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4293900
  • 上传时间:2018-09-13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522.7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54982.0

    申请日:

    2011.11.10

    公开号:

    CN102510202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41/03申请日:20111110|||公开

    IPC分类号:

    H02K41/03; H02K1/27; H02K11/00

    主分类号:

    H02K41/03

    申请人:

    苏州大学

    发明人:

    刘吉柱; 黄海波; 范立成; 陈涛; 潘明强; 王蓬勃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常亮;李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包括动子、定子以及设于所述动子和定子之间的导轨,所述动子包括永磁体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永磁体支架上的若干永磁体,所述定子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若干电枢,所述电枢包括电枢铁芯和卷设于所述电枢铁芯上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之间相互独立且与所述永磁体配合设置,所述每个线圈绕组分别连接有一个独立的逆变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成本低,容错能力好,可靠性高,维修方便,而且可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行程大小调整电枢和逆变器的数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包括动子、 定子以及设于所述动子和定子之间的导轨,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动子包括永磁体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永磁体支架上的若干永磁体, 所述定子 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若干电枢, 所述电枢包括电枢铁芯和卷设于所述电枢铁 芯上的线圈绕组, 所述线圈绕组之间相互独立且与所述永磁体配合设置, 所述每个线圈绕 组分别连接有一个独立的逆变器。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枢组装于所述机座上。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逆变器组装于所述机座 上。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枢和所述逆变器固定 构成一整体模块, 所述整体模块组装于所述机座上。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永磁体支架呈 “T” 形, 包 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架, 所述机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以及垂直 所述底座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所述永磁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壁上, 所述电枢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 边的内侧且与所述永磁体配合设置。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逆变器分别设置于所述 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外侧。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轨分别设置于所 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一侧边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 二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还包 括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动磁头和磁栅尺, 所述动磁头设置于所述动子上, 所 述磁栅尺设置于所述定子上。

    说明书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自律分散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领域内, 被控对象的运动路径往往是直线形式, 在传统的旋转电机 +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中, 要实现被控对象的直线运动, 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变换环 节及相应的支撑, 从而使得整个伺服系统的鲁棒性、 精确性和快速性随之而下降。
         对矿山、 冶金、 石化、 电磁弹射等行业各类直线负载和具有较大惯量的机械装备中 通常采用高压电机驱动, 这种电压等级给电机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提出带来了诸多问题, 而 且这种电机中所采用逆变器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市场上逆变器的电流一般最高只能达到 450A, 从而限制了高压电机的设计规格。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能直接产生直线推力, 行程长、 推力大、 响应快, 是构成直接驱 动直线伺服单元的首选电机类型, 不断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现有的三相交流永磁同步 直线电机中, 设置有多个线圈绕组串联在一起, 线圈绕组之间电性连接并引出三个接头, 接 头与外部的电源以及逆变器相连接。这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中, 如果某个或某几个线圈绕 组发生故障时, 需要整台电机停止工作进行维修, 容错能力差。
         因此,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以 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成本低, 容错 能力好, 可靠性高, 维修方便, 而且可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行程大小调整电枢和逆变器的数 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包括动子、 定子以及设于所述动子和定子之间的导轨, 其中, 所述动子包括永磁体支架以及安装于所 述永磁体支架上的若干永磁体, 所述定子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若干电枢, 所 述电枢包括电枢铁芯和卷设于所述电枢铁芯上的线圈绕组, 所述线圈绕组之间相互独立且 与所述永磁体配合设置, 所述每个线圈绕组分别连接有一个独立的逆变器。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电枢组装于所述机座上。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逆变器组装于所述机座上。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电枢和所述逆变器固定构成一整体模 块, 所述整体模块组装于所述机座上。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永磁体支架呈 “T” 形, 包括水平设置的 第一支架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架, 所述机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以及垂直所述底座的第 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所述永磁体安 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壁上, 所述电枢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内侧且与所述永磁体配合设置。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逆变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 二侧边的外侧。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 第一侧边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底座 之间。
         优选的, 在上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 所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还包括有位移传感 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动磁头和磁栅尺, 所述动磁头设置于所述动子上, 所述磁栅尺设置 于所述定子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涉及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由于线圈绕组和逆 变器均为独立设置, 且每个线圈绕组由一个逆变器进行独立控制, 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 成本 低, 容错能力好, 可靠性高, 维修方便, 而且可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行程大小调整电枢和逆变 器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所示为图 1 中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剖面示意图 ;
         图 3 所示为图 1 中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成本低, 容错 能力好, 而且可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行程大小调整电枢和逆变器的数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 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 1 和图 2 所示,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10 并列且相同的设置为多个, 永磁直线同 步电机 10 的上方固定有工作台 20, 工作台 20 的上方用以承载和运输载体, 永磁直线同步电 机 10 的下端可以安装于固定座 30 上。易于想到, 在其他实施例中,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10 也可单独设置为一个, 其数量多少取决于实际应用中负载的重量。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10 相对于传统的旋转电机 +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 不需要任何中 间转换机构, 可以给被控对象直接提供直线运动形式的推力。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10 包括动子 11、 定子 12 以及导轨 13。导轨 13 设置于动子 11 和定子 12 之间。动子 11 在磁力的驱动下可沿导轨 13 相对于定子 12 进行滑动。动子 11的上方与工作台 20 相固定, 动子 11 运动进而可带动工作台 20 一起运动。
         动子 11 包括永磁体支架 111 和若干永磁体 112。永磁体 112 阵列分布于永磁体支 架 111 上, 永磁体 112 可以通过内嵌安装 (TL-IPM) 方式安装于永磁体支架 111 上, 也可以 直接安装于永磁体支架 111 的表面 (TL-IPM)。
         永磁体支架 111 呈 “T” 形, 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 1111 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 架 1112。第二支架 1112 设置于第一支架 1111 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支架 1111 的中垂线上。
         永磁体 112 对称安装于第二支架 1112 的左右两侧壁上, 所有的永磁体 112 均采用 相同的磁体。
         定子 12 包括机座 121 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 121 上的若干电枢 122。机座 121 包括 底座 1211、 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底座 1211 水平设置, 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 边 1213 分别自底座 1211 的左右两端向上垂直延伸。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 的高 度相同且分别位于第二支架 1112 的左右两侧。电枢 122 分别安装于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 侧边 1213 的内侧, 且每个电枢 122 分别对应于一个永磁体 112 设置。电枢 122 包括电枢铁 芯 1221 和线圈绕组 1222, 电枢铁芯 1221 安装于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 上, 线圈绕 组 1222 卷绕设于电枢铁芯 1221 上。逆变器 15 分别设置于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 的外侧表面且与电枢 122 之间一一对应连接。逆变器 15 为通用的低压逆变器, 他们分别对 线圈绕组 1222 进行控制并为其提供电流, 线圈绕组 1222 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 112 相作用 并驱动第二支架 1112 运动, 第二支架 1112 带动第一支架 1111 沿导轨 13 进行滑动。 参图 3 所示, 线圈绕组 1222 之间是独立设置的, 每个线圈绕组 1222 分别卷绕在一 个独立的电枢铁芯 1221 上, 并分别由一个单独的逆变器 15 进行控制。一个线圈绕组 1222 和另一个线圈绕组 1222 之间无物理连接关系, 逆变器 15 彼此之间也不存在直接通信。每 个线圈绕组 1222 自电枢铁芯 1221 卷绕后引出线圈的两端, 然后分别与对应的逆变器 15 电 性连接。 如此, 由线圈绕组 1222、 电枢铁芯 1221 以及逆变器 15 构成的定子模块也是独立设 置的, 当一个定子模块或几个定子模块出现故障时对其他模块不构成影响, 电机依旧可以 正常工作, 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同时, 由于一个定子模块或几个定子模块出现故障时会 对动子 11 的速度造成影响, 此时其他定子模块接收来自位移传感器 14 的信号, 并由逆变器 15 对电流进行控制, 进而对上述速度的变化进行补偿, 保持速度的稳定性, 提高了系统的容 错性和协调性 ; 每个线圈绕组 1222 分别由一个独立的逆变器 15 进行控制, 逆变器 15 所需 的电压较低,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由于本实施例中每个逆变器 15 的价格非常低, 在 电机达到同样的电压等级或电流等级的情况下, 本实施例中所有逆变器 15 的成本总和也 远远低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有一个逆变器的成本, 这种成本优势在高压电机中更为明显。
         为了方便维修, 线圈绕组 1222、 逆变器 15 以及电枢铁芯 1221 可以设置成一整体模 块, 该整体模块与机座 121 之间可以自由拆卸, 当其中一个或几个整体模块发生故障时可 立即更换, 维修方便。 同时也可根据电机的功率和行程大小调整整体模块的数量, 从而可以 方便地设计不同电压等级或电流等级的电机, 而且不受逆变器规格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 式中, 电枢 122 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与机座 121 之间可拆卸, 逆变器 15 也可以作为一 个单独的模块与机座 121 之间可拆卸。
         导轨 13 为直线形导轨, 其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 1111 和第一侧边 1212 之间、 第一 支架 1111 和第二侧边 1213 之间以及第二支架 1112 和底座 1211 之间。设置于第一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 顶端的导轨 13 同时对动子 11 起到支撑的作用。易于想到, 如果第一 侧边 1212 和第二侧边 1213 完全可以满足对动子 11 的支撑作用时, 第二支架 1112 和底座 1211 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有导轨 13。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10 还包括有位移传感器 14, 位移传感器 14 包括动磁头 ( 未标 号 ) 和磁栅尺 ( 未图示 ), 动磁头设置于所述动子 11 上, 磁栅尺设置于所述定子 12 上。 位移 传感器 14 用以感应和完成对位移的测量。显然, 在更多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说的位移传 感器 14 并不限于上述的列举, 其还应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了解的其它可应用在永 磁直线同步电机内的位移传感器, 例如 : 光电编码器、 旋转变压器、 感应同步器、 光栅尺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每个逆变器 15 都接收来自位移传感器 14 的位移信号, 进而根 据弹射的要求实现闭环独立控制。逆变器 15 与位移传感器 14 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有线方 式, 也可以以一定的无线传输协议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逆变器 15 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通 信, 但是每个逆变器 15 都可以根据动子 11 的滑动位移以及负载的变化提供最优的控制电 流。同时由于线圈绕组 1222、 逆变器 15 以及电枢铁芯 1221 构成一个独立的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 当其中一个整体模块或几个整体模块出现故障时可立即更换, 从整个构架上提高了 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 系统的容错性以及协调性。
         本发明通过研究低压代替高压多支路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及其多逆变器系统, 将 大功率电机设计成集中绕组, 每个线圈绕组对应一个逆变器进行控制, 分别由通用低压逆 变器供电, 并可根据负载的需要, 调整线圈绕组的数量, 实现逆变器容量的最优冗余控制。 本发明解决了大功率调速系统的电压等级和电流等级问题, 为大型机械装备的变频节能降 耗技术研究, 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在于 : 线圈绕组的独立设置以及每个线圈绕组分别由单独 的逆变器控制。但是该方案并不限应用于上述的实施例, 其还可以应用于单边平板式的永 磁直线同步电机、 圆筒形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关 键  词:
    永磁 直线 同步电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939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