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键盘及其装配方法.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4307090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838.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6332.X

    申请日:

    2011.02.25

    公开号:

    CN102394191A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H 13/02申请公布日:201203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3/02申请日:20110225|||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02; H01H13/20; H01H13/88

    主分类号:

    H01H13/02

    申请人: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少云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三帝堂工业区第五、六栋的第六栋二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张全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电脑外设领域,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一底板;一导电膜;剪刀脚;弹性触动体,其下端设有一凸缘及键帽;在所述导电膜之上还增设有一中板,所述中板上设有多个卡位和用于固定弹性触动体的定位容置孔,所述剪刀脚连接于所述卡位上,所述弹性触动体贯穿设于所述定位容置孔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夹压固定。该种键盘采用中板上的定位容置孔固定弹性触体,与传统的弹性触动体采用胶水粘合的方式相比,定位准确可靠,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且便于键盘的维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键盘的装配方法,利用该方法装配键盘,节省人力物力,其装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键盘, 包括 : 一底板 ; 一导电膜, 设于所述底板之上 ; 剪刀脚 ; 弹性触动体, 贯穿设于所述剪刀脚之中 ; 及 键帽, 位于所述弹性触动体顶端且与所述剪刀脚扣接 ;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电膜之上还增设有一中板, 所述中板上设有多个卡位和用于固定弹性触动体 的定位容置孔, 所述剪刀脚连接于所述卡位上, 所述弹性触动体贯穿设于所述定位容置孔 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夹压固定。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 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其上设有开口 ; 所述剪刀脚上设有与所述中板相连的限位柱和与所 述键帽相连的连接柱, 所述限位柱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柱也呈中心对称设置 ; 所述键 帽上设有与所述剪刀脚相连接的扣位, 所述扣位以键帽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的卡位包括一对第一卡扣位和一 对第二卡扣位, 所述第一卡扣位和所述第二卡扣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 置,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外侧设有第一开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上侧设有第二开口, 或 者,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上侧设有第二开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外侧设有第一开口 ; 所述剪刀脚包括由枢轴相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 所述内框架设有一对与所述中板相 连的第一限位柱和一对与所述键帽相连的第一连接柱及供所述弹性触动体穿过的通孔, 所 述外框架设有一对与所述中板相连的第二限位柱和一对与所述键帽相连的第二连接柱, 所 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 二连接柱也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帽上的扣位包括一对第一扣位和 一对第二扣位, 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以键帽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扣位 侧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竖向开口, 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竖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侧向开 口; 所述第一扣位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连, 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连, 或者, 所 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连, 所述第一扣位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连。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为一对, 分设于所述内框架中部 外侧, 所述外框架中部内侧设有圆孔, 所述内框架和外框架通过所述枢轴和所述圆孔嵌套 连接 ; 或者, 所述内框架中部外侧设有圆孔, 所述枢轴分设于所述外框架中部内侧, 所述内 框架和外框架通过所述枢轴和所述圆孔嵌套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触动体为中空结构的硅胶粒, 其 下端向外设有一凸缘, 所述中板上用于固定弹性触动体的定位容置孔为一具有台阶结构的 沉孔, 所述固定弹性触动体下端的凸缘容置于所述沉孔中。7: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 6 任一项所述键盘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将所述中板底面朝上置于夹具中 ; 步骤二, 将多个所述弹性触动体放入所述中板的多个定位容置孔中 ; 步骤三, 将所述导电膜放在所述中板的底面, 再将所述底板放在所述导电膜上后将其 铆合固定 ; 2 步骤四, 将所述剪刀脚的内框架和外框架装配在一起后置于夹具中, 将所述步骤三中 装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 使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与所述剪刀脚的限位柱位对准, 用力推动所 述底板, 将所有剪刀脚装配于所述卡位上 ; 步骤五, 将所述键帽置于夹具中, 将所述步骤四中装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 使所述剪刀 脚的连接柱位对准所述键帽的扣位, 推动所述底板, 将所有的键帽装配于所述剪刀脚上。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的铆合固定为 热熔焊接或者螺钉紧固。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所述剪刀脚在 同一平面上可旋转 180°放置。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中, 所述键帽在 同一平面上可旋转 180°后放置。

    说明书


    键盘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外设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键盘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结构其特征是与剪刀脚框架限位柱相连的底板和键 帽两端扣位均为一边卡住, 一边开口式扣位结构, 剪刀脚内外框框架之间是轴孔配合, 剪刀 脚和底板的上卡位结构决定了键帽在运动时, 剪刀脚其连接在底板和键帽的限位柱必须有 一边做横向运动。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在生产装配时剪刀脚和键帽必须明确方向性, 生产时 装配效率必然低下, 且不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同时, 传统键盘的弹性触动体一般都是粘在 导电膜上面, 再以烘烤或者紫外线固化这一方式作业, 其不易定位, 装配效率低下且返工成 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键盘, 以解决传统键盘安装 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现键盘的自动化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键盘, 包括一底板 ;
         一导电膜, 设于所述底板之上 ;
         剪刀脚 ;
         弹性触动体, 贯穿设于所述剪刀脚之中 ; 及
         键帽, 位于所述弹性触动体顶端且与所述剪刀脚扣接 ;
         在所述导电膜之上还增设有一中板, 所述中板上设有多个卡位和用于固定弹性触 动体的定位容置孔, 所述剪刀脚连接于所述卡位上, 所述弹性触动体贯穿于所述定位容置 孔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夹压固定 ;
         进一步地, 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其上设 有开口 ; 所述剪刀脚上设有与所述中板相连的限位柱和与所述键帽相连的连接柱, 所述限 位柱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柱也呈中心对称设置 ; 所述键帽上设有与所述剪刀脚相连 接的扣位, 所述扣位以键帽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 所述卡位包括一对第一卡扣位和一对第二卡扣位, 所述第一卡扣位和 所述第二卡扣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外侧设有 第一开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上侧设有第二开口, 或者,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上侧设有第 二开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外侧设有第一开口 ;
         所述剪刀脚包括由枢轴相连接的内框架和外框架, 所述内框架设有一对与所述中 板相连的第一限位柱和一对与所述键帽相连的第一连接柱及供所述弹性触动体穿过的通 孔, 所述外框架设有一对与所述中板相连的第二限位柱和一对与所述键帽相连的第二连接 柱, 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柱和
         所述第二连接柱也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
         进一步地, 所述键帽上的扣位包括一对第一扣位和一对第二扣位, 所述第一扣位 和所述第二扣位以键帽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扣位侧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竖向 开口, 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竖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侧向开口 ; 所述第一扣位与所述第一连 接柱相连, 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连, 或者, 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 连, 所述第一扣位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连。
         进一步地, 所述枢轴为一对, 分设于所述内框架中部外侧, 所述外框架中部内侧设 有圆孔, 所述内框架和外框架通过所述枢轴和所述圆孔嵌套连接 ; 或者, 所述内框架中部外 侧设有圆孔, 所述枢轴分设于所述外框架中部内侧, 所述内框架和外框架通过所述枢轴和 所述圆孔嵌套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弹性触动体为中空结构的硅胶粒, 其下端向外设有一凸缘, 所述中 板上用于固定弹性触动体的定位容置孔为一具有台阶结构的沉孔, 所述固定弹性触动体下 端的凸缘容置于所述沉孔中。
         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提供的键盘采用在导电膜上增设一块 带有多个定位容置孔的中板与底板共同配合固定弹性触动体的方式,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以 胶水将弹性触动体粘在导电膜上, 再以烘烤或紫外线固化这一作业方式, 大大节约了材料 和人工成本, 提高了装配效率, 且定位准确可靠 ; 同时, 由于键帽上的扣位、 剪刀脚上的连接 柱及限位柱、 中板上的卡扣位均呈中心对称设置, 故其装配时剪刀脚及键帽可 180°旋转, 不须分方向, 进一步提高键盘的装配效率, 方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将所述中板底面朝上置于夹具中 ;
         步骤二, 将多个所述弹性触动体放入所述中板的多个定位容置孔中 ;
         步骤三, 将所述导电膜放在所述中板的底面, 再将所述底板放在所述导电膜上后 将其铆合固定 ;
         步骤四, 将所述剪刀脚的内框架和外框架装配在一起后置于夹具中, 将所述步骤 三中装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 使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与所述剪刀脚的限位柱位对准, 用力推 动所述底板, 将所有剪刀脚装配于所述卡位上 ;
         步骤五, 将所述键帽置于夹具中, 将所述步骤四中装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 使所述 剪刀脚的连接柱位对准所述键帽的扣位, 推动所述底板, 将所有的键帽装配于所述剪刀脚 上。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三中的铆合固定为热熔焊接或者螺钉紧固。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四中, 所述剪刀脚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转 180°放置。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五中, 所述键帽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转 180°放置。
         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装配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 与传统的键盘装配方法相比, 该 方法采用增设一中板来固定弹性触动体,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以胶水将弹性触动体粘在导电 膜上, 再以烘烤或紫外线固化这一作业方式, 提高了装配效率, 且定位准确可靠 ; 同时剪刀 脚可以从中板的上方按入扣位, 且剪刀剪、 键帽安装均不分方向, 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安装 过程中区分各部件正反的环节, 进一步提高键盘的装配效率, 节约人工成本, 方便于实现自 动化装配生产。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按键的剖切面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的安装方法中中板和弹性触动体装配完成后的 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的安装方法中底板、 导电膜、 中板及弹性触动体 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的安装方法中剪刀脚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的安装方法中键帽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 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 1、 图 2、 图 3, 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及剖切图。所述 键盘, 包括一底板 1、 一导电膜 2、 剪刀脚 3、 弹性触动体 4 及键帽 5, 所述导电膜 2 设于所述 底板 1 之上, 所述弹性触动体 4 贯穿设于所述剪刀脚 3 之中, , 所述键帽 5 位于所述弹性触 动体 4 顶端且与所述剪刀脚 3 扣接 ; 在所述导电膜 2 之上还增设有一中板 6, 所述中板 6 上 设有多个卡位和用于固定弹性触动体的定位容置孔 60, 所述剪刀脚 3 连接于所述卡位上, 所述弹性触动体 4 贯穿设于所述定位容置孔 60 并由所述中板 6 和所述底板 1 配合夹压固 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 采用在导电膜 2 上增设一块带有多个定位容置孔 60 的中板 6 与底板 1 共同配合固定弹性触动体 4 的方式,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以胶水将弹性触动体 4 粘 在导电膜上, 再以烘烤或紫外线固化这一作业方式, 大大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提高了装 配效率, 且定位准确可靠。
         进一步地, 继续参照图 1、 图 2,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一种实施方式 ; 所述卡位 以所述定位容置孔 60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其上设有开口 ; 所述剪刀脚 3 上设有与所述 中板 6 相连的限位柱和与所述键帽 5 相连的连接柱, 所述限位柱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 柱也呈中心对称设置 ; 所述键帽 5 上设有与所述剪刀脚 3 相连接的扣位, 所述扣位以键帽 5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键帽 5 上的扣位、 剪刀脚 3 上的连接柱及限位柱、 中板 6 上的卡扣 位均呈中心对称设置, 其装配时剪刀脚 3 及键帽 5 可 180°旋转, 不需分方向, 进一步提高键 盘的装配效率, 方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
         进一步地, 请继续参照图 1、 图 2,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卡 位包括一对第一卡扣位 61 和一对第二卡扣位 62, 所述第一卡扣位 61 和所述第二卡扣位 61 以所述定位容置孔 60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 61 的外侧设有第一开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 62 的上侧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开口具有外小内大的卡紧结构, 这样 当连接柱放进后不易脱出, 或者, 在所述第一卡扣位 61 的上侧设有第二开口, 在所述第二 卡扣位 62 的外侧设有第一开口 ; 一对卡扣位的开口设于外侧, 而另一对开口设于上侧, 方
         便于安装时可以先将其他的部件的连接部扣入设于外侧的第一开口中, 然后再将另外的连 接部直接向下按入第二开口中, 实现连接且不易脱出 ; 更重要的是, 这种开口设计可以实 现从上方拆卸和安装, 当某个按键出现问题时可以单独更换, 而避免了传统的键盘即使一 个键盘出现问题维修时也需要将整个键盘的底板拆下来, 因为传统的键盘的卡扣位没有设 置开口, 剪刀脚只能从下方取出, 维护极为不便, 很多情况是坏了一个按键整个键盘就报废 了。本方案的开口设置大大降低维修成本, 提高键盘的整体使用寿命。
         所述剪刀脚 3 包括有枢轴 313 连接的内框架 31 和外框架 32, 所述内框架 31 设有 一对与所述中板 6 相连的第一限位柱 311 和一对与所述键帽 5 相连的第一连接柱 312 及供 所述弹性触动体 4 穿过的通孔 310, 所述外框架 32 设有一对与所述中板 6 相连的第二限位 柱 321 和一对与所述键帽 5 相连的第二连接柱 322, 所述第一限位柱 311 和第二限位柱 321 以所述通孔 310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柱 312 和所述第二连接柱 322 也以 所述通孔 310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这种中心对称设置, 可以在安装键盘时剪刀脚 3 和 键帽 5 都不需分方向, 即便旋转 180°, 也能够很顺利地装配, 且不影响键盘的功能, 这样就 能够大大提高键盘的组装效率, 甚至实现自动化装配, 减少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 再请参照图 1、 图 2,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键帽 5 上的扣位设有一对第一扣位 51 和一对第二扣位 52, 所述第一扣位 51 和所述第二扣位 52 以键帽 5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扣位 51 侧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 52 竖向开口, 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 51 竖向开口且所述第二扣位 52 侧向开口 ; 所述第一扣位 51 与所述第 一连接柱 312 相连, 所述第二扣位 52 与所述第二连接柱 322 相连, 或者, 所述第二扣位 52 与所述第一连接柱 312 相连, 所述第一扣位 51 与所述第二连接柱 322 相连。由于均成中心 对称设置, 键帽 5 和剪刀脚 3 的连接无论正反均可, 减少了再装配时区分键帽正反的程序, 可以大大节约装配时间, 并为实现自动化装配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 还请参照图 1、 图 2,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枢轴 313 为一对, 分设于所述内框架 31 中部外侧, 所述外框架 32 中部内侧设有圆孔 323, 所述内 框架 31 和外框架 32 通过所述枢轴 313 和所述圆孔 323 嵌套连接 ; 当然, 也可以将圆孔 323 设于所述内框架 31 中部外侧, 将枢轴 313 分设于所述外框架 32 的中部内侧, 所述内框架 31 和外框架 32 再通过枢轴 313 和圆孔 323 嵌套连接。在将剪刀脚 3 安装于中板 6 上时也就 不需要分方向了。
         进一步地, 请参照图 2,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键盘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弹性触 动体 4 为中空结构的硅胶粒, 其下端向外设有一凸缘 41。所述中板 6 上用于固定弹性触动 体 4 的定位容置孔 60 为一具有台阶结构的沉孔, 所述固定弹性触动体 4 下端的凸缘 41 容置 于所述沉孔中。硅胶粒弹性较好, 恢复原形较快, 作为键盘的弹性触动体, 能给使用者较好 的手感, 其中空结构更进一步利于键帽 5 在敲击作用下向下运动。设置凸缘 41 的目的在于 通过中板 6 压住该凸缘 41 而将硅胶粒固定住。而这种沉孔设计使得凸缘 41 容置于其中, 装配后弹性触动体 4 的下端面和中板 6 的下表面就相平齐了, 于是可以减少键盘的厚度, 使 键盘变得更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请参见图 4 至图 7, 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
         步骤一, 将所述中板 6 底面朝上置于夹具中 ; 因为弹性触动体 4 是底端设有一凸缘, 上端小, 需要将中板 6 倒过来安放, 故将其底面朝上置于夹具中。
         步骤二, 参见图 4, 将多个所述弹性触动体 4 放入所述中板 6 的多个定位容置孔 中;
         步骤三, 参见图 5, 将所述导电膜放在所述中板 6 的底面, 再将所述底板 1 放在所述 导电膜上后将其铆合固定 ; 传统的装配方法是将弹性触动体 4 采用 AB 胶水或 UV 胶水和导 电膜粘在一起, 再以烘烤或紫外线固化的工艺使他们牢固, 再把导电膜和弹性触动体 4 作 为一个整体再上生产线装配, 这样定位不准易造成返工, 耗费人力和物力。改用中板 6 和底 板 1 夹持铆合, 则省时省力, 节约成本。
         步骤四, 参见图 6, 将所述剪刀脚 3 的内框架和外框架装配在一起后置于夹具中, 将步骤三中装配好的底板 1 置于其上, 使其对准所述中板 6 上的卡位, 用力推动所述底板 1, 将所有剪刀脚 3 装配于所述卡位上 ; 由于在卡扣位的上方设置有开口, 故剪刀脚 3 可以直接 从中板 6 的上侧按入实现卡位连接, 即此步骤中只要利用夹具将剪刀脚 3 对准各个卡位, 推 动底板 1 便能够一次性将所有的剪刀脚 3 装配于中板 6 之上, 高效省力。
         步骤五, 参见图 7, 将所述键帽 5 置于夹具中, 将步骤四中装配好的底板 1 置于其 上, 使其扣位对准中板上的剪刀脚 3 的连接柱位, 推动所述底板 1, 将所有的键帽 5 装配于所 述剪刀脚 3 上。同步骤四的原理类似, 由于在键帽 5 上设有扣位, 其上设有竖向开口, 故能 够将剪刀脚 3 的另一端面的连接柱直接按入扣位从而实现连接, 即此步骤中只需利用夹具 将各个键帽 5 对准各个剪刀脚 3, 然后推动底板 1 便可以一次将所有的键帽 5 装配于剪刀脚 3 上, 高效且省力。 本发明提供的键盘的装配方法, 与传统的键盘装配方法相比, 该方法采用增设一 中板 6 来固定弹性触动体 4,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以胶水将弹性触动体粘在导电膜上, 再以烘 烤或紫外线固化这一作业方式, 提高了装配效率, 且定位准确可靠 ; 同时, 剪刀脚 3 可以从 中板 6 的上方按入扣位, 且剪刀脚 3、 键帽 5 安装均不需要区分方向, 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安 装过程中区分各部件正反的环节, 进一步提高键盘的装配效率, 方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生 产。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三中的铆合固定为热熔焊接或者螺钉紧固。由于键盘损坏一 般是剪刀脚 3 出现问题, 而该种键盘可以从上方装配剪刀脚 3, 故在维修时一般不需拆卸底 板 1, 故可以采用热熔焊接这种固定方式 ; 当然也可以用螺钉等方式固定。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四中, 所述剪刀脚 3 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180°后放置。由于中 板 6 的卡扣位、 剪刀脚 3 的限位柱呈中心对称设置, 故即便中板 6 或者剪刀脚 3 在平面上旋 转 180 度也可以将剪刀脚 3 装配于中板 6 之上, 避开了传统的装配过程中需要辨别剪刀脚 的摆放方位这一工序, 达到提高装配效率目的, 并加大自动化装配的实现程度。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五中, 所述键帽 5 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180°后放置。由于剪刀 脚 3 的连接柱、 键帽 5 的扣位均是呈中心对称设置, 故即便中板连同剪刀脚 3 或者键帽 5 在 平面上旋转 180 度也可以将键帽 5 顺利装配于剪刀脚 3 之上, 避开了传统的装配过程中需 要辨别剪刀脚或者键帽的摆放方位这一工序, 达到提高装配效率目的, 并加大自动化装配 的实现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键盘 及其 装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键盘及其装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070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