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及车辆中控台.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4353113
  • 上传时间:2018-09-19
  • 格式:PDF
  • 页数:23
  • 大小:3.7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3909.X

    申请日:

    2013.04.17

    公开号:

    CN104113093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7/00申请日:20130417|||公开

    IPC分类号:

    H02J7/00; B60R16/02

    主分类号:

    H02J7/00

    申请人: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剑辉; 罗杰·罗尼; 乔弗瑞·林根沃德

    地址: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发区通港路88号滨江国际大厦5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代理人:

    林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以及具有该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属于车辆内饰技术领域。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安装于车辆上。便携终端可插入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置于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中间的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连接车辆电源的供电插头、连接便携终端的充电插头以及连接供电插头与充电插头的充电线束。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承载所述便携终端的座体部。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座体部上。本发明实现在车辆上对便携终端提供充电的同时,对该充电装置本身和进行充电的便携终端提供妥善的放置位置,以避免其对驾驶造成影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安装于车辆上,便携终端可插入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置于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中间的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连接车辆电源的供电插头、连接便携终端的充电插头以及连接供电插头与充电插头的充电线束,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承载所述便携终端的座体部,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座体部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以及排档操作。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便携终端最接近储物盒端仍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便携终端最接近排档端仍不影响排档操作。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具有两个使用位置,使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正常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一位置,便携终端距离排档最远,距离储物盒最近;第二位置为避让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二位置,便携终端距离储物盒最远,距离排档最近。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分别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还具有一关闭位置;座体部转动到该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进行充电。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 部至少还一个分别对应关闭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之间可以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充电装置的开放安装空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可以使用挡板封闭;当需要安装所述充电装置时,所述挡板可被拆除。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为开槽。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包括一固定在基座上的下座体、一可与下座体固定的上座体、一被下座体和上座体固定在中间的中间体以及一固定在下座体上并令上座体和下座体相对基座转动的转轴件。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为卡扣固定。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被紧密固定在上座体和下座体中间。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件包括固定在下座体上的轴以及将下座体固定在基座上的固定片,所述轴套接在固定片上并可相对于固定片旋转。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具有一孔,所述中间体具有一与所述孔对应的并容纳部分便携终端的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插头穿过所述孔,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还具有一便于使用者操作便携终端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弧形凹陷部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卡扣固定在基座上的盖体。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排被点亮后可被使用者看见光亮的LED灯,所述LED灯位于基座上并连接充电线束。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LED灯是否点亮的开关,所述开关位于基座上并连接充电线束。

    20.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排被点亮后可被使用者看见光亮的LED灯以及控制LED灯是否点亮的开关,所述LED灯和开关位于基座上,通过充电线束连接;所述上座体一侧边具有一可以顶到开关触点的突起;所述座体部转动时,上座体的突起顶到开关时,所述LED灯断电,所述LED灯不被点亮,当突起未顶到开关时,所述LED灯通电,所述LED灯被点亮。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插头连接到车辆的点烟器上。

    22.  一种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包括可被便携终端插入而进行充电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排档以及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置于储物盒与排档中间的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连接车辆电源的供电插头、连接便携终端的充电插头以及连接供电插头和充电插头的充电线束,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承载所述便携终端的座体部,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座体部上。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以及排档操作。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便携终端最接近储物盒端仍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便携终端最接近排档端仍不 影响排档操作。

    25.  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具有两个使用位置,使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正常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一位置,便携终端距离排档最远,距离储物盒最近;第二位置为避让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二位置,便携终端距离储物盒最远,距离排档最近。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凹槽,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分别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还具有一关闭位置;所述充电装置座体部转动到该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进行充电。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一个分别对应关闭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29.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之间可以设有安装所述充电装置的开放安装空间。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的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可以使用挡板封闭;当需要安装所述充电装置时,所述挡板可被拆除。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及车辆中控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及具有该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便携终端设备(例如使用手机、MP3、电子书等)的频率越来越高,便携终端设备电力的消耗也很快,当使用者在驾驶过程中便携终端设备电池电力用尽而需要充电才能继续使用。目前车辆上能直接提供电能的装置就是车辆的点烟器,使用者可以通过一条一端连接在点烟器上而另一端接在便携终端设备充电插口上的线束来给便携终端设备充电。这时连接了线束的便携终端设备在车辆上的放置的位置很难选择,若直接放置在车辆仪表板上,在驾驶过程中便携终端设备容易滑落,若直接放置在车辆中控台上,会影响驾驶员切换档位。而连接的线束也会对驾驶造成一定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可以加载在车辆上的车载充电器,如中国专利第CN2765366号,包括基座、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由点烟器供电插头、充电电路以及充电接头构成。该车用充电器还设有固定装置,可以将放置于基座表面上的被充电设备卡紧,起到固定被充电设备的作用。但是该车载充电器同样存在充电器本身的放置位置难以选择的问题,造成充电器容易滑落或者影响驾驶员切换档位困难的问题。同时,其充电电路和充电接头之间的线束也同样对驾驶造成影响。车载充电器无法有效的与车辆进行整合。
    另外,不管是采用现有的线束方式还是现有的车载充电器,都存在点烟 器接口或者供电接头都是直接暴露于车厢中,会受到杂物、灰尘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充电功能,或影响充电效果,或缩减充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其可以实现在车辆上对便携终端提供充电的同时对该充电装置本身和进行充电的便携终端提供妥善的放置位置,以避免其对驾驶造成影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其可以实现在车辆上对便携终端提供电源充电的同时对该充电装置本身和进行充电的便携终端提供妥善的放置位置,以避免其对驾驶造成影响。
    依据本发明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安装于车辆上,便携终端可插入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置于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中间的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连接车辆电源的供电插头、连接便携终端的充电插头以及连接供电插头与充电插头的充电线束。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承载所述便携终端的座体部。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座体部上。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以及排档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便携终端最接近储物盒端仍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便携终端最接近排档端仍不影响排档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具有两个使用位置。使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正常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一位置,便携终端距离排档最远,距离储物盒最近。第二位置为避让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二位置,便携终端距离储物盒最远,距离排 档最近。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分别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还具有一关闭位置。座体部转动到该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进行充电。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一个分别对应关闭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车辆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之间可以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充电装置的开放安装空间。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可以使用挡板封闭。当需要安装所述充电装置时,所述挡板可被拆除。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为开槽。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包括一固定在基座上的下座体、一可与下座体固定的上座体、一被下座体和上座体固定在中间的中间体以及一固定在下座体上并令上座体和下座体相对基座转动的转轴件。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为卡扣固定。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中间体被紧密固定在上座体和下座体中间。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转轴件包括固定在下座体上的轴以及将下座体固定在基座上的固定片。所述轴套接在固定片上并可相对于固定片旋转。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下座体具有一孔。所述中间体具有一与所述孔对应的并容纳部分便携终端的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插头穿过所述孔,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中间体还具有一便于使用者操作便携终端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弧形凹陷部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一卡扣固定在基座上的盖体。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排被点亮后可被使用者看见光亮的LED灯。所述LED灯位于基座上并连接充电线束。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一控制LED灯是否点亮的开关。所述开关位于基座上并连接充电线束。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排被点亮后可被使用者看见光亮的LED灯以及控制LED灯是否点亮的开关,所述LED灯和开关位于基座上,通过充电线束连接。所述上座体一侧边具有一可以顶到开关触点的突起。所述座体部转动时,上座体的突起顶到开关时,所述LED灯断电,所述LED灯不被点亮,当突起未顶到开关时,所述LED灯通电,所述LED灯被点亮。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供电插头连接到车辆的点烟器上。
    依据本发明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车辆中控台,包括可被便携终端插入而进行充电的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排档、储物盒。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置于储物盒与排档中间的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连接车辆电源的供电插头、连接便携终端的充电插头以及连接供电插头与充电插头的充电线束。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基座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承载所述便携终端的座体部。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座体部上。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以及排档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与充电插头连接时,便携终端最接近储物盒端仍不影响储物盒打开,便携终端最接近排档端仍不影响排档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具有两个使用位置。使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正常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一位置,便携终端距离排档最远,距离储物盒最近。第二位置为避让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二位置,便携终端距离储物盒最远,距离排档最近。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分别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转动时,至少还具有一关闭位置。座体部转动到该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进行充电。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座体部至少还一个分别对应关闭位置的凹槽。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头部可以卡在所述凹槽位置。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车辆中控台储物盒与排档之间可以设有安装所述充电装置的开放安装空间。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开放安装空间可以使用挡板封闭。当需要安装所述充电装置时,所述挡板可被拆除。
    本发明由于座体部可以相对于基座进行旋转,则将便携终端置于便携终端充电装置中进行充电,不影响车辆驾驶者操作排档和对储物盒进行取放物品操作,不会对驾驶产生安全隐患。进一步地,当使用者进行储物盒取放物品操作的时候,可将充电的便携终端旋转至远离储物盒端。当使用者进行排档操作的时候,可将充电的便携终端旋转至远离排档端。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便携终端充电的同时,不影响储物盒存取物品和排档操作,方便驾驶者。同时,本发明充电装置固定安装到中控台储物盒和排档中间位置的开槽内不会发生移动和滑落,避免对驾驶造成影响。
    本发明由于座体部可以相对基座旋转并将容置空间转至基座端不暴露于车厢中,而充电插头安装在容置空间内,因此避免了充电插头直接暴露于车厢中,不会受到车内杂物、灰尘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会影响充电功能,也不会影响充电效果,进而提高了充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旋转座体部,控制容置空间相对基座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方便车辆驾驶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中控台示意图。
    图2为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便携终端充电装置的LED灯连接示意图。
    图5为便携终端连接在便携终端充电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5A为图5的立体图。
    图6为图5A沿A-A方向的剖视图,以及座体部的转动位置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7、图8为座体部的转动位置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座体部的转动位置在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辆中控台100
    中控台储物盒101
    储物盒盖1011
    排档102
    自动档把1021
    手动档把1022
    手刹103
    方向盘104
    仪表盘105
    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
    基座201
    盖体202
    开口一2021
    遮蔽部2022
    下座体203
    孔2031
    凹槽2032、2033、2034
    上座体204
    开口二2041
    外凸部2042
    突起2043
    中间体205
    容置空间2051
    凹陷部2052
    转轴件206
    固定片2061
    轴2062
    LED灯207
    充电插头208
    供电插头209
    便携终端210
    开关211
    球头柱塞212
    应力缓冲装置213
    通道214
    充电线束215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车辆的中控台100。在中控台100的储物盒101和排挡102的中间位置设置一开放安装空间。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安装到该开放安装空间内。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放安装空间为开槽。 所述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由于安装在开槽内,因此不会发生晃动或移动等情况。当然,所述开放安装空间在没有安装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时,可以用一挡板封闭,当使用者选择安装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时,将该挡板拆除,将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安装到挡板拆除后形成的开放空间,即开槽内。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可以作为选配装置,被用户选择后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到车辆上。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可通过粘贴或者螺钉固定等方式安装在车辆上。
    所述供电插头209可以与车辆的点烟器连接。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储物盒101内安装有点烟器,所述充电线束215经过储物盒101与开放安装空间之间的中间壁上的通道214,进入储物盒101内部,并令供电插头209连接储物盒101内的点烟器以对接使用车载蓄电池。诚然,供电插头209也可以不通过点烟器,而直接连接车辆的电源(例如车辆蓄电池)。另外,位于储物盒101内的充电线束215也可以用卡子固定在储物盒101内壁上,或者在储物盒101内壁设置管道容置充电线束215以避免充电线束占用储物盒空间(为方便示意,图中充电线束215并未固定)。所述储物盒可以设有盖。当盖闭合后,所述充电线束215不可见。因此,所述充电线束215位于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和储物盒101内部,储物盒101盖子闭合后,使用者看不到充电线束215,则充电线束215不会对使用者操作中控台造成任何影响。车载充电器可以有效的与车辆进行整合。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的爆炸图和立体组合图。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包括基座201、可卡扣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基座201固定的盖体202以及安装于基座201上并可以相对于基座201转动的座体部。所述座体部包括下座体203、上座体204、中间体205以及转轴件206。下座体203可与上座体204卡扣固定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所述中间体205被下座体203和上座体204紧密固定在中间。所述转轴件206包括轴2062和固定片2061,其中轴2062固定在下座体203的两侧。转轴件 206的固定片2061固定在基座201上。轴2062套接在固定片2061上,从而使下座体203和上座体204并连同中间体205可以相对于基座201转动。所述下座体203具有一孔2031,而所述中间体205具有一与所述孔对应的容置空间2051,所述容置空间2051可以用来放置进行充电的便携终端210。所述充电插头208穿过所述孔2031,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2051内。。
    结合图5和图5A,充电时,将所述便携终端210插入该容置空间2051内,该充电插头208与便携终端210的充电插座配合进行充电。所述中间体205还具有一与容置空间2051相连的弧形凹陷部2052,用于配合使用者操作便携终端210,比如安放或取出便携终端210或操作便携终端210上的按键。
    所述上座体204还具有至少一便于使用者对座体部进行旋转的外凸部2042,所述外凸部2042的形状为便于使用者捏握旋转为宜。所述盖体202还具有一开口一2021,所述上座体204还具有一开口二2041,所述开口二2041保证所述容置空间2051和凹陷部2052露出,令使用者可以插入便携终端210至容置空间2051内,并通过凹陷部2052对便携终端210进行操作。所述开口一2021除了保证所述容置空间2051和凹陷部2052露出,令使用者可以插入便携终端210至容置空间2051内,并通过凹陷部2052对便携终端210进行操作外,所述开口一2021还需保证所述外凸部2042露出,便于使用者操作所述外凸部2042。所述盖体202还包括用于罩住上座体204的上表面的两侧的遮蔽部2022,遮蔽部2022较常用的为弧状突起,但也不排除其它形状的使用,遮蔽部2022可以令罩住后的座体部更加美观。继续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还包括用于显示开启状态的LED灯207(容后详述)。
    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还包括一用于防止基座201与中控台100开槽发生机械碰撞摩擦的应力缓冲装置213。
    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还包括一控制所述LED灯207的开关211。所述开关211位于基座201上并设有一开关触点。所述上座体204一侧边具有一可以顶到开关211开关触点的突起2043。从而实现转动所述座体部 以通过开关211控制所述LED灯207是否通电,进而控制LED灯点亮或熄灭。
    进一步参考图4及图9,LED灯207连接开关211和供电插头209以显示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处于关闭状态还是工作状态。其中当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被打开并处于工作状态,LED灯207被点亮。当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处于关闭状态,LED灯207熄灭。所述供电插头209连接充电线束215并经过充电线束215连接充电插头208。所述LED灯207为至少一排,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两排。充电插头208位于两排LED灯207之间。由于所述LED灯207显示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的关闭和工作状态,因此其为使用者可见。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在设置LED灯207相应位置处的座体部或盖体202的材质可采用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或者小孔,从而实现LED灯被点亮后被使用者所见。
    参看图5和图5A。图5是便携终端210接插在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上的俯视图,图5A是便携终端210接插在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上的立体图。当便携终端210竖直或大致竖直地放置于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中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旋转座体部,即使用者转动便携终端210进而实现旋转座体部,改变便携终端210靠近储物盒101端或者靠近排档102端。由于便携装置一般情况下竖直或大致竖直地放置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中,且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是可以转动的,因此占用中控台的空间很小,并且不会影响储物盒101的取物和排档102的操作。
    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201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210与充电插头208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101打开以及排档102操作为宜。并且座体部相对于基座201转动范围为便携终端210与充电插头208连接时,便携终端210最接近储物盒101端仍不影响储物盒101打开,便携终端210最接近排档102端仍不影响排档102操作为最佳。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201转动时,具有三个转动位置,一为两个使用位置,使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为正常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一位置时便携终端210距离排档102最远而距离储物盒101最近;第二位置为避让使用位置,座体部转动到第二位置时便携终端210距离储物盒101最远而距离排档102最近;另一为关闭位置,座体部转动到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210进行充电。当然,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亦可以选用上述转动位置中的两个使用位置,而不选用关闭位置。则这样的话,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不设置关闭状态。而且,亦可以除了选择上述三个转动位置外,还选择其他转动位置,而为使用者提供选择更多的便携终端使用视角。当然前提是需要满足便携终端210与充电插头208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101打开以及排档102操作即可。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满足便携终端210与充电插头208连接时,不影响储物盒101打开以及排档102操作的前提下,仅选择上述两个使用位置的其中一个使用位置。
    参看图6,所述座体部的下座体203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凹槽,其中一侧的凹槽分别为2032、2033、2034。诚然,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只在所述座体部的下座体203的一侧设置三个凹槽2032、2033、2034。
    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对应凹槽的位置还设有一对球头柱塞212,当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凹槽2032位置时,为转动位置的第一位置,也就是正常使用位置,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距离排档102最远,距离储物盒101最近。而凹槽2032在下座体203上的位置最佳的为保证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不影响储物盒101取物,而由于距离排档102最远,当然不影响排档操作。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令凹槽2032在下座体203上的位置即便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对储物盒101取物有些影响,而取物的时候可以转动便携终端210至2033靠近排档102,取完将便携终端210转回原来的2032位置,靠近储物盒。
    参看图7,当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凹槽2033位置时,为第二位置,也就是避让使用位置,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距离排档102最近,距离储物盒101最远,而凹槽2033在下座体203上的位置最佳的为保证充电中的便携 终端210不影响排档102的使用,而由于距离储物盒101最远,当然不影响取物操作。
    结合图1和图8,车辆包括手刹103、方向盘104、仪表盘105等通用配置,同时,排档102也可以为自动档把1021或者手动档把1022。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设置在储物盒101和排档102(图示为自动档把1021或者手动档把1022)之间。储物盒101具有储物盒盖1011。便携终端210处于图中实线位置为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凹槽2033位置,为第二位置,也就是避让使用位置,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距离排档102最近,距离储物盒101最远。便于储物盒101打开储物盒盖1011取放物品。便携终端210处于图中虚线位置为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凹槽2032位置,为第一位置,也就是正常使用位置,充电中的便携终端210距离排档102最远,距离储物盒101最近。便于排档102的操作。
    参看图9,当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凹槽2034位置时,为关闭位置,座体部转动到关闭位置,不对便携终端210进行充电。上座体204具有一突起2043(图9并未示出,参见图2),所述突起2043可以顶到位于基座201上的开关211的开关触点上,则LED灯207断电,LED灯207熄灭,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进入关闭状态。而当球头柱塞212的头部卡在其他位置的时候,所述突起2043不与开关211的开关触点抵接,LED灯207都会被点亮,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处于工作状态。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中间体205除容置空间2051和弧形凹陷部2052外的其他部分表面被上座体204遮蔽。所述上座体204除开口二2041及外凸部2042外的其它部分为盖体202遮蔽,且上述遮蔽表面优选的为易于转动的弧形表面。使用者手握上座体204的外凸部2042令上座体204、下座体203以及被紧密固定在上座体204和下座体203之间的中间体205相对于基座201转动。当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进入关闭状态时,相对于基座201转动座体部,也就是说转动上座体204、下座体203和其间的中间体205,令中间体205具有的放置所述欲充电便携终端210的容置空间2051,以及容置空间 2051内安装的充电插头208,以及上座体204的开口二2041均被转向基座201端,收容于基座201内。当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从关闭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时,相对于基座201转动座体部,也就是说转动上座体204、下座体203和其间的中间体205,令中间体205具有的放置所述欲充电便携终端210的容置空间2051,以及容置空间2051内安装的充电插头208,以及上座体204的开口二2041均被向远离基座201端转动而外露于车厢内。所述座体部相对于基座201转动可以令容置空间2051外露同时开关211不被顶到。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进入工作状态,LED灯207被点亮。将容置空间2051转至基座201端,令容置空间2051收容于基座201内,开关211被顶到,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进入关闭状态,LED灯207熄灭,不被点亮。本发明由于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进入关闭状态时,容置空间2051不外露,防止了容置空间2051和位于其中的充电插头208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灰尘及杂物进入容置空间2051而影响使用。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一个连接所述充电插头208的外置开关,所述外置开关可以设置在所述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的外表面,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外置开关控制所述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是否对便携终端210进行充电。从而避免了便携终端210电量充满后继续充电,对便携终端210造成的损害。
    本发明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200设置于车辆中控台上,结构紧凑,利于使用者操作,方便在便携终端210充电时收容便携终端210。同时,便携终端210充电时不需要额外的电缆连接,不妨碍驾驶,方便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了驾驶的便利性。
    所述容置空间2051可以根据相应的便携终端尺寸进行设置。在本发明另一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2051可以通过在其两侧设置弹簧臂或类似结构,而对容置空间2051的大小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便携终端210。
    本发明便携终端210的充电端连接充电插头208,充电插头208也可以根据使用者所使用便携终端210的品牌和种类进行更换,如可以是苹果或者 三星的充电插头等。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迥异于习知技术之特征,极具实用价值。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方式仅系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之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关 键  词:
    一种 车载 便携 终端 充电 装置 车辆 中控台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车载便携终端充电装置及车辆中控台.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531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