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掩膜型ROM器件的单元结构.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315562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10.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1442.2

    申请日:

    2010.10.27

    公开号:

    CN102456693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27/112申请公布日:201205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7/112申请日:201010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7/112

    主分类号:

    H01L27/112

    申请人: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晓明

    地址: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桥路1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代理人:

    丁纪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掩膜型ROM器件的单元结构,其原始状态为:衬底(10)中具有n阱(12’),衬底(10)之上为介质层(21),介质层(21)中具有接触孔(19),接触孔(19)与n阱(12’)相接触;其编程状态为:衬底(10)中具有n阱(12’),衬底(10)之上为介质层(21),介质层(21)中具有接触孔(19),接触孔(19)下方的n阱(12’)中具有n型离子注入区(20),接触孔(19)与n型离子注入区(20)相接触,n型离子注入区(20)的掺杂浓度大于n阱(12’)的掺杂浓度。接触孔(19)为填充在一个通孔中的金属。本发明掩膜型ROM的单元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面积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原始 状态为 : 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中具有 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与 n 阱 (12’ ) 相接触 ;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为 : 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中具有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下方的 n 阱 (12’ ) 中具 有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接触孔 (19) 与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相接触,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掺杂浓度大于 n 阱 (12’ ) 的掺杂浓度 ; 所述接触孔 (19) 为填充在一个通孔中的金属 ; 所述原始状态表示 “0” 或 “1” 中的一个, 所述编程状态表示 “0” 或 “1” 中的另一个。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 的单元结构是在原始状态还是在编程状态, 是由接触孔 (19) 下方的 n 阱 (12’ ) 中是否具有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来决定的。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 的单元结构为两端子器件, 接触孔 (19) 引出为一个端子, n 阱 (12’ ) 引出作为另一个端子。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 的单元结构为原始状态时, 所述接触孔 (19) 与 n 阱 (12’ ) 的接触为肖特基接触 ;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为编程状态时, 所述接触孔 (19) 与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接触为欧姆接触。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 n 型离子注入区 19 (20) 的体浓度在 1×10 原子 / 立方厘米以上。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中的杂质为磷。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的单 元结构的读取电压不超过肖特基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所述肖特基二极管为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为原始状态时所述接触孔 (19) 与 n 阱 (12’ ) 形成的。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掩膜型 ROM 的单 元结构在组成阵列应用时, 所有的单元结构都排列在一个 n 阱中。

    说明书


    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 ROM(read-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 特别是涉及一种掩膜型 ROM(Mask ROM)。背景技术
         掩模型 ROM 是 ROM 的一种。通常为了生产大量相同内容的 ROM, 制造商先制作一 颗有原始数据的 ROM 作为样本, 然后再大量复制, 这一样本就是掩膜型 ROM。烧录在掩膜型 ROM 中的资料永远无法修改, 它的优势是成本比较低。
         掩膜型 ROM 器件是由多个单元结构组成的, 每个单元结构都具有原始状态和编程 状态以分别表示 “0” 或 “1” , 这两种状态是由结构的差别体现的。逻辑的 “0” 和 “1” 具体由 哪种状态表示取决于应用电路的设计。
         请参阅图 1a, 这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原始状态, 也就是常规的 MOS 晶 体管。衬底 10 中具有隔离结构 11 和阱 12。衬底 10 之上具有栅氧化层 13。栅氧化层 13 之上具有多晶硅栅极 14。栅氧化层 13 两侧下方的阱 12 中具有轻掺杂漏 (LDD) 注入区 15。 栅氧化层 13 和多晶硅栅极 14 的两侧具有侧墙 16。侧墙 16 两侧下方的阱 12 中具有重掺杂 源漏注入区 17。
         请参阅图 1b, 这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它是在常规 MOS 晶 体管的基础上, 在沟道区 18 进行一次额外的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类型 (p 型或 n 型 ) 与重掺 杂源漏注入区 17 相同, 从而让沟道处于常开状态。
         在特定的操作电压下, 通过比较图 1a 和图 1b 所示的传统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 的两种状态的读取电流的差异, 实现逻辑 “1” 和 “0” 的区分。
         请参阅图 3a, 这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版图, 其中的黑色小方块表示 填充有金属的接触孔 19。该版图显示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为四端子的器件, 四个 端子分别是阱 12( 通过重掺杂区 22 的接触孔 19 引出, 重掺杂区 22 的掺杂类型与重掺杂源 漏注入区 17 的掺杂类型相反 )、 栅极 14 的接触孔 19、 源极 17 的接触孔 19、 漏极 17 的接触 孔 19, 该器件的版图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 具有版图面 积小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原始状态为 : 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中具有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与 n 阱 12’ 相接触 ;
         所述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为 : 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中具有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下方的 n 阱 12’ 中具有 n 型离子 注入区 20, 接触孔 19 与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相接触,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掺杂浓度大于 n
         阱 12’ 的掺杂浓度 ;
         所述接触孔 19 为填充在一个通孔中的金属 ;
         所述原始状态表示 “0” 或 “1” 中的一个, 所述编程状态表示 “0” 或 “1” 中的另一 个。
         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具有结构简单、 面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a 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原始状态 ;
         图 1b 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 ;
         图 2a 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原始状态 ;
         图 2b 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 ;
         图 3a 是传统的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版图示意图 ;
         图 3b 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版图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组成阵列的版图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
         10 为衬底 ; 11 为隔离结构 ; 12 为阱 ; 12’ 为n阱; 13 为栅氧化层 ; 14 为多晶硅栅 极; 15 为轻掺杂漏注入区 ; 16 为侧墙 ; 17 为重掺杂源漏注入区 ; 18 为沟道区 ; 19 为接触孔 ; 20 为 n 型离子注入区 ; 21 为介质层 ; 22 为重掺杂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2a, 这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原始状态, 也就是常规的 肖特基二极管。在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例如是氧 化硅、 氮化硅等。介质层 21 中具有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为填充在一个通孔中的金属, 接触 孔 19 与 n 阱 12’ 相接触。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理解, 由于 n 阱 12’ 是轻掺杂的 ( 其 17 体浓度一般在 1×10 原子 / 立方厘米的数量级 ) ; 接触孔 19 是金属的, 例如为钨 (W) ; n阱 12’ 与接触孔 19 相接触就形成了肖特基二极管。
         请参阅图 2b, 这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它是在接触孔 19 下方的 n 阱 12’ 中进行一次额外的 n 型离子注入, 从而在 n 阱 12’ 中形成掺杂浓度更高、 19 且与接触孔 19 相接触的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通常体浓度在 1×10 原子 / 立方厘米以上。 具体而言在编程状态时, 衬底 10 中具有 n 阱 12’ , 衬底 10 之上为介质层 21, 介质层 21 中具 有接触孔 19, 接触孔 19 下方的 n 阱 12’ 中具有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接触孔 19 与 n 型离子 注入区 20 相接触,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掺杂浓度大于 n 阱 12’ 的掺杂浓度。
         所述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中的掺杂杂质优选为磷 (P), 因为磷较容易实现低能量的 离子注入, 且离子注入后容易扩散, 可在接触孔 19 的底部形成均匀性较好的 n 型离子注入 区 20。其他 n 型杂质如砷 (As)、 锑 (Sb) 等也可以选用。
         本发明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的初始状态时, 由于 n 阱 12’ 的掺杂浓度较低, 因此接触孔 19 与 n 阱 12’ 的接触是肖特基接触。在接触孔 19 上加的电压小于肖特基二极 管的阈值电压, 器件处于关断状态, 电流非常小。
         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编程状态时, 由于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掺杂浓度较高, 因此接触孔 19 与 n 型离子注入区 20 的接触是欧姆接触, 器件呈现电阻状态, 在接触 孔 19 外加电压下是导通的。
         选择合适的比较电流, 就能区分图 2a 和图 2b 所示的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 构的 2 种状态, 即实现逻辑的 “0” 和 “1” 的区分。
         请参阅图 3b, 这是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版图。该版图显示本发明掩膜 型 ROM 的单元结构为两端子的器件, 两个端子分别是 n 阱 12’ 和接触孔 19。其中 n 阱 12’ 通过 n 型重掺杂区 22 中的接触孔 19 引出。值得注意的是, n 阱 12’ 中并没有轻掺杂漏注 入区、 也没有重掺杂源漏注入区。显然, 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版图面积比传统的 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的版图面积要小得多。
         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 其读取电压不超过初始状态时由接触孔 19 和 n 阱 12’ 构成的肖特基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请参阅图 4, 本发明掩膜型 ROM 的单元结构在组成阵列应用时, 所有的单元结构都 排列在一个 n 阱中。
         综上所述, 本发明掩膜型 ROM 器件的单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采用全新的器件结 构, 具有单元结构面积小、 有利于提高存储密度的特点, 特别适合大容量的应用场合。

    关 键  词:
    掩膜型 ROM 器件 单元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掩膜型ROM器件的单元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155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