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矿用红外发送器.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4304201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77.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29071.2

    申请日:

    2011.10.20

    公开号:

    CN102394690A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0/04申请日:20111020|||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0/04

    主分类号:

    H04B10/04

    申请人: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应永华; 沈雪松; 蔡贤斌; 何琪君

    地址:

    31513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北大路1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矿用发送器,包括电源电路、总控制中心、模拟开关电路、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红外输出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与总控制中心、模拟开关电路以及恒流驱动电路相电连接并用于提供电源,总控制中心、模拟开关电路、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红外输出电路依次电连接,总控制中心控制模拟开关电路工作,使恒流驱动电路驱动红外输出电路以恒定的功率发送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安装在采煤机上,面对液压支架上的红外接收器,红外发送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不断被对面支架系统上的接收器接收,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随时知道采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电路 (1)、 总控制中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恒流驱动电路 (4) 以及红外输出电路 (5), 所述的电源电路 (1) 分别与总控制中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以及恒流驱动电路 (4) 相电连接并用于提供电源, 所述的总控制中 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恒流驱动电路 (4) 以及红外输出电路 (5) 依次电连接, 所述的总 控制中心 (2) 控制模拟开关电路 (3) 工作, 使恒流驱动电路 (4) 驱动红外输出电路 (5) 以 恒定的功率发送信号。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电路 (1) 包括保 险器 F1、 二极管 D1、 二极管 D2、 二极管 D4、 电阻 R1、 电阻 R20、 电容 C1、 电容 C2、 电容 C3、 电 容 C4、 电容 C5 以及直流稳压模块 U4, 所述的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串联连接, 所述的保险 器 F1 为自恢复保险, 电容 C1、 电容 C3 和电容 C5 并联连接, 电阻 R1 连接在电容 C1 和电容 C5 之间, 二极管 D2 与电容 C3 并联, 且一端连接在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之间, 电容 C1、 电 容 C3 以及电容 C5 为前级滤波电容, 二极管 D1 是防止电源输入极性接反, 二极管 D4 并联在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入端的 3 脚和输出端 2 脚上, 二极管 D2、 D4 是用来防止过压冲击, 电 容 C2 和电容 C4 并联后连接在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出端 2 脚和 4 脚的共同输出端, 电容 C2 和电容 C4 为后级滤波电容,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接地端 1 脚分别与电容 C1、 电容 C3、 电容 C5 连接,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入端 3 脚与电阻 R1 和电容 C5 连接, 实现短路保护, R1 为限流 电阻。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拟开关电路 (3) 包括 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31) 以及模拟开关 U5, 所述的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31) 用于控制模拟开 关 U5, 主要包括芯片 U6、 芯片 U8、 二极管 D5、 二极管 D6、 电阻 R8、 电阻 R9、 电阻 R5、 电阻 R11、 电阻 R6 和电阻 R17, 所述的二极管 D5 与电阻 R6 串联连接后连接到芯片 U8 上, 二极管 D5 的 输入端与总控制中心 (2) 连接, 电阻 R17 的一端与电阻 R6 和芯片 U8 连接, 另一端接地, 电 阻 R8 的一端连接到芯片 U8 上和模拟开关 U5 的第 9 脚, 另一端连接到 Vin 上, 所述的二极 管 D6 与电阻 R5 串联连接后连接到芯片 U6 上, 二极管 D6 的输入端与总控制中心 (2) 连接, 电阻 R11 的一端与电阻 R5 和芯片 U6 连接, 另一端接地, 电阻 R9 的一端连接到芯片 U6 上和 模拟开关 U5 的第 11 脚, 另一端连接到 Vin 上。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拟开关电路 (3) 还 包括基准电压电路 (32), 所述的基准电压电路 (32) 包括芯片 U9、 U13、 电阻 RLA、 电阻 RLB、 电阻 R24、 电阻 R25、 电阻 R13、 电阻 R16、 电容 C7、 C8、 C9、 C10, 所述的电容 C8、 电阻 R25、 芯片 U13 以及电容 C10 并联连接, 电阻 RLB 一端与电容 C8 和 Vin 连接, 另一端与芯片 U13 和电阻 R24 连接, 电阻 R24 的一端与芯片 U13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25、 电容 C10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12 脚连接, 所述的芯片 U13 和电阻 RLB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动电路 (4) 的基准端上, 所述的电容 C7、 电阻 R16、 芯片 U9 以及电容 C9 并联连接, 电阻 RLA 一端与电容 C7 和 Vin 连 接, 另一端与芯片 U9 和电阻 R13 连接, 电阻 R13 的一端与芯片 U9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16、 电容 C9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5 脚连接, 所述的芯片 U9 和电阻 RLA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 动电路 (4) 的基准端上。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 (4) 包 括分为两路, 每一路分别驱动 8 个红外线发射管 D, 红外线发射管每 4 个串联成一组, 每两 组并联成一路, 在恒流驱动电路 (4) 中设置有多组负反馈电路, 其中一组包括芯片 U2A、 芯 2 片 U12A、 电阻 R7、 R18, 电阻 R18 一端连接在芯片 U12A 第 1 脚, 另一端接地, 芯片 U2A 的第 3 脚与芯片 U5 的第 4 脚连接, 芯片 U2A 的第 1 脚与芯片 U12A 的第 2 脚连接, 芯片 U12A 的输 出端接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管, 电阻 R7 与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管串联连 接, 所述的芯片 U2A 和芯片 U12A 构成负反馈使电流稳定在恒定值, 使红外线发射管以恒定 的功率发送信号。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总控制中心 (2) 为单片机 U10, 在单片机 U10 上连接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本发送器发送的信 号波长为 830 ~ 950nm, 发送角度为 30 度, 发送距离为 3m。

    说明书


    一种矿用红外发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发送器, 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发送器。背景技术 矿用红外发送器是在瓦斯、 煤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主要用于煤矿 井下采煤过程中不断发送采煤机的位置, 与支架系统上接收器处在同一高度, 当采煤机前 行割煤时, 安装在其上面的红外发送器发送的红外线不断被对面支架系统上的接收器接 收, 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随时知道采煤机的位置和运行方向, 可以看出红外线信号用 来反映煤机位置, 是成组拉架、 成组推溜、 成组收护帮、 成组喷雾及全自动推溜拉架控制过 程中的重要参数, 决定成组和全自动运行的过程, 实现综合机械化自动采煤, 现有的矿用红 外发送器的缺点是内部电路在处理信号上不精确, 运行稳定性差, 不能很好的反映采煤机 的位置, 这样严重影响了采煤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而提供一种适应性强, 处理 信号性能稳定可靠的矿用发送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矿用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 包 括电源电路、 总控制中心、 模拟开关电路、 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红外输出电路, 所述的电源电 路分别与总控制中心、 模拟开关电路以及恒流驱动电路相电连接并用于提供电源, 所述的 总控制中心、 模拟开关电路、 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红外输出电路依次电连接, 所述的总控制中 心控制模拟开关电路工作, 使恒流驱动电路驱动红外输出电路以恒定的功率发送信号。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保险器 F1、 二极管 D1、 二极管 D2、 二极管 D4、 电阻 R1、 电阻 R20、 电容 C1、 电容 C2、 电容 C3、 电容 C4、 电容 C5 以及直流稳压 模块 U4, 所述的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串联连接, 所述的保险器 F1 为自恢复保险, 电容 C1、 电容 C3 和电容 C5 并联连接, 电阻 R1 连接在电容 C1 和电容 C5 之间, 二极管 D2 与电容 C3 并联, 且一端连接在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之间, 电容 C1、 电容 C3 以及电容 C5 为前级滤波 电容, 二极管 D1 是防止电源输入极性接反, 二极管 D4 并联在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入端的 3 脚和输出端 2 脚上, 二极管 D2、 D4 是用来防止过压冲击, 电容 C2 和电容 C4 并联后连接在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出端 2 脚和 4 脚的共同输出端, 电容 C2 和电容 C4 为后级滤波电容,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接地端 1 脚分别与电容 C1、 电容 C3、 电容 C5 连接,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 输入端 3 脚与电阻 R1 和电容 C5 连接, 实现短路保护, R1 为限流电阻。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所述的模拟开关电路包括电平转换接口电路以及模 拟开关 U5, 所述的电平转换接口电路用于控制模拟开关 U5, 主要包括芯片 U6、 芯片 U8、 二极 管 D5、 二极管 D6、 电阻 R8、 电阻 R9、 电阻 R5、 电阻 R11、 电阻 R6 和电阻 R17, 所述的二极管 D5 与电阻 R6 串联连接后连接到芯片 U8 上, 二极管 D5 的输入端与总控制中心连接, 电阻 R17
         的一端与电阻 R6 和芯片 U8 连接, 另一端接地, 电阻 R8 的一端连接到芯片 U8 上和模拟开关 U5 的第 9 脚, 另一端连接到 Vin 上, 所述的二极管 D6 与电阻 R5 串联连接后连接到芯片 U6 上, 二极管 D6 的输入端与总控制中心连接, 电阻 R11 的一端与电阻 R5 和芯片 U6 连接, 另一 端接地, 电阻 R9 的一端连接到芯片 U6 上和模拟开关 U5 的第 11 脚, 另一端连接到 Vin 上。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所述的模拟开关电路还包括基准电压电路, 所述的 基准电压电路包括芯片 U9、 U13、 电阻 RLA、 电阻 RLB、 电阻 R24、 电阻 R25、 电阻 R13、 电阻 R16、 电容 C7、 C8、 C9、 C10, 所述的电容 C8、 电阻 R25、 芯片 U13 以及电容 C10 并联连接, 电阻 RLB 一端与电容 C8 和 Vin 连接, 另一端与芯片 U13 和电阻 R24 连接, 电阻 R24 的一端与芯片 U13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25、 电容 C10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12 脚连接, 所述的芯片 U13 和电阻 RLB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动电路的基准端上, 所述的电容 C7、 电阻 R16、 芯片 U9 以及电容 C9 并联连接, 电阻 RLA 一端与电容 C7 和 Vin 连接, 另一端与芯片 U9 和电阻 R13 连接, 电阻 R13 的一端与芯片 U9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16、 电容 C9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5 脚连接, 所述的芯片 U9 和电阻 RLA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动电路的基准端上。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包括两路, 每一路分别驱动 8 个红外线发射管 D, 红外线发射管每 4 个串联成一组, 每两组并联成一路, 在恒流驱动电路 中设置有多组负反馈电路, 其中一组包括芯片 U2A、 芯片 U12A、 电阻 R7、 R18, 电阻 R18 一端 连接在芯片 U12A 第 1 脚, 另一端接地, 芯片 U2A 的第 3 脚与芯片 U5 的第 4 脚连接, 芯片 U2A 的第 1 脚与芯片 U12A 的第 2 脚连接, 芯片 U12A 的输出端接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 管, 电阻 R7 与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管串联连接, 所述的芯片 U2A 和芯片 U12A 构成 负反馈使电流稳定在恒定值, 使红外线发射管以恒定的功率发送信号。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所述的总控制中心为单片机 U10, 在单片机 U10 上连 接有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
         在上述的一种矿用发送器中, 本发送器发送的信号波长为 830 ~ 950nm, 发送角度 为 30 度, 发送距离为 3m。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 安装使用方便, 只要安装在采煤机 上, 面对液压支架上的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送器发送的红外线不断被对面支架系统上的接 收器接收, 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随时知道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 整个发送器电路适应 性强, 性能稳定可靠, 保证了采煤机的工作效率, 为综合机械化自动采煤提供了先决条件。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矿用发送器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
         图 2 是本矿用发送器的电源转换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
         图 3 是本矿用发送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 电源电路 1 ; 总控制中心 2 ; 模拟开关电路 3 ; 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31 ; 基准电 压电路 32 ; 恒流驱动电路 4 ; 红外输出电路 5。如图 1 所示, 本矿用发送器是和接收器配合使用的, 本发送器发送的信号波长为 830 ~ 950nm, 发送角度为 30 度, 发送距离为 3m, 使用时安装在采煤机上, 面对液压支架上的 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送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不断被对面支架系统上的接收器接收, 使液压 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随时知道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 实现综合机械化自动采煤, 在发送器上 只要将四芯的电源和信号电缆插头直接插入插座即可, 在插座上配有 U 形卡孔, 这样当外 部电缆插入后可以增加连接强度, 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 而发送器最主要的是内部的电路组 成, 包括电源电路 1、 总控制中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恒流驱动电路 4 以及红外输出电路 5, 电源电路 1 分别与总控制中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以及恒流驱动电路 4 相电连接并用于提供 电源, 总控制中心 2、 模拟开关电路 3、 恒流驱动电路 4 以及红外输出电路 5 依次电连接, 总 控制中心 2 控制模拟开关电路 3 工作, 使恒流驱动电路 4 驱动红外输出电路 5 以恒定的功 率发送信号。
         具体来说,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电源电路 1 包括保险器 F1、 二极管 D1、 二极管 D2、 二 极管 D4、 电阻 R1、 电阻 R20、 电容 C1、 电容 C2、 电容 C3、 电容 C4、 电容 C5 以及直流稳压模块 U4, 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串联连接, 保险器 F1 为自恢复保险, 电容 C1、 电容 C3 和电容 C5 并联连接, 电阻 R1 连接在电容 C1 和电容 C5 之间, 二极管 D2 与电容 C3 并联, 且一端连接在 保险器 F1 和二极管 D1 之间, 电容 C1、 电容 C3 以及电容 C5 为前级滤波电容, 二极管 D1 是 防止电源输入极性接反, 二极管 D4 并联在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入端的 3 脚和输出端 2 脚 上, 二极管 D2、 D4 是用来防止过压冲击, 电容 C2 和电容 C4 并联后连接在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出端 2 脚和 4 脚的共同输出端, 电容 C2 和电容 C4 为后级滤波电容,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接地端 1 脚分别与电容 C1、 电容 C3、 电容 C5 连接, 直流稳压模块 U4 的输入端 3 脚与电阻 R1 和电容 C5 连接, 实现短路保护, R1 为限流电阻 ; 模拟开关电路 3 包括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31、 基准电压电路 32 以及模拟开关 U5, 电平转换接口电路 31 用于控制模拟开关 U5, 主要包 括芯片 U6、 芯片 U8、 二极管 D5、 二极管 D6、 电阻 R8、 电阻 R9、 电阻 R5、 电阻 R11、 电阻 R6 和电 阻 R17, 二极管 D5 与电阻 R6 串联连接后连接到芯片 U8 上, 二极管 D5 的输入端与总控制中 心 2 连接, 电阻 R17 的一端与电阻 R6 和芯片 U8 连接, 另一端接地, 电阻 R8 的一端连接到芯 片 U8 上和模拟开关 U5 的第 9 脚, 另一端连接到 Vin 上, 二极管 D6 与电阻 R5 串联连接后连 接到芯片 U6 上, 二极管 D6 的输入端与总控制中心 2 连接, 电阻 R11 的一端与电阻 R5 和芯 片 U6 连接, 另一端接地, 电阻 R9 的一端连接到芯片 U6 上和模拟开关 U5 的第 11 脚, 另一端 连接到 Vin 上 ; 基准电压电路 32 包括芯片 U9、 U13、 电阻 RLA、 电阻 RLB、 电阻 R24、 电阻 R25、 电阻 R13、 电阻 R16、 电容 C7、 C8、 C9、 C10, 电容 C8、 电阻 R25、 芯片 U13 以及电容 C10 并联连 接, 电阻 RLB 一端与电容 C8 和 Vin 连接, 另一端与芯片 U13 和电阻 R24 连接, 电阻 R24 的一 端与芯片 U13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25、 电容 C10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12 脚连接, 芯片 U13 和 电阻 RLB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动电路 4 的基准端上, 电容 C7、 电阻 R16、 芯片 U9 以及电 容 C9 并联连接, 电阻 RLA 一端与电容 C7 和 Vin 连接, 另一端与芯片 U9 和电阻 R13 连接, 电 阻 R13 的一端与芯片 U9 连接, 另一端与电阻 R16、 电容 C9 以及模拟开关的第 5 脚连接, 芯片 U9 和电阻 RLA 产生基准电压加至恒流驱动电路 4 的基准端上。
         总控制中心 2 为单片机 U10, 为了方便知道工作状态, 在单片机 U10 上连接有用于 显示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 恒流驱动电路 4 包括分为两路, 每一路分别驱动 8 个红外线发 射管 D, 红外线发射管每 4 个串联成一组, 每两组并联成一路, 在恒流驱动电路 4 中设置有多组负反馈电路, 其中一组包括芯片 U2A、 芯片 U12A、 电阻 R7、 R18, 电阻 R18 一端连接在芯片 U12A 第 1 脚, 另一端接地, 芯片 U2A 的第 3 脚与芯片 U5 的第 4 脚连接, 芯片 U2A 的第 1 脚与 芯片 U12A 的第 2 脚连接, 芯片 U12A 的输出端接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管, 电阻 R7 与 4 个串联成一组的红外线发射管串联连接, 所述的芯片 U2A 和芯片 U12A 构成负反馈使电 流稳定在恒定值, 使红外线发射管以恒定的功率发送信号, 其它几组也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关 键  词:
    一种 红外 发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矿用红外发送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3042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