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快速充电机.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4295405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56.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91954.6

    申请日:

    2011.12.01

    公开号:

    CN102496993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J 7/02申请公布日:201206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7/02申请日:20111201|||公开

    IPC分类号:

    H02J7/02

    主分类号:

    H02J7/02

    申请人:

    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檀三强; 肖练; 朱忠伟; 宁振坤; 吴宗强; 季程荣

    地址:

    212200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开发区港兴路8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充电机,三相交流电源接入输入保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无源PFC电路、平滑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DC/DC变换电路输出至蓄电池组,微处理器与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DC/DC变换电路工作,反馈采样电路的反馈信号接入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过温保护电路对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进行保护,放电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组的放电信号,并将放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充电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RS485通信接口。本发明对铅酸蓄电池安全快速充电,并提高电动设备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快速充电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入保护电路 (1) 、 桥式整流电路 (2) 、 无源 PFC 电路 (3) 、 平滑滤波电路 (4) 、 DC/DC 变换电路 (5) 、 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 过温保护 电路 (7) 、 反馈采样电路 (8) 、 微处理器 (9) 、 放电检测电路 (10) 、 RS485 通信接口 (11) 、 充放 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 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 三相交流电源接入输入保护电路 (1) , 输入 保护电路 (1) 接桥式整流电路 (2) , 桥式整流电路 (2) 接无源 PFC 电路 (3) , 无源 PFC 电路 (3) 接平滑滤波电路 (4) , 平滑滤波电路 (4) 接 DC/DC 变换电路 (5) , DC/DC 变换电路 (5) 输 出至蓄电池组 (14) , 所述微处理器 (9) 与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相连, 谐振电压型双 环控制电路 (6) 控制 DC/DC 变换电路 (5) 工作, 所述反馈采样电路 (8) 的反馈信号接入谐 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 所述过温保护电路 (7) 对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进行保 护, 所述放电检测电路 (10)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放电信号, 并将放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9) , 所述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充电电压, 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 器 (9) , 所述微处理器 (9) 接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 RS485 通信接口 (11)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快速充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DC/DC 变换电路 (5) 由 18 个相 同的 DC/DC 模块串联而成, 每个 DC/DC 模块输出端接一个反向偏置二极管。

    说明书


    快速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充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对普通铅酸蓄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的 快速充电机, 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电动领 域。铅酸蓄电池在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以及 EPS 应急电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铅酸蓄电 池具有价格低廉、 电压稳定、 供电可靠等优点, 尤其是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具有密封 好、 无泄漏、 无污染、 无需维护等优点,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电动车辆动力电源的铅酸蓄 电池常规充电往往需要 1 0 小时以上, 过长的充电时间使电动设备的利用率大大下降。为 提高其利用率, 现有技术采取提高一次充电的里程数, 即增加电池容量, 或备份一组电池 的方法,但是会大大提高设备的成本和更换电池的麻烦。 因此, 设计开发一种快速充电机, 缩短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 提高电动设备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池的快速充电理论最早源于 2 0 世纪 6 0 年代中期美国人马斯 ( J . A Ma s ) 的充电曲线, 如图 1 所示, 这是马斯采用小容量启动型铅酸蓄电池进行实验而得到的曲 线, 并可归纳为马斯定律, 其主要论点为 : 蓄电池是依据其充电接受率而接受充电, 即低 于曲线值的充电将延长充电时间, 但超过曲线值的充电不仅不会缩短充电时间, 相反会增 高电池气压和温度。由此推论 : 蓄电池只有在获得较大的充电接受率而同时能抑制电池 析气条件下, 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充足电量。 依据充电电流特性曲线, 在某个时间 t 内充 入蓄电池的电量为 :
         当蓄电池经过长时间 (t →∞ ) 充电而达到额定容量 C 时, 则 C= I0/α, 即充电电流 接受率 α 是 I0 与 C 的比值。由此可知, 要使电池充电达到预期容量, 则充电接受率愈大, 充电速度也愈快。由图 1 看出, 只要充电电流不超过蓄电池可接受的电流, 电池内部就不 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倘若整个充电过程中实际充电电流始终等于或接近于蓄电池可接受的 充电电流, 则电量充足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并且电池析气率也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马斯实验表明蓄电池容量越大时, 电池可接受的初始充电电流愈大。 马斯实验还表 明电池接受充电电流的能力, 与电池放电电流有关, 即放电电流愈大时, 可接受的初始充电 电流愈大。 进行大电流脉冲充电时, 为了消除极化作用, 采用短时间的停止充电来解决离 子扩散速度低于化学反应速度的问题, 浓差极化将会减小 ; 若在短时间停止充电后, 接着以 大电流进行短暂放电, 则积累在正负极板上的电荷迅速消失, 电化学极化也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可减小电池温升。 因为蓄电池放电的电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由内阻产生的热量可以 被电化学反应吸收。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机, 对铅酸蓄电池安全快速充电, 以降低电 动设备的电池成本, 并提高电动设备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一种快速充电机, 包括输入保护电路 1、 桥式整流电路 2、 无源 PFC 电路 3、 平滑滤波电路 4、 DC/DC 变换电路 5、 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过温保护电路 7、 反馈采样电路 8、 微处理 器 9、 放电检测电路 10、 RS485 通信接口 11、 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三相交流电源接入输入保护电路 1, 输入保护电路 1 接桥式整流电路 2, 桥式整流电路 2 接 无源 PFC 电路 3, 无源 PFC 电路 3 接平滑滤波电路 4, 平滑滤波电路 4 接 DC/DC 变换电路 5, DC/DC 变换电路 5 输出至蓄电池组 14, 所述微处理器 9 与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相连, 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控制 DC/DC 变换电路 5 工作, 所述反馈采样电路 8 的反馈信号 接入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所述过温保护电路 7 对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进行保 护, 所述放电检测电路 10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放电信号, 并将放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9, 所 述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充电电压, 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9, 所述微 处理器 9 接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RS485 通信接口 11。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 前述快速充电机, 其中 DC/DC 变换电路 5 由 18 个相同的 DC/DC 模块串联而成, 每个 DC/ DC 模块输出端接一个反向偏置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研制的蓄电池快速充电机, 以马 斯定律为指导, 采用脉冲充电和脉冲放电去极化技术, 当蓄电池以正脉冲电流充电结束时, 立即施加负脉冲电流放电, 致使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电势的影响快速消除。在正负脉冲 周而复始作用下, 蓄电池就能够快速充足电量。
         附图说明
         图 1 是马斯定律曲线 ; 图 2 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图 ; 图 3 是 DC/DC 变换电路结构图 ; 图 4 是充电电压检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包括输入保护电路 1、 桥式整流电路 2、 无源 PFC 电路 3、 平滑滤波电 路 4、 DC/DC 变换电路 5、 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过温保护电路 7、 反馈采样电路 8、 微处 理器 9、 放电检测电路 10、 RS485 通信接口 11、 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三相交流电源接入输入保护电路 1, 输入保护电路 1 接桥式整流电路 2, 桥式整流电路 2 接无源 PFC 电路 3, 无源 PFC 电路 3 接平滑滤波电路 4, 平滑滤波电路 4 接 DC/DC 变换电路 5, DC/DC 变换电路 5 输出至蓄电池组 14, 所述微处理器 9 与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相 连, 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控制 DC/DC 变换电路 5 工作, 所述反馈采样电路 8 的反馈信 号接入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所述过温保护电路 7 对谐振电压型双环控制电路 6 进行保护, 所述放电检测电路 10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放电信号, 并将放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9, 所述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检测蓄电池组 14 的充电电压, 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9, 所 述微处理器 9 接充放电参数显示电路 12、 RS485 通信接口 11。其中 DC/DC 变换电路 5 由 18 个相同的 DC/DC 模块串联而成, 每个 DC/DC 模块输出端接一个反向偏置二极管。
         由于整机输入功率较大, 同时考虑开关电源的谐波电流较大, 采用三相三线制供 电较为合理, 所以本充电机采用三相三线 380VAC 作为整机输入电源。 E MC 网络由差模滤波 器和共模滤波器组合而成。功率因数补偿网络采用无源 PFC 补偿, 由 L C 并联网络和串联 网络组成。可以将功率因数从 0.7 补偿到 0.9 以 上。由于输入电压为高压 380VAC, 整流 滤波后达到 500V 以上, 所以 DC/DC 模块采用了全桥移相谐振软开关技术, 实现了功率 MOS 管的零电压开关, 降低了开关损耗和电压应力, 也大大降低了模块的电磁干扰。 功率 MOS 管 选用了耐压为 800V 的大功率 MOSFET, 提高了模块的可靠性。 高频变压器选用了钴基非晶材 料, 由于非晶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远大于铁氧体, 所以体积小、 重量轻, 增加了电源模块 的功率密度。微处理器 9 选用 TI 公司的 MSP430F1232 型单片机, 该单片机属于中档类型, 价格较低, 功能强大。微处理器 9 根据对蓄电池实时检测的电压、 电流等参数, 通过快速充 电的数学模型得到实时的充、 放电控制指令, 分别控制 DC/DC 变换电路 5 的充电输出和放电 回路的放电, 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微处理器 9 同时将充放电参数送显示器显示。放电是 反极化的主要措施, 放电回路工作的正常与否, 会影响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极化反应, 微处 理器 9 对放电回路进行实时检测和报警保护, 确保放电回路正常工作。 如图 3 所示为 D C/D C 模块的串联组合图 , 每个 DC/D C 模块输出为 1 5 V /200 A, 在本充电机中采用 18 个相同的模块串联组, 其中 Dl ~ D 18 为反向偏置二极管, 在负载 短路或在电源开机时, 反向偏置二极管提供了一个反向电流的通路, 限制了加在各输出端 上的反向电压, 可以起到保护作用。18 个模块串联组合后输出最高可达 270V/200A。用微 处理器 9 控制 , 使得开关电源给出脉冲电压, 对电池快速充电。
         如图 4 所示为充电电压检测电路 13, 在此电路中主要运用到 U1( 型号为 A7840) 线 性光耦, 它的主要功能是强、 弱电信号的隔离, 它的最大输入电压为 320mV, 差分信号输出方 式。内部输入电路有放大作用, 且为高阻抗输入, 能不失真的传输 mV 级交、 直流信号, 输出 信号作为后级运算放大器差分输入信号, 具有 1000 倍左右的电压放大倍数。在此电路中, DC+ 为电池组正极, DC- 为电池组负极, 电池组电压通过分压电阻 R1、 R2 分压, 得到 200mV ~ 300mV 电压, 此电压信号经电阻 R3 引入到 U1(A7840) 的 2、 3 输入脚上, 经 U1 实施强、 弱电 隔离后, 形成差分信号输入到 U2(OP27) 运算放大器的 2、 3 脚, 本级电路接成电压跟随器, 输出端 DCOUT 引入单片机 AD 采样端, 通过 AD 采样计算出实时充电电压。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快速 充电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快速充电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954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