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二溴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4319789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91.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0247.7

    申请日:

    2011.12.12

    公开号:

    CN102491881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C 39/42申请日:20111212授权公告日:20130911终止日期:201612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39/42申请日:20111212|||公开

    IPC分类号:

    C07C39/42; C07C39/40; C07C37/62; C07C43/225; C07C41/16; H01L51/46

    主分类号:

    C07C39/42

    申请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明人:

    张超智

    地址: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1,8-二溴-4,5-二羟基-9,10-二氢蒽、1,8-二溴-4,5-二羟基蒽和1,8-二溴-4,5-二烷氧基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共轭的分子1,8-二溴-4,5-二羟基-9,10-二氢蒽、1,8-二溴-4,5-二羟基蒽和1,8-二溴-4,5-二烷氧基蒽化合物可用于光伏电池电子受体材料,通过电子给体材料和电子受体材料间的π-πStaking效应,增大电子给体与受体的接触面积,缩短激子的扩散距离,提高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率;降低光伏电池的制作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二溴蒽类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由如下结构式构成 : 或 , 其中 R=H 或 (CH2)nCH3; (n = 1 -5)。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R 为 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CH2)4CH3 或 (CH2)5CH3。3: 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步骤实现 : 步骤 1 : 取 1,8- 二羟基 -9, 10- 二氢蒽 (Ⅰ) 与溴化试剂按摩尔比 1 : (2 ~ 4) 反应, 其 中溴化温度为 25 ~ 30 ℃, 获得 1,8- 二溴 -4,5- 二羟基 -9, 10- 二氢蒽 (Ⅱ) ; 所述溴化试 剂为 NBS。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2 : 将步骤 1 中所得产物 1,8- 二溴 -4,5- 二羟基 -9, 10- 二氢蒽 (II) 与 2, 3, 5, 6- 四氯苯醌按摩尔比 1 : (1 ~ 4) 反应, 加入到氯仿或四氢呋喃中, 搅拌回流得到 1,8- 二 溴 -4, 5- 二羟基蒽 ( Ⅲ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3 : 在氮气保护下, 将步骤 2 中所得产物 1,8- 二溴 -4, 5- 二羟基蒽 ( Ⅲ )、 碳酸钾 和烷基化试剂按摩尔比 1 : (2 ~ 20) : (2 ~ 15) 反应, 加入到 DMF 中, 加热搅拌得到 1,8- 二 溴 -4, 5- 二烷氧基蒽化合物 (IV) ; 所述烷基化试剂为溴乙烷、 溴丙烷、 溴丁烷、 溴戊烷或溴 己烷。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所述烷基 o 化试剂为溴乙烷, 反应温度为 35 ~ 38 C, 反应时间为 96 小时。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所述烷基 o 化试剂为溴丙烷, 反应温度为 65 ~ 70 C, 反应时间为 48 小时。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二溴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所述烷基 o 化试剂为溴丁烷、 溴戊烷或溴己烷, 温度为 95 ~ 100 C, 反应时间为 30 小时。9: 二溴蒽类化合物作为光伏电池受体材料的应用。

    说明书


    二溴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溴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作有 机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子受体材料的化合物 (1,8- 二溴 -4, 5- 二羟基 -9,10- 二氢蒽、 1,8- 二溴 -4, 5- 二羟基蒽、 1,8- 二溴 -4, 5- 二烷氧基蒽) 。
         背景技术 现在, 光伏电池商品主要是硅电池, 因为硅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原材料, 而且太阳能 硅电池必须固定在玻璃上, 所以, 太阳能硅电池具有沉重、 运输和安装成本高的缺点。 因此, 研制廉价、 易加工制作的薄膜光伏电池成为了研究热点。
         相对于硅光伏电池, 有机 / 聚合物光伏电池具有成本低、 重量轻、 体积小、 易加工、 柔韧性好、 适宜加工成大面积的平板器件的特点。提高光电转化率是当前有机 / 聚合物光 伏电池所面临的最主要课题。按照目前的能源供应情况, 如果有机 /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光 电转化率提高到 10%, 将具有价格比较优势, 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提高光电转换率的关键问 题之一是设计并合成性能优良的有机 / 聚合物材料。
         高光电转化率的有机 / 聚合物光伏电池需要高效的电子给体 (Donor) 和电子受 体 (Acceptor) 材料。近年来, 中外科学家陆续研发了一些性质优良的电子给体材料, 例如 : Katz 教授的梯状低聚物, Jen 教授研究组的三苯胺衍生物材料 ; 我国中科院化学所的李永 舫教授等设计合成的含有侧链的聚噻吩和聚乙烯噻吩材料, 中科院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的薄志山教授设计合成的共聚高分子和树枝化共轭高分子等。
         相对于电子给体材料, 电子受体材料研究较少。第一代电子受体是 C60 衍生物 和 C70 衍生物。例如 :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 Wudl 研究组设计合成的 C60 衍生物 PCBM ([6,6]-phenyl 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 该化合物已作为有机光伏电池的电子 受体材料被普遍使用。中科院化学所李永舫教授等设计合成的 Indene-C60 bisadduct 等 电子受体材料。第二代电子受体电子受体材料是以 9,9’ -bifluorenylidene(9,9’ -BF) 为 代表的平面共轭分子。 (Brunetti, F. G.; Gong, X.; Tong, M.; Heeger, A. J.; Wudl, F. Strain and Hückel Aromaticity: Driving Forces for a Promising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 Acceptors in Organic Electronics , Angew. Chem. Int. Ed.2010, 49, 532 –536.) 作 为 一 个 实 用 的 光 伏 电 池 材 料 必 须 具 备 易 合 成, 性 质 稳 定, 价格低廉的特 点。 因 此, 一 些 跨 国 公 司 经 过 多 年 的 研 究 探 索, 逐 渐 把 电 子 给 体 材 料 锁 定 在 P3HT (poly(3-hexylthiophene)) 和 TBP (Tetrabenzylporphrine, 四苯并卟啉 ) 上。与 P3HT 相 匹配的电子受体材料是 C60 或 C70 衍生物。目前, 跨国公司 (例如 : 日本三菱公司) 已经通 过工艺优化等途径, 将使用 P3HT 和 PCBM 制作的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提高到大于 8% 的水 平, 申请了上百个电池制做工艺专利和化合物专利。但对使用 TBP 作为电子给体材料的研 究较少, 理论上与 TBP 相匹配的电子受体材料应该是平面大共轭分子, 因此设计与 TBP 相匹 配的电子受体 -- 平面共轭分子将有力推动这类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光伏电池电子受体材料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与 TBP 电子给体材料相匹配的蒽环为母体的溴代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
         为 了 达 到 上 述 目 的, 本 发 明 提 供 了 平 面 共 轭 的 分 子 1,8- 二 溴 -4,5- 二 羟 基 -9,10- 二氢蒽、 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或 1,8- 二溴 -4,5- 二烷氧基蒽的结构与制备 方法 ; 其中, 二溴蒽类化合物由如下结构式构成 :
         或, 其 中 R=H 或 (CH2)nCH3; (n = 1 -5), 优选 R 为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CH2)4CH3 或 (CH2)5CH3。 上述二溴蒽类化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 步骤 1 : 使用 1,8- 二羟基 -9,10- 二氢蒽为原料, N - 溴代琥珀酰亚胺 (NBS) 为溴化试剂 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为 25 ~ 30℃, 反应溶剂为 N ,N - 二甲基甲酰胺 (DMF) ; 所得产物经水洗、 过滤、 干燥后, 再将其投入到乙醇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重结晶即得 1,8- 二溴 -4,5- 二羟 基 -9,10- 二氢蒽 ; 所述乙醇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 1 : 1。
         步骤 2 : 将制得的 1,8- 二溴 -4,5- 二羟基 -9,10- 二氢蒽和 2,3,5,6- 四氯苯醌加 入到反应溶剂中, 搅拌回流 ; 所得产物在四氢呋喃中重结晶即得 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 ; 所述反应溶剂为氯仿或四氢呋喃 ; 当反应溶剂为氯仿时, 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 ; 当反应溶剂
         为四氢呋喃时, 反应时间为 0.5 小时。
         步骤 3 : 将制得的所述 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 碳酸钾和 RBr(烷基化试剂) 加入到 N ,N - 二甲基甲酰胺中, 加热搅拌进行反应 ; 反应所得产物倒入冷水中, 经过滤、 干 燥, 再将其投入到四氢呋喃或乙醇中重结晶即得 1,8- 二溴 -4,5- 二烷氧基蒽 ; 所述 RBr 为 BrCH2CH3、 BrCH2CH2CH3、 BrCH2CH2CH2CH3、 Br (CH2)4CH3 或 Br (CH2)5CH3 ; 当 RBr 为 BrCH2CH3 时, 反应温度为 35 ~ 38 ℃, 反应时间为 96 小时 ; 当 RBr 为 BrCH2CH2CH3 时, 反应温度为 65 ~ 70℃, 反应时间为 48 小时 ; 当 RBr 为 BrCH2CH2CH2CH3、 Br (CH2)4CH3 或 Br (CH2)5CH3 时, 反应 温度为 95 ~ 100℃, 反应时间为 30 小时。
         上述二溴蒽衍生物用于光伏电池电子受体材料, 通过电子给体材料和电子受体材 料间的 π-π Staking 效应, 增大电子给体与受体的接触面积 , 缩短缩短激子的扩散距离, 提高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 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率 ; 降低光伏电池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提供二溴蒽类化合物具有大共轭体 系, 且通过溴取代、 烷基化反应等方法制备产率高。 本发明二溴蒽类化合物作为光伏电池电 子受体材料时, 通过电子受体材料间的 π-π Staking 效应, 增大电子给体与受体的接触面 积, 缩短激子的扩散距离, 提高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 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率 ; 同时对作为 电子受体材料的蒽类化合物进行溴取代, 大幅提高光电材料的光电系数。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薄膜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 1,8- 二溴 -4,5- 二羟基 -9,10- 二氢 蒽的制备反应式。
         图 2 为本发明薄膜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 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的制备反 应式。
         图 3 为本发明薄膜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 1,8- 二溴 -4,5- 二烷氧基蒽的制备 反应式。
         图 4 为本发明薄膜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 1,8- 二溴 -4, 5- 二乙氧基蒽的吸收 光谱图。
         图中, R 为 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CH2)4CH3 或 (CH2)5CH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二溴蒽衍生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1,8- 二溴 -4,5- 二羟基 -9,10- 二氢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1 : 在一装有温度计, 机械搅拌器的三颈瓶中, 加入 10.6 g1,8- 二羟基 -9,10- 二氢蒽 (化 合物 I) 和 100 mL DMF, 冰水浴冷至 5 ℃, 搅拌下分批加入 20.5 g NBS, 控制温度不超过 20℃, 加完后温度升至室温搅拌 12 小时, 升温至 100℃, 搅拌 0.5 小时 ; 然后, 倾入 100g 碎冰 中, 产生橙色固体, 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 10 mL 乙醇洗涤, 干燥后, 用 V( 乙醇 ) : V( 四氢呋 喃) = 1: 1 的 70 mL 乙醇 / 四氢呋喃溶液重结晶一次, 得到 10.8 g 的化合物 II(1,8- 二 溴 -4,5- 二羟基 -9,10- 二氢蒽) , 为橙色粉末, 产率为 58.6 ﹪。化合物 II 的 H 谱数据如 1 下: H NMR (300 MHz, CDCl3, 25° C, TMS) δ = 3.91 (2 H, s), 4.17 (2 H, s), 6.75 (2 H, d), 7.18 (2H, d)。
         实施例 2 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2 : 将 3.70 g 化合物 II 和 2.70 g 2,3,5,6- 四氯苯醌加入到氯仿中, 搅拌回流 1.5 小时, 蒸干溶剂, 加入 50 mL 热水, 过滤, 10 mL 乙醇洗涤, 干燥后, 用四氢呋喃 34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2.95 g 的化合物 III(1,8- 二溴 -4,5- 二羟基蒽) ,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80.2 ﹪。化 1 合物 III 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300 MHz, CDCl3, 25° C, TMS) δ = 6.77 (2 H, d), 7.80 (2H, d), 9.26 (1 H, s), 9.38 (1 H, s)。
         实施例 3 1,8- 二溴 -4, 5- 二乙氧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3 : 氮气保护下, 将 2.76 g 碳酸钾、 1.84 g 化合物 III、 3.67 g 溴乙烷和 20 mL DMF 加入 到 100 mL 四颈瓶中, 控制温度 35 ~ 38 ℃, 搅拌 96 小时。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后, 倒 入到 50 g 冰中, 过滤, 20 mL×3 蒸馏水洗涤, 干燥后, 用四氢呋喃 18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1.89 g 的化合物 1,8- 二溴 -4, 5- 二乙氧基蒽,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90.9 ﹪。 化合物 1,8- 二 1 溴 -4, 5- 二乙氧基蒽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D3CCOCD3): δ = 1.33 (t, 6H), 3.98 (q, 4 H), 6.79 (d, 2 H), 7.75 (d, 2 H), 9.31 (s, 1 H), 9.43 (s, 1 H)。
         实施例四1,8- 二溴 -4,5- 二丙氧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3 : 氮气保护下, 将 2.76 g 碳酸钾、 1.84 g 化合物 III、 4.16 g 溴丙烷和 20 mL DMF 加入到 100 mL 四颈瓶中, 控制温度 65 ~ 70 ℃, 搅拌 48 小时。 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后, 倒入到 50 g 冰中, 过滤, 20 mL×3 蒸馏水洗涤, 干燥后, 用乙醇 21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1.88 g 的化 合物 1,8- 二溴 -4,5- 二丙氧基蒽,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85.5 ﹪。 化合物 1,8- 二溴 -4,5- 二 1 丙氧基蒽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D3CCOCD3): δ = 0.98 (t, 6H), 1.60-1.80(m, 4H) , 4.00 (t, 4 H), 6.78 (d, 2 H), 7.74 (d, 2 H), 9.33 (s, 1 H), 9.44 (s, 1 H)。
         实施例五 1,8- 二溴 -4,5- 二丁氧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3 : 氮气保护下, 将 2.76 g 碳酸钾、 1.84 g 化合物 III、 4.65 g 溴丁烷和 20 mL DMF 加入到 100 mL 四颈瓶中, 控制温度 95 ~ 100℃, 搅拌 30 小时。 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后, 倒入到 50 g 冰中, 过滤, 20 mL×3 蒸馏水洗涤, 干燥后, 用乙醇 20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2.03 g 的化 合物 1,8- 二溴 -4,5- 二丁氧基蒽,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86.8 ﹪。 化合物 1,8- 二溴 -4,5- 二 1 丁氧基蒽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D3CCOCD3): δ = 0.96 (t, 6H), 1.35-1.80(m, 8H) , 3.98 (t, 4 H), 6.78 (d, 2 H), 7.75 (d, 2 H), 9.31 (s, 1 H), 9.42 (s, 1 H)。
         实施例六 1,8- 二溴 -4,5- 二戊氧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3 : 氮气保护下, 将 2.76 g 碳酸钾、 1.51 g 化合物 III、 5.14 g 溴戊烷和 20 mL DMF 加入到 100 mL 四颈瓶中, 控制温度 95 ~ 100 ℃, 搅拌 30 小时。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后, 倒入 到 50 g 冰中, 过滤, 20 mL×3 蒸馏水洗涤, 干燥后, 用乙醇 20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1.88 g 的化合物 1,8- 二溴 -4,5- 二戊氧基蒽,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85.1 ﹪。1,8- 二溴 -4,5- 二戊 1 氧基蒽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D3CCOCD3): δ = 0.98 (t, 6H), 1.30-1.82(m, 16H) , 3.99 (t, 4 H), 6.80 (d, 2 H), 7.77 (d, 2 H), 9.34 (s, 1 H), 9.46 (s, 1 H)。
         实施例七 1,8- 二溴 -4,5- 二己氧基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参见图 3 : 氮气保护下, 将 2.76 g 碳酸钾、 1.84 g 化合物 III、 5.63 g 溴己烷和 20 mL DMF 加入到 100 mL 四颈瓶中, 控制温度 95 ~ 100 ℃, 搅拌 30 小时。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 后, 倒入到 50 g 冰中, 过滤, 20 mL×3 蒸馏水洗涤, 干燥后, 用乙醇 20 mL 重结晶一次, 得到 2.17 g 的化合物 1,8- 二溴 -4,5- 二己氧基蒽, 为红色粉末, 产率为 81.0 ﹪。 化合物 1,8- 二 1 溴 -4,5- 二己氧基蒽的 H 谱数据如下 : H NMR (D3CCOCD3): δ = 0.96 (t, 6H), 1.29-1.80 (m, 16H) , 3.98 (t, 4 H), 6.77 (d, 2 H), 7.75 (d, 2 H), 9.31 (s, 1 H), 9.44 (s, 1 H)。
         效果实施例 如图 4 所示为实施例 3 中制备的 1,8- 二溴 -4, 5- 二乙氧基蒽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由图 可知, 该化合物的截断波长是 610 nm ; 其最高占据轨道 (HOMO) 和最低空轨道 (LUMO) 能级之 差是 2.39 eV, 也就是作为电子受体材料的能级是 2.39 伏。

    关 键  词:
    二溴蒽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溴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197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