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电子装置.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4259745
  • 上传时间:2018-09-12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4.0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54051.8

    申请日:

    2012.07.20

    公开号:

    CN102905506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公布日:201301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日:20120720|||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G06F1/20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莹珊; 杜青亚; 吴昌远; 张辉良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瑞光路581号

    优先权:

    2011.07.26 US 61/511,97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及一旋转座。旋转座具有一第一通风口。旋转座枢接于主体且适于相对主体旋转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合位置之间。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一通风口由主体外露。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第一通风口收合于主体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以及
    一旋转座,具有一第一通风口,该旋转座枢接于该主体且适于相对该主体旋转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合位置之间,其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一通风口由该主体外露,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第一通风口收合于该主体中。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风扇模块
    具有一风罩组件,其中该风罩组件连接于该主体与该旋转座之间且具有一伸缩段。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模块更包括一风扇,该风扇固定于该主体或该旋转座。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主机板,配置于该主体或该旋转座。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一第二通风口,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第一通风口位于该第二通风口的一侧。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段包括一挠性部,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挠性部弯折以使该伸缩段缩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挠性部展开以使该伸缩段伸长。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段包括多个折迭部,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各该折迭部弯折以使该伸缩段缩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各该折迭部展开以使该伸缩段伸长。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段包括多个壳体,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些壳体相互套设以使该伸缩段缩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些壳体依序相抵接以使该伸缩段伸长。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配置于该主体;以及
    一第二散热鳍片组,配置于该旋转座且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错位,其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位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侧。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散热鳍片组,配置于该主体且具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以及
    一第二散热鳍片组,配置于该旋转座且对位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具有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其中当该旋转座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些第一散热鳍片与该些第二散热鳍片交错排列。

    说明书

    说明书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收纳通风口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NB)、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与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等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电子装置的型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可针对不同用途使用。
    然而,现今电子装置诉求轻薄设计,在有限的机壳空间内,难以增加散热组件或加大散热空间。因此,如何使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确实为现今电子装置设计面临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通风口可收纳于电子装置的内部。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及一旋转座。旋转座具有一第一通风口。旋转座枢接于主体且适于相对主体旋转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合位置之间。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一通风口由主体外露。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第一通风口收合于主体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风扇模块具有一风罩组件,其中风罩组件连接于主体与旋转座之间且具有一伸缩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模块更包括一风扇,风扇固定于主体或旋转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主机板,配置于主体或旋转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体具有一第二通风口,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第一通风口位于第二通风口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伸缩段包括一挠性部,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挠性部弯折以使伸缩段缩短,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挠性部展开以使伸缩段伸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伸缩段包括多个折迭部,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各折迭部弯折以使伸缩段缩短,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各折迭部展开以使伸缩段伸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伸缩段包括多个壳体,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这些壳体相互套设以使伸缩段缩短,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这些壳体依序相抵接以使伸缩段伸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配置于主体。第二散热鳍片组配置于旋转座且与第一散热鳍片组错位,其中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第二散热鳍片组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配置于主体且具有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组配置于旋转座且对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具有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其中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与这些第二散热鳍片交错排列。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第一通风口配置于旋转座上,且旋转座可相对主体旋转于使用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电子装置暴露出第一通风口,而风扇可吹出气流并使气流经由第一通风口流动至电子装置外。据此,第一通风口能由主体外露而具有协助电子装置散热的功效。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旋转座相对于主体旋转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旋转座相对于主体旋转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示图。
    图6为图3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壳体相对滑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图3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3为图4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旋转座相对于主体旋转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400、500:电子装置
    110、210、410、510、610:主体
    112:第二通风口
    120、220、420、520、620:旋转座
    122:第一通风口
    130、230、430、530:风扇模块
    130a、230a、430a、530a:风扇
    130b、230b、330b、430b、530b:风罩组件
    132、332、432:伸缩段
    132a:折迭部
    140、640:第一散热鳍片组
    140a、150a、640a、650a:散热鳍片
    142、152、642、652:热管
    150:第二散热鳍片组
    160:主机板
    332a:壳体
    P1:收合位置
    P2:使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为其它类型的电子装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主体110、一旋转座120及一风扇模块130。旋转座120枢接于主体110且适于相对主体110旋转于一收合位置P1(如图1与图3所示)与一使用位置P2(如图2与图4所示)之间。请参阅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主机板160例如是配置于旋转座120上而会随着旋转座120旋转,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主机板160亦可配置于主体110上而不会随着旋转座120旋转。
    风扇模块130包括一风扇130a及一风罩组件130b,风扇130a固定于主体110,风罩组件130b连接于主体110与旋转座120之间。当旋转座120如图1所示位于收合位置P 1时,旋转座120闭合于主体110而使风扇模块130隐藏于主体110内,当旋转座120如图2所示位于使用位置P2时,旋转座120展开于主体110而使主体110暴露风扇模块130。风罩组件130b且具有一伸缩段132,伸缩段132适于随着旋转座120相对于主体110的旋转而伸长(如图4所示)或缩短(如图3所示)。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旋转座120可相对于主体旋转,以暴露风扇模块130并调整风扇模块130的风扇130a所提供的散热气流的流向,使所述散热气流易于从主体110与旋转座120之间流入电子装置100内部,藉以提升风扇模块130的散热效率。连接于主体110与旋转座120之间的风罩组件130b用以导引并屏蔽所述散热气流。风罩组件130b的伸缩段132会随着旋转座120相对于主体110的旋转而伸长或缩短,以使旋转座120能够顺利地相对于主体110旋转,且可确保所述散热气流受到风罩组件130b的导引与屏蔽,使风扇模块13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旋转座120具有一第一通风口122,且主体110具有一第二通风口112。当旋转座120位于收合位置P1时,第一通风口122如图1所示收合于主体110中,第一通风口122位于第二通风口112的一侧。因此,风扇130a吹出的气流先经由第一通风口122而流出旋转座120外,再经由第二通风口112而流出主体110外,使得电子装置100具有散热功能。藉此,即便旋转座120收合于主体110中也不会对主体110的散热效率产生不良影响。相对地,如图2所示,当旋转座120位于使用位置P2时,第一通风口122随着旋转座120的旋转而由主体110外露,使得第一通风口122与第二通风口112呈现上下并设。因此,风扇132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由第一通风口122与第二通风口112同时流出电子装置100外。据此,当旋转座120位于使用位置P2时,电子装置100的通风面积增加,可提高电子装置100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30a是固定于主体110,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以下通过图式加以举例说明。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示图。在图5的电子装置200中,主体210、旋转座220及风罩组件230b的配置方式与图3及图4的主体110、旋转座120、风罩组件130b的配置方式相同,于此不加以赘述。电子装置200与电子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风扇模块230的风扇230a是固定于旋转座220上,而会随着旋转座220的旋转而移动。可依设计上的需求将风扇固定于主体上或将风扇固定于旋转座上,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6为图3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图4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详细而言,在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风罩组件130b的伸缩段132包括多个折迭部132a(绘示为三个),这些折迭部132a依序相连接。当旋转座120如图1、图3所示位于收合位置P1时,各折迭部132a会如图6所示弯折以使伸缩段132缩短。当旋转座120如图2、图4所示位于使用位置P2时,各折迭部132a会如图7所示展开以使伸缩段132伸长。在其它实施例中,伸缩段132亦可包括一挠性部,所述挠性部例如是由橡胶或其它适当弹性材料所构成的可挠性结构,当旋转座120位于收合位置P1时,所述挠性部藉其弹性弯折以使伸缩段132缩短,当旋转座120位于使用位置P2时,所述挠性部藉其弹性展开以使伸缩段132伸长。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罩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壳体相对滑动的示意图。图8及图9所示的风罩组件330b可取代图6及图7所示的风罩组件130b,并随着旋转座相对主体的旋转而伸缩,以下详细说明风罩组件330b的结构与伸缩方式。在图8及图9的实施例中,风罩组件330b的伸缩段332包括多个壳体332a,这些壳体332a依序相滑设,各壳体332a适于相对于其所邻接的壳体332a滑动。当旋转座位于收合位置时,这些壳体332a如图8所示相互套设以使伸缩段332缩短。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这些壳体332a相对滑动至如图9所示状态而依序相抵接,以使伸缩段332伸长。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0的电子装置400中,主体410、旋转座420及风扇430a的配置方式与图3及图4的主体110、旋转座120及风扇130a的配置方式相同,于此不加以赘述。电子装置400与电子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风扇模块430的风罩组件430b的结构。详细而言,相较于图3及图4所示的伸缩段132a具有较大的延伸范围而使风罩组件130b适于进行整体性的伸缩,图10的伸缩段432a具有较小的延伸范围而使风罩组件430b仅有局部区域会进行伸缩。在其它实施例中,伸缩段可具有其它适当大小的延伸范围,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430a是固定于主体410,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以下通过图式加以举例说明。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1的电子装置500中,主体510、旋转座520及风罩组件530b的配置方式与图10的主体410、旋转座420、风罩组件430b的配置方式类似,于此不加以赘述。电子装置500与电子装置400的不同处在于,风扇模块530的风扇530a是固定于旋转座520上,而会随着旋转座520的旋转而移动。可依设计上的需求将风扇固定于主体上或将风扇固定于旋转座上,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12为图3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13为图4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12及图13,在本实施例中,图3及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第一散热鳍片组140及一第二散热鳍片组150。第一散热鳍片组140配置于主体110且包括多个散热鳍片140a及热管142。热管142连接于这些散热鳍片140a,以使第一散热鳍片组140透过热管142接收来自电子装置100内部的发热组件的热能。第二散热鳍片组150配置于旋转座120且包括多个散热鳍片150a及热管152。热管152连接于这些散热鳍片150a,以使第二散热鳍片组150透过热管152接收来自电子装置100内部的发热组件的热能。第二散热鳍片组150与第一散热鳍片组140系以错位的方式加以设置。藉此,当旋转座120从图4所示的使用位置P2闭合至图3所示的收合位置P1时,第二散热鳍片组150会从图13所示位置移至图12所示位置而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40的一侧。如此一来,主体110上的第一散热鳍片组140与旋转座120上的第二散热鳍片组150不会产生干涉,而使整体结构可顺利地作动。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15为图14的旋转座相对于主体旋转的示意图。图14及图15所示的主体610与旋转座620的配置方式与图12及图13所示的主体110与旋转座120的配置方式相同,图14及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2及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散热鳍片组的配置方式,如下述。请参考图14及图15,第一散热鳍片组640配置于主体610且包括多个散热鳍片640a及热管642。热管642连接于这些散热鳍片640a,以使第一散热鳍片组640透过热管642接收来自电子装置内部的发热组件的热能。第二散热鳍片组650配置于旋转座620且包括多个散热鳍片650a及热管652。热管652连接于这些散热鳍片650a,以使第二散热鳍片组650透过热管652接收来自电子装置内部的发热组件的热能。第二散热鳍片组650对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640,且这些散热鳍片650a与这些散热鳍片640a是以交错的方式加以设置。藉此,当旋转座从使用位置闭合至收合位置时,第二散热鳍片组650会从图15所示位置移至图14所示位置而使这些散热鳍片640a与这些散热鳍片650a交错排列。如此一来,主体610上的第一散热鳍片组640与旋转座620上的第二散热鳍片组650不会产生干涉,而使整体结构可顺利地作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第一通风口配置于旋转座上,且旋转座可相对主体旋转于使用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当旋转座位于使用位置时,电子装置暴露出第一通风口,而风扇可吹出气流并使气流经由第一通风口流动至电子装置外。据此,第一通风口能由主体外露而具有协助电子装置散热的功效。
    此外,可在主体及旋转座上分别设置第一散热鳍片组及第二散热鳍片组,以增进散热效率。其中,可将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以彼此错位的方式加以设置,或将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多个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多个散热鳍片交错排列,以使旋转座相对主体旋转时不会造成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彼此干涉,使整体结构可顺利作动。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内容为准。

    关 键  词:
    电子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子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597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