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970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 N 1 0 2 4 9 7 0 5 1 A *CN102497051A* (21)申请号 201110423581.6 (22)申请日 2011.12.17 H02K 5/124(2006.01) (71)申请人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地址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合 丰村合丰路118号苏州朗高电机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钟时辉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包 含电机座、旋转轴、防水罩、凹槽、积水槽;所述旋 转轴设置在。
2、电机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电机座的 端部侧面上;所述防水罩套设在旋转轴上,所述 防水罩的端部插入凹槽中;所述防水罩的端部与 凹槽的底部形成一排水口;所述积水槽设置在凹 槽的侧壁上;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 取消易磨损的橡胶环,变接触密封为非接触式密 封,永久可靠,能达到IP56等级的防水要求;同时 改变积水槽的大小和排水口的大小,可以适用防 护不同的水量;本发明方案结构简单、实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
3、置,包含电机座、旋转轴、防水罩、凹槽、积水槽;所述旋转 轴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电机座的端部侧面上;所述防水罩套设在旋转轴上, 所述防水罩的端部插入凹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的端部与凹槽的底部形成一排水 口;所述积水槽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97051 A 1/2页 3 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的改进, 属于电机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如附图1为现有的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包含电机座1、旋转轴2、防水罩3、橡 胶环4、凹槽5;所述旋转轴2设置在电机座1上;所。
4、述凹槽5设置在电机座1的端部侧面 上;所述防水罩3套设在旋转轴2上,所述防水罩3的端部插入凹槽5中;所述橡胶环4套 设在旋转轴2上,并设置在防水罩3与电机座1端部之间。该技术在旋转轴朝上时效果较 好,但在一定时间后,橡胶环磨损就达不到IP56等级的防水要求;当旋转轴水平安装时,情 况更糟,或者说这种结构不能用于旋转轴水平安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的改 进。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包含电机 座、旋转轴、防水罩、凹槽、积水槽;所述旋转轴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电机座的 端部侧。
5、面上;所述防水罩套设在旋转轴上,所述防水罩的端部插入凹槽中;所述防水罩的 端部与凹槽的底部形成一排水口;所述积水槽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上。 000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取消易磨损的橡胶环,变接触密封为非接触式密 封,永久可靠,能达到IP56等级的防水要求;同时改变积水槽的大小和排水口的大小,可 以适用防护不同的水量;本发明方案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其中:1、电机座;2。
6、、旋转轴;3、防水罩;4、橡胶环;5、凹槽;11、电机座;12、旋转轴;13、 防水罩;14、凹槽;15、积水槽;16、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包含电机座11、旋转轴12、防水罩 13、凹槽14、积水槽15;所述旋转轴12设置在电机座11上;所述凹槽14设置在电机座11 的端部侧面上;所述防水罩13套设在旋转轴12上,所述防水罩13的端部插入凹槽14中; 所述防水罩13的端部与凹槽14的底部形成一排水口16;所述积水槽15设置在凹槽14的 说 明 书CN 102497051 A 2/2页 4 侧壁上。所述防水罩13与电机座11的端部紧密接触,以防止。
7、水进入旋转轴11。 000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的动密封装置取消易磨损的橡胶环,变接触密封为非接触式密 封,永久可靠,能达到IP56等级的防水要求;同时改变积水槽的大小和排水口的大小,可以 适用防护不同的水量;本发明方案结构简单、实用。 000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497051 A 1/2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051 A 2/2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05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