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伞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力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13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26 C N 1 0 4 1 6 1 3 6 2 A (21)申请号 201410383587.9 (22)申请日 2014.08.06 A45B 25/00(2006.01) A45B 25/14(2006.01) (71)申请人罗军民 地址 336615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集 贤村委罗家小组90号 申请人贾勇 (72)发明人罗军民 贾勇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韩国胜 张海英 (54) 发明名称 伞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力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伞。
2、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 力装置,当推动下巢沿中棒向上撑开伞具时,短骨 围绕与连接杆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长骨的一端从 滑套中滑出,且连接杆拉动滑轨沿长骨的另一端 向上运动,滑块受到长骨的另一端的挤压,此时翼 片展开;当推动下巢沿中棒向下收起伞具时,短 骨围绕与连接杆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长骨的一 端滑入滑套中,且连接杆推动滑轨沿长骨的另一 端向下运动,滑块远离长骨的另一端,此时翼片收 起。伞具尖端尾部件的设置,使得伞具展开或收 起后伞面边缘无尖点,连接杆与长骨、短骨及伞具 尖端尾部件的联动,使得伞面受力均匀,安全可 靠。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可靠,伞面边缘无 尖点。 (51)Int.Cl.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1362 A CN 104161362 A 1/1页 2 1.伞具尖端尾部件(12),其特征在于:包括尖端件和所述尖端件滑动配合的滑轨(1), 所述尖端件包括与所述滑轨(1)的一端相连接的支撑杆(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一端两 侧的翼片(3)、与所述滑轨(1)相配合的滑块(5)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5)和所述翼片 (3)相连接的推拉杆(4),当所述滑块(5)沿所述滑轨(1)向下运动时,所述翼片(3)展开, 当所述滑块(5)沿。
4、所述滑轨(1)向上运动时,所述翼片(3)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尖端尾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4)的两端分别 与所述翼片(3)和所述滑块(5)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尖端尾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3)与所述支撑杆 (2)的一端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尖端尾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件为塑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尖端尾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的两侧设置有 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1)相配合。 6.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伞具尖端尾部件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 包括长骨(6)和短骨(7),所述短骨(7)的一端与。
5、套设在中棒(8)上的下巢(9)相连接,所 述短骨(7)的另一端与所述长骨(6)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骨(6)的一端套设有滑套 (14),所述滑套(14)的一端与套设在中棒(8)上的上巢(10)相铰接,所述长骨(6)的另一 端贯穿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5)相连接,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 有一端与所述滑轨(1)相铰接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短骨(7)的另一端相 铰接,且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套(14)的另一端相铰接,当推动下巢(9)沿所 述中棒(8)向上撑开伞具时,所述短骨(7)围绕与所述连接杆(11)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所 述长骨(6)的一端。
6、从所述滑套(14)中滑出,且所述连接杆(11)拉动所述滑轨(1)沿所述长 骨(6)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所述滑块(5)受到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的挤压,此时翼片(3) 展开;当推动下巢(9)沿所述中棒(8)向下收起伞具时,所述短骨(7)围绕与所述连接杆 (11)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6)的一端滑入所述滑套(14)中,且所述连接杆(11) 推动所述滑轨(1)沿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向下运动,所述滑块(5)远离所述长骨(6)的 另一端,此时翼片(3)收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骨(6)上紧固有第 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设置在所述短骨(7)的另一端的第二。
7、铰接座相铰接,所述第 二铰接座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11)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4)的另一端的 底部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相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一侧开 设有便于伞具收起时长骨(6)与所述连接杆(11)之间充分贴合的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伞具尖端尾部件(12)与 设置在伞面底面边缘处的伞袋(13)相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161362 A 1/3页 3 伞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力装置 技术。
8、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伞具尖端尾部件及伞具径向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伞具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下伞具的长骨的尖端外露于伞面的外 部,形成尖点,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碰伤周围人群,虽然有一些伞具在尖端处套设胶盖对 其加以改善,但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展开或收起的伞具尖端尾部件。 0004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可靠,伞面边缘无尖点的 伞具径向张力装置。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伞具尖端尾部件,包括尖端件和所述尖端件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尖端件。
9、包括与 所述滑轨的一端相连接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一端两侧的翼片、与所述滑轨相配合 的滑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翼片相连接的推拉杆,当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向下 运动时,所述翼片展开,当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向上运动时,所述翼片收起。 0007 其中,所述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翼片和所述滑块相铰接。 0008 其中,所述翼片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铰接。 0009 其中,所述尖端件为塑胶一体成型。 0010 其中,所述滑块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相配合。 0011 一种包含有上述伞具尖端尾部件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包括长骨和短骨,所述短 骨的一端与套设在中棒上的下巢相连接,所述短骨的另。
10、一端与所述长骨相铰接,所述长骨 的一端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端与套设在中棒上的上巢相铰接,所述长骨的另一端贯 穿所述滑轨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滑轨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滑轨 相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短骨的另一端相铰接,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 滑套的另一端相铰接,当推动下巢沿所述中棒向上撑开伞具时,所述短骨围绕与所述连接 杆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的一端从所述滑套中滑出,且所述连接杆拉动所述滑轨沿 所述长骨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所述滑块受到所述长骨的另一端的挤压,此时翼片展开;当推 动下巢沿所述中棒向下收起伞具时,所述短骨围绕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 长骨的。
11、一端滑入所述滑套中,且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滑轨沿所述长骨的另一端向下运动, 所述滑块远离所述长骨的另一端,此时翼片收起。 0012 其中,所述长骨上紧固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设置在所述短骨的另一 端的第二铰接座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 0013 其中,所述滑套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连接 杆的另一端相铰接。 说 明 书CN 104161362 A 2/3页 4 0014 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便于伞具收起时长骨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充分贴合 的长槽。 0015 其中,伞具尖端尾部件与设置在伞面底面边缘处的伞袋相配合。 0016 本发明的。
12、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伞具尖端尾部件和包含有伞具尖端尾部件的伞具 径向张力装置,当推动下巢沿所述中棒向上撑开伞具时,所述短骨围绕与所述连接杆相铰 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的一端从所述滑套中滑出,且所述连接杆拉动所述滑轨沿所述长 骨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所述滑块受到所述长骨的另一端的挤压,此时翼片展开;当推动下巢 沿所述中棒向下收起伞具时,所述短骨围绕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的 一端滑入所述滑套中,且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滑轨沿所述长骨的另一端向下运动,所述滑 块远离所述长骨的另一端,此时翼片收起。伞具尖端尾部件的设置,使得伞具展开或收起后 伞面边缘无尖点,连接杆与长骨、短骨及伞具尖端尾部件的。
13、联动,使得伞面受力均匀,安全 可靠。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可靠,伞面边缘无尖点。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伞具尖端尾部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伞具尖端尾部件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在伞具展开时的轴测图。 0020 图4是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在伞具未完全收起时的主视图。 0021 图5是伞具展开时内底面的仰视图。 0022 图中:1.滑轨、2.支撑杆、3.翼片、4.推拉杆、5.滑块、6.长骨、7.短骨、8.中棒、 9.下巢、10.上巢、11.连接杆、12.伞具尖端尾部件,13.伞袋、14.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
14、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伞具尖端尾部件12,包括尖端件和所述尖端件滑动配合的滑轨 1,所述尖端件包括与所述滑轨1的一端相连接的支撑杆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一端两侧的 翼片3、与所述滑轨1相配合的滑块5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5和所述翼片3相连接的推 拉杆4,当所述滑块5沿所述滑轨1向下运动时,所述翼片3展开,当所述滑块5沿所述滑 轨1向上运动时,所述翼片3收起。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杆2的两侧对称铰接 有两个翼片,展开后的两个翼片的顶部位于同一圆弧上,此设计,使得该伞具尖端尾部件12 与伞面边缘配合后彻底消除长骨端部尖点,使其呈圆弧平滑过渡。
15、,安全美观。为了能够适应 伞具展开和收起两种不同状态,伞具尖端尾部件的设计类似伞面的展开与收起,通过设置 在滑轨上的滑块与推拉杆相连接,实现翼片的展开和收起。 0025 所述推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翼片3和所述滑块5相铰接。 0026 所述翼片3与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相铰接。相互铰接的结构设计,便于翼片3的 展开和收起。 0027 所述尖端件为塑胶一体成型。此结构设计,便于加工,节省制造成本,且各部件之 间连接稳定可靠。 0028 所述滑块5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1相配合。此结构设计便于 说 明 书CN 104161362 A 3/3页 5 滑块的滑动。进而带动推拉杆运动。 002。
16、9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包含有上述伞具尖端尾部件的伞具径向张力装置,包括 长骨6和短骨7,所述短骨7的一端与套设在中棒8上的下巢9相连接,所述短骨7的另一 端与所述长骨6相铰接,所述长骨6的一端套设有滑套14,所述滑套14的一端与套设在中 棒8上的上巢10相铰接,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5相连 接,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滑轨1相铰接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 11与所述短骨7的另一端相铰接,且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套14的另一端相铰 接,当推动下巢9沿所述中棒8向上撑开伞具时,所述短骨7围绕与所述连接杆11相铰接 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6的一端。
17、从所述滑套14中滑出,且所述连接杆11拉动所述滑轨1 沿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所述滑块5受到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的挤压,此时翼片3 展开;当推动下巢9沿所述中棒8向下收起伞具时,所述短骨7围绕与所述连接杆11相铰 接处转动并推动所述长骨6的一端滑入所述滑套14中,且所述连接杆11推动所述滑轨1 沿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向下运动,所述滑块5远离所述长骨6的另一端,此时翼片3收起。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的伞具尖端尾部件12套设于伞面底部边缘的伞 袋内,此结构设计,使得伞具尖端尾部件12能够直接通过长骨和连接杆11进行受力,从而 使得受力更可靠,更有效,而且在伞具尖端尾部件展开或收。
18、起时,不会对伞面底部边缘的伞 袋13施加太多外力,进而不会对伞袋造成破坏。 0030 所述长骨6上紧固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设置在所述短骨7的另一端 的第二铰接座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11相铰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实施方式,连接杆11上设置有用于贯穿设置第二铰接座的长槽,长槽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和 第二铰接座的底部的圆孔相对应的铰接孔,此结构设置,使得短骨7翻转时能够起到很好 的联动效果,进而通过连接杆11和长骨6来带动翼片3的收展。 0031 所述滑套14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连接杆 11的另一端相铰接。此结构设计,使得翼片3的收展稳定可靠。
19、,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伞具径向 张力装置的机械强度。 0032 所述连接杆11的一侧开设有便于伞具收起时长骨6与所述连接杆11之间充分贴 合的长槽。此结构设置,可以使得伞具收起时,长骨6能够与连接杆11充分贴合,减少伞具 收起后的体积。 0033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 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161362 A 1/4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1362 A 2/4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1362 A 3/4页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1362 A 4/4页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6136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