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249707
  • 上传时间:2018-09-12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676.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3892.5

    申请日:

    2011.09.29

    公开号:

    CN102444596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5/08申请日:20110929|||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5/08; H02K1/12; H02K3/38

    主分类号:

    F04D25/08

    申请人: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发明人:

    狩集邦彦; 森谷茂之; 松冈正高; 松叶直树

    地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优先权:

    2010.10.04 JP 2010-22491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风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结构高效且高精度地固定小型电路基板的风扇。与绕组电连接的端子销被保持于绝缘体,该绝缘体覆盖定子铁芯中的至少一部分,并由绝缘部件形成,端子销在相邻的齿之间配置有多个,绝缘体设置有与电路基板的侧面抵接并朝轴向下侧延伸的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和与电路基板的上表面抵接的电路基板抵接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式的风扇, 其中, 该电动式的风扇具有 : 定子部 ; 转子部, 其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 轴承机构, 其将所述转子部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定子部旋转 ; 以及 叶片, 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部, 所述定子部具有 : 定子铁芯, 其与所述转子部的磁铁对置, 并且与所述磁铁之间产生转矩 ; 绝缘体, 其由绝缘部件形成, 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 ; 端子销, 其被保持于所述绝缘体, 与绕组电连接 ; 以及 电路基板, 其是与所述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板状, 被保持在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中心轴 方向的一侧, 并与所述端子销电连接,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 : 环状的芯背部 ; 以及多个齿, 该多个齿从芯背部起沿径向延伸, 并 且具有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前端部, 所述端子销在相邻的齿之间配置有多个, 在所述绝缘体上, 设置有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侧面抵接并朝轴向下侧延伸的电路基板位 置限制部、 和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抵接的电路基板抵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至少具有径向位置限制部, 该径向位置限制部设置于芯背部 对应部, 并通过与电路基板抵接来限制径向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销的端子销保持部, 该端子销保持部相比所述径向位置限制部位于径向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位于所述端子销保持部的周缘, 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的下表面相对于保持所述端子销的端子销保持面位于轴向下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至少具有周向位置限制部, 该周向位置限制部设置于齿对应 部的前端, 通过与电路基板抵接来限制周向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在相对于其下表面的轴向上侧处具有阶梯面, 该阶梯面是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的下端相对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的下端朝轴向下侧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销的端子销保持部, 所述端子销保持部形成于所述绝缘体的芯背部对应部和齿的前端对应部。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风扇, 其中, 在所述芯背部对应部处设置有 1 个所述端子销保持部, 在从该芯背部对应部起延伸的 相邻齿对应部的前端设置有 2 个所述端子销保持部。 2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的下端具有沿径向或周向延伸的突起, 并与所述电路基板的 下表面抵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风扇, 其中, 从卷绕到所述端子销上的铜线朝向绕组延伸的部位被收纳在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的 下表面与所述端子销保持部的下表面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突起的上表面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的间隙尺寸与所述电路 基板的厚度大致相等。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是大致矩形形状, 配置在相邻的齿前端部的周向之间。
    14: 一种电动式的风扇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具有 : 定子部 ; 转子部, 其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 轴承机构, 其将所述转子部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定子部旋转 ; 以及 叶片, 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部, 所述定子部具有 : 定子铁芯, 其与所述转子部的磁铁对置, 并且在与所述磁铁之间产生转矩 ; 绝缘体, 其由绝缘部件形成, 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 ; 端子销, 其被保持于所述绝缘体, 与绕组电连接 ; 以及 电路基板, 其是与所述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板状, 被保持在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中心轴 方向的一侧, 并与所述端子销电连接, 所述绝缘体具有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该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在径向上与所述电路基 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 并朝轴向下侧延伸, 该风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 (a) 在所述定子铁芯上装配所述绝缘体 ; (b) 在所述定子铁芯上卷绕所述绕组, 并与所述端子销电连接 ; (c) 使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抵接而进行定位 ; 以及 (d) 将所述端子销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风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c) 和 (d) 的工序中, 相对于所述 (d) 工序先进行 (c) 工序。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风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c) 和 (d) 的工序中, 相对于所述 (c) 工序先进行 (d) 工序。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风扇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端子销的下端相对于所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的下端位于上方。

    说明书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送风的电动式风扇。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所谓风扇中, 例如在日本特开 2000-209809 号公报中, 电路基板以不存 在对风洞的影响的方式设置在电动机正下方, 是具有中央孔的环形形状以配置于轴承保持 部周缘。在该电路基板上, 为了实现绕组与电路基板的导通, 在各齿上分散设置了 3 个端子 销。此外, 存在如下方法 : 在搭载的电子部件较少的情况下, 将电路基板从以往的环形形状 设为圆弧形状。 例如在日本专利第 2844712 号公报中, 公开了形成为圆弧状的电路基板。 利 用绝缘体下端的突起和端子销保持该电路基板。此外,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 09-222093 号公 报中, 端子销被不均匀地设置在电路基板上。 并且, 电路基板使电路基板下表面与绝缘体下 端抵接, 并由端子销固定。
         但是, 在不需要复杂控制的风扇的情况下, 用少量的电子部件构成了控制电路。 此 时, 在采用环形形状那样的较大的电路基板时, 在该电路基板上可能会产生没有配置电路 图案和电子部件的无用空间。
         此外, 一般的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为, 在薄板状的母基板上印刷各图案, 之后从薄 板状母基板切下电路基板, 以成为上述那样的环形形状或圆弧形状的方式。在利用这种方 法时, 存在如下等问题 : 能够从 1 片薄板状母基板得到的电路基板的数量存在限制、 在从母 基板切下所需的电路基板后出现很多剩余的要舍弃的基板。
         因此, 想从薄板状母基板切下较多的电路基板, 并且尽量减少舍弃基板。 为了满足 这种要求, 需要减小电路基板的大小。
         但是, 在采用了以往的电路基板的风扇中, 电路基板的小型化存在界限。 之所以这 样, 是因为如上面所述在各齿上分散设置了端子销, 因此需要在端子销的配置位置处配置 电路基板。
         并且, 当汇集端子销的配置部位而使电路基板小型化时, 用锡焊等使端子销和电 路基板电连接时的作业性较差。即使在相对于绝缘体维持电路基板的位置和倾斜度的同 时, 对电路基板与端子销进行锡焊, 由于电路基板是小型的, 因此位置和倾斜度不稳定, 从 而担心锡焊的作业性降低。
         此外, 在搭载于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中, 存在进行转子的位置检测的位置检测元 件。在进行位置检测的电子部件中, 转子磁铁以及定子铁芯与位置检测元件之间的位置关 系是对旋转检测和转速精度产生影响的重要要素。因此, 需要高精度保证搭载电子部件的 电路基板与定子铁芯之间的位置关系。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结构高效且高精度地固定小型电 路基板的风扇。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的风扇是一种电动式的风扇,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定子部 ; 转 子部, 其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 轴承机构, 其将所述转子部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定子部 旋转 ; 以及叶片, 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部, 所述定子部具有 : 定子铁芯, 其与所述转子部的 磁铁对置, 并且与所述磁铁之间产生转矩 ; 绝缘体, 其由绝缘部件形成, 覆盖所述定子铁芯 的至少一部分 ; 端子销, 其被保持于所述绝缘体, 与绕组电连接 ; 以及电路基板, 其是与所 述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板状, 被保持在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侧, 并与所述端 子销电连接,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环状的芯背部 ; 以及多个齿, 它们从芯背部起沿径向延伸, 并且具有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前端部, 所述端子销在相邻的齿之间配置有多个, 所述绝缘体 设置有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侧面抵接并朝轴向下侧延伸的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和与所述电 路基板的上表面抵接的电路基板抵接部。
         根据本发明, 能够提供一种可利用简单结构高效且高精度地固定小型电路基板的 风扇。 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纵剖视图。 图 2 是定子铁芯和下部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 3 是定子铁芯和上下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 4 是定子铁芯和上下绝缘体的侧视图。 图 5 是电路基板的仰视图。 图 6 是定子铁芯、 电路基板以及下部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 7 是定子铁芯、 上下绝缘体以及电路基板的侧视图。 图 8 是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 电路基板以及下部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 9 是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 上下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 10 是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 电路基板以及下部绝缘体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 100 的纵剖视图。轴流风扇 100 具 有电动式电动机 3、 固定于电动机的转子部 31 的多个叶片 2、 包围电动机 3 的外周的外壳 4 以及支撑电动机 3 的多个连接部件 5。外壳 4 通过连接部件 5 与电动机 3 连接。外壳 4 和 连接部件 5 利用树脂的注塑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另外, 在图 1 中, 为了图示方便, 在中 心轴 J1 的左右示出了叶片 2 和连接部件 5 的概略形状。
         电动机 3 具有 : 作为旋转体的转子部 31、 作为固定体的定子部 32、 固定于定子部 32 的有底的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架 332、 和被轴承保持架 332 保持的圆筒状的套筒 331。 转子部 31 沿着中心轴 J1 相对于定子部 32 位于上侧。在以下的说明中, 为了方便, 以沿着 中心轴 J1 的转子部 31 侧为上侧、 定子部 32 侧为下侧进行说明, 但是中心轴 J1 不需要一定 与重力方向一致。此外, 只要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将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径向简称 作 “径向” 、 将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作 “周向” 。
         转子部 31 具有 : 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叶轮杯 311、 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圆筒状的 金属制的转子保持架 312、 隔着转子保持架 312 安装于叶轮杯 311 内侧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磁铁 313、 以及从叶轮杯 311 的上部中央向下方突出的轴 314。多个叶片 2 从叶轮杯 311 的 外周延伸到径向外侧。定子部 32 在下部具有基座部 321。在基座部 321 的中央形成有朝上 侧延伸的轴承保持架 332。在轴承保持架 332 的内周面保持有套筒 331, 在其外侧面保持有 定子铁芯 323。在定子铁芯 323 的中心轴 J1 方向上的下侧, 配置有与中心轴 J1 大致垂直的 大致矩形形状的电路基板 322。基座部 321 借助连接部件 5 固定于外壳 4 的内侧面, 并借助 轴承保持架 332 支撑定子部 32 的其他部位。
         定子部 32 还具有 : 层叠薄板状的硅钢板而形成的定子铁芯 323、 由被覆定子铁芯 323 的上部和下部并对其绝缘的部件形成的上部绝缘体 324 和下部绝缘体 325、 从上部绝缘 体 324 和下部绝缘体 325 的上方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 326、 以及实现线圈 326 与电路基板 322 的电导通的金属制的端子销 327, 电路基板 322 在下部绝缘体 325 的下方被安装并保持 于下部绝缘体 325。
         定子铁芯 323 与转子部 31 的转子磁铁 313 在径向上对置, 经由电路基板 322 从外 部电源 ( 省略图示 ) 向线圈 326 提供电流, 从而在定子铁芯 323 与转子磁铁 313 之间产生以 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转矩。在作为 DC(direct current : 直流 ) 无刷电动机的电动机 3 的电 路基板 322 上设置有位置检测元件 3221 和驱动电路 ( 省略图示 )。位置检测元件 3221 相 对于转子磁铁 313 在与中心轴 J1 平行的方向上重叠配置, 并对转子磁铁 313 的对置部位的 磁极变化进行检测。并且, 依照从霍尔元件输出的电压, 通过驱动电路切换提供给线圈 326 的电流的方向。 套筒 331 是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 在套筒 331 的外侧, 设置有覆盖套 筒 331 的外侧面和下部的有底的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架 332, 并在套筒 331 中插入转子部 31 的轴 314。在套筒 331 中浸有润滑油, 通过轴承保持架 332 将润滑油保持在套筒 331 内。
         轴承机构 33 由套筒 331、 轴承保持架 332、 轴 314 以及润滑油构成。轴承机构 33 将转子部 31 支撑为可相对于定子部 32 旋转。并且, 在轴流风扇 100 中, 转子部 31 和叶片 2 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旋转, 由此从图 1 中的上侧朝向下侧产生中心轴 J1 方向的空气流动。
         图 2 是定子铁芯 323 和下部绝缘体 325 的仰视图。图 3 是定子铁芯 323 和上下绝 缘体 324、 325 的从下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 4 是定子铁芯 323 和上下绝缘体 324、 325 的侧 视图。如图 2 所示, 定子铁芯 323 具有环状的芯背部 3231 ; 以及 T 字状的四个齿 3232, 它们 从芯背部 3231 的外周起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朝径向外侧延伸, 并且在外侧间隔排列的前端 部 3233 朝周向的两侧扩展。如图 2、 图 3 和图 4 所示, 上下绝缘体 324、 325 被覆定子铁芯 323 的环状的芯背部 3231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外周侧以及侧面、 齿 3232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以及除前端部 3233 以外的侧面。下部绝缘体 325 具有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环状设置的芯背 部对应部 3251 和覆盖齿 3232 的四个齿对应部 3252。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下部绝缘体 325 设置有朝轴向下侧延伸的电路基板位置限制 部 3253、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和端子销保持部 3259。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在芯背部 对应部 3251 处具有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在齿对应部 3252 的前端部处具有周向位置限制 部 3255。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在 3 个部位合计设置有 6 个, 分别位于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的 周缘。端子销保持部 3259 在芯背部对应部 3251 处设置有 1 个, 在从该芯背部对应部 3251 起延伸的相邻的齿对应部 3252 的前端设置有 2 个。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在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的周向两侧分别每两个形成为一体。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与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抵
         接, 对电路基板 322 的径向位置进行限制。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与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抵 接, 对电路基板 322 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制。 端子销保持部 3259 具有保持端子销 327 的功能。 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相比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位于径向外侧进行设置。
         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1 个部位的齿对应部 3252 的前端部的端子销保持部 3259 以及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一体进行设置。 此外,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从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的轴向下侧的面朝向轴向下侧突出形成。即,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的轴向下侧的面、 与端 子销保持部 3259 的轴向下侧的面 ( 端子销保持面 ) 以不同的高度形成。即, 如图 4 所示,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的下表面相比于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的下表面形成于轴向下侧。通过 设为这种结构, 使后述的电路基板 322 与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在轴向上抵接。在将端子销 327 锡焊至电路基板 322 时, 从卷绕到端子销 327 的铜线朝向线圈 326 延伸的部位被收纳在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的下表面与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的下表面之间。因此, 能够防止铜线 接触电路基板 322 的边缘而产生的断线。此外, 如图 4 所示, 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的 下表面相比于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的下表面进一步位于轴向下侧。通过设为这种结构, 在 将上述端子销 327 锡焊至电路基板 322 时, 能够使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具有相对于电路基 板 322 的下部绝缘体 325 的轴向定位的功能, 并且使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具有相对于 电路基板 322 的下部绝缘体 325 的径向定位和周向定位功能。 接着说明电路基板 322。图 5 是电路基板 322 的仰视图。图 6 是定子铁芯 323、 电 路基板 322 和下部绝缘体 325 的仰视图, 用双点划线示出了定子铁芯 323、 下部绝缘体 325 和位置检测元件 3221 的一部分轮廓。图 7 是定子铁芯 323、 上下绝缘体 324、 325 以及电路 基板 322 的侧视图。另外, 在图 5、 图 6 和图 7 中, 示出电路基板 322 的板状主体, 而省略了 装配于板状主体的电子部件的一部分、 装配有电子部件的接合区 (land) 和布线图案的图 示, 在图 7 中省略了线圈 326 的图示。如图 5 所示, 电路基板 322 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电 路基板 322 在 3 个部位设置有端子销用孔 3222, 在外径侧设置有切去矩形的角部分后的切 入部 3223。端子销用孔 3222 的下表面周围形成有由铜箔形成的接合区。在对端子销 327 和电路基板 322 进行锡焊时, 该接合区形成为浸湿性较高, 使得软钎料容易胶着, 从而使端 子销 327 与控制电路的布线图案导通。如图 1 所示, 设置该切入部 3223 以使电路基板 322 收于从基座部 321 的轴向观察到的圆形形状内。
         此外, 如图 1 及图 6 所示, 在电路基板 322 设置有位置检测元件 3221。位置检测元 件 3221 设置成位于转子磁铁 313 与定子铁芯 323 的径向之间且位于相邻的齿前端部 3233 的周向之间。位置检测元件 3221 需要高精度地设置于前述位置, 因此电路基板 322 需要延 伸到径向外侧的区域, 直到可配置位置检测元件 3221 的位置。
         接着, 对图 1 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 100 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 在 定子铁芯 323 上, 分别从上下方向装配上部绝缘体 324、 和使端子销 327 压入保持到端子销 保持部 3259 的下部绝缘体 325( 绝缘体装配工序 )。接着, 隔着上部绝缘体 324 和下部绝缘 体 325 在定子铁芯 323 上卷绕线圈 326, 并将线圈 326 的端部捆到端子销 327 上 ( 绕组卷绕 工序 )。接着, 以端子销 327 与线圈 326 的电导通为目的, 在端子销 327 的捆有铜线的部位 处进行锡焊 ( 预备锡焊工序 )。接着, 在电路基板 322 中贯穿插入端子销 327, 并对电路基 板 322 与端子销 327 进行电连接, 相对于端子销 327 固定电路基板 322。
         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电路基板 322 的固定作业。首先, 将下部绝缘体 325 配置成相
         比定子铁芯 323 在轴向上位于相反侧。接着, 在形成于电路基板 322 的 3 个部位的端子销 用孔 3222 中分别贯穿插入端子销 327( 端子销贯穿插入工序 )。此时, 端子销用孔 3222 的 内周面宽度比与中心轴 J1 垂直的端子销 327 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大。即, 端子销 327 相对于 端子销用孔 3222 在中心轴 J1 的垂直方向上具有游隙。接着, 使电路基板 322 的上表面与 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抵接。接着, 使电路基板 322 滑动以与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抵 接。此时, 通过使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及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两 者抵接, 来确定电路基板 322 相对于定子铁芯 323 的位置 ( 电路基板定位工序 )。并且, 在 决定了电路基板 322 的位置后, 进行端子销 327 在电路基板 322 上的锡焊 ( 电路基板连接 工序 ), 使电路基板固定于下部绝缘体 325。通过用这种方法进行制造, 能够高精度地固定 电路基板, 并且提高作业性。
         另外, 端子销插入工序与电路基板定位工序的顺序可以相反。通过在端子销插入 工序前进行电路基板定位工序, 可以使电路基板 322 的端子销用孔 3222 与端子销 327 在电 路基板 322 的平面方向上一致。 由此, 能够将端子销 327 顺利地贯穿插入到端子销用孔 3222 中。因此, 端子销 327 的下端需要相比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以及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的 下端位于上方。 能够通过使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与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抵接, 来确定电路基 板 322 相对于定子铁芯 323 的位置, 进行载置于电路基板 322 的位置检测元件 3221 相对于 转子磁铁 313 的在与中心轴 J1 垂直的平面方向的准确定位。更具体而言, 通过使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及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两者抵接而固定, 位置检测元 件 3221 配置在转子磁铁 313 与定子铁芯 323 的径向之间, 且在相邻的齿前端部 3233 的周 向之间。通过使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和上表面分别抵接到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和电 路基板抵接部 3257, 能够防止电路基板 322 在与中心轴 J1 垂直的平面方向的位置偏差和电 路基板 322 相对于中心轴 J1 的倾斜, 能够以正确的位置和倾斜度相对于电路基板 322 锡焊 端子销 327。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的与电路基板 322 接触的面与电路基板 322 的外侧 面形成为大致平行。通过平行形成, 确定电路基板 322 与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的接触 方向, 在与中心轴 J1 垂直的平面上, 确定电路基板 322 相对于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的 倾斜度。
         图 8 是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定子铁芯 323、 电路基板 322 以及下部 绝缘体 325a 的仰视图, 用双点划线示出了定子铁芯 323、 下部绝缘体 325a 和位置检测元件 3221 的一部分轮廓。在下部绝缘体 325a 的芯背部 3251 处, 沿着芯背部 3251 在径向位置 限制部 3254 的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侧, 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一体形成有阶梯面 3258。 下部绝缘体 325a 中的除了阶梯面 3258 以外的其他结构与在第 1 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下部绝 缘体 325 相同。
         阶梯面 3258 相比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的下端面设置于轴向上侧, 与电路基板抵 接部 3257 为相同的轴向高度, 并具有使电路基板抵接的功能。因此, 在保持电路基板 322 时, 电路基板 322 的上表面在与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抵接的同时还与阶梯面 3258 抵接。 此 处, 在进行锡焊作业时, 以使电路基板 322 稳定的方式进行支撑的同时, 将端子销 327 锡焊 到电路基板 322。此时, 通过保持接近电路基板 322 的外廓的部位 ( 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和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的周缘 ), 相对于下部绝缘体 325 稳定保持电路基板 322。
         图 9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定子铁芯 323 和上下绝缘体 324、 325b 的立体图。下部绝缘体 325b 的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b 在下端部具有朝径向外侧延伸 的突起 3256。下部绝缘体 325b 的除了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b 以外的其他结构与在第 1 实 施方式中说明的下部绝缘体 325 相同。
         如图 9 所示, 通过设置有突起 3256, 能够用突起 3256 的上表面按压电路基板 322 的下表面。利用该突起 3256 和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能够在进行锡焊作业时, 限制在操作 者朝向下部绝缘体 325b 侧按压了电路基板 322 的径向外侧区域时, 产生电路基板 322 相对 于中心轴 J1 的倾斜。因此, 操作者能够稳定进行端子销 327 与电路基板 322 的锡焊作业。 另外, 与突起 3256 一起在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b 上设置阶梯面 3258( 在第 2 实施方式中公 开 ), 能够更可靠地固定电路基板 322。此外, 突起 3256 的上表面与电路基板抵接部 3257 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的间隙尺寸与电路基板 322 的厚度大致相等。由此, 能够减小电路基板 322 相对于中心轴 J1 在倾斜方向上的游隙。
         图 10 是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 323、 电路基板 322 以及下部绝缘体 325c 的仰视图。用双点划线示出了定子铁芯 323 和下部绝缘体 325c 的一部分轮廓。以连 接芯背部对应部 3251 的端子销保持部 3259 与中心轴 J1 的线段 L 为基准, 在下部绝缘体 325c 的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大致线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c。准确 地说, 结合电路基板 322d 的外形进行了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图 10 中, 径向位置 限制部 3254c 相比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位于上侧。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3254c 分别形成 在芯背部对应部 3251 上。此外, 以线段 L 为基准, 在下部绝缘体 325c 的与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大致线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c。准确地说, 结合电路基板 322d 的 外形进行了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图 10 中, 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c 相比周向位置限 制部 3255 位于上侧。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3255c 分别形成在齿对应部 3252 上。下部绝 缘体 325c 的除了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c 和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c 以外的其他结构与在第 1 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下部绝缘体 325 相同。
         如图 10 所示, 端子销保持部 3259 位于两个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3255c 之间。此 外, 端子销保持部 3259 相比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 3254c 位于径向外侧。并且, 下部绝缘体 325 用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限制了电路基板 322 的侧面的三个方向。因此, 电路基板 322 能够通过从径向外侧滑动插入, 而与各电路基板位置限制部 3253 抵接, 从而可靠决定 位置。
         以上,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 但是这样的记述不是限定事项, 当 然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例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使用轴流风扇进行了说明, 但是也可以使 用离心风扇。此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使用了套筒轴承作为轴承机构, 但是也可以使用滚 珠轴承。此外, 示出了第 3 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突起 3256 从径向位置限制部 3254b 朝径向外 侧延伸, 但是也可以从周向位置限制部 3255 起沿周向延伸。关于电路基板抵接部、 径向位 置限制部、 周向位置限制部、 端子销保持部, 不限于上述结构, 能够结合电路基板形状适当 变更各自的配置关系等。

    关 键  词:
    风扇 及其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风扇及其制造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497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