与所述旋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旋转传动机构再与所述内旋钮(4)传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传动机构包括由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外侧壁上设置的旋钮齿轮(42)所组成的力矩传递机构,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与所述旋钮齿轮(4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9)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上设置拨臂(81),所述连杆(5)的尾端与所述拨臂(81)传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可旋转地轴向定位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1)的底板(11)和盖板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两个旋转定位块(43),在所述内旋钮(4)底端部设置凸台(44),所述旋转定位块(43)与所述凸台(44)配合限制所述内旋钮(4)的旋转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9)上设置凸轴(91);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凸柱(13);在所述凸轴(91)与所述凸柱(13)之间设置三圈异形弹簧(92),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两端弹簧圈分别套在所述凸轴(91)上和所述凸柱(13)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包括支承壁(71),所述支承壁(71)上设置有所述连杆(5)的中间杆体可滑动地穿过的通孔(70);所述连杆(5)的头、尾两端分别设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压缩在所述支承壁(71)和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之间;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

    说明书

    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插芯门锁通常都采用转动把手收回斜舌开锁,而且通常设置门内旋钮,通过其锁定把手的旋转,使把手不能在门外旋转而开启门。如图7所示,通过转动把手转块15,把手转块15通过带动斜舌拨插14旋转使斜锁舌2做回缩运动,从而达到开锁的效果。当旋转内旋钮4将保险拨插3拨至图8所示位置,通过保险拨插3卡锁住斜舌拨插14,从而达到锁定把手转动开锁,在房内反锁门的目的。该类插芯门锁一般都用于室内门上,其缺陷在于:在非上锁时,如果误将内旋钮4旋至图2所示位置,此时若使用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在房外将门关上,就会将把手锁定,即:转动把手不能开锁,此时人就会被误锁在门外。由于插芯门锁一般都用于室内房门上,通常不常备锁钥匙,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人采用了另设方锁舌,用内旋钮传动方锁舌来达到房内反锁门的效果,同时在房门开着的状态下,误旋了内旋钮将方舌弹出,此时使用者欲在房外关门,由于方锁舌弹出锁体外所以门不会被误锁上。但是方舌会和门框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对门框造成损坏。我们还采用了如图9所示技术方案,在保险拨插3上设置卡口31,当内旋钮4旋转至图3所示位置,将斜锁舌2尾端的连杆21卡锁在所述卡口31处。采用该结构也可以防止上述使用者被误锁在房外的状况出现。但是,斜锁舌2同样会出现与门框硬性碰撞而造成锁舌和门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特提出一种有效防止在门外被误锁,而且不会出现锁舌与门框发生硬性碰撞的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锁壳1、及容纳在所述锁壳1内的斜锁舌2和内旋钮4,所述锁壳1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一端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旋钮4传动连接。
    在开门状态下,当内旋钮4被误旋转至反锁状态,即:将把手锁定状态,在使用者关门的瞬间,斜锁舌2碰到门框向锁壳1内缩回过程中,斜锁舌的底端面21将该回缩的力传递给所述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将该力转化为所述内旋钮4旋转的力,使内旋钮4旋转至非上锁状态,使把手锁定状态解除。从而达到了关门瞬间自动解锁的效果。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解锁机构包括锁舌连杆组件和旋钮传动机构;所述锁舌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导向元件7,承托在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上的连杆5及穿套在所述连杆5上的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所述连杆5的头端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所述连杆5的尾端与所述旋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旋转传动机构再与所述内旋钮4传动连接。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固定在所述锁壳1内,其主要用于对所述连杆5的运动轨迹进行定位,使所述连杆5随着所述斜锁舌2的伸缩而伸缩运动的过程稳定。所述连杆5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之间可为接触性传动连接,也可为非接触性传动连接。最优方案是在斜锁舌2置于锁壳1之外时,所述连杆5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之间有1~2mm的间距,在所述斜锁舌2最初撞到门框时,不会因为所述连杆5顶住斜锁舌的底端面21而对斜锁舌2回缩造成额外的阻力。当所述斜锁舌2向锁壳1内回缩1~2mm后,斜锁舌的底端面21顶住连杆5的头端,且所述连杆5随所述斜锁舌2回缩,与此同时所述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被压缩;当所述斜锁舌2弹出时,所述连杆5在所述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的作用下随之弹回。所述连杆5向锁壳1内回缩的力通过所述旋钮传动机构传递至所述内旋钮4,给内旋钮4一个力矩使其由上锁状态旋转至非上锁状态。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旋钮传动机构包括由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外侧壁上设置的旋钮齿轮42所组成的力矩传递机构,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与所述旋钮齿轮4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9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上设置拨臂81,所述连杆5的尾端与所述拨臂81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可旋转地轴向定位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1的底板11和盖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旋钮齿轮42之间的齿轮传动,将所述斜锁舌2传递给所述连杆5的回缩力转化为对所述内旋钮4的力矩,使其旋转至非上锁状态。在自动解锁过程中,所述连杆5的尾端推动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上的拨臂81使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旋转,然后依次通过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与所述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所述旋钮齿轮42之间的齿轮传动,最终使所述内旋钮4在力矩作用下旋转至非上锁状态。
    本发明还可以是,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两个旋转定位块43,在所述内旋钮4底端部设置凸台44,所述旋转定位块43与所述凸台44配合限制所述内旋钮4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传动齿轮9上设置凸轴91;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凸柱13;在所述凸轴91与所述凸柱13之间设置三圈异形弹簧92,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两端弹簧圈分别套在所述凸轴91上和所述凸柱13上。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包括支承壁71,所述支承壁71上设置有所述连杆5的中间杆体可滑动地穿过的通孔70;所述连杆5的头、尾两端分别设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压缩在所述支承壁71和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之间;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传动连接。在斜锁舌2来回伸缩的过程中,所述连杆5在所述通孔70中也随之来回滑动。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斜锁舌2来回伸缩过程中,所述连杆5在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作用下,将连杆5推出所述通孔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设置解锁机构,通过斜锁舌2碰到门框时受到的向锁壳1内缩回的力,斜锁舌的底端面21将该回缩的力传递给所述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将该力转化为所述内旋钮4旋转的力,使内旋钮4由上锁状态旋转至非上锁状态,把手锁定状态解除,使插芯门锁在关门瞬间自动解锁;同时斜锁舌2也不会因误反锁了内旋钮4,在关门时与门框发生硬性碰撞造成门框和锁舌的损坏。
    2、由于设置连杆导向元件7对所述连杆5的运动轨迹进行定位,使所述连杆5随着所述斜锁舌2的伸缩而伸缩运动的过程稳定,进而使整个自动解锁装置工作更稳定。
    3、由于设置由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旋钮齿轮42所组成的力矩传递机构,通过该力矩传递机构将连杆所受的回缩力放大并转化为所述内旋钮的旋转力,可利用力矩的原理适当将连杆拨动齿轮8的旋转半径设置的比所述传动齿轮9和旋钮齿轮42的半径大,从而可使施加在旋转齿轮42上的力增大,即:驱动内旋钮4旋转的力度更大。该设置使用齿轮传动使整个传动机构更稳定,同时利用力矩传递机构可转化施加在内旋钮4上的力的大小。
    4、由于设置两个所述旋转定位块43与所述内旋钮4底端部的凸台44配合限制所述内旋钮4的旋转角度,避免因内旋钮4的旋转过度而破坏了所述旋钮传动机构的传动关系,也限定了连杆拨动齿轮8上的拨臂81与所述连杆5的位置关系;同时也是对手动旋转内旋钮4的反锁或开锁的旋转定位。
    5、由于设置三圈异形弹簧92对传动齿轮9予以定位从而实现对连杆拨动齿轮8和内旋钮4的旋转定位,属于柔性驱动结构,从而不仅减少锁内部件之间的机械摩擦,提高了使用寿命,开关内旋钮4时的手感好;同时,在自动解锁过程中,通过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作用力可使所述内旋钮4旋转拨动保险拨插3更有力。
    6、由于采用所述连杆5随斜锁舌2的伸缩而在所述支承壁71上设置的通孔70中来回滑动,将所述锁舌回缩的力通过所述连杆的滑动传递给旋转传动机构最终转化为内旋钮4旋转的力,所述通孔70的设置可以对连杆滑动轨迹予以定位,使整个结构更稳定。
    7、采用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压缩在所述支承壁71和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之间可使所述连杆5随斜锁舌2的伸缩而来回滑动,使该自动解锁装置结构更简单、组装更简易。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的设置还可以防止在斜锁舌2来回伸缩过程中,所述连杆5在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作用下将连杆5推出所述通孔70。而且连杆头端凸台51和支承壁71可以起到对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定位的作用,从而使锁的结构可靠、稳定。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类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在内旋钮4反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在斜锁舌2回缩瞬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连杆导向元件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传动齿轮9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连杆拨动齿轮8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中内旋钮4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插芯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插芯门锁的内旋钮4反锁把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对图7所示插芯门锁的改进方案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锁壳1、及容纳在所述锁壳1内的斜锁舌2和内旋钮4,所述锁壳1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锁舌连杆组件和旋钮传动机构。
    所述锁壳1由锁壳的底板11和盖板组成,底板11为容纳、固定插芯门锁的各零件的敞开式腔体,锁壳盖板盖在锁壳底板11上,并通过螺丝、卡扣等方式将底板11和盖板固定在一起,构成容纳各种零件的锁壳1。
    所述锁舌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导向元件7、连杆5及穿套在所述连杆5上的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连杆导向元件7包括支承壁71,所述支承壁71上设置有所述连杆5的中间杆体可滑动地穿过的通孔70;所述连杆5的头、尾两端分别设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压缩在所述支承壁71和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之间;所述连杆头端凸台51与所述斜锁舌2的底端面21之间有2mm的间距,且二者之间为传动连接。在所述斜锁舌2最初撞到门框时,不会因为所述连杆5顶住斜锁舌的底端面21而对斜锁舌2回缩造成额外的阻力。当所述斜锁舌2向锁壳1内回缩至2mm后,斜锁舌的底端面21顶住连杆5的头端凸台51,且所述连杆5随所述斜锁舌2的继续回缩而向锁壳1内回缩,与此同时所述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被压缩;当所述斜锁舌2弹出时,所述连杆5在所述弹性复位螺旋弹簧6的作用下随之弹回。在斜锁舌2来回伸缩的过程中,所述连杆5在所述通孔70中也随之来回滑动。连杆头端凸台51和连杆尾端凸台52的设置为防止所述连杆5在斜锁舌2来回伸缩过程中在所述连杆复位螺旋弹簧6作用下将连杆5推出所述通孔70。另外,为了方便安装,可将连杆头端凸台51或连杆尾端凸台52与连杆5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杆5向锁壳1内回缩的力通过所述旋钮传动机构传递至所述内旋钮4,给内旋钮4一个力矩使其由上锁状态旋转至非上锁状态。
    将连杆导向元件7的厚度设置为与锁壳1厚度一致,在连杆导向元件7顶端和底部设置凸块72,锁壳底板11和盖板上对应设置与凸块72相适配的孔或槽,通过凸块72与锁壳底板及盖板上对应的孔或槽之间的配合将导向元件7固定在所述锁壳1内。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旋钮传动机构包括由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外侧壁上设置的旋钮齿轮42所组成的力矩传递机构,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与所述旋钮齿轮4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9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上设拨臂81,所述连杆5的尾端凸台52与所述拨臂81传动连接。可分别在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内旋钮4的顶端和底端设置小凸台,锁壳底板11和盖板上对应设置与上述小凸台相适配的孔或槽,通过它们之间的配合将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传动齿轮9和所述内旋钮4可旋转地轴向定位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1的底板11和盖板之间。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两个旋转定位块43,在所述内旋钮4底端部设置凸台44,所述旋转定位块43与所述凸台44配合限制所述内旋钮4的旋转角度。
    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传动齿轮9上设置凸轴91;在所述插芯门锁的锁壳底板11上设置凸柱13;在所述凸轴91与所述凸柱13之间设置三圈异形弹簧92,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两端弹簧圈分别套在所述凸轴91上和所述凸柱13上。所述凸柱13可不单独设置,而用设置在锁体底板11上的用于固定锁壳1的螺丝柱代替。
    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是由三圈首尾连为一体的弹簧圈组成。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首端处的一组弹簧圈套在所述传动齿轮9上设置的凸轴91上,其尾端处的一组弹簧圈套在所述凸柱13;当然作为等同的方案,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尾端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所述锁壳1上;其次,也可以是四圈或更多的弹簧圈组成的异形弹簧。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形成对传动齿轮9的凸轴91在两个不同方向的扭力,即当凸轴91处于左边时,形成对传动齿轮9向左的推力并形成左向定位;反之,当凸轴91向右旋转越过中性点,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形成对传动齿轮9向右的推力并形成右向定位。从而在自动解锁过程中,所述连杆5的尾端推动所述连杆拨动齿轮8上的拨臂81,使其旋转并齿轮传动所述传动齿轮9时,通过所述三圈异形弹簧92的作用力可使所述内旋钮4旋转拨动保险拨插3更有力;同时在手动旋转内旋钮4时柔性手感好。
    插芯门锁通过转动把手转块15,把手转块15通过带动斜舌拨插14旋转使斜锁舌2做回缩运动,从而达到开锁的效果。当旋转内旋钮4,内旋钮4上的拨臂41将保险拨插3拨至图1所示位置,通过保险拨插3卡锁住斜舌拨插14,从而达到锁定把手转动开锁、在房内反锁门的目的。
    但是在开门状态下,如图1所示,当内旋钮4被误旋转至反锁状态,即:将把手锁定状态,在使用者关门的瞬间,如图2所示,斜锁舌2碰到门框向锁壳1内缩回过程中,斜锁舌的底端面21将该回缩的力传递给连杆5,连杆5推动连杆拨动齿轮8上的拨臂81从而转动连杆拨动齿轮8,然后依次通过连杆拨动齿轮8与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旋钮齿轮42之间的齿轮传动,最终将该力转化为所述内旋钮4旋转的力,使内旋钮4由上锁状态旋转至非上锁状态,即:内旋钮4上的拨臂41将保险拨插3旋离斜舌拨插14,使把手的锁定状态解除,从而达到了关门瞬间自动解锁的效果。

    关 键  词:
    门锁 自动 解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69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