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4327007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34
  • 大小:6.6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65345.5

    申请日:

    2010.03.12

    公开号:

    CN102792740A

    公开日:

    2012.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48/10申请日:201003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W48/10; H04W52/02

    主分类号:

    H04W48/10

    申请人: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渕一央; 田岛喜晴; 杉山胜正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送机在发送报知信息的同时还发送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而且,接收机在被通知了报知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或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等,接收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根据接收到的修正历史,更新自身装置中保持的报知信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含发送机和接收机,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机具有:修正历史生成部,其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以及发送部,其发送包含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所述接收机具有:存储部,其存储报知信息;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修正历史;以及更新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机还具有通知部,该通知部通知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所述接收部在从所述通知部通知了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时,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修正历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具有块的报知信息,该块是按照报知信息的每个类别设定了该报知信息的数据区域,所述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识别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的块,在该块所包含的识别编号与该接收机所保持的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不同的情况下,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修正历史的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将识别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与该识别编号表示的报知信息中被变更的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所述更新部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中的、对应于与该接收机所保持的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不同的识别编号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将报知信息的变更日期时刻、和在该变更日期时刻被变更的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所述更新部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中的、对应于与该接收机所保持的报知信息的变更日期时刻不同的变更日期时刻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在连续的时间区域中生成包含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的块、和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如下报知信息,该报知信息具有:作为按照报知信息的每个类别设定了该报知信息的数据区域的块;以及包含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和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块,所述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和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在内的块,所述更新部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块所包含的识别编号与该接收机保持的报知信息的识别编号不同的情况下,根据该块所包含的修正历史,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如下报知信息,该报知信息具有:作为按照报知信息的每个类别设定了该报知信息的数据区域的块;以及设定了包含识别报知信息被变更的块的块编号在内的修正历史的块,所述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所述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块编号所表示的块,所述更新部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块所包含的报知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9.一种发送机,其特征在于,该发送机具有:修正历史生成部,其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以及发送部,其发送包含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10.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具有:存储部,其存储从基站发送的报知信息;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基站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的修正历史;以及更新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11.一种报知信息收发方法,其是包含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的报知信息收发方法,其中,该报知信息收发方法包含: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从所述发送机发送包含所述生成的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在所述接收机中接收所述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修正历史,根据所述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对报知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

    说明书

    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蜂窝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向本装置形成的小区内定期发送报知信息。所谓报知信息,是指由位于小区内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的各种信息。例如,报知信息包含识别小区的小区ID、寻呼周期、与周边小区相关的信息等。 

    图17示出由以往的基站发送的报知信息的一例。如图17所示,报知信息包含多个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报知信息包含11个SIB1~SIB11。SIB1~SIB11各自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SIB1包含每次更新报知信息时由基站进行增加的“值标签(Value tag)”等。此外,例如SIB2包含与寻呼周期相关的信息等。此外,例如,SIB3包含用于转移到其他小区的条件。其他的SIB4~SIB11也包含与报知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基站每经过720[ms],发送包含SIB1~SIB11的报知信息。并且,移动终端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转移小区的情况下、变更报知信息的情况下、或者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等,接收报知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报知信息存储到自身装置内。由此,移动终端在电源接通时或小区转移时也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31 V9.1.0(2009-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耗费的功耗增大的问题。使用图18和图19所示的例子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图18和图19是示出以往的基站和移动终端中的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移动终端92位于由基站91形成的小区内。并且,假设移动终端92接通电源并且已经从基站91接收报知信息且为待机(等待)状态。 

    如图18所示,基站18定期发送包含SIB1~SIB11的报知信息。此处,设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发生了变更。在上述情况下,基站91发送寻呼,以通知报知信息被变更的情况。移动终端92在从基站91接收到了寻呼的情况下,检测报知信息被变更的情况,接收从基站91发送的报知信息。此时,移动终端92接收报知信息中包含的所有的SIB1~SIB11,更新在自身装置内保持的所有报知信息。 

    由此,移动终端92在被通知了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时,接收从基站91发送的所有报知信息。因此,如18的下段所示,移动终端92在接收SIB1~SIB11时消耗接收功率。因此,在移动终端92中,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增大。 

    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设为移动终端92从由基站91形成的小区移动到其他小区后,再次移动到了基站91的小区内的情形。此外,设为在SIB1中包含小区ID和“值标签(Value tag)”。 

    移动终端92在进行了小区移动的情况下,也保持已接收的报知信息作为历史信息。并且,移动终端92在再次移动到了基站91的小区内的情况下,接收从基站91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小区ID和“Value tag”的SIB1。并且,移动终端92判定SIB1所包含的小区ID、和保持在自身装置内的报知信息所包含的小区ID是否一致。并且,移动终端92在双方的小区ID一致的情况下,对从基站91接收到的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和保持在自身装置内的报知信息的“Value tag”进行比较。 

    进而,移动终端92在小区ID不同的情况、或“Value tag”不同的情况下,接收从基站91发送的所有报知信息。然后,移动终端92将保持在自身装置内的所有报知信息更新为从基站91接收到的报知信息。 

    由此,移动终端92在移动了小区的情况下,有时接收从基站91发送的所有报知信息。因此,如19的下段所示,移动终端92在接收SIB1~SIB11时消耗接收功率。因此,在移动终端92中,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增大。另外,移动终端92在接通电源的情况、或从服务区外移动到了服务区内的情况下,也接收SIB1,在 小区ID或“Value tag”不同的情况下,接收所有报知信息。因此,在移动终端92中,在接通电源的情况或从服务区外移动到了服务区内的情况下,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也增大。 

    鉴于公开的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一个方式中,为包含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发送机具有:修正历史生成部,其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以及发送部,其发送包含所述修正历史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所述接收机具有:存储部,其存储报知信息;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修正历史;以及更新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中接收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报知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方式,起到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耗费的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通过图4所示的修正历史生成部生成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基站进行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进行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进行的小区间移动时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将“值标签(Value tag)”与变更信息对应起来的修正历史的一例的 图。 

    图11是示出将报知信息的变更日期时刻和变更信息进行了对应的修正历史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执行发送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图。 

    图16是示出执行接收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图。 

    图17是示出由以往的基站发送的报知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以往的基站和移动终端中的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以往的基站和移动终端中的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不通过该实施例限定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 

    【实施例1】 

    首先,使用图1对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1包含发送机10和接收机20。发送机10与接收机20相互进行无线通信。 

    发送机10是例如基站等,如图1所示,其具有修正历史生成部11和发送部12。修正历史生成部11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例如,修正历史生成部11在从上位装置等接收了变更报知信息的请求时,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 

    另外,这里所说的“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例如表示变更前的报知信息与变更后的报知信息的差分。例如,假设变更前的报知信息中包含『寻呼周期“10”』,变更后的报知信息中包含『寻呼周期“8”』。在上述情况下,“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表示『寻呼周期“8”』。并且,在“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中,设定这种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历史。 

    发送部12发送包含在修正历史生成部11中生成的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例如,发送部12除了定期发送的报知信息以外,还发送在修正历史生成部11中生成的修正历史作为报知信息。 

    接收机20是例如移动终端等,如图1所示,具有存储部21、接收部22和更新部23。存储部21存储报知信息。接收部22接收通过发送机10的发送部12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修正历史。更新部23根据在接收部22中接收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更新存储在存储部21中的报知信息。 

    由此,在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发送机10发送包含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并且,接收机20不接收所有的报知信息,而是接收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并根据接收到的修正历史更新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 

    由此,实施例1中的接收机20即使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或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也不接收所有的报知信息,而仅接收修正历史,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耗费的功耗。此外,接收机20仅更新变更后的报知信息,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实施例2】 

    接着,在实施例2中,列举将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发送机10应用为基站、接收机20应用为移动终端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 

    首先,使用图2和图3对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进行说明。图2和图3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2包含基站100和移动终端200。 

    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与图18所示的例子同样,定期发送SIB1~SIB11作为报知信息。此外,基站100生成包含SIB1~SIB11中的变更后的报知信息的内容即变更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还定期发送所生成的SIB12。即,基站100发送SIB1~SIB11和表示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作为报知信息。 

    此处,假设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存在变更。在上述情况下,基站100生成包含SIB2的变更信息的SIB12。例如,假设SIB2中包含与寻呼周期相关的信息。并且,假设寻呼周期从“10”变更为“8”。在上述情况下,基站100将SIB2的内容更新为『寻呼周期“8”』,并且生成包含『寻呼周期“8”』的SIB12。接着,基站100发送包含变更 后的SIB2和SIB12的报知信息。此外,基站100发送寻呼,以通知变更了报知信息的情况。 

    并且,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在从基站100接收到了寻呼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为来电。并且,移动终端200在不是来电的情况下,判定为报知信息被变更。进而,移动终端200如图2所示的例子那样,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然后,移动终端200根据SIB12的修正历史中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例如,如上述例子那样,在SIB12中包含『寻呼周期“8”』的情况下,将自身装置保持的寻呼周期更新为“8”。 

    由此,基站100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并且,移动终端200在检测到报知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通过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来更新报知信息。由此,基站100在即使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也仅接收包含修正历史的SIB,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并且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接着,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与图2所示的例子同样,基站100定期发送SIB1~SIB12。此处,与图2所示的例子同样,设为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存在变更。此外,假设SIB1中包含小区ID和“Value tag”。 

    假设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200从基站100形成的小区移动到其他小区后,再次移动到了基站100形成的小区内。另外,假设移动终端200在移动到了其他小区后,还保持位于基站100的小区时从基站100接收到的报知信息。 

    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Value tag”的SIB1。并且,移动终端200判定在保持于自身装置内的报知信息中,是否存在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进而,移动终端200在存在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的情况下,判定上述报知信息的“Value tag”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是否一致。 

    此处,假设移动终端200保持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但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不一致的报知信息。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如图3所示的例子那样,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然后,移动终端200根据SIB12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 

    由此,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在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 首先接收包含“Value tag”的SIB,并判定是否与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一致。并且,移动终端200在保持小区ID一致、但“Value tag”不一致的报知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来更新报知信息。由此,移动终端200即使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也仅接收包含修正历史的SIB,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并且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所耗费的功耗。 

    另外,在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基站100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SIB1~SIB11、和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的例子。但是,基站100发送的SIB的数量不限于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例如,基站100在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SIB1~SIB15的情况下,可以与SIB1~SIB15一起,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6。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通过接收SIB16,取得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 

    此外,在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1个SIB12中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例子。但是,基站100也可以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多个SIB。例如,基站100在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SIB1~SIB15的情况下,可以与SIB1~SIB15一起,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6和SIB17。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通过接收SIB16和SIB17,取得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 

    [实施例2中的基站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4说明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的结构。图4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的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与基站100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相关的部位。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具有寻呼生成部101、编码部102、调制部103、报知信息生成部104、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和报知信息缓冲器106。 

    寻呼生成部101生成向移动终端200发送的寻呼信息。例如,寻呼生成部101在从上位装置等接收了来电请求的情况下,生成寻呼信息。此外,例如,寻呼生成部101在从后述的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报知信息变更的通知的情况下,生成寻呼信息。 

    编码部102对通过寻呼生成部101生成的寻呼信息进行编码。调制部103对通过编码部102进行编码后的寻呼信息进行调制。并且,调制部103将调整后的寻呼信息输出到无线发送部110。由此,经由无线发送部110、天线111将寻呼信息发送到外部。 

    报知信息生成部104生成报知信息。具体而言,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在从上位装置等接收了报知信息的变更请求时,根据上述变更请求,生成报知信息。此时,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增加(increment)当前的“Value tag”,生成包含增加后的“Value tag”的报知信息。此外,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向修正历史生成部105输出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此外,通过修正历史生成部105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并且,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将自身生成的报知信息、和通过修正历史生成部105生成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 

    此外,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向寻呼生成部101通知报知信息变更的消息。由此,寻呼生成部101能够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生成寻呼信息,能够将寻呼信息发送到通过基站100形成的小区内。 

    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根据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的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并且,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将所生成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输出到报知信息生成部104。 

    报知信息缓冲器106对报知信息进行存储。存储在上述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的报知信息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由报知信息生成部104进行更新。 

    使用图2所示的例子对上述报知信息生成部104、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和报知信息缓冲器106进行说明。报知信息缓冲器106存储SIB1~SIB12作为报知信息。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在从上位装置接收了变更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依照上述变更请求生成SIB2,并且将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输出到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根据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的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生成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并将所生成的SIB12输出到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并且,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将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的SIB2和SIB12更新为自身生成的SIB2和从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接收的SIB12。另外,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在通过增加“Value tag”而变更了SIB1所包含的报知信息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的SIB1更新为“Value tag”增加后的SIB1。 

    如图4所示,基站100还具有发送定时控制部107、编码部108、调制部109、无线发送部110和天线111。发送定时控制部107控制发送报知信息的定时。例如,发送定时控制部107每经过720[ms]时,向报知信息缓冲器106进行指示,以将报知信息输出到编码部108。 

    编码部108对从报知信息缓冲器106输出的报知信息进行编码。调制部109对通过编码部108进行编码后的报知信息进行调制。无线发送部110经由天线111将从调制部103输入的寻呼信息、和从调制部109输入的报知信息发送到外部。 

    接着,使用图5,对通过图4所示的修正历史生成部105生成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由图4所示的修正历史生成部105生成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一例的图。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按照修正历史R11、修正历史R12和修正历史R13的顺序,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具体而言,修正历史生成部105首先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作为转移到小区ID“XXX”的条件的接收功率变更为“3dB”』。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11。 

    之后,设为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YYY”』、和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ZZZ”』。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对修正历史R11追加新的变更信息后的修正历史R12。 

    之后,假设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寻呼周期变更为“8”』。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对修正历史R12追加新的变更内容后的修正历史R13。 

    由此,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每当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被通知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时,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另外,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也可以定期删除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例如,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可以删除从追加到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变更信息。此外,例如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可以在超过了SIB中可设定的信息量时,从最早的变更信息起依次进行删除。 

    [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6说明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的结构。图6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的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与移动终端200进行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相关的部位。 

    如图6所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具有天线201、无线接收部202、解调部203、解码部204、报知信息缓冲器205、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寻呼处理部207 和接收定时控制部208。 

    天线201从外部接收信号。例如,天线201从基站100接收寻呼信息和报知信息。无线接收部202经由天线201从外部接收各种信号。另外,无线接收部202进行的处理与接收定时控制部208一起在后面进行说明。 

    解调部203对通过无线接收部202接收到的寻呼信息和报知信息等进行解调。解码部204对由解调部203解调后的寻呼信息和报知信息等进行解码。并且,解码部204在对寻呼信息进行了解码的情况下,将解码的寻呼信息输出到寻呼处理部207。此外,解码部204在对报知信息进行了解码的情况下,将解码的报知信息输出到报知信息处理部206。 

    报知信息缓冲器205对报知信息进行存储。另外,报知信息缓冲器205存储多个报知信息。例如,设为移动终端200从小区A移动到了小区B。在上述情况下,报知信息缓冲器205存储在移动目的地的小区B中从基站接收到的报知信息,并且还存储移动终端200在小区A中从基站接收到的报知信息。 

    报知信息处理部206使用由解码部204进行解码后的报知信息,进行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等。具体而言,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从解码部204输入了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的情况下,将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 

    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报知信息处理部206从解码部204被输入SIB12。在上述情况下,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将SIB12内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变更信息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 

    此外,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从解码部204输入了包含小区ID和“Value tag”的SIB的情况下,判定与上述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是否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没有被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所有的SIB。 

    此外,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存储了与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的情况下,判定与上述SIB所包含的小区ID以及“Value tag”一致的报知信息是否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双方的“Value tag”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不更新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因此结束处理。另 一方面,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双方的“Value tag”不一致的情况下,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 

    例如,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报知信息处理部206从解码部204被输入SIB1。在上述情况下,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判定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是否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  一致的报知信息没有被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所有的SIB1~SIB12。 

    此外,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1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判定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一致的报知信息是否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一致的报知信息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另一方面,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一致的报知信息没有被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 

    寻呼处理部207根据由解码部204解码后的寻呼信息,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报知信息。具体而言,寻呼处理部207在从解码部204输入了寻呼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为来电。并且,寻呼处理部207在不是来电的情况下,判定为报知信息变更。进而,寻呼处理部207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 

    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00向移动终端200发送表示报知信息变更的寻呼。在上述情况下,寻呼处理部207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 

    接收定时控制部208依照来自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和寻呼处理部207的指示,控制基于无线接收部202的接收定时。具体而言,接收定时控制部208在由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和寻呼处理部207指示为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接收部202以接收上述SIB。此外,接收定时控制部208在由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指示为接收所有SIB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接收部202以接收所有SIB。此外,接收定时控制部208在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接收部202以接收包含“Value tag”的SIB。 

    [实施例2中的基站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步骤] 

    接着,使用图7说明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的步骤。图7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基站100进行的报知信息发送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基站100的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在接收了报知信息的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1肯定),根据上述变更请求生成变更对象的SIB(步骤S102)。接着,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将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输出到修正历史生成部105。 

    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根据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输入的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生成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步骤S103)。并且,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将在步骤S102中生成的SIB、和通过修正历史生成部105生成的SIB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 

    接着,发送定时控制部107在变为了发送报知信息的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04肯定),向报知信息缓冲器106进行指示,以将报知信息输出到编码部108。在接收了上述指示的情况下,报知信息缓冲器106将报知信息输出到编码部108。由此,基站100将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106中的报知信息发送到自身装置形成的小区内(步骤S105)。 

    并且,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在变更了报知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6肯定),向寻呼生成部101进行指示以发送寻呼。由此,寻呼生成部101生成寻呼信息,并经由编码部102、调制部103和无线发送部110发送寻呼(步骤S107)。 

    接着,基站100返回到步骤S101中的处理。此外,基站100在未变更报知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定),不发送寻呼,而返回到步骤S101中的处理。 

    另外,即使在没有接收报知信息的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定),基站100在变为了发送报知信息的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04肯定),发送报知信息(步骤S107)。 

    [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 

    接着,使用图8说明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的步骤。图8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8示出位于同一小区的移动终端200的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步骤。 

    如图8所示,移动终端200的寻呼处理部207在从基站100接收到了寻呼的情况下(步骤S201肯定),判定是否为来电(步骤S202)。并且,移动终端200在通过寻 呼处理部207判定为是来电的情况下(步骤S202肯定),进行来电控制(步骤S203)。 

    另一方面,寻呼处理部207在上述寻呼不表示来电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定),判定为报知信息变更,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由此,无线接收部202通过由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控制,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步骤S204)。上述SIB经由解调部203、解码部204被输出到报知信息处理部206。 

    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根据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判定是否对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进行了更新(步骤S205)。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SIB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没有被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判定为报知信息变更(步骤S205肯定)。进而,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将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更新为SIB所包含的变更信息(步骤S206)。 

    另一方面,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SIB所包含的变更信息被存储在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判定为报知信息没有变更(步骤S205否定),并结束处理。 

    [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的小区间移动时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 

    接着,使用图9说明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的小区间移动时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的步骤。图9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进行的小区间移动时的报知信息接收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9示出在小区间移动后的移动终端200进行的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步骤。 

    如图9所示,移动终端200的接收定时控制部208在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步骤S301肯定),控制无线接收部202以接收包含“Value tag”的SIB。 

    由此,无线接收部202在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步骤S301肯定),接收包含“Value tag”的SIB(步骤S302)。通过无线接收部202接收到的SIB经由解调部203、解码部204被输出到报知信息处理部206。 

    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从解码部204输入了SIB的情况下,判定与上述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是否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步骤S303)。 

    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没有被存储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步骤S303否定),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所有的SIB。由此,无线接收部202接收所有的SIB(步骤S304)。并且, 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根据由无线接收部202接收到的所有SIB,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305)。 

    另一方面,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与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被存储到了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情况下(步骤S303肯定),判定“Value tag”是否一致(步骤S306)。具体而言,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判定与SIB所包含的小区ID一致的报知信息缓冲器205内的报知信息的“Value tag”是否与SIB所包含的“Value tag”一致。 

    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双方的“Value tag”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6肯定),判定为不需要更新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双方的“Value tag”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定),向接收定时控制部208进行指示,以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由此,无线接收部202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步骤S307)。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根据由无线接收部202接收到的SIB所包含的修正历史,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308)。 

    [实施例2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2中,基站100发送包含修正历史的报知信息。并且,基站100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寻呼,向移动终端200通知报知信息变更的消息。并且,移动终端200在接收了报知信息已变更的通知的情况下,不接收所有的报知信息,而接收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并根据接收到的修正历史更新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 

    此外,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接收包含“Value tag”的SIB,并根据小区ID和“Value tag”,判定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是否进行了更新。并且,移动终端200在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进行了更新的情况下,不接收所有的报知信息,而接收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并根据接收到的修正历史更新自身装置保持的报知信息。 

    由此,实施例2中的移动终端200即使在报知信息变更的情况或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也仅接收修正历史,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接收处理所耗费的功耗。此外,移动终端200使用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中包含的变更信息更新报知信息,因此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实施例3】 

    另外,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等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因此,在实施例3中,对本申请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等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 

    [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1)] 

    在上述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的例那样,示出了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的例子。但是,基站100也可以生成将报知信息的“Value tag”、与在上述“Value tag”示出的报知信息中变更后的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 

    图10示出将“Value tag”与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的一例。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00的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按照修正历史R21、修正历史R22和修正历史R23的顺序,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具体而言,修正历史生成部105首先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作为转移到小区ID“XXX”的条件的接收功率变更为“3dB”』。进而,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Value tag”=“1”。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0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21。 

    之后,假设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YYY”』、和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ZZZ”』。并且,假设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Value tag”=“2”。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0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22。即,“Value tag”=“1”的报知信息和“Value tag”=“2”的报知信息在是否包含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YYY”』以及『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ZZZ”』的方面不同。 

    之后,假设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寻呼周期变更为“8”』。并且,修正历史生成部105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Value tag”=“3”。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0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23。即,“Value tag”=“2”的报知信息和“Value tag”=“3”的报知信息在是否包含变更信息『将寻呼周期变更为“8”』的方面不同。 

    移动终端200的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接收了图10所例示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情况下,从上述修正历史中取得对应于与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Value tag”不同的“Value tag”的变更信息。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根据所取得的变更信 息,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 

    由此,基站100发送将“Value tag”与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由此移动终端200能够仅对没有反映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变更信息进行更新。由此,移动终端200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2)] 

    在上述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的例那样,示出了生成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作为修正历史的例子。但是,基站100也可以生成将报知信息的变更日期时刻、和在上述变更日期时刻进行变更了的变更信息进行了对应的修正历史。 

    图11示出将报知信息的变更日期时刻和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的一例。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00的修正历史生成部105按照修正历史R31、修正历史R32和修正历史R33的顺序,生成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具体而言,修正历史生成部105首先在“13时25分10秒”,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作为转移到小区ID“XXX”的条件的接收功率变更为“3dB”』。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1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31。 

    之后,假设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在“13时40分25秒”,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YYY”』、和变更信息『从周边小区列表中删除小区ID“ZZZ”』。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1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32。之后,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在“13时52分05秒”,从报知信息生成部104接收变更信息『将寻呼周期变更为“8”』。在上述情况下,修正历史生成部105如图11所示的例子那样,生成修正历史R33。 

    移动终端200的报知信息处理部206在接收了图11所例示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情况下,从上述修正历史中,取得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所存储的报知信息的更新日期时刻之后的时间更新的变更信息。并且,报知信息处理部206根据所取得的变更信息,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 

    由此,基站100发送将变更日期时刻与变更信息关联起来而成的修正历史,由此移动终端200能够仅对没有反映到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变更信息进行更新。由此,移动终端200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另外,基站100可以生成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各变更信息中包含SIB编号的修正历史,该SIB编号用于识别包含上述变更信息的SIB。例如,在图10所示的例子 中,设为在SIB3中包含变更信息『将作为转移到小区ID“XXX”的条件的接收功率变更为“3dB”』。在上述情况下,基站100可以与“Value tag”一起,生成包含用于对包含变更信息的SIB进行识别的SIB编号“3”的修正历史。另外,此处,设为SIB3的SIB编号为“3”。 

    由此,移动终端200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对应存储报知信息和SIB编号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所包含的SIB编号,更新变更信息。 

    [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3)] 

    在上述实施例2中,如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那样,示出了在报知信息的最后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的例子。但是,基站100可以在包含“Value tag”的SIB后,发送包含报知信息的SIB。使用图12对上述例子进行说明。 

    图12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设为在SIB1~SIB11中包含与报知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在SIB12中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此外,设为在SIB1中包含“Value tag”。并且,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00依次发送SIB1、SIB12、SIB2~SIB11。 

    此处,设为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存在变更。此外,设为移动终端200在从由基站100形成的小区移动到其他小区后,再次移动到了由基站100形成的小区内。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包含“Value tag”的SIB 1。并且,移动终端200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所存储的报知信息的“Value tag”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不同的情况下,接收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12。并且,移动终端200根据SIB1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 

    这样,基站100在SIB1后发送SIB12,由此移动终端200在进行了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能够连续接收SIB1和SIB12。 

    [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4)] 

    在上述实施例2中,示出了重新生成包含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的例子。但是,基站100可以生成包含“Value tag”和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使用图13对上述例子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设为在SIB1中包含“Value tag”和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此外,在SIB2~SIB11中包含与报知 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移动终端200在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报知信息中的SIB1。并且,移动终端200判定报知信息缓冲器205所存储的报知信息的“Value tag”与SIB1所包含的“Value tag”是否不同。并且,移动终端200在双方的“Value tag”不同的情况下,根据SIB1所包含的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 

    由此,基站100发送包含“Value tag”和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的SIB,由此移动终端200在进行了小区间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仅接收上述SIB来更新报知信息。因此,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移动终端200能够减少报知信息的更新处理耗费的功耗。 

    [报知信息的修正历史(5)] 

    在上述实施例2中,示出了生成包含报知信息的变更信息的修正历史的例子。但是,基站100也可以生成识别报知信息被变更的SIB的SIB编号作为修正历史。使用图14对上述例子进行说明。 

    图14是示出报知信息的收发处理的一例的图。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设为在SIB1~SIB11中包含与报知信息相关的各种信息,在SIB12中包含识别报知信息被变更的SIB的SIB编号。此处,假设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存在变更。即,假设在SIB12中包含识别SIB2的SIB编号“2”。 

    在上述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在从基站100接收到寻呼的情况下,首先接收SIB12。并且,移动终端200取得SIB12所包含的SIB编号,接收有关SIB编号表示的SIB。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在SIB12中包含SIB编号“2”,因此基站100在接收到SIB12后,接收SIB2。并且,基站100根据SIB2所包含的报知信息,对存储在报知信息缓冲器205中的报知信息进行更新。 

    [程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各种处理能够通过由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因此,以下,使用图15,对执行与图1所示的发送机10具有同样功能的发送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使用图16,对执行与图1所示的接收机20具有同样功能的接收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5是示出执行发送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图。如图15所示,计算机1000具有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10、高速缓存1020、HDD 103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40、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50和总线1060。RAM 1010、高速缓存1020、HDD 1030、ROM 1040、CPU 1050通过总线1060连接。 

    在ROM 1040中,预先存储有发挥与图1所示的发送机10同样的功能的发送控制程序。具体而言,在ROM 1040中,存储有修正历史生成程序1041和发送程序1042。并且,CPU 1050从ROM 1040读出修正历史生成程序1041和发送程序1042并执行。 

    由此,如图15所示,修正历史生成程序1041成为修正历史生成进程1051。此外,发送程序1042成为发送进程1052。另外,修正历史生成进程1051与图1所示的修正历史生成部11对应。此外,发送进程1052与图1所示的发送部12对应。 

    图16是示出执行接收控制程序的计算机的图。如图16所示,计算机2000具有RAM 2010、高速缓存2020、HDD 2030、ROM 2040、CPU 2050和总线2060。RAM2010、高速缓存2020、HDD 2030、ROM 2040、CPU 2050通过总线2060连接。 

    在ROM 2040中,预先存储有发挥与图1所示的接收机20同样的功能的接收控制程序。具体而言,在ROM 2040中,存储有接收程序2041和更新程序2042。并且,CPU 2050从ROM 2040读出接收程序2041和更新程序2042并执行。 

    由此,如图16所示,接收程序2041成为接收进程2051。此外,更新程序2042成为更新进程2052。另外,接收进程2051与图1所示的接收部22对应。此外,更新进程2052与图1所示的更新部23对应。 

    另外,关于上述各程序1041、1042、2041和2042,并非一定存储在ROM 1040中。例如,还可以在插入于计算机1000或2000中的软盘(FD)、CD-ROM、MO盘、DVD盘、磁光盘、IC卡等“可移动用物理介质”中存储各程序。或者,也可以在配备于计算机1000或2000内外的硬盘驱动器(HDD)等“固定用物理介质”中存储各程序。或者,还可以在经由公共线路、互联网、LAN、WAN等与计算机1000或2000连接的“其他计算机(或服务器)”中存储各程序。并且,计算机1000或2000可以从上述软盘等读出各程序并执行。 

    [系统结构等] 

    此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结构要素是功能概念性的,在物理上不一定需要如图所示那样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合并的具体方式不限于图示,能够根据各种负载和 使用状况等,以任意的单位在功能或物理上分散/合并构成其全部或一部分。例如,可以对图4所示的报知信息生成部104和修正历史生成部105进行合并。 

    标号说明 

    1、2:无线通信系统 

    10:发送机 

    11:修正历史生成部 

    12:发送部 

    20:接收机 

    21:存储部 

    22:接收部 

    23:更新部 

    91:基站 

    92:移动终端 

    100:基站 

    101:寻呼生成部 

    102:编码部 

    103:调制部 

    104:报知信息生成部 

    105:修正历史生成部 

    106:报知信息缓冲器 

    107:发送定时控制部 

    108:编码部 

    109:调制部 

    110:无线发送部 

    111:天线 

    200:移动终端 

    201:天线 

    202:无线接收部 

    203:解调部 

    204:解码部 

    205:报知信息缓冲器 

    206:报知信息处理部 

    207:寻呼处理部 

    208:接收定时控制部 

    1000、2000:计算机 

    1010、2010:RAM 

    1020、2020:高速缓存 

    1030、2030:HDD 

    1040、2040:ROM 

    1041:修正历史生成程序 

    1042:发送程序 

    1050、2050:CPU 

    1051:修正历史生成进程 

    1052:发送进程 

    1060、2060:总线 

    2041:接收程序 

    2042:更新程序 

    2051:接收进程 

    2052:更新进程 。

    关 键  词:
    无线通信 系统 发送机 接收机 以及 报知 信息 收发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接收机以及报知信息收发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270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