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4314563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5.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51224.0

    申请日:

    2011.12.29

    公开号:

    CN102437253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31/20申请公布日:201205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31/20申请日:201112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20

    主分类号:

    H01L31/20

    申请人:

    天津市津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丽冉; 郭增良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梓苑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P型半导体层成型:在TCO玻璃层上采用RF-PECVD方法沉积P型半导体层;(2)、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成型;(3)、本征半导体层以及N型半导体层成型;(4)、背电极TCO层以及Al电极层成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完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有效减少载流子在界面处的聚集和俘获,有利于光生电流的收集,是一种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稳定性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 (1)、 P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 TCO 玻璃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 P 型半导体层 ; (2)、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成型 : 在 P 型半导体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一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 衬底温度为 200 ~ 250 ℃, 首先向沉积炉内通入 SiH4、 CH4、 H2 气体, 气体流量分别为 1.5slpm, 1slpm, 6slpm, 等待气体混合均匀, 并使得反应压强达到 150 ~ 200Pa 并保持稳定后, 开启辉光进行沉积, 辉光功率密度为 0.02 ~ 0.03w/cm2 ; 在沉 积进行至 50 秒时, 将 CH4 气体的流量改为 0.8slpm, 100 秒时将其流量改为 0.6slpm, 随后每 增加 50 秒, 流量减少 0.2slpm, 直到沉积进行至 250 秒时, CH4 气体的流量为 0slpm, 继续辉 光, 辉光时间为 50s, 完成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成型 ; (3)、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依次沉积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 ; (4)、 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成型 :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完成。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具有带 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厚度为 5 ~ 15nm。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P 型半 导体层、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均为非晶硅碳薄膜。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背电极 TCO 层为掺杂的 ZnO 薄膜。

    说明书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 尤其是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成为解 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其中利用光伏效应开发的太阳能电池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 用, 非晶硅太阳电池具有产业链短、 制造成本低、 制造能耗低、 能源回收期短等优势, 成为未 来太阳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非晶硅太阳电池结构中, 其层级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 TCO 玻璃层、 P 型半导体层、 本征半导体层、 N 型半导体层、 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 ; P 型半导体层为太阳光进入电池的窗口层, 对太阳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宽带隙、 高电导 率的 P 型半导体层, 可以建立起高的内建电场, 改善太阳电池的短波响应, 减小光损失。在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中, 通常采用非晶硅碳合金材料, 即在沉积过程中加入 CH4 气体, 实 现带隙的拓展, 这种材料的带隙约为 2.0eV。本征半导体层完成对光子的吸收, 其带隙为 1.7eV。如果在 P 型半导体层上直接沉积本征半导体层, 存在较大的带隙不匹配, 使得大量 的载流子被俘获在界面处, 会影响电池的性能。此外, 为了获得高电导率的 P 型半导体层, 在沉积过程中通常采用较高的氢稀释率, 氢稀释率的增大使得材料向微晶硅相靠近, 与非 晶硅相比, 具有较大的晶粒, 因此, 在与非晶硅本征层的界面处还存在着晶格的不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 法, 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有效减少载流子在界面处的聚集和俘获, 有利于光生电流的收 集,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
         (1)、 P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 TCO 玻璃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 P 型半导体层 ;
         (2)、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成型 : 在 P 型半导体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 一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 衬底温度为 200 ~ 250℃, 首先向沉积炉内通入 SiH4、 CH4、 H2 气体, 气体流量分别为 1.5slpm, 1slpm, 6slpm, 等待气体混合均匀, 并使得反应压强达到 150 ~ 200Pa 并保持稳定后, 开启辉光进行沉积, 辉光功率密度为 0.02 ~ 0.03w/cm2 ; 在沉 积进行至 50 秒时, 将 CH4 气体的流量改为 0.8slpm, 100 秒时将其流量改为 0.6slpm, 随后每 增加 50 秒, 流量减少 0.2slpm, 直到沉积进行至 250 秒时, CH4 气体的流量为 0slpm, 继续辉 光, 辉光时间为 50s, 完成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成型 ;
         (3)、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依次沉积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 ;
         (4)、 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成型 :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完成。而且, 所述的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厚度为 5 ~ 15nm。 而且, 所述的 P 型半导体层、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均为非晶硅碳薄膜。 而且, 所述的背电极 TCO 层为掺杂的 ZnO 薄膜。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
         1、 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 P 型半导体层成型,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 过渡层成型,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 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成型, 在沉 积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过程中, 使得 CH4 的流量呈现阶梯状分布减小, 实现从 P 型 半导体层到本征半导体层带隙的缓变, 减少载流子在界面处的聚集和俘获, 有利于光生电 流的收集, 并减少界面处的结构缺陷, 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及稳定性。
         2、 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在 P 型半导体层和本征半导体层之间引入具 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 通过调整过渡层的沉积条件, 实现带隙和晶格结构的过渡和匹 配, 减少在界面处的结构缺陷, 有利于改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性能。
         3、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有效减少载流子在界面处的聚集和俘获, 有利于光 生电流的收集, 是一种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稳定性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 不是限 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其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
         (1)、 P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 TCO 玻璃层 7 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 P 型半导体层 6;
         (2)、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成型 : 在 P 型半导体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沉积 一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 衬底温度为 200℃或者 225℃或者 250℃, 首先向沉积炉内 通入 SiH4、 CH4、 H2 气体, 气体流量分别为 1.5slpm, 1slpm, 6slpm, 等待气体混合均匀, 并使得 反应压强达到 150Pa 或者 175Pa 或者 200Pa 并保持稳定后, 开启辉光进行沉积, 辉光功率密 2 2 2 度为 0.02w/cm 或者 0.025w/cm 或者 0.03w/cm ; 在沉积进行至 50 秒时, 将 CH4 气体的流量 改为 0.8slpm, 100 秒时将其流量改为 0.6slpm, 随后每增加 50 秒, 流量减少 0.2slpm, 直到 沉积进行至 250 秒时, CH4 气体的流量为 0slpm, 继续辉光, 辉光时间为 50s, 完成具有带隙缓 变功能的过渡层的成型, 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的厚度为 5 ~ 15nm ;
         (3)、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导体层成型 : 在具有带隙缓变功能的过渡层上采用 RF-PECVD 方法依次沉积本征半导体层 4 以及 N 型半导体层 3 ;
         (4)、 背电极 TCO 层以及 Al 电极层成型 :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背电极 TCO 层 2 以 及 Al 电极层 1,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完成。上述 P 型半导体层、 本征半导体层以及 N 型半 导体层成型均可以为非晶硅碳薄膜, 背电极 TCO 层为掺杂的 ZnO 薄膜。

    关 键  词:
    非晶硅 太阳能电池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145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