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95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 C N 1 0 2 7 7 9 5 5 0 A *CN102779550A* (21)申请号 201110122303.7 (22)申请日 2011.05.12 G11C 11/56(2006.01) H01L 27/24(2006.01) H01L 21/82(2006.01) (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72)发明人刘明 许中广 霍宗亮 谢常青 龙世兵 张满红 李冬梅 王琴 刘璟 朱晨昕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
2、11227 代理人逯长明 王宝筠 (54) 发明名称 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 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电荷俘 获式存储器,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包括存储叠 层结构以及在存储叠层结构两侧衬底内的源漏 区;位于存储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的阻变存 储器。通过将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和阻变存储器集 成在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 实现CTM或RRAM两种不同的存储方式,通过制造 该存储单元便能提供具有CTM和RRAM两种功能的 存储器件,大大降低了存储器产品的制造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3、 附图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1/1页 2 1.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 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电荷俘获式存储器,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包括存储叠层结构以 及在存储叠层结构两侧衬底内的源漏区; 位于存储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的阻变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漏区和阻变存储器 的下电极之间还包括:掺杂氧化层,所述掺杂氧化层具有同源漏区相反的掺杂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层为掺杂的二 氧化硅。 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变存储器 一侧的源漏区的面积大于另一侧源漏区的面积。 5.一种多功能存储阵列,包括M*N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存储单元, 每M个所述多功能存储单元组成存储阵列的一行,一共有N行,其中, 对于第n行中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n,m-1) 、U (n,m) 和U (n,m+1) ,U (n,m-1) 与U (n,m) 共用阻变存储 器一侧的源漏区,U (n,m) 与U (n,m+1) 共用另一侧的源漏区; 第n行中的所有共用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同一条位线BL n 电连接; 对于第m列上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0,1-N。
5、-1,m) ,N个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栅极同一条第一 字线WL m 电连接,N个阻变存储器的上电极同一条第二字线WL m 电连接,其中,M0,N 0,且0mM,0nN。 6.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存储阵列,以及第一多路选 择器、第二多路选择器、列译码器和行译码器,其中,所述位线同第一多路选择器相连接,所 述第一字线和第二字线同第二多路选择器相连接,列译码器连接至第一多路选择器,行译 码器连接至第二多路选择器,且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二多路选择器同外部读写装置相连 接,实现对存储阵列内的不同存储器的选择。 7.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
6、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电荷俘获式存储器,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包括存储叠层结 构以及在存储叠层结构两侧衬底内的源漏区; 在位于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形成阻变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源漏区 之后,形成阻变存储器下电极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形成掺杂 氧化层,所述掺杂氧化层具有同源漏区相反的掺杂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层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变存储器一侧的 源漏区的面积大于另一侧源漏区的面积。 权 利 要 求 书CN。
7、 102779550 A 1/6页 3 多功能存储单元、 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 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可携式个人设备的流行,非挥发性存储器的需求进一步的增加,目前市场 上的非挥发性存储器仍以闪存(Flash)为主流,却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提 高存储密度和数据存储的可靠性,研发重点逐渐转向可以取代闪存的新型非挥发性存储 器,多种新型存储器技术得到了发展,其中,电荷俘获式存储器(CTM,Charging Trapping Memory)和阻变存储器(RRAM,Resistive。
8、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研 究方向。 0003 CTM采用电荷分立存储技术,利用相互绝缘的存储节点来存储电荷,有效地缓解了 隧穿氧化层和数据保持能力之间的矛盾。参考图1,图1为CTM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 括:隧穿层104、存储层105、阻挡层106、栅电极107以及源极102、漏极103,通过处于隧穿 层和阻挡层之间的存储层的特性实现电荷存储,例如利用氮化物自身的深能级缺陷作为电 荷存储介质,或者利用分离的纳米晶作为电荷存储介质等。由于只有隧穿层中具有漏电通 道,只会造成少数存储电荷的流失,大大提高存储器件的电荷保持能力。 0004 RRAM的存储原理。
9、是建立在阻变材料的可逆阻变特性上,也就是说,阻变材料在电 信号下可以在高阻态和低阻态间实现可逆的转变。RRAM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 衬底201,下电极202、阻变层203和上电极204,通过阻变层的阻变材料的特性实现高低阻 态的转变,具有阻变特性的材料例如二元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固态电解液材料等等。RRAM具 有写入电压低、写入擦除时间短、非破坏性读取、结构简单、面积小等优点。 0005 但是,目前的存储器只具有单一的存储方式,并没有一种通用的存储器,不可以根 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实现CTM或RRAM不同的存储方式,这样需要分别制造CTM和RRAM产品 来满足两种器件的功能,会大大提高存。
10、储器产品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具有CTM和RRAM两 种存储方式,通过制造该存储单元,便能实现CTM或RRAM两种存储方式,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包括: 0009 半导体衬底; 0010 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电荷俘获式存储器,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包括存储叠层结 构以及在存储叠层结构两侧衬底内的源漏区; 0011 位于存储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的阻变存储器。 0012 可选地,在所述源漏区和阻变存储器的下电极之间还包括:掺杂氧化层,所述掺杂 说 明。
11、 书CN 102779550 A 2/6页 4 氧化层具有同源漏区相反的掺杂类型。 0013 可选地,所述掺杂氧化层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0014 可选地,所述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的面积大于另一侧源漏区的面积。 0015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根据上述存储单元组成的多功能存储阵 列,包括M*N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存储单元,每M个所述多功能存储单 元组成存储阵列的一行,一共有N行,其中, 0016 对于第n行中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n,m-1) 、U (n,m) 和U (n,m+1) ,U (n,m-1) 与U (n,m) 共用阻变 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U (n,。
12、m) 与U (n,m+1) 共用另一侧的源漏区; 0017 第n行中的所有共用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同一条位线BL n 电连接; 0018 对于第m列上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0,1-N-1,m) ,N个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栅极同一条 第一字线WL m 电连接,N个阻变存储器的上电极同一条第二字线WL m 电连接,其中,M0, N0,且0mM,0nN。 0019 此外,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多 功能存储阵列,以及第一多路选择器、第二多路选择器、列译码器和行译码器,其中,所述位 线同第一多路选择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字线和第二字线同第二多路选择器相连接,列译码 。
13、器连接至第一多路选择器,行译码器连接至第二多路选择器,且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二多 路选择器同外部读写装置相连接,实现对存储阵列内的不同存储器的选择。 0020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 0021 提供半导体衬底; 0022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电荷俘获式存储器,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包括存储叠 层结构以及在存储叠层结构两侧衬底内的源漏区; 0023 在位于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形成阻变存储器。 0024 优选地,在形成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源漏区之后,形成阻变存储器下电极之前,还 包括步骤:在所述叠层结构一侧的源漏区上形成掺杂氧化层,所述掺杂氧化层具有同源漏 。
14、区相反的掺杂类型。 0025 优选地,所述掺杂氧化层为掺杂的二氧化硅。 0026 优选地,所述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的面积大于另一侧源漏区的面积。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8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半导体衬底上的电荷 俘获式存储器,以及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源区上的阻变存储器,将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和阻 变存储器集成在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实现CTM或RRAM两种不同的存 储方式,通过制造该存储单元便能提供具有CTM和RRAM两种功能的存储器件,大大降低了 存储器产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9 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
15、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 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 出本发明的主旨。 0030 图1为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779550 A 3/6页 5 0031 图2为阻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0032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单元阵列的示意图; 0034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示意图; 0035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0036 图7-18图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16、的多功能存储单元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8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 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9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 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 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
17、、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40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传统的存储器只具有单一的存储方式,需要分别制造CTM 和RRAM产品来满足两种器件的功能的需求,会大大提高存储器产品的制造成本。为此,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存储单元,可以同时满足CTM和RRAM两种器件的功能的需求,降低 制造成本。 0041 参考图3,所述多功能存储单元包括: 0042 半导体衬底300; 0043 半导体衬底300上的电荷俘获式存储器310,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310包括存储 叠层结构309以及在存储叠层结构309两侧衬底内的源漏区306、307; 0044 位于存储叠层结构309一侧的源漏区306上的阻变存储。
18、器320。 0045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衬底300为Si衬底,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半 导体衬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其他元素半导体或化合物半导体,如硅锗(SiGe)、碳化硅、砷 化镓、砷化铟或磷化铟。根据现有技术公知的设计要求(例如p型衬底或者n型衬底),衬 底300可以包括各种掺杂配置。此外,衬底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 0046 其中,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310包括存储叠层结构309、栅极305和源漏区306、 307,所述存储叠层结构309包括隧穿层302、存储层303和阻挡层304。 004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隧穿层302、存储层303及阻挡层304的存储叠层结构309 可。
19、以是ONO(SiO 2 -Si 3 N 4 -SiO 2 )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隧穿层302、存储层303及阻挡层 304的存储叠层结构309还可以是ANO(Al 2 O 3 -Si 3 N 4 -SiO 2 )结构、AHO(Al 2 O 3 -High K-SiO 2 )结 构及其他类似的结构,所述High k介质材料(高k介质材料)例如AL 2 O 3 、HFO 2 、TIO 2 、不同 组分的HfAlO、HfSiO、HfSiON等掺杂后的新型High k介质材料,所述叠层结构及high k材 料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4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极305可以为多晶硅,在其他。
20、实施例中,所述栅极还可以 是单层或多层结构,可以包括其他半导体、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例如TaN、Al、TiN等或这些 说 明 书CN 102779550 A 4/6页 6 材料的叠层,此处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49 其中,所述源漏区306、307具有器件所需的掺杂类型,例如掺杂有N型或P型杂 质。 0050 其中,所述阻变存储器320包括下电极314、阻变层315和上电极316。 0051 所述上电极316或下电极314可以为贵重金属、常用金属、金属化合物或其他合适 的电极材料,例如,Pt、Ag、Pd、W、Ti、Al、Cu、ITO、IZO、YBCO、LaAlO 3 、SrRuO 3 。
21、或多晶硅等。 0052 所述阻变层可以为钙钛矿氧化物、过渡金属二元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有机物或其 他有类似阻变特性的材料,例如,SrZrO 3 、LiNbO 3 、BaTiO 3 、NiO、TiO 2 、ZnO、SiO 2 、WO 3 、AIDCN、 PVK、PS、P 3 HT、a-Si:H、c-Si等。 0053 优选地,在所述源漏区306和阻变存储器的下电极314之间还包括:掺杂氧化层 312,所述掺杂氧化层312具有同源漏区306相反的掺杂类型,例如掺杂氧化层312为掺杂 的二氧化硅,同所述源漏区306之间形成PN结,以消除阻变存储器320在读取时的串扰问 题。 0054 此外,在所述阻。
22、变存储器320和所述电荷俘获式存储器310的存储叠层结构309 之间还包括隔离层330,所述隔离层33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 0055 优选地,所述阻变存储器320一侧的源漏区306的面积大于另一侧源漏区307的 面积,以使由上述多功能存储单元形成存储阵列时,相邻的存储单元间可以共用源区,以减 小存储单元的面积,提高集成度。 0056 以上对本发明的多功能存储单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外,根据上述多功能存储 单元,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存储阵列,由上述多功能存储单元组成,以下以M*N个上 述多功能存储单元组成的阵列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每M个所述多功能存储单元组成存储 阵列的一行,一共有N行,那。
23、么, 0057 对于第n行中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n,m-1) 、U (n,m) 和U (n,m+1) ,U (n,m-1) 与U (n,m) 共用阻变 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U (n,m) 与U (n,m+1) 共用另一侧的源漏区; 0058 第n行中的所有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同一条位线BL n 电连接; 0059 对于第m列上的多功能存储单元U (0,1-N-1,m) ,N个电荷俘获式存储器的栅极同一条 第一字线WL m 电连接,N个阻变存储器的上电极同一条第二字线WL m 电连接,其中,M0, N0,且0mM,0nN。 0060 例如,在第1行中包括存储单元U (0,0) 、U (0,1。
24、) 、U (0,2) 至U (0,M-1) ,每个存储单元包括阻 变存储器320和电荷俘获式存储器310,U (0,0) 和U (0,1) 阻变存储器320侧的源漏区共用,第 一行中所有阻变存储器侧共用的源漏区连接BL 0 ;第一列中包括存储单元U (0,0) 至U (N-1,0) ,其 没有接阻变存储器侧的源漏区连接至SL 0 ,通常地,该SL 0 可以接地或者根据需要连接或设 置所需电压。 0061 该存储阵列的每一行上相邻的一组存储单元共用源区,减小存储单元的面积,提 高集成度。 0062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实现上述多功能存储阵列的选择存 储。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
25、括:多功能存储阵列c06,以及第一多路选择器c02、第二多路 选择器c06、列译码器c01和行译码器c08,其中,所述位线BL n 同第一多路选择器c02相连 接,所述第一字线WL m 和第二字线WL m 同第二多路选择器c06相连接,c01列译码器联连接 说 明 书CN 102779550 A 5/6页 7 至第一多路选择器c02,行译码器c08连接至第二多路选择器c06,且第一多路选择器c02 和第二多路选择器c06同外部读写装置c03相连接,实现对存储阵列内的不同存储器的选 择。 0063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读写装置c03包括输入输出I/Oc11、读出放大器c10和写驱动 c09,读出放。
26、大器c10和写驱动c09接收来自工作模式信号c12的信号指示,通过第一和第 二多路选择器及行、列译码器处理,选择相应地址的存储单元中的阻变存储器或电荷俘获 式存储器进行读取操作。 0064 如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操作流程图,步骤S1,根据外部 环境的需要进行存储器种类的选择,步骤S2,判断是否是高速低压存储,若是,进入S3,选 择PRAM存储,并根据行、列译码器及多路选择器选择相应RRAM存储器件,从而确定进行操 作的单元,而后进行相应的读写擦除操作;若不是高速低压存储,则进入S4,选择CTM存储, 并根据根据行、列译码器及多路选择器选择相应CTM存储器件,从而确定进行操。
27、作的单元, 而后进行相应的读写擦除操作。 0065 当外部环境需要高速低压存储方式时,上述装置选择RRAM作为存储器件,掺杂的 二氧化硅层和源端作为整流二极管,CTM的WL和SL浮空。编程的时候,BL施加0v,在WL 上施加编程电压Vset(通常12V,因材料而定),擦除的时候,BL施加0v,在WL上施加相 应的擦除电压Vreset(因材料而定),读取时,BL施加0v,在WL上施加读取电压Vread(一 般为0.2V)进行读取。 0066 当需要CTM作为存储单元的时候,根据外电路来选择相应的字线位线进行编程擦 除读取操作,WL浮空,其编程擦除读取操作和普通的CTM器件是一致的,例如:采用CH。
28、E编 程,如:WL上施加15V电压,BL施加5v电压、SL接地,衬底接地;擦除可选择FN擦除,如: WL施加-15V电压,BL浮空、SL接地,衬底接地;读取时WL上施加Vread,BL施加1V左右电 压,SL接地,衬底接地。 0067 从而,可以在一个存储单元中实现CTM或RRAM不同的存储方式,也就是说一次制 备便可具有两种存储器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0068 以上对本发明的多功能存储单元、存储阵列以及存储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 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效果,以下将结合示意图对阻变存储器单元及存储阵列的制 造过程进行描述。 0069 首先,如图7(俯视图)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60。
29、0。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衬底 600为硅衬底,并已经做好前期预处理,例如清洗等操作。此外,所述衬底600上已具有 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隔离601。 0070 需要说明的是,之后步骤地示图中,包括本图式中AA和BB的向示图,以更好的 理解本发明。 0071 而后,如图8(AA向示图)、图9所示(BB向示图),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牺牲氧化 层604,并进行防穿通注入工艺及阈值电压调整注入工艺,形成防穿通掺杂603和阈值电压 调整掺杂602。 0072 而后,如图10(AA向示图)、图11(BB向示图)所示,依次淀积隧穿层701、存 储层702及阻挡层703,在本实施。
30、例中,隧穿层701、存储层702及阻挡层703可以依次为 SiO 2 -Si 3 N 4 -SiO 2 。 说 明 书CN 102779550 A 6/6页 8 0073 而后,如图12(AA向示图)、图13(BB向示图)所示,在AA方向上图案化所述存 储层702及阻挡层703。 0074 而后,如图14(AA向示图)和15(BB向示图)所示,淀积栅极901,所述栅极901 可以为多晶硅、金属、金属硅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堆叠的结构。 0075 而后,如图16(BB向示图)所示,在BB方向上对隧穿层701、存储层702、阻挡层 703及栅极901进行图案化,从而形成包括隧穿层7。
31、01、存储层702及阻挡层703的存储堆 叠结构和栅极901,在此图形化时,存储堆叠和栅极901两侧去除的部分可以不对称,其中 一侧905去除的宽度大于另一侧903的宽度,以在后续工艺中在较大一侧905上形成共源 的阻变存储器。AA方向同上步骤。 0076 而后,如图17(BB向示图)所示,可以根据传统工艺形成存储堆叠的侧墙907以及 存储堆叠两侧的源漏区909、910,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形成防穿通区908,用于后续在其上形 成阻变存储器一侧的源漏区910的面积大于另一侧的源漏区909的面积,所述隧穿层701、 存储层702及阻挡层703的存储堆叠结构、栅极901以及源漏区909、910组成电荷。
32、俘获式 存储器,所述侧墙907为电荷俘获式存储器及后续形成的阻变存储器的隔离区。AA方向同 上步骤。 0077 而后,如图18(BB向示图)所示,在较大面积一侧的源漏区910上形成阻变存储 器。具体地,首先,在依次淀积下电极921、阻变层922和上电极923,在此实施例中,下电极 921、阻变层922和上电极923可以依次为Pt、TiO 2 、Ag,或者,优选地,依次形成掺杂的氧化 层920、下电极921、阻变层922和上电极923后,掺杂的氧化层920例如掺杂的二氧化硅,掺 杂类型同其下的源漏区910具有相反的掺杂类型,而后,进行图形化,形成包括下电极921、 阻变层922和上电极923的阻。
33、变存储器,相邻的存储单元在较大面积的源漏区910上形成 共源的阻变存储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掺杂的氧化层920同源漏区910形成PN结,以消除 阻变存储器在读取操作时的串扰问题,而后,形成侧墙924。 0078 而后,最后由源漏区引出SL(source line)、位线(BL),由栅极引出字线(WL、 WL),材料可以为多晶硅、金属、金属硅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结构。 0079 至此,形成了本发明的阻变存储器单元及存储阵列。 008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81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
34、熟悉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 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779550 A 1/9页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2/9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0 3/9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1 4/9页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2 5/9页 13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3 6/9页 14 图8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4 7/9页 15 图11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5 8/9页 16 图14 图15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6 9/9页 17 图17 图1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550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