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启管,它用于在底部具有出水口的熔体容器,它特别适合用于中间包滑动水口,开启管关闭水口,直至熔体达到一定的液面高度后被分启。 例如中间包滑动水口在开启位置浇铸时,就要应用这种类型的开启管。对希望用的冒口要求是,开启管使钢液实际上以冲击形式进入浇铸道中。根据技术情况,在熔体容器中放置的开启管借助于铁棒手动地折断。这是一项危险的操作过程。在多流浇铸设备中,这个工作过程同时要开启多流铸流。熔体容器,如中间包被盖上时,这样一个手动折断的开启管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本专利开始处提及的那种形式的开启管,在达到离熔体容器水口处规定的液面高度后,开启管开启。
本发明完成了开始处提及过的那种形式的开启管任务。在开启管的园周上,在液面的下面,设计一个给定折断处;并且将给定折断处设计成,在熔体烧穿的影响下和(或)在熔体中给定折断处的上面的管部份地浮力影响下,它被折断。
由此可以做到,只要在熔体容器中(中间包)达到预定的液面高度后,开启管或多流开启管自动地实际上以瞬时形式打开铸流,这样就没有必要使用手动的配合方式。
给定折断处被设计成,仅通过对它作用的钢液就能烧穿给定折断处。以后它上面的管子部份自动地上浮离开,因此例如钢液流入一个滑动水口中。
在熔体中给定折断处上面的管子部份,获得一个上浮力,这是给定折断处的附加载荷,由此能够达到,特别是促进给定折断处的断裂。
尤其是开启管设计成,其上浮力随液面的上升而增加。
由权利要求和下述的实施例说明给出了本发明有利的布置。
下图中表示:
图1在熔体容器中的开启管。
图2在熔体容器中带有浮力环的开启管。
图3在熔体容器中带有浮力锥的开启管。
图4另一种图3形式的开启管。
图5带有锯齿形浮力体的开启管,和
图6按照图5的锯齿形浮力体的矢量图
熔体容器1,例如中间包,具有带有水口3的包底2。在熔体容器1中的钢液4的液面用5来表示。在水口3中装入开启管6,它穿过钢液4而延伸到液面5的上面,并将水口3关闭。开启管6具有一个环形的给定折断处7。
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给定折断处7位于邻近包底2处。它位于包底2的上部,这是为了在给定折断处断裂后,炉渣和非金属夹杂物不流入水口3,而是留在熔体容器1中。
按照图1至3的实施例中,给定折断处7为一个凹口,凹口具有一个园柱形的底面8。这起着钢液4对准给定折断处7穿透的方位的作用。
按照图1的实施例,开启管6具有均匀的连贯的外径(直至给定折断处7)。这样钢液4在开启管6上没有浮力。开启管6被钢液4侵蚀,在一定时间后给定折断处7烧穿。这样管子上部份6′与开启管6的下部分6″分开。管子上部份6″向上浮,因此钢液4通过管子下部份6″流入水口3中。
按照图2的实施例,位于给定折断处7的上边的管子上部分6′上固定着一个园柱形浮力环10。此浮力环以端面11突出于开启管6。只要液面5超过端面11,它就对管的上部份6′产生一个上浮力。此力使给定折断处7。除受化学影响外,还附加受由钢液4产生的拉力,由此促进了给定折断处7的断裂。
按照图3的实施例,开启管6在上部区域12上具有一个锥体。只要液面5上升到锥形区域12,管的上部份6′就产生一个上浮力。在图3中用F表示最大的上浮环有效面积。由此给定折断处7随液面5的上升受到愈来愈大的拉力。它一旦被折断,水口3会实际上在一瞬间被开启。
按照图4的实施例,开启管6由二个分开的加工过的部份6′,6″组成。管的下部份6″是园柱形的。管的上部份6′是锥体。给定折断处7布置在二个管部份6′、6″之间的连接处,在这个连接处,两个管部份6′、6″相互插塞并互相粘连。在钢液4的上升液面5的影响下,给定折断处7受到一个力,它解除了管的连接。因此管子上部份6与管子下部份6″分开,这样钢液4就可以流出。
图5表示一个在管6的上部份6′布置有锯齿形的上浮体13。由于锯齿形部分是沿圆周分布的,使管获得一个轴向的旋转力,因此增强了在给定折断处或在与中间包包底连接处的断裂力并且折断很均匀。这就是说发生了一种瞬间式的管分离。
图6中表示的矢量图阐明了力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