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轨底坡测量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轨轨底坡测量仪.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05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 N 1 0 4 2 1 0 5 1 0 A (21)申请号 201410540520.1 (22)申请日 2014.10.14 B61K 9/08(2006.01) G01C 9/00(2006.01) (71)申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地址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北二环 东路17号 (72)发明人王建西 王明生 李向国 路永婕 张晓东 牛红凯 黄守刚 马超 赵慧丽 王志臣 吴彦杰 (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代理人张红卫 (54) 发明名称 钢轨轨底坡测量仪 (5。
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包括 在外力作用下可同时于两股钢轨上滚动的走行装 置,所述走行装置上设有用于测量钢轨轨侧直线 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夹角及轨鄂直线段与水 平线之间夹角的钢轨倾斜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整 个轨道倾斜角度的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用于采集 测量数据的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以及供电系统; 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 钢轨倾斜测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的测量信 号输出端,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分别连接钢轨 倾斜测量装置、轨道倾斜测量装置、信息采集与显 示系统的电源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 且能够同时连续对两股钢轨的轨底坡进行测量, 同时能够给出所。
3、测量钢轨的具体位置信息。本发 明适用于对我国各种主要型号的钢轨进行轨底坡 的测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0510 A CN 104210510 A 1/2页 2 1.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外力作用下可同时于两股钢轨上滚动的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上设有用于测量钢 轨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夹角及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钢轨倾斜测 量装置,用于测量整个轨道倾斜角度的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用于采集测量。
4、数据的信息采集 与显示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钢轨倾斜测 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的测量信号输出端,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分别连接钢轨倾斜 测量装置、轨道倾斜测量装置、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电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包括作为安 装载体的横梁,所述横梁横跨左、右两股钢轨,横梁两端与钢轨接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钢轨 滚动接触的行走轮;横梁上还设有用于施加推力的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包 括用于测量钢轨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夹角的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以及用于。
5、测 量钢轨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轨鄂倾斜测量机构,所述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轨鄂 倾斜测量机构分别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的两端,并与钢轨的非工作边接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 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均包括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均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上,另一端 固设有轨侧/轨鄂倾斜测量组件,所述轨侧/轨鄂倾斜测量组件未与固定臂的一端通过测 量轮抵压于钢轨侧面/钢轨轨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侧倾斜测量组件包 括第一倾角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通过第一销钉与测量轮固连,第 一压力传感。
6、器设于测量轮与第一销钉之间,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 第一销钉上设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固设于固定臂上,第一销钉可旋转地贯穿第 一固定夹中间的销孔,在第一固定夹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一销钉外套装有第一弹性 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压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鄂倾斜测量组件包 括第二倾角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通过第二销钉与测量轮固连,第 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测量轮与第二销钉之间,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 第二销钉上设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固设于固定臂上,第。
7、二销钉可旋转地贯穿第 二固定夹中间的销孔,在第二固定夹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一销钉外套装有第二弹性 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压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臂上;所述第二固 定夹上还固设有第三销钉,所述第三销钉未与第二固定夹固连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固定臂 上,在第三销钉外套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夹固连,另一端与 固定臂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 倾斜测量装置包括固设于横梁中间部分的第三倾角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 采集与显示系统包括作为控制中心。
8、的主控单元、采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 信号输入端分别采集钢轨倾斜测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测量的信息,信号输出端连接 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主控单元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10510 A 2/2页 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 还包括用于对钢轨轨底坡测量仪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固设于横梁上,其信 号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定位信号输入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10510 A 1/7页 4 钢轨轨底坡测量仪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
9、域,涉及一种轨底坡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钢轨轨底 坡测量仪。 背景技术 0003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 用。轨道是铁路运输的下部基础,钢轨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底坡影响轮轨接触关系 和钢轨受力。 0004 合理设置钢轨的轨底坡能够令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集中于钢轨的轨顶中部,因此能 够提高钢轨横向稳定性,减轻钢轨头部的不均匀磨损,同时有利于减小钢轨头部的塑性流 动;而如果钢轨的轨底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影响钢轨的正常使用。 0005 为了令钢轨的轨底坡合理设置,需要对其进行测量,目前的测量方法多是通过车 轮与钢轨接触时产生的光带评估出。
10、轨底坡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光带在钢轨顶面的正中间 时,则表示轨底坡的设置合理;而如果光带偏向钢轨的工作边(即能够和车轮轮缘接触的一 边),则表示轨底坡设置的较小;如果光带偏向钢轨的非工作边(即钢轨外侧边),说明轨底 坡设置的过大,遇到轨底坡设置的过大或过小时,都需要工作人员对轨底坡进行调整,直至 轨底坡的设置合理为止。 0006 上述的测量方法只能定性的判断轨底坡设置的是否合理,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同 时,上述的测量方法是对单点的轨底坡进行测量,不能实现在线路上的连续测量,且不能同 时测量左右两股钢轨。此外,上述的测量方法不具备定位系统,测量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11、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该测量仪能够对轨底坡进行定量 的连续测量,且能够同时测量左右两股钢轨的轨底坡,并具有定位功能。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它包括: 在外力作用下可同时于两股钢轨上滚动的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上设有用于测量钢 轨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夹角及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钢轨倾斜测 量装置,用于测量整个轨道倾斜角度的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用于采集测量数据的信息采集 与显示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钢轨倾斜测 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的测量信号输出端,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分别连接钢轨倾斜。
12、 测量装置、轨道倾斜测量装置、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电源端。 0009 作为对本发明走行装置的限定:所述走行装置包括作为安装载体的横梁,所述横 梁横跨内、外两股钢轨,横梁两端与钢轨接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钢轨滑动接触的行走轮;横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2/7页 5 梁上还设有用于施加推力的推杆。 0010 作为对本发明钢轨倾斜测量装置的限定:所述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钢 轨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夹角的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以及用于测量钢轨轨鄂直 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轨鄂倾斜测量机构,所述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轨鄂倾斜测量机构 分别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的两端,并与钢轨的非工作。
13、边接触设置。 0011 作为对本发明钢轨倾斜测量装置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轨鄂倾 斜测量机构均包括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均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上,另一端固设有 轨侧/轨鄂倾斜测量组件,所述轨侧/轨鄂倾斜测量组件未与固定臂的一端通过测量轮抵 压于钢轨侧面/钢轨轨鄂上。 0012 作为对本发明轨侧倾斜测量组件的限定:所述轨侧倾斜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倾角传 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通过第一销钉与测量轮固连,第一压力传感器 设于测量轮与第一销钉之间,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一销钉上设 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固设于固定臂上,第一销钉可旋转地贯穿第一固定。
14、夹中间 的销孔,在第一固定夹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一销钉外套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 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压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臂上。 0013 作为对本发明轨鄂倾斜测量组件的限定:所述轨鄂倾斜测量组件包括第二倾角传 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通过第二销钉与测量轮固连,第二压力传感器 设于测量轮与第二销钉之间,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二销钉上设 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固设于固定臂上,第二销钉可旋转地贯穿第二固定夹中间 的销孔,在第二固定夹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二销钉外套装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 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压力传感器上,另一端固设于。
15、固定臂上;所述第二固定夹上还固 设有第三销钉,所述第三销钉未与第二固定夹固连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固定臂上,在第三 销钉外套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夹固连,另一端与固定臂固 连。 0014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轨道倾斜测量装置包括固设于横梁中间部分的 第三倾角传感器。 0015 作为对本发明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限定: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包括作为控 制中心的主控单元、采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采集钢轨倾 斜测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测量的信息,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主 控单元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 00。
16、16 作为对本发明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还包 括用于对钢轨轨底坡测量仪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固设于横梁上,其信号输 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定位信号输入端。 0017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发明设有行走装置,在行走装置上设有钢轨倾斜测量装置、轨道倾斜测量装置, 其中所述行走装置能够同时于两个钢轨上行走,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和轨道倾斜测量装置能 够测量钢轨侧面直线段、轨鄂直线段,以及钢轨上表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因此本发明的 钢轨轨底坡测量仪能够同时对两股钢轨进行连续的测量; (2)本发明的行走装置包括横跨。
17、内外两股钢轨的横梁,横梁上设有推杆,外部工作人员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3/7页 6 通过对推杆施加推力后,横梁能够依靠设于横梁上的行走轮在钢轨上连续行走,测量装置 也能够对钢轨的轨底坡进行连续测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本发明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包括轨侧倾斜测量机构、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分别能够 测量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以及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与 钢轨倾斜测量机构测量的钢轨倾斜角度相配合为轨底坡的测量提供了准确有效的计算数 据; (4)本发明的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均包括由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 器,能够定量地测量出两股钢轨与水平线之间。
18、的夹角值;而轨道倾斜测量装置则可以定量 地测量出轨道的倾斜角度值,最终得到准确的内外钢轨的轨底坡的角度数值,相对现有技 术的定性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对钢轨的调整更为清晰; (5)本发明还设有定位装置,能够对钢轨轨底坡倾斜测量仪进行定位,即可得到钢轨轨 底坡测量的具体位置,同时给出的位置信息更为精确。 0018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同时连续对两股钢轨的轨底坡进 行测量,同时能够给出所测量钢轨的具体位置信息。 0019 本发明适用于对我国各种主要型号的钢轨进行轨底坡的测量。 0020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
19、明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轨侧倾斜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夹10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鄂倾斜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夹10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轨轨底坡测量点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轨轨侧直线段与轨鄂直线段测量的原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轨轨底坡测量的原理图。 0022 图中:1横梁,2行走轮,3推杆,41第一固定臂,42第二固定臂,51第一 测量轮,52第二测量轮,6耳板,71第一倾角传感器,72第二倾角传感器, 81第一 压力传感器,。
20、82第二压力传感器,91第一销钉,92第二销钉,93第三销钉,101第 一固定夹,102第二固定夹,11盒体,12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 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 本实施例为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如图1所示,它包括: (1)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可同时于两股钢轨上滚动。本实施例中的走 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作为安装载体的横梁1,所述横梁1横跨左、右两股钢轨,横梁1两端 与钢轨接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钢轨滑动接触的行走轮2;横梁1上还设有用于施加推力的 推杆3,本实施例中的推杆3设于横梁1的中间部位,为了方便外部工作人员的操作,将推杆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21、 4/7页 7 3与横梁1之间设置有夹角。 0024 (2)钢轨倾斜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轨轨侧直线段及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 角。本实施例中的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钢轨轨侧直线段与水平线的铅垂线之间 夹角的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以及用于测量钢轨轨鄂直线段与水平线之间夹角的轨鄂倾斜测 量机构,所述轨侧倾斜测量机构与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分别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的两端, 并与钢轨的非工作边接触设置。 0025 上述的轨侧倾斜测量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固定臂41,所述第一固定臂41的一 端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1上,另一端固设有轨侧倾斜测量组件,轨侧倾斜测量组件未与 第一固定臂41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一测量。
22、轮51抵压于钢轨的侧面上。 0026 为了结构的简单,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第一固定臂41设计为“I”型的长条 板状,同时在横梁1的横向端部上固设有耳板6,耳板6上设有沿其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通 孔,安装时,利用第一固定臂41上的螺栓穿过耳板6上的通孔,并调整好第一固定臂41的 后,利用螺母将螺栓位置固定即可。利用耳板6上长条型螺栓孔,可以上下移动第一固定臂 41,从而使轨侧倾斜测量组件,适应不同轨头高度。 0027 而上述的轨侧倾斜测量组件如图3所述包括第一倾角传感器71、第一压力传感器 81,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71通过第一销钉91与第一测量轮51固连,第一压力传感器81设 于第一测量轮51。
23、与第一销钉91之间,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7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1之间 的第一销钉91上设有第一固定夹101,所述第一固定夹101固设于固定臂41上,第一销钉 91可旋转地贯穿第一固定夹101中间的销孔,在第一固定夹10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1之间 的第一销钉91外套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压力传感器81上, 另一端固设于第一固定臂41上。第一弹性件给测量轮施加压力,保持第一测量轮51与钢 轨侧面在测量过程中始终密贴。第一销钉91呈椭圆型,在销的中部有椭圆型的孔,该孔用 于固定椭圆销;采用这种椭圆型孔,能够使得椭圆销在左右可以移动,适应轨距的变化;上 下可以倾斜,使得测量轮能够。
24、与钢轨侧面密贴。 0028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夹101如图4所示,两端设有第一凹槽,设置第一凹槽的两 面呈“工”字形。在第一固定臂41与耳板6连接相对的一端设有沿第一固定臂41长度方 向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宽度与第一固定夹101两端的第一凹槽相匹配,安装时,第 一凹槽卡入第二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夹101与第一固定臂41固定。 0029 上述的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二固定臂42,所述第二固定臂42的 一端高度可调地固设于横梁1上,另一端固设有轨鄂倾斜测量组件,轨鄂倾斜测量组件未 与第二固定臂42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二测量轮52抵压于钢轨的轨鄂上。而由于轨鄂倾斜测 量机构中。
25、的第二测量轮52必须抵压于钢轨的轨鄂上,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二固定臂42做成 “L”型,第二固定臂42的顶端通过与第一固定臂41相同的方式与横梁1固连。利用耳板6 上长条型螺栓孔,可以上下移动第二固定臂42,从而使轨鄂倾斜测量组件,适应不同轨头高 度。 0030 本实施例中的轨鄂倾斜测量组件的结构于轨侧倾斜测量组件的结构基本类似,如 图5所示包括第二倾角传感器72、第二压力传感器82,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72通过第二销 钉92与测量轮固连,第二压力传感器82设于第二测量轮52与第二销钉92之间,所述第二 倾角传感器7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2之间的第二销钉92上设有第二固定夹102,所述第二 说 明 。
26、书CN 104210510 A 5/7页 8 固定夹102固设于第二固定臂42上,第二销钉92可旋转地贯穿第二固定夹102中间的销 孔,在第二固定夹10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2之间的第二销钉92外套装有第二弹性件,所述 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压力传感器82上,另一端固设于固定臂第二42上;所述第二 固定夹102上还固设有第三销钉93,所述第三销钉93未与第二固定夹102固连的一端可 移动地设于第二固定臂42上,在第三销钉93外套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 与第二固定夹102固连,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臂42固连。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椭圆型的第二销 钉92上,给测量轮施加压力,适应轨面的高低变。
27、化,保持测量轮与轨鄂在测量过程中始终 密贴;第三弹性件安装在圆形的第三销钉93上,给固定架施加一定的横向力,适应两股钢 轨的间距变化。 0031 上述第二固定夹102的结构于第一固定夹101的结构类似,具体如图6所示,其两 端具有第三凹槽,两个侧面也呈“工”字形,而在第二固定臂42的横向壁上具有一与第三凹 槽相匹配的第四凹槽,安装时,第二凹槽卡装于第四凹槽内。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固定夹的 “工”字形侧面上还固设有第三销钉93。 0032 上述的第一销钉91与第二销钉92均采用椭圆销,而第一固定夹101与第二固定 夹102的销孔也相应的为椭圆形孔,采用这种椭圆型孔,能够使得椭圆销在左右可以移动, 。
28、适应两股钢轨之间间距的变化。而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则采用简单易得的 弹簧即可。 0033 (3)轨道倾斜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轨上表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的 轨道倾斜测量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第三倾角传感器即可,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及仪器的 安全,本实施例将第三倾角传感器固设于横梁1中间的盒体11内。 0034 (4)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用于采集上述钢轨倾斜测量装置和轨道倾斜测量装置 所测量的数据。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包括作为控制中心的主控单元(本实施 例采用单片机)、采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12(本实施例采用便携式笔记本),所述采集模块 的信号输入端分别采集钢轨倾斜。
29、测量装置与轨道倾斜测量装置测量的信息,信号输出端连 接主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主控单元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12的显示信号输入 端。还包括用于对钢轨轨底坡测量仪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北 斗星定位系统),所述定位装置固设于横梁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定位信号输入 端。而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显示模块12设于推杆3上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阅读,其他 模块均设于盒体11内。 0035 (5)供电系统,用于对上述的各个装置、系统进行供电。所述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 端分别连接钢轨倾斜测量装置、轨道倾斜测量装置、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的电源端。本实施 例中的供电系统也设于盒体11内。。
30、 0036 本实施例的具体测量原理为:由于铁路的钢轨呈“工”字型,外形由曲线段和直线 段组成,大多地方为曲线。分析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为50kg/m,60kg/m和75kg/m三种钢轨 类型,综合三中类型的钢轨特点,发现钢轨的直线段主要是轨头两侧、轨鄂的地方和轨底上 面和轨底底面这几个地方。其中部分轨底的下方与橡胶垫板相接触,轨底上方有扣件,因 此,这个地方的直线段适用沿线路连续测量,有中间被其它物体隔断。而轨头两侧和轨鄂地 方直线段在线路方向都是连续的,因此,本实施例以这两个地方为测量点,如图7所示。 0037 由于50kg/m钢轨的轨侧直线段长度19mm,轨鄂直线段长度19mm;60kg/m。
31、钢轨的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6/7页 9 轨侧直线段长度22mm,轨鄂直线段长度18mm;75kg/m钢轨轨侧直线段长度30mm,轨鄂直线 段长度18mm。因此,这三种轨型的轨侧直线段和轨鄂直线段都足够长,满足测量需要接触面 的宽度。 0038 平直轨道地段,轨底坡测量方法,如图8所示: 利用轨侧倾斜测量模块,可以测出轨侧直线段的与水平线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根 据轨底坡的定义和几何角度转换关系,则有,其中为轨侧直线段与钢轨对 称轴之间的夹角,为轨底坡。 0039 利用轨鄂倾斜测量模块,可以测出轨鄂直线段的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根据轨 底坡的定义和几何角度转换关系,则有,为轨鄂。
32、直线段与轨底面夹角。 0040 和与钢轨的类型有关,为已知值,见表1。 0041 曲线轨道地段,由于有超高,钢轨会随之倾斜,轨底坡测量原理如图9所示:利 用轨侧倾斜测量机构,可以测出内轨和外轨轨侧直线段的与垂直线的夹角、;利用 轨道倾斜测量装置,可以测出轨道的倾斜角度。根据轨底坡的定义和几何角度转换关 系,则有,为轨侧直线段与钢轨对称轴的夹角, 为内轨轨底坡和外轨轨底坡。 0042 利用轨鄂倾斜测量机构,可以测出内轨和外轨的轨鄂直线段的与水平线的夹角 、;利用轨道倾斜测量装置,可以测出轨道的倾斜角度。根据轨底坡的定义和几何 角度转换关系,则有,为轨鄂直线段与轨底面夹 角。 0043 测得的轨底。
33、坡的角度值后,根据三角函数运算分别得到,并换算成轨底坡 正切值表示,并用比值的方法表达,1/(1/ )。 0044 而本实施例的使用步骤为: 一、安装走行部件:将走行装置安装到钢轨上,并进行试运行,检查各个走行轮运转是 否正常。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7/7页 10 0045 二、安装钢轨倾斜测量装置:根据钢轨类型,调整钢轨倾斜测量装置中的第一固定 夹101和第二固定夹102,使得测量轮处于轨侧直线段和轨鄂直线段的中部。 0046 三、打开电源管理系统,检查系统电量。 0047 四、打开信息采集系统,输入设备使用人员名称、线路名称、钢轨类型和上下行。开 启定位系统。初始化钢轨。
34、倾斜传感器、轨道倾斜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0048 五、微调钢轨倾斜测量装置。调整轨侧倾斜测量固定夹和轨鄂倾斜测量固定夹,使 轨侧测量轮与轨侧接触,并施加一定压力(一般为10N,压力从压力传感器获得)。 0049 六、推动轨底坡测量仪,测量轨底坡。 0050 七、处理测量数据:首先两个压力传感器测量数据,分析第一测量轮51和第二测 量轮52是否与钢轨接触。由于轨面上有高低起伏,压力传感器测量值会有一定的波动,利 用预压的压力,可以保持测量轮与钢轨接触。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过小(一般小于2N 以下时),认为测量轮与钢轨不能完全密贴,这时测量数据不可用。这样根据压力传感器的 值,先剔除一些不良的测量数据,然后根据轨侧倾斜测量机构和轨鄂倾斜测量机构测量的 数据,分别计算内轨、外轨轨底坡,进行轨底坡测量值对比,如果两者差异很小,然后计算两 者的平均值;否则这个地方的测量值不可用。 说 明 书CN 104210510 A 10 1/4页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10510 A 11 2/4页 12 图3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10510 A 12 3/4页 13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10510 A 13 4/4页 14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10510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