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电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潜水电泵.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34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 N 1 0 2 9 1 3 4 6 1 A *CN102913461A* (21)申请号 201210470344.X (22)申请日 2012.11.19 F04D 13/08(2006.01) F04D 29/043(2006.01) F04D 29/00(2006.01) (71)申请人浙江东音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7525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大 石一级公路南侧 (72)发明人方秀宝 米勇 吴刚 (74)专利代理机构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代理人张智平 蔡正保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潜水电泵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水电泵,属于泵技术领 域。它解决了现有潜水电泵由于电机转动使泵轴 发生上窜而引起潜水电泵工作不稳定并且潜水电 泵的工作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本潜水电泵,包括 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泵体和电机,电机壳体和泵体 密封连接,泵体内设有泵轴,泵轴上固定有若干相 互平行的叶轮,泵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联,泵 轴另一端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 泵体上,泵轴还与一能防止其向上窜动的防上窜 装置相连。本发明中的泵轴工作稳定同时潜水电 泵的工作效率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1/1页 2 1.一种潜水电泵,包括具有进口(1a)和出口(1b)的泵体(1)和电机(2),所述的电机 (2)壳体和泵体(1)密封连接,所述的泵体(1)内设有泵轴(3),所述的泵轴(3)上固定有若 干相互平行的叶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3)一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5)相联,所述 泵轴(3)另一端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泵体(1)上,所述的泵轴(3)还与一 能防止其向上窜动的防上窜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上窜装置包括连接环(10),所 述的连接环(10)通过周向转动。
4、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泵轴(3)上,所述的连接环(10)还 通过一固定支架(11)固定在泵体(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输出轴(5)和泵轴 (3)之间通过联轴器(12)相连,所述的连接环(10)与联轴器(12)之间还设有能有效减少 连接环(10)磨损的耐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机构包括弹簧盖(14)、弹 簧(15)、安装座(16)和耐磨环(13),所述的弹簧盖(14)、弹簧(15)、安装座(16)和耐磨环 (13)均套设在泵轴(3)上,所述弹簧(15)一端作用在弹簧盖(14)上,所述弹簧(15)另一端 。
5、作用在安装座(16)上,所述弹簧盖(14)另一端抵靠在上述的联轴器(12)上,所述的安装座 (16)具有安装腔,所述的耐磨环(13)处于所述的安装腔中,所述耐磨环(13)另一端抵靠在 上述的连接环(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盖(14)具有能防止弹簧 (15)脱离弹簧盖(14)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环(13)采用石墨材料制 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轴(3)外 套设有轴承(17),所述的泵轴(3)固定在轴承(17)内圈上,上述的连接环(10)固定在轴承 (17。
6、)外圈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内 壁上固定有呈环形的中支承座(18),上述的固定支架(11)固定在该中支承座(18)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 (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支架(11)相对于泵轴(3)对称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13461 A 1/6页 3 一种潜水电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泵,特别是一种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0002 潜水电泵就是泵体叶轮和驱动叶轮的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水泵,一般有深 井用和作业面用两种。
7、。深井用潜水电泵通过伸入井中的电缆向电机供电,免去了传动长轴, 因而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使用和转移方便,在有电源地区有取代长轴深井泵的趋势, 但对含沙量大的水井和无电源地区不适用。 0003 电泵抽水的最基本条件是:泵和吸水管里必须充满水,而不能有空气,否则泵将无 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启动电泵前,必须人工预先往泵体内灌满水,或者专配单一功能的自 吸泵,也可配置自吸装置,才能完成泵正常工作前的准备活动。 0004 目前,对于现有的潜水电泵通常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潜水电泵泵体内的叶轮 是通过由若干个叶片焊接而构成的,这样造成叶片与叶片之间的焊接处存在较多的焊接 点,这些焊接点都是相对于叶片。
8、凸起的,这样的叶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叶片之间的焊接点 会给叶轮的转动带来阻力,电泵长时间的工作,叶轮容易磨损,降低了叶轮的工作效率,从 而使电泵出现效率不高,耗能大,易磨损等突出性问题,最终降低了电泵的使用寿命。通常 情况下,潜水电泵泵体内的泵轴都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由于电机的转动, 会使电泵的泵轴发生上窜的现象,这会引起电泵的工作不稳定。而且,现有的潜水电泵由于 没有仔细结构,往往会存在工作效率不高和工作不稳定的缺点,降低了潜水电泵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潜水电泵,本潜水电 泵工作稳定、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还能够使潜水电。
9、泵的泵轴不会向上窜动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潜水电泵,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 的泵体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壳体和泵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泵体内设有泵轴,所述的泵轴上固 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联,所述泵轴另一 端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泵体上,所述的泵轴还与一能防止其向上窜动的 防上窜装置相连。 0007 本潜水电泵通过将电机与泵体进行密封连接,可以有效的防止进入泵体中的水进 入电机中,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通过泵体泵轴上的叶轮可将水流顺利的从叶轮的一侧流 向叶轮的另一侧,从而提高本潜水电泵在工作时的效率。本潜水电泵泵轴。
10、上的防上窜装置 可以有效防止电泵泵轴的轴向窜动,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8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防上窜装置包括连接环,所述的连接环通过周向转动 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泵轴上,所述的连接环还通过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泵体内壁上。通 过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潜水电泵的泵体上,再将连接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这样连接环就固 定在泵体内壁上了,而连接环与泵轴之间是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因此,泵轴只能周向转 说 明 书CN 102913461 A 2/6页 4 动,而不能轴向移动,从而实现防止泵轴的上窜。 0009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电机输出轴和泵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的连 接环与联轴器之间还设。
11、有能有效减少连接环磨损的耐磨机构。该联轴器可使电机将动力稳 定的传输到泵轴上,电机的输出轴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带动联轴器朝向泵轴窜动,如果联 轴器将作用力直接传递到连接环上,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连接环的损坏;通过 在连接环与联轴器之间设置耐磨机构,能有效的减少连接环的磨损,提高连接环的使用寿 命。 0010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耐磨机构包括弹簧盖、弹簧、安装座和耐磨环,所述 的弹簧盖、弹簧、安装座和耐磨环均套设在泵轴上,所述弹簧一端作用在弹簧盖上,所述弹 簧另一端作用在安装座上,所述弹簧盖另一端抵靠在上述的联轴器上,所述的安装座具有 安装腔,所述的耐磨环处于所述的安装腔中,所述。
12、耐磨环另一端抵靠在上述的连接环上。该 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弹簧的一端可以先把作用力作用在安装座上,再由安装座将作 用力传递到耐磨环上,使耐磨环能够一直稳定的抵靠在连接环上,从而提高连接环的使用 寿命,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使弹簧盖一直抵靠在联轴器上。 0011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弹簧盖具有能防止弹簧脱离弹簧盖的限位部。限位 部为一与弹簧盖的本体相垂直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能够保证弹簧的中心线能够一直与 泵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从而使弹簧作用在摩擦环上的作用力均匀。 0012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耐磨环采用石墨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耐磨 环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 0013 在上述的潜水。
13、电泵中,所述的泵轴外套设有轴承,所述的泵轴固定在轴承内圈上, 上述的连接环固定在轴承外圈上。泵轴与轴承内圈采用紧配合的方式固定,以保证泵轴与 轴承内圈固定稳定,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将连接环固定在轴承外圈上,可以保证连接环不会 发生轴向移动。 0014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泵体内壁上固定有呈环形的中支承座,上述的固定 支架固定在该中支承座上。中支承座与固定支架可以与泵体保持相对静止。 0015 在上述的潜水电泵中,所述的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支架相对 于泵轴对称设置。采用两个固定支架可以使连接环的固定更加稳定。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潜水电泵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
14、本发明通过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潜水电泵的泵体上,再将连接环固定在固定支架 上,同时连接环又是通过耐磨环和轴承将其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泵轴上的, 所以,当泵轴转动时,由于连接环不会相对泵轴发生轴向窜动,同时泵轴也就不会发生轴向 窜动了的,改善了泵轴上窜的现象。 0018 2、本发明通过弹簧和安装座将耐磨环抵靠到连接环上,并且通过弹簧将弹簧盖抵 靠到轴承上,提高了连接环的使用寿命,且安装方便。 0019 3、本潜水电泵工作稳定、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中泵体内单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中防上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9134。
15、61 A 3/6页 5 0022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泵体;1a、进口;1b、出口;1c、泵腔一;1d、泵腔二;2、电机;3、泵轴;4、叶 轮;4a、叶片;4b、叶轮座;4c、叶轮盖;5、输出轴;6、蜗壳;7、通道;8、阀体;9、阻水片;10、 连接环;11、固定支架;12、联轴器;13、耐磨环;14、弹簧盖;15、弹簧;16、安装座;17、轴承; 18、中支承座;19、轴套;2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是本发。
16、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潜水电泵,包括具有进口1a和出口1b的泵体1和电机2, 电机2壳体和泵体1密封连接,泵体1内设有泵轴3,泵轴3上固定有四个相互平行的叶轮 4,泵轴3的一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5相联,泵轴3的另一端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 式设置在泵体1上。泵体1内具有与进口1a和出口1b相连通的泵腔,泵体1内设有与泵 体1保持密封的蜗壳6,泵轴3穿过蜗壳6,叶轮4处于该蜗壳6内,蜗壳6将泵腔一1c分 为二,即泵腔一1c和泵腔二1d,泵腔一1c与进口1a相连通,泵腔二1d。
17、与出口1b相连通。 泵体1与蜗壳6之间开设有用于供液体流过的通道7,通道7一端与泵腔一1c相连通,通 道7另一端与泵腔二1d相连通,泵体1内设有能使泵腔二1d中的液体能通过通道7流到 泵腔一1c中且泵腔一1c中液体无法通过通道7流到泵腔二1d中的单向结构,泵轴3还 与一能防止其向上窜动的防上窜装置相连。 0030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单向结构为一单向阀,单向阀包括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 阀体8、阻水片9和弹簧15,阀体8固定在泵体1内,阀体8的出液口与泵腔一1c相连通, 阀体8的进液口与通道7相连通,弹簧15一端作用在阀体8内,弹簧15另一端作用在阻水 片9上,阻水片9的另一侧面能抵靠在阀体。
18、8内,且能将阀体8的进液口密封住。当泵腔一 1c中的压力大于泵腔二1d中的压力时,泵腔一1c中的液体能够顺利的通过叶轮4进入到 泵腔二1d中,且弹簧15将阻水片9抵靠在阀体8内,阻止通道7内的液体流通;当泵腔一 1c中的压力小于泵腔二1d中的压力时,弹簧15能够将阻水片9从阀体8的抵靠面上脱离, 这时,液体就可以从泵腔二1d中经通道7流入泵腔一1c中,直至泵腔一1c和泵腔二1d的 压力保持平衡,阻水片9才会在弹簧15的作用下,抵靠在阀体8内,阻止通道7内的液体流 通,保证泵腔一1c的液体能够在叶轮4的带动下顺利的进入到泵腔二1d中。在本实施例 中,阀体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泵体1的蜗壳6上,采。
19、用焊接的方式可使阀体8更加稳定 的固定在泵体1内,并且与蜗壳6保持密封。通道7为开设在泵体1内壁上呈条形的凹槽, 且通道7的宽度为0.6cm至1.6cm,在本实施例中,该通道7的宽度为1.0cm。该通道7可 使液体顺利的从泵腔二1d流到泵腔一1c,通道7的宽度不能设置的太大,否则会影响潜水 电泵的整体强度,采用这个数值的通道7,既能够保证通道7中液体的流动速率,同时又能 够保证潜水电泵的整体强度。蜗壳6上开设有与该凹槽相连通的连通孔一和连通孔二,连 说 明 书CN 102913461 A 4/6页 6 通孔一的另一端与阀体8的进液口相连通,连通孔二的另一端与上述的泵腔二1d相连通。 连通孔一有。
20、利于使通道7中的液体流向单向阀的进液口处,连通孔二有利于使泵腔二1d中 的液体流进通道7内,从而使泵腔二1d与单向阀连通。 0031 如图2和图5所示,防上窜装置包括一连接环10,该连接环10通过周向转动且轴 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泵轴3上,同时该连接环10还通过一固定支架11固定在泵体1内壁 上。潜水电泵还包括电机2的输出轴5,输出轴5和泵轴3之间通过联轴器12相连,连接环 10与联轴器12之间还设有能有效减少连接环10磨损的耐磨机构。该联轴器12可使电机 2将动力稳定的传输到泵轴3上,电机2的输出轴5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带动联轴器12朝 向泵轴3窜动,如果联轴器12将作用力直接传递到连接环10。
21、上,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 能会造成连接环10的损坏;通过在连接环10与联轴器12之间设置耐磨机构,能有效的减 少连接环10的磨损,提高连接环1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该耐磨机构包括弹簧15 和耐磨环13,耐磨环13套设在泵轴3外,弹簧15套设在泵轴3外,弹簧15一端作用在耐磨 环13上,弹簧15另一端作用在联轴器12上,且弹簧15使耐磨环13与连接环10相抵靠, 耐磨环13采用石墨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耐磨环13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该弹簧 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即能够使耐磨环13一直抵靠在连接环10上,从而提高连接环10的 使用寿命。泵轴3上还套设有弹簧盖14,上述的弹簧15的另一端。
22、作用在弹簧盖14一端上, 弹簧盖14另一端抵靠在联轴器12上,弹簧盖14具有能防止弹簧15脱离弹簧盖14的限位 部,限位部为一与弹簧盖14的本体相垂直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能够保证弹簧15的中心 线能够一直与泵轴3的轴心线相重合,从而使弹簧15作用在摩擦环上作用力均匀。泵轴3 上还套设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具有安装腔,耐磨环13设置在安装座16的安装腔内,弹簧 15的一端作用在安装座16上,安装座16的外侧与泵体1之间还设有一隔板20,该隔板20 可以保持泵体1与电机2之间的密封。弹簧15可以先把作用力作用在安装座16上,再由 安装座16将作用力传递到耐磨环13上,使耐磨环13能够稳定的抵靠。
23、在连接环10上。泵 轴3外还套设有一轴套19,轴套19外圈还套设有轴承17,泵轴3通过轴套19固定在轴承 17的内圈上,连接环10固定在轴承17外圈上,轴承17为橡胶轴承17,该橡胶轴承17可以 为泵轴3与轴套19之间起到支撑作用,泵轴3与轴承17内圈采用紧配合的方式固定,以保 证泵轴3与轴承17固定稳定。且该连接环10具有一与轴承17外圈能够相匹配的安装部, 该安装部能够与轴承17外圈通过紧配合的方式使连接环10能够与轴承17外圈固定,将连 接环10固定在轴承17外圈上,可以保证连接环10不会发生轴向移动。泵体1内壁上固定 有呈环形的中支承座18,固定支架11通过隔板20固定在该中支承座18。
24、上,且固定支架11 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支架11相对于泵轴3对称设置,采用两个固定支架11可以使连接 环10的固定更加稳定,中支承座18与两个固定支架11可以与泵体1保持相对静止。 0032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叶轮4包括叶轮座4b、叶轮盖4c和叶片4a,叶片4a固 定在叶轮座4b与叶轮盖4c之间,叶片4a包括能用于安装在泵轴3上且呈片状的安装部和 周向分布在安装部外的片体,片体与安装部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连在一起。叶片4a的片 体上开设有三个贯穿片体的通孔,且这些通孔在片体的内侧均匀分布,片体两侧的侧面上 均开设有三个与通孔相连通的用于供液体流过的通道7,通道7延伸至片体边缘处,且这。
25、些 通道7在片体上也均匀分布。当水流流经叶轮4时,片体一侧的水流可从片体的通孔中流 过,流经片体的通道7,从而流过叶轮4。安装部的中部处开设有贯穿安装部的安装孔一,安 说 明 书CN 102913461 A 5/6页 7 装部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一,通过安装孔一可将本叶片4a安装到潜水电泵的泵轴3上,通 过固定孔一可将本叶片4a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到潜水电泵的旋转盘上。片体 和安装部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且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叶轮座4b与叶轮盖4c 之间,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生产制造简单,加工费用低,采用点焊的方式组装叶轮座4b、叶 轮盖4c和叶片4a简单又方便,而且还便于操作。叶轮。
26、座4b和叶轮盖4c上分别开设有与 安装孔一相对应的安装孔二和安装孔三,通过安装孔二和安装孔三可将本叶轮4固定到潜 水电泵的泵轴3上。叶轮座4b上还开设有三个与固定孔一相对应的固定孔二,通过固定孔 二可将本叶轮4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到潜水电泵的旋转盘上。叶轮座4b和叶 轮盖4c均呈片状,且叶轮座4b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三个缺口,且均匀分布在叶轮座4b的 外周面上,该缺口有利于使水流进入到叶轮4的速度更加快速,流量更加大。 0033 本潜水电泵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潜水电泵放入水底,液体就能从泵体1的进 口1a进入到泵腔一1c中,再流经叶轮4进入泵腔二1d,直至液体完全充满泵腔一1c和泵 腔。
27、二1d,在电机2的作用下,泵轴3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叶轮4一起转动,液体就会源源不 断的从泵腔一1c流到泵腔二1d中,最终从泵腔二1d的出口1b流出,实现了本潜水电泵的 抽液功能。由于液体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的,而在本潜水电泵工作时,在 泵轴3的旋转下,泵腔一1c中的液体会迅速流到泵腔二1d中,泵体1的进口1a就会形成 一个真空区,这时泵腔一1c的压力会小于泵腔二1d的压力,这就无法使液体一直从泵腔一 1c流到泵腔二1d。通过开设在泵体1与蜗壳6之间的通道7和泵体1内的单向阀就可使 液体从泵腔二1d经通道7流回泵腔一1c,使泵腔一1c与泵腔二1d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 最终在电机2带。
28、动叶轮4转动的情况下,可以使泵腔一1c中的液体顺利的流向泵腔二1d, 最后流出泵体1的出口1b。由于电机2的输出轴5是和泵轴3相联接的,输出轴5在工作 的时候,可能会带动泵轴3向泵体1一侧窜动,通过以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泵 轴3上的连接环10就可避免泵轴3的轴向窜动,提高了潜水电泵工作的稳定性。 0034 实施例二 0035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潜水电泵 中,单向结构包括电磁阀、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电磁阀设置在通道7 中,PLC控制器固定在泵体1内,压力传感器一设置在泵腔一1c中,压力传感器二设置在泵 腔二1d中,压力传。
29、感器一、压力传感器二和电磁阀均与上述的PLC控制器相连。压力传感 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分别感应到泵腔一1c和泵腔二1d中的压力一和压力二,并将压力信 息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对压力一和压力二进行比较;当压力二大于压力一时,PLC 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其开启,这时泵腔二1d中的液体能够通过通道7流回到泵腔一1c中, 直至泵腔二1d与泵腔一1c中的压力保持平衡,再由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其关闭;当压 力二等于或小于压力一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使其处于关闭的状态,在泵腔一1c和泵 腔二1d中的液体不会通过通道7进行流动。 003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
30、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7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泵体;1a、进口;1b、出口;1c、泵腔一;1d、泵腔二;2、电 机;3、泵轴;4、叶轮;4a、叶片;4b、叶轮座;4c、叶轮盖;5、输出轴;6、蜗壳;7、通道;8、阀体; 说 明 书CN 102913461 A 6/6页 8 9、阻水片;10、连接环;11、固定支架;12、联轴器;13、耐磨环;14、弹簧盖;15、弹簧;16、安 装座;17、轴承;18、中支承座;19、轴套;20、隔板等术语,但并不排。
31、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 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 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CN 102913461 A 1/6页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2/6页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10 3/6页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11 4/6页 1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12 5/6页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13 6/6页 14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3461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