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16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 N 1 0 3 5 2 1 6 6 7 A (21)申请号 201310437066.2 (22)申请日 2013.09.22 B21H 3/12(2006.01) (71)申请人桂林新艺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大路 朝阳工业园1号 (72)发明人陆应生 陆刚 黄艳琼 张正国 高学农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杨立 (54) 发明名称 一种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为螺旋折流板的旋轧装置。该旋轧技 术。
2、工艺实用,可根据被加工成型的螺旋板流板及 匹配成螺旋折流板高效管束的强化传热机理,在 优化螺旋折流板结构参数范围内即=0-45 , 可任意调节螺旋折流板的升角;螺旋折流板 的直径DN及旋压成螺旋折流板的厚度满足 GTB151-1999标准中的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厚 度加工技术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1667 A CN 103521667 A 1/1页 2 1.一种螺旋折流板的旋轧装置,包括驱动部分,变速部分和旋轧部分。。
3、所述驱动部分经 过所述变速部分驱动所述旋轧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分经过所述变速部分后输出两个方向相反的驱动力; 所述旋轧部分包括上轧辊(2)、下轧辊(3)、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升降传动 轴(6)、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和分度定位板(12);所述上轧 辊(2)和下轧辊(3)自锁连接,上轧辊(2)、下轧辊(3)分别穿过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 旋轴(5);所述分度定位板(12)为标有刻度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在所述下轧辊(3)两端; 所述升降传动轴(6)为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上轧辊(2)的两端;所述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 (10)在工件(1)的水平出料。
4、方向上;所述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设置在上导向旋轴(4) 和下导向旋轴(5)之间,与工件(1)出料的垂直方向一致; 所述两个方向相反的驱动力分别驱动所述旋轧部分的所述上轧辊(2)和下轧辊(3)转 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包 括电动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的旋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部分包 括一级变速器(8)和二级变速器(9)。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521667 A 1/3页 3 一种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传热强化以及流体的输送和流体搅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属于螺旋折 流。
5、板及螺旋板的旋轧技术及其用于实现该技术的旋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能源的高效利用是通过新型的高效节能技术与高效节能设备来实现。强化传热是 能源的高效利用研究热点,高效的换热设备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螺旋折流 板换热器是一种传热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的换热器,与各种高效换热管匹配组合成换热器, 对无相变流体和相变流体的传热均有显著换热效果。迄今为止还未有一种能旋轧出螺旋折 流板的装置,极需创造出一种旋轧螺旋折流板的装置与技术,促使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技术 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动力等行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轧螺旋折流板的装置及实现该装。
6、置的 方法,以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化工、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动力等行业能源高效 利用,传热强化制造技术关键问题。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折流板的旋轧装置,包括驱 动部分,变速部分和旋轧部分,所述驱动部分经过所述变速部分驱动所述旋轧部分,其特 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经过所述变速部分后输出两个方向相反的驱动力;所述旋轧部分包 括上轧辊2、下轧辊3、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升降传动轴6、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 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和分度定位板12;所述上轧辊2和下轧辊3自锁连接,上轧辊2、 下轧辊3分别穿过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旋轴5;所述分度定位板12。
7、为标有刻度的左右两 部分分别连接在所述下轧辊3两端;所述升降传动轴6为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上轧辊2的 两端;所述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在工件1的水平出料方向上;所述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 7设置在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旋轴5之间,与工件1出料的垂直方向一致; 0005 进一步,所述两个方向相反的驱动力分别驱动所述旋轧部分的所述上轧辊2和下 轧辊3转动;所述驱动部分包括电动机11;所述变速部分包括一级变速器8和二级变速器 9。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与旋轧技术,可在一 定的范围内任意调节上、下轧辊的旋轧角,制造成形不同螺距s的螺旋折流板,适用性 广,对碳钢、不锈钢。
8、、铜合金、铝合金等材质板均可旋轧成形螺旋折流板。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螺旋折流板旋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上下轧辊旋轧角调节示意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所述螺旋折流板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3521667 A 2/3页 4 0010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1 1、旋轧工件,2、上扎辊,3、下轧辊,4、上导向旋轴,5、下导向旋轴,6、升降传动轴7、 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8、一级变速器,9、二级变速器,10、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1、电动 机,12、分度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9、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由驱动部分,变速部分和旋轧部分组成的螺旋折流板的旋 轧装置,驱动部分包括电动机11;变速部分包括一级变速器8和二级变速器9;旋轧部分包 括上轧辊2、下轧辊3、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升降传动轴6、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 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和分度定位板12;所述上轧辊2和下轧辊3自锁连接,上轧辊2、 下轧辊3分别穿过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旋轴5,上轧辊2、下轧辊3可沿上导向旋轴4、下 导向旋轴4升降,也可以绕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4旋转,所述分度定位板15为标有刻 度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下轧辊3两端,。
10、下轧辊3绕下导向旋轴5旋转与分度定位板12的 不同刻度连接,达到调整上下轧辊旋轧角的目的;所述升降传动轴6为左右两部分分别 连接上轧辊2的两端,升降传动轴6可调节上轧辊2沿上导向旋轴4的升降高度e;工件1 旋轧后垂直于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在做螺旋运动时,绕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 做轴向运动,所述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在工件1的水平出料方向上,旋轧后的工件1通 过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滚动导向后垂直于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做螺旋运动,所述 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旋轴5之间,与工件1出料的垂直方向一致, 旋轧后的工件1通过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滚动导向后垂直于上导向。
11、旋轴4、下导向旋轴 5做螺旋运动后再通过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滚动导向后绕上导向旋轴5做轴向运动。 0014 根据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力学的设计计算,选取螺旋折流螺旋升角 、直径DN、螺距S和厚度,通过螺旋升角,确定上下轧辊旋轧角,它们的关系式 为:=,取值范围045 ;根据厚度,确定上轧辊2升降高度e,它们的 关系式为:e=;根据被旋轧工件的直径DN,确定上下旋轧导向轴4直径,它们的关系 为:当DN取值100mm-300mm时,取值25mm-32mm,当DN取值400mm-600mm时,取值 48mm-57mm,当DN取值1000mm-300mm时,取值89mm-113mm;根据直径。
12、DN和螺距S,确 定上、下轧辊直径D,它们的关系为:D随着DN的增大而增大且DS;根据上、下轧辊的转速 r.p.m及螺旋折流板的螺距s,确定螺旋折流板垂直于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做螺旋 运动,绕上导向旋轴4、下导向旋轴5在做轴向运动时的运动速率。在、s、确定的 条件下,还能同时旋轧螺旋板用于螺旋输送和螺旋搅拌装置。 0015 首先根据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力学的设计计算,选取螺旋折流板螺 旋升角、直径DN、螺距S和厚度,通过螺旋升角,确定上下轧辊旋轧角,通过下轧 辊3和定位分度板12不同刻度的连接调节上下轧辊旋轧角达到所要求的角度;根据厚 度,确定上轧辊2升降高度e,通过调节升降传。
13、动轴6可使上轧辊2沿上导向旋轴4上下 移动达到所要求的高度,根据被旋轧工件的直径DN,选取上导向旋轴4和下导向旋轴5直 径;根据直径DN和螺距S,选取上、下轧辊直径D;完成上述步骤后,开启电动机12,空转 说 明 书CN 103521667 A 3/3页 5 平稳后,从上轧辊2和下轧辊3之间送入坯件,电动机11经过一级变速器8和二级变速器 9后输出两个方向相反的驱动力,分别带动上轧辊2和下轧辊3滚动,上轧辊2和下轧辊3 通过驱动产生不同方向的滚动对经过上轧辊2和下轧辊3之间的坯件进行旋轧,经过旋轧 后的工件1通过导向传动机构组合件10输出后垂直于上下旋轧导向轴4做螺旋运动,同时 通过导向传动轴承组合件7绕上下旋轧导向轴4做轴向运动,最终达到如图3螺旋折流板 结构示意图所示的螺旋折流板。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3521667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521667 A 2/2页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52166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