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973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1 C N 1 0 3 2 9 7 3 4 1 A *CN103297341A* (21)申请号 201310279174.1 (22)申请日 2013.07.04 H04L 12/725(2013.01) H04L 12/757(2013.01) (71)申请人清华大学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00084-82信箱 (72)发明人徐恪 李彤 沈蒙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张大威 (54) 发明名称 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 流量的方法,包括:S1.中央控制器计算节点之 间传输的流量值;S2.建立流量矩阵;S3.初始化 网络链路权重和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 S4.得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S5.计 算每个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优路由;S6.计算 新的网络链路权重;S7.计算网络链路负载的最 优间隙值,并判断是否小于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 间隙阈值,是执行步骤S8,否执行步骤S4;S8.判 断是否存在等值多路径,是执行步骤S9,否执行 步骤S10;S9.计算流分离比例,将新的网络链 路权重和流分离比例配置到源-目的节点对上; S10.将新的网络链路权重和单一路径。
3、的流量值 配置到源-目的节点对上。根据本发明,网络运营 商能够按照自身需求灵活地调整路由策略,兼顾 网络的性能、耗能和鲁棒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97341 A CN 103297341 A 1/1页 2 1.一种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中央控制器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广播信息,计算各个所述节点之间传输的流量 值; S2:建立流量矩阵,行数和列数均等于节点数目,矩阵元素的值为所述矩。
4、阵元素所在行 所对应的源节点需要传输到所述矩阵元素所在列所对应的目的节点的流量值; S3:初始化网络链路权重和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 S4:根据所述网络链路权重,计算每条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得到全局链路的最 优网络链路负载值; S5:根据所述流量矩阵,计算每个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最优路由,其中,所述最优 路由包括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链路序列以及在每条链路上分配的流量值; S6:根据所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和最优路由计算新的网络链路权重; S6:根据所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和所述源-目的节点对在每条链路上分 配的流量值计算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值,并判断是否小于网络。
5、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 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 S8:判断每个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路由是否存在等值多路径,如果是,则执行步 骤S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 S9:对每个存在等值多路径的源-目的节点对,根据所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 载值计算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中每条等值路径上的流分离比例,所述中央控制器将新的网 络链路权重和流分离比例配置到相应的源-目的节点对上; S10:所述中央控制器将新的网络链路权重和单一路径的流量值配置到相应的所述 源-目的节点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值 多路径为从同一个源节点。
6、到同一个目的节点的多条路径。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如果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中仅存在单一路径,则所述 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设置为1,如果存在所述等值多路径,则每条路径所对应的 流分离比例值介于01之间,并且全部流分离比例值的和为1。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297341 A 1/7页 3 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内路由协议及算法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域内路由器 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凸显,互联网的能。
7、耗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各种网络设备及其冷却系统的能耗问题给互联网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 峻的挑战。网络运营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通常利用流量工程的手段,通 过调整路由策略来实现域内网络流量管理的目的。然而,传统的路由算法要么仅仅关注如 何提升网络的性能,却忽视了能耗问题,要么以降低用户性能体验为前提来实现节能的目 标。事实上,网络运营商更希望能够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动态地调整路由策略和目标,以权 衡网络性能和耗能之间的关系。另外,在权衡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链路失效的情况无 法避免,而对网络中的路由进行频繁地配置是运营商最不希望。
8、面对的情形。因此,兼顾性能 与耗能的高鲁棒性域内路由协议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3 在域内路由体系中,传统的路由算法从流量均衡的角度出发,将网络流量分配到 尽量多的路径上,以降低网络的最大链路利用率,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提高网络的性能。 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流量均衡使得网络链路的整体利用率偏低,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许多网 络设备在低负载甚至空载的时候依然保持全功率运转,导致了极大的能源浪费。从节能的 角度考虑,路由算法应该使网络流量汇聚在较少的路径上,让尽量多的网络链路空闲出来, 从而使对应的网络设备处于休眠状态,以此大幅降低能耗开销。由此可见,路由算法对于网 络的性能与耗能是至关重要的。。
9、然而,在将流量以某种最优的方式分配到各个链路上时,由 于链路失效带来的重配置开销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网络运营商要真正实现按照自身业 务需求调整网络性能和耗能的关系,就一定要使路由算法在保证高鲁棒性的前提下,具有 能量感知的特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 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S1:中央控制器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广播信息,计算各个所述节点之间传输的流量 值;S2:建立流量矩阵,行数和列数均等于节点数目,矩阵元素的值为所述矩阵元素所在行 所对应的源节点需要传输到所述矩。
10、阵元素所在列所对应的目的节点的流量值;S3:初始化 网络链路权重和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S4:根据所述网络链路权重,计算每条链 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得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S5:根据所述流量矩阵, 计算每个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最优路由,其中,所述最优路由包括源-目的节点对使 用的链路序列以及在每条链路上分配的流量值;S6:根据所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 载值和最优路由计算新的网络链路权重;S7:根据所述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和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2/7页 4 所述源-目的节点对在每条链路上分配的流量值计算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值,并判断 是否。
11、小于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 S8:判断每个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路由是否存在等值多路径,如果是,则执行步骤 S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S9:对每个存在等值多路径的源-目的节点对,根据所述全局 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计算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中每条等值路径上的流分离比例,所 述中央控制器将新的网络链路权重和流分离比例配置到相应的源-目的节点对上;S10:所 述中央控制器将新的网络链路权重和单一路径的流量值配置到相应的所述源-目的节点 对上。 0005 优选的,所述等值多路径为从同一个源节点到同一个目的节点的多条路径。 0006 优选的,。
12、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如果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中仅存在 单一路径,则所述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设置为1,如果存在所述等值多路径,则 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的流分离比例值介于01之间,并且全部流分离比例值的和为1。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在互联网现有域内路由机制 的基础上简单修改路由表结构,具有良好的可部署性,使网络运营商能够按照自身需求灵 活地调整路由策略,兼顾网络的性能、耗能和鲁棒性。 0008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09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
13、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能量感知的互联网域内路由框架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流量值的流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算法调节网络中最大链路利用率与耗能关系的仿真 图; 0014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算法在网络链路负载方面的对比示意图; 0015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路由算法在数据包传输延迟方面的性能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14、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7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并结合如图2所示的基于能量感知的互联网域内路由框架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0018 S1:中央控制器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广播信息,计算各个节点之间传输的流量值。 0019 S2:建立流量矩阵,行数和列数均等于节点数目,矩阵元素的值为矩阵元素所在行 所对应的源节点需要传输到矩阵元素所在列所对应的目的节点的流量值。 0020 S3:初始化网络链路权重和。
15、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3/7页 5 0021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化的网络链路权重为1,初始化的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 间隙阈值为1.010 -3 。 0022 S4:根据网络链路权重,计算每条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得到全局链路的最 优网络链路负载值。 0023 S5:根据流量矩阵,计算每个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优路由,其中,最优路由包括 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链路序列以及在每条链路上分配的流量值。 0024 S6:根据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和最优路由计算新的网络链路权重。 0025 S7:根据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载值和源-目的节点对在。
16、每条链路上分配的 流量值计算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值,并判断是否小于网络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阈值,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 0026 S8:判断每个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路由是否存在等值多路径,如果是,则执行步 骤S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 0027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等值多路径为从同一个源节点到同一个目的节点的多条路 径。 0028 S9:对每个存在等值多路径的源-目的节点对,根据全局链路的最优网络链路负 载值计算源-目的节点对中每条等值路径上的流分离比例,中央控制器将新的网络链路权 重和流分离比例配置到相应的源-目的节点对上。 0029 S10:中央控制器将新。
17、的网络链路权重和单一路径的流量值配置到相应的源-目 的节点对上。 0030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如果源-目的节点对中仅 存在单一路径,则源-目的节点对上的流分离比例设置为1,如果存在等值多路径,则每条 路径所对应的的流分离比例值介于01之间,并且全部流分离比例值的和为1。 003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域内路由器节点对网络流量值的按比例分离,对 现有的路由表项进行了简单修改,每条路由表项基本信息域包括目标子网、下一跳路由器、 出端口及流分离比例。对于某一目标子网,如果仅存在唯一的下一跳,则该路由表项中的流 分离比例设置为1,如果存在多个下一跳,则每个下一跳。
18、对应的流分离比例值介于01之 间,并且全部流分离比例值的和为1。 0032 如表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路由表项结构表,并结合如图3所示的网络流量值 的流分离结构示意图,为了在路由器的控制平面实现流分离机制,引入基于哈希的流分离 结构。哈希函数可表示为y=h(x),其中x为下一跳路由器标识,y为流分离比例。 0033 表1路由表项结构表 0034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4/7页 6 0035 当网络运营商需要调整网络流量值管理目标时,首先使用中央控制器收集域内路 由器节点广播信息,建立当前网络的流量矩阵,再计算两套网络链路负载:第一套是根据现 有网络链路权重计算每条链路的最优。
19、网络链路负载值,第二套是根据网络的流量矩阵计算 的所有源-目的节点对的最优路由,最优路由包括源-目的节点对使用的链路序列以及在 每条链路上分配的流量值。然后通过不断缩小两套链路负载的最优间隙值,得到新的网络 链路权重以及流分离比例。计算过程结束以后,中央控制器将计算结果配置到对应的域内 路由器节点中,即配置到相应的源-目的节点对上。 0036 具体的计算过程,主要在三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分别是网络性能、网络能耗以及 鲁棒性。下面分别建立起网络性能模型、网络节能模型以及鲁棒性模型。 0037 首先建立网络性能模型,将网络建模成有向图G=(N,E),其中N是顶点集,E是有向 弧集。设集合N有N个元。
20、素,E有E个元素。这里vN代表域内路由器节点,l=(u,v)代 表从路由器u到路由器v的链路,用c l 表示链路l的容量,用M代表所有源-目的节点对的 集合。对于每一个mM,源节点s m ,目的节点t m ,从s m 到t m 的平均流量密度是d m 。这里, 源节点集s m :mM和目的节点集t m :mM都是N的子集。 0038 设链路l上的负载为f l ,源-目的节点对mM在链路l上分配的流量值为 传统路由算法中,流量工程通常使用基于多商品流问题(Multi-Commodity Flow,MCF)的费用函数(f),其中f=(f l :lE),且关于f l 是增函数。这里通过最小化最 大链。
21、路利用率(Maximum Link Utilization,MLU),来达到性能指标上的目标,在这里需要 说明的是,最小化最大链路利用率的英文全拼为Minimizing Maximum Link Utilization, 缩写形式为MMLU。 0039 0040 s.t. 0041 0042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5/7页 7 0043 其中式(2)是流平衡约束,式(3)是链路容量约束,式(4)是非负约束,最优流量工 程目标是使链路费用最小,从而得到流量值分布f。 0044 其次建立网络节能模型,能量感知,主要是针对域内路由器节点等网络设备的能 耗进行控制。基于能量感知的路由。
22、算法,通过最小化网络中消耗的能量P(f)作为目标函 数。对于网络中的域内路由器节点而言,用集合X表示路由器上的线卡,对于每个线卡 xX,Y x 表示线卡上的端口集合。域内路由器节点能耗主要包括:打开某个端口所消耗的 能量A l 以及打开整个线卡所消耗的能量B x 。需要注意的是,线卡被关闭的前提是线卡上所 有的端口都被关闭,即其所有端口既没有输入流量值,也没有输出流量值,即线卡上只要有 一个端口没有休眠,则该线卡不进入休眠。目标函数P(f)可以表示为: 0045 0046 s.t. 0047 p l =p r(l) , 0048 f l c l p l , 0049 (2)-(4). 0050。
23、 其中,p l 和q x 是二进制变量,为0分别表示链路l休眠和线卡x休眠,为1则反之。 |Y x |表示线卡x上端口数目,式(6)保证只有在线卡上所有端口都休眠时,该线卡才进入休 眠,r(l)表示链路l的反向链路,故式(7)保证链路是成对休眠的,式(8)保证流量分配和 休眠的一致性,即如果链路l被关闭,即p l =0,则f l =0,反之如果链路激活,即p l =1,则式(8) 简化成多商品流约束(3)。 0051 这里,引入一个绿色因子参数,将网络性能模型与网络节能模型结合起来, 表示性能影响程度,因此得到一个按需路由模型,目标函数用表示。通过调整绿色因子 参数,能够灵活地调节网络性能与耗。
24、能之间的比重,从而得到性能与耗能之间的权衡,达到 兼顾性能与耗能的目的。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0052 0053 s.t. (2)-(4),(6)-(8). 0054 最后建立鲁棒性模型,本发明中,通过量化单一链路失效带来的影响来对鲁棒性 进行建模。该影响具体来说是计算某单一链路失效在网络中影响的流量值比例。定义错误 容忍成本函数(Fault Tolerance Cost,FTC)来衡量一个网络的鲁棒性,则最小化FTC函数 可以达到优化鲁棒性的目的: 0055 minimize FTC(f) (10) 0056 s.t. (f)(1+ 1 ) * (f) (11) 0057 P(f)(1+ 2 。
25、)P * (f).(12) 0058 其中, 1 和 2 分别为性能容忍系数和能耗容忍系数,通过与最优流量工程目标 值 * (f)比较来控制当前流量工程能耗目标函数(f),同样通过与最优能耗目标值P * (f) 比较来控制当前能耗目标函数(f)。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6/7页 8 0059 用表示在流量值分布f下,源-目的节点对m在链路l失效时被影响的流量 占网络中所有源-目的节点对M总流量需求的比例,对求和则表示链路l失效对整个 网络中流量的影响程度,用z l (f)表示,则有: 0060 0061 用w l 代表每条链路失效的概率,则FTC函数可以表示为: 0062 0。
26、063 通过建立网络性能、网络节能以及鲁棒性三个模型,并调节性能容忍系数 1 、能 耗容忍系数 2 ,以及绿色因子参数,可以达到在网络性能、能耗及鲁棒性之间灵活调节, 以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需求。 006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域内路由器节点上配置流量的方法,对路由算法在不同网 络拓扑下的性能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无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进行比较。网络运营商通常 使用最大链路利用率作为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如图4所示,在不同网络拓扑下,为使用本 路由算法调节网络中最大链路利用率与耗能关系的仿真图,其中图(a)为美国骨干网,(b) 为中国骨干网,可以发现通过调整绿色因子参数,能够灵活地调节网络性能与耗能之间。
27、 的比重,达到兼顾性能与耗能的目的。同时,轻微降低网络最大链路利用率的上限值,可以 大幅度地降低网络的能耗,对网络运营商确定合理地上限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图5 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算法在网络链路负载方面的对比示意图,具有能量感知的路 由算法与传统算法在灵活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根据网络运营商的不同需求达到不同 的网络链路负载水平,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最小化耗能的英文全拼为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缩写形式为MEC。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路由算法在数据包传输 延迟方面的性能比较示意图,使用基于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得到的数据包传输延迟低于传 统的。
28、路由算法。 0065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兼顾性能和鲁棒性的互联网域内路由方法, 在保持高鲁棒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网络性能与耗能关系的动态灵活调整。本方法仅需要 对现有路由表项结构进行简单修改,易于实现,部署开销低。并且通过实验数据表明,本方 法与传统的路由算法相比,能够灵活实现网络链路负载分布的多样性,同时降低网络中的 数据包传输延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路由算法仅考虑网络性能的弊端,有效地兼顾了网 络性能、耗能与鲁棒性的关系,使网络运营商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网络流量管理目 标。 0066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用于。
29、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 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 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 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06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7/7页 9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
30、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 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CN 103297341 A 1/3页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297341 A 10 2/3页 1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297341 A 11 3/3页 12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297341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