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42939
  • 上传时间:2018-01-18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8.8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79150.3

    申请日:

    2013.08.27

    公开号:

    CN104240935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41/06申请日:201308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F41/06; B65H57/00

    主分类号:

    H01F41/06

    申请人: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巍腾; 王瑞鸿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路竹区路科十路1号

    优先权:

    2013.06.21 TW 102122042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徐洁晶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提供一线圈,其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入线端凸缘部与出线端凸缘部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提供一挂线导引治具,位于该线圈二焊接座间的区间;使欲自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绕经的线材,经由绕经该挂线导引治具,而转折贴靠该挂线导引治具两侧的焊接座,以供线材在该处形成焊接点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线圈绕线装置,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
    一第一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并设有一第一夹口;第一夹具上设有多个挂线体以供线材绕挂;
    一第二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包括一夹座并在夹座前端设有一挂线导引治具;夹座上设有挂线体供线材绕挂;
    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与第二夹具的挂线导引治具共同夹持抵撑线圈以同一旋转方向被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线导引治具包括一个治具座,以及一个位于治具座上的嵌顶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顶部包括一凸设于治具座前方呈立设状的靠垫,以及横向凸设于该靠垫前方的嵌座。

    4.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在线圈绕线的夹持定位时进行以下步骤:
    一置料步骤,将线圈置于一第一夹具的一第一夹口与一第二夹具的一挂线导引治具的嵌顶部间;
    一开夹步骤,将第一夹具开启使第一夹口扩大;
    一推料步骤,驱动第二夹具前移,使该嵌顶部的一嵌座嵌入该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一区间中,并使该挂线导引治具的一靠垫推移线圈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进入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中;
    一夹料步骤,使第一夹具夹扣线圈进行适当紧度的夹持。

    5.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绕线的线圈以N条线材进行绕线,当绕线完成而进行出线时,采用N条线材共同使用N/2个挂线体出线的方式进行,并在线圈出线端凸缘部上点焊出N个焊接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有N/2条经焊接点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直向出线并分别各由该N/2个挂线体外侧分别各绕挂该N/2个挂线体朝向对侧呈交错状出线。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有N/2条经焊接点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直向出线并分别各由该N/2个挂线体内侧分别各绕挂该N/2个挂线体朝向外侧出线。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有N/2条经焊接点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由该N/2个挂线体外侧分别各绕挂该N/2个挂线体出线;另N/2条经焊接点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由该N/2个挂线体内侧分别各绕挂该N/2个挂线体出线;由该N/2个挂线体外侧绕挂的线材与由该N/2个挂线体内侧绕挂的线材呈交错状出线。

    9.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
    第一绕程,由二条线材为一组先行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线圈入线端凸缘部上的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线圈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牵引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后出线;
    第二绕程,由另二线材为一组随后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线圈入线端凸缘部上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线圈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后出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线材出线后分别各经由二挂线体同一侧绕挂并一同转向另一侧。

    11.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在线材完成线圈卷芯 部的卷绕而拟自出线端凸缘部出线时,其出线方法是以如下步骤达成,包括:
    一第一绕挂步骤,将线材自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的一端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一侧的第一挂线部,将线材转折为贴靠该焊接座;
    一第二绕挂步骤,将线材牵引往该焊接座另一端的该挂线导引治具一侧的第二挂线部移靠,并使线材被牵引至一挂线体一侧;
    一第三绕挂步骤,由该挂线体一侧将线材牵引至挂线体另一侧,而完成二线材出线。

    12.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
    提供一线圈,其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入线端凸缘部与出线端凸缘部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
    提供一挂线导引治具,位于该线圈二焊接座间的区间;
    使欲自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绕经的线材,经由绕经该挂线导引治具,而转折贴靠该挂线导引治具两侧的焊接座,以供线材在该处形成焊接点者。

    13.
      如权利要求9、11、12中任一项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挂线导引治具设有第一挂线部及第二挂线部,该绕经挂线导引治具的线材绕经该第一挂线部及第二挂线部,并于其间的线圈出线端凸缘部形成焊接点。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第一挂线部及第二挂线部间焊接点的线材,其在通过该焊接点前是先呈交错状态,然后绕经第一挂线部,将原交错斜向朝上的线材转折为斜向但贴靠线圈位于该处的焊接座,并绕经第二挂线部后转直朝二挂线体绕挂。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绕经第一挂线部与第二挂线部的线材同时受其上方第一挡缘及第二挡缘的挡抵,而受拘束在一适当高度的定位并免于脱离第一挂线部与第二挂线部。

    16.
      如权利要求9、11、12中任一项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挂线导引治具包括一个治具座以及一个位于治具座上的嵌顶部;挂线导引治具以该嵌顶部嵌置于该线圈二焊接座间的区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嵌顶部包括一凸设于治具座前方呈立设状的靠垫,以及横向凸设于该靠垫前方的嵌座;挂线导引治具以该嵌座嵌置于该线圈二焊接座间的区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挂线部形成于该嵌座,第二挂线部形成于该靠垫。

    说明书

    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线圈,尤指一种在线圈上卷绕线材的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在两凸缘部间的卷芯部卷绕线材的线圈,通常绕线时采用线材由一作为入线端凸缘部进入后,该端线材先经点焊固定在该入线端凸缘部后,进行预定圈数的卷绕线材于该卷芯部,然后线材另一端再经点焊固定于另端的出线端凸缘部上,以完成线圈上线材的卷绕。
    在一个以多条线材同时卷绕于卷芯部的线圈绕线过程,通常在作为入线端凸缘部及出线端凸缘部上须设置多个焊接点,并配合多个挂线体来做线材的转折靠挂;已知以四条线材进行绕线的先前技术,四条线材分别在经四个挂线体绕挂经过时,采用各线材直接几近相互平行的方式入线于线圈进行绕线,而在该入线端凸缘部上点焊出四个焊接点后进行卷芯部的绕线;而在绕线完成由出线端凸缘部出线时,是使线材拉经该出线端凸缘部四个焊接点,然后延伸至出线端凸缘部外的四个挂线体绕挂出线;其中有二条绕挂经二个挂线体的线材呈交错状出线,另二条绕挂经二个挂线体的线材呈几近平行方式直接出线,并在该出线端凸缘部上四个焊接点进行点焊。
    发明内容
    先前技术以四条线材进行绕线者,二条绕挂经二个挂线体呈交错状出线的线材,其除须使线材斜向拉经该出线端凸缘部对应作焊接的二个焊接点外,尚须跨越该二焊接点而延伸跨至外侧的另二个供平行方式直接出线焊接用的焊接点,这使得在进行该二焊接点焊接时,容易发生线材接触短路现象,使线圈绕线过程出现故障。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导引交错状出线的线材于焊接点处转向的线圈绕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短路问题发生的线圈绕线方法。
    依据本发明目的的线圈绕线装置,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一第一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并设有一第一夹口;第一夹具上设有多个挂线体以供线材绕挂;一第二夹具,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包括一夹座并在夹座前端设有一挂线导引治具;夹座上设有挂线体供线材绕挂;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与第二夹具的挂线导引治具共同夹持抵撑线圈以同一旋转方向被转动。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在线圈绕线的夹持定位时进行以下步骤:
    一置料步骤,将线圈置于一第一夹具的一第一夹口与一第二夹具的一挂线导引治具的嵌顶部间;一开夹步骤,将第一夹具开启使第一夹口扩大;一推料步骤,驱动第二夹具前移,使该嵌顶部的一嵌座嵌入该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一区间中,并使该挂线导引治具的一靠垫推移线圈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进入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中;一夹料步骤,使第一夹具夹扣线圈进行适当紧度的夹持。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另一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绕线的线圈以N条线材进行绕线,当绕线完成而进行出线时,采用N条线材共同使用N/2个挂线体出线的方式进行,并在线圈出线端凸缘部上点焊出N个焊接点。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又一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第一绕程,由二条线材为一组先行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线圈入线端凸缘部上的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线圈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牵引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后出线;第二绕程,由另二线材为一组随后由二挂线体绕挂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线圈入线端凸缘部上二焊接座,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二焊接点,然后在线圈卷芯部上绕线,二线材分别由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二焊接座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二焊接点,其中,一线材以斜向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后出线。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再一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在线材完成线圈卷芯部的卷绕而拟自出线端凸缘部出线时,其出线方法是以如下步骤达成,包括:一第一绕挂步骤,将线材自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的一端绕经一挂线导引治具一侧的第一挂线部,将线材转折为贴靠该焊接座;一第二绕挂步骤,将线材牵引往该焊接座另一端的该挂线导引治具一侧的第二挂线部移靠,并使线材被牵引至一挂线体一侧;一第三绕挂步骤,由该挂线体一侧将线材牵引至挂线体另一侧,而完成二线材出线。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又再一线圈绕线方法,用以在一线圈上卷绕线材,包括:提供一线圈,其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的多个焊接座,入线端凸缘部与出线端凸缘部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提供一挂线导引治具,位于该线圈二焊接座间的区间;使欲自出线端凸缘部的焊接座绕经的线材,经由绕经该挂线导引治具,而转折贴靠该挂线导引治具两侧的焊接座,以供线材在该处形成焊接点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该挂线导引治具不仅作为线圈绕线前夹持定位中推料步骤推移线圈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进入第一夹具的第一夹口中的构件,同时引导绕线的出线步骤路线及方向,令经第五、八焊接点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在通过第五、八焊接点前是先呈交错状态,然后绕经第一挂线部,令线材可以经由交错的斜向朝上位移转为斜向但贴靠第五、八焊接座,并绕经第二挂线部后转直朝第五、六挂线体绕挂,不仅有效转折线材牵引方向以避免发生短路,也同时令N条线材可以仅由N/2个挂线体来承担出线端凸缘外出线的挂线操作,降低线材绕挂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与挂线导引治具对应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导引治具的嵌顶座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绕线路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绕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与挂线导引治具上绕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出线步骤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出线步骤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出线步骤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出线端凸缘部的出线步骤示意图(四)。
    【符号说明】
    1        绕线装置                    11       第一夹具
    111      固定夹爪                    112      活动夹爪
    113      第一夹口                    114      固定件
    115      枢销                        116      活动件
    117      弹性元件                    12       第二夹具
    121      夹座                        122      载座治具
    123      长槽孔                      124      螺固件
    13       挂线导引治具                131      治具座
    132      嵌顶部                      133      靠垫
    134      嵌座                        135      第一挡缘
    136      第一挂线部                  137      第二挂线部
    138      第二挡缘                    14       载座
    2        线圈                        21       入线端凸缘
    211      第一焊接座                  212      第二焊接座
    213      第三焊接座                  214      第四焊接座
    22       出线端凸缘                  221      第五焊接座
    222      第六焊接座                  223      第七焊接座
    224      第八焊接座                  23       卷芯部
    231      区间                        A1       第一挂线体
    A2       第二挂线体                  A3       第三挂线体
    A4       第四挂线体                  A5       第五挂线体
    A6       第六挂线体                  B1       第一焊接点
    B2       第二焊接点                  B3       第三焊接点
    B4       第四焊接点                  B5       第五焊接点
    B6       第六焊接点                 B7       第七焊接点
    B8       第八焊接点                 L1       线材
    L2       线材                       L3       线材
    L4       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线圈绕线方法可以图中所示绕线装置1为例作说明,包括:
    一第一夹具11,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包括一固定夹爪111及一活动夹爪112,二者之间的前端设有一第一夹口113;所述活动夹爪112由一固定件114及一与固定件以枢销115枢设的活动件116所构成,固定件113与活动件116间设有弹性元件117,使活动件116以枢销115为转动轴心的转动受到弹性作用,并令活动件116可以对第一夹口113中拟进行绕线的线圈2进行适当紧度夹持;所述第一夹具11的固定夹爪111上设有第一挂线体A1、第二挂线体A2、第三挂线体A3、及第四挂线体A4以供欲绕设于线圈2的线材绕挂经其转折卷绕于线圈2上;
    一第二夹具12,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包括一夹座121,并在夹座121前端设有一挂线导引治具13;所述挂线导引治具13由一固设于夹座12上并容置所述挂线导引治具13的载座治具122所构成,借由更换不同的挂线导引治具13,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夹持线圈2;所述第二夹具11的夹座121上设有第五挂线体A5、第六挂线体A6共同置于挂线导引治具13后侧,其供绕设于线圈2的线材绕挂经其转折;所述第二夹具11的挂线导引治具13在本实施例中仅供抵撑及定位线圈2,但亦可使其形成如第一夹具11具有夹持的功能;第一夹口113与挂线导引治具13共同夹持抵撑线圈2以同一旋转方向被转动。
    所述第二夹具12的夹座121上形成位于两侧并相隔适当间距的二长槽孔123,并于各长槽孔123中螺设一螺固件124使夹座121定位于一载座14上,并可借调整该螺固件124使夹座121沿第一、二夹具11、12前后的轴向位移,并连动其上的各第五、六挂线体A5、A6轴向位移,以改变各第五、六挂线体A5、A6挂折线材的角度,并适应线材绕经线圈2点焊位置的不同。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2上设有位于入线端凸缘部21的第一~四焊接座211~214,以及位于出线端凸缘部22的第五~八焊接座221~224,入线端凸缘部21与出线端凸缘部22间为供卷绕线材的卷芯部23;所述挂线导引治具13包括一个可被嵌置于该载座治具122中的一治具座131,以及一个位于治具座131上的嵌顶部132;该嵌顶部132包括一凸设于治具座131前方呈立设状的靠垫133,以及横向凸设于该靠垫133前方的嵌座134;嵌座134的宽度恰可嵌置于该线圈2的第五、八焊接座221、224间的区间231。
    请参阅图3,该嵌顶部132的嵌座134前缘形成一相对为在前的第一挡缘135,以及二相对为在后且位于所述第一挡缘135下方左、右两侧各形成弧角的第一挂线部136;该靠垫133左、右两侧各近上方弯角处各形成一第二挂线部137,并于第二挂线部137上方设有相对于第二挂线部137较为朝两侧伸设的第二挡缘138;其中,该两侧的第二挂线部137较两侧的第一挂线部136相对为较朝外侧设置。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进行线圈2绕线前的夹持定位时,先进行以下步骤:
    一置料步骤,将线圈2置于第一夹具11的第一夹口113与第二夹具12的挂线导引治具13的嵌顶部132间;
    一开夹步骤,将第一夹具11活动夹爪112的活动件116拨转开启,使前端的第一夹口113扩大;
    一推料步骤,驱动第二夹具12前移,使该嵌顶部132的嵌座134嵌入该线圈2出线端凸缘部22的第六、七焊接座222、223间的区间231,并使该靠垫133推移线圈2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21进入第一夹具11的第一夹口113中,直到线圈2的入线端凸缘部21端边抵于第一夹口113底缘;
    一夹料步骤,将第一夹具11活动夹爪112的活动件116拨转夹扣线圈2,并推移线圈2相对于所述活动件116的另一边侧抵于第一夹口113的侧缘定位进行适当紧度的夹持。
    请参阅图4,完成线圈2的夹持定位后开始进行绕线工艺,图中示意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绕线的线圈2以四条线材L1、L2、L3、L4进行绕线的实施例,其中,各线材L1、L2、L3、L4在第一夹具11的各第一~四挂线体A1~A4绕 挂经过时,采用各线材L1、L2、L3、L4直接几近相互平行的方式入线于线圈2进行绕线,而在该端侧的线圈2上点焊出第一~四焊接点B1~B4;当绕线完成由第二夹具12上各第五、六挂线体A5、A6绕挂经过出线时,采用四条线材L1、L2、L3、L4共同使用第五、六挂线体A5、A6出线的方式进行;其中,经第五、八焊接点B5、B8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直向出线并分别各由第五、六挂线体A5、A6外侧分别各绕挂第五、六挂线体A5、A6朝向对侧呈交错状出线;而经第六、七焊接点B6、B7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则直向出线并分别各由第五、六挂线体A5、A6内侧分别各绕挂第五、六挂线体A5、A6朝向外侧出线,并各分别与经第五、八焊接点B5、B8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呈交错状出线;当转换绕线产品而线圈2的尺寸改变时,借由各长槽孔123中螺固件124的调整使夹座121改变定位于所述载座14之前后位置,以适应绕线产品的转换。
    四条线材L1、L2、L3、L4在绕线过程及步骤上分成两个绕程进行,包括:
    第一绕程,请参阅图2、图3、图5,由线材L1、L3为一组先行由二绕针牵引经第一、三挂线体A1、A3右侧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入线端凸缘部21上第一、三焊接座211、213,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第一、三焊接点B1、B3,然后第一、二夹具11、12同步夹持线圈2顺时针旋转预定圈数后完成在卷芯部23上绕线,线材L1、L3分别由出线端凸缘部22的第六、八焊接座222、224牵引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第六、八焊接点B6、B8,其中,线材L1以斜向绕经挂线导引治具13后出线,该第六焊接点B6形成于右侧第一挂线部136及第二挂线部137之间;线材L1、L3出线后分别各经由第五、六挂线体A5、A6左侧绕挂并一同转向同一右侧;
    第二绕程,请参阅图2、图3、图6,由线材L2、L4为一组随后由二绕针牵引经第一、三挂线体A1、A3左侧而以约略平行方式入线经入线端凸缘部21上第二、四焊接座212、214(其间的牵引路径上可以第二、四挂线体A2、A4进行导正),第一、三挂线体A1、A3,并在其上各受点焊形成第二、四焊接点B2、B4,然后第一、二夹具11、12同步夹持线圈2逆时针旋转预定圈数后完成在卷芯部23上绕线,线材L2、L4分别由出线端凸缘部22的第五、七焊接座225、227牵引经过,并在其上各点焊形成第五、七焊接点B5、B7,其中,线材L4以斜向绕经挂线导引治具13后出线,该第七焊接点B7形成于左侧第 一挂线部136及第二挂线部137之间;线材L2、L4出线后分别各经由第五、六挂线体A5、A6右侧绕挂并一同转向同一左侧。
    请参阅图7,经第六、七焊接点B6、B7焊接后出线的线材L1、L4,其在通过第六、七焊接点B6、B7前是先呈交错状态,然后分别绕经挂线导引治具13左、右侧第一挂线部136的弧角,将原交错斜向朝上的线材L1、L4转折为斜向但贴靠第六、七焊接座222、223,并分别绕经挂线导引治具13左、右侧第二挂线部137弯角后转直朝第五、六挂线体A5、A6绕挂;线材在第一挂线部136与第二挂线部137间的部位受点焊出第六、七焊接点B6、B7于该第六、七焊接座222、223上;在绕经第一挂线部136与第二挂线部137的线材同时受其上方第一挡缘135及第二挡缘138的挡抵,而受拘束在一适当高度的定位并免于脱离第一挂线部136与第二挂线部137。
    请参阅图8至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绕线方法中,在线材完成线圈2卷芯部23的卷绕而拟自出线端凸缘部22出线时,其中,该在通过第六、七焊接点B6、B7前是先呈交错状态的二线材L1、L4,其出线方法是以如下步骤达成,包括:
    一第一绕挂步骤,将线材L1、L4自第六、七焊接座222、223的一端绕经挂线导引治具13左、右侧第一挂线部136的弧角,将原交错斜向朝上的线材转折为斜向但贴靠第六、七焊接座222、223;
    一第二绕挂步骤,将线材L1、L4牵引往内向第六、七焊接座222、223另一端挂线导引治具13的第二挂线部137的弯角移靠,并使线材L1、L4被牵引至第五、六挂线体A5、A6内侧;
    一第三绕挂步骤,由第五、六挂线体A5、A6内侧将线材L1、L4牵引至第五、六挂线体A5、A6外侧,而完成线材L1、L4出线。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该挂线导引治具13不仅作为线圈2绕线前夹持定位中推料步骤推移线圈2另一端入线端凸缘部21进入第一夹具11的第一夹口113中的构件,同时引导绕线的出线步骤路线及方向,令经第六、七焊接点B6、B7焊接后出线的线材,其在通过第六、七焊接点B6、B7前是先呈交错状态,然后绕经第一挂线部136的弧角,令线材可以经由交错的斜向朝上位移转为斜向但贴靠第六、七焊接座222、223,并绕经第二挂线部137弯角后 转直朝第五、六挂线体A5、A6绕挂,不仅有效转折线材牵引方向以避免发生短路,也同时令N条线材可以仅由N/2个挂线体来承担出线端凸缘22外出线的挂线操作,降低线材绕挂的复杂性。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线圈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9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