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及其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4235624
  • 上传时间:2018-09-09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78.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6571.1

    申请日:

    2011.12.08

    公开号:

    CN102393573A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F 1/025申请日:20111208授权公告日:20130626终止日期:201612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025申请日:20111208|||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025; G02F1/361; G02B6/122; G02B6/138

    主分类号:

    G02F1/0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发明人:

    许兴胜; 高永浩; 李成果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汤保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包括:一薄金属透明电极层;一聚合物层,位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的下方;一顶层硅层,该顶层硅层的上面开有光子晶体孔阵列,该顶层硅层位于聚合物层的下方;一二氧化硅层,为环状结构,位于顶层硅层下面的四周,使二氧化硅层不遮挡光子晶体孔阵列;一衬底硅层,为环状结构,位于环状二氧化硅层的下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包括 : 一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 一聚合物层, 位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的下方 ; 一顶层硅层, 该顶层硅层的上面开有光子晶体孔阵列, 该顶层硅层位于聚合物层的下 方; 一二氧化硅层, 为环状结构, 位于顶层硅层下面的四周, 使二氧化硅层不遮挡光子晶体 孔阵列 ; 一衬底硅层, 为环状结构, 位于环状二氧化硅层的下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其中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 1μm-2μm, 顶层硅层的厚度为 0.2μm-0.5μ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其中顶层硅层上的光子晶 体孔阵列的孔内填充有与二阶非线性聚合物层相同的材料, 顶层硅层同时作为器件的下电 极, 薄金属透明电极层作为上电极, 该薄金属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 5nm-30nm。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其中顶层硅层上的光子晶 体孔阵列为无缺陷二维光子晶体结构, 该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 a 为 0.2μm-2μm, 孔半 径 r 为 0.05a-0.5a, 晶格类型是四方晶格或三角晶格, 该顶层硅层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的 孔深小于顶层硅层的厚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其中聚合物层的厚度为 0.1μm-5μm, 所使用的材料为具有二阶非线性系数的聚合物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其中该电控可调谐光子晶 体波分复用器工作在光通讯 C 波段。
    7: 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 取一 SOI 材料, 包括一衬底硅层、 二氧化硅层和顶层硅层 ; 步骤 2 : 在 SOI 材料的顶层硅层上浅刻蚀出光子晶体孔阵列, 去除掩模 ; 步骤 3 : 在 SOI 材料的顶层硅层上旋涂二阶非线性聚合物, 置于真空烘箱内烘烤, 形成 聚合物层 ; 步骤 4 : 使用热蒸发、 电子束蒸发或磁控溅射的方法, 在聚合物层上制作薄金属透明电 极层 ; 步骤 5 : 利用顶层硅层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作为两个电极, 对处于其中的聚合物层进 行极化, 完成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二氧化硅 层的厚度为 1μm-2μm, 顶层硅层的厚度为 0.2μm-0.5μm。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顶层硅层 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的孔内填充有与二阶非线性聚合物层相同的材料, 顶层硅层同时作为 器件的下电极, 与薄金属透明电极作为上电极, 该薄金属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 5nm-30nm。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顶层 硅层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为无缺陷二维光子晶体结构, 该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 a 为 0.2μm-2μm, 孔半径 r 为 0.05a-0.5a, 晶格类型是四方晶格或三角晶格, 该顶层硅层上的 光子晶体孔阵列的孔深小于顶层硅层的厚度。 2
    11: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聚合物 层的厚度为 0.1μm-5μm, 所使用的材料为具有二阶非线性系数的聚合物材料。
    12: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该电控 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工作在光通讯 C 波段。
    13: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烘烤的 温度为 80℃ -90℃, 时间为 24 小时。
    14: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其中对聚合 物层进行的极化, 其温度为 130℃ -150℃, 时间为 10-30 分钟, 所施加电压为 60V/μm-80V/ μm。

    说明书


    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非线性、 光子晶体共振传导、 波分复用、 光通讯技术领域, 特别是 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 波分复用技术成为了有效提高 光纤通信领域信息传输效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同时, 波分复用器件也就在光通讯领域 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二维光子晶体可在平面内形成光子禁带, 通过制造缺陷, 又能形成品质极高 的上下载滤波器, 成为了波分复用器件基本结构的重要候选。同时, 二维光子晶体的共振 传导模的研究也悄然兴起。Shanhui Fan 在其文章 [Analysis of guided resonances in photonic crystal slabs] 中对二维光子晶体平板的共振传导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 析, 他指出, 由于二维光子晶体共振传导模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包括透射率在短波长范围内 的从 0 到 100%的快速变化, 各传导共振峰在透射谱上的不同线型, 包括对称的洛伦兹线型 以及非对称的 Fano 线型等, 使其在滤波、 提取等领域有独到的作用。较之使用多层介质膜 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 使用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共振传导模进行滤波或粗波分复用, 有结构 简单, 单层膜即可实现功能的特点。
         为实现可调谐, 需要非线性材料。传统的非线性材料, 如非线性晶体等, 有诸如非 线性系数低、 响应速度不高的缺点。近年来, 非线性聚合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有望解决上 述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Dalton 教授与日本九州大学的 Yokoyama 教授均研制出了非线 性系数高, 热稳定性好, 响应速度极快的二阶非线性聚合物。
         所以将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共振传导模与二阶非线性聚合物结合起来实现可调谐 波分复用器是很有技术前景的一类器件, 这也正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 提供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其是在 波分复用应用中提供一种工艺相对简单, 分波效率高, 可调谐的波分复用器。 通过使用光子 晶体平板共振传导峰, 利用其透过谱与反射谱中的 Fano 共振线型里较锐的上升、 下降沿达 到将两个波长接近的单色光分开的目的。 同时利用非线性系数较高的聚合物材料作为光子 晶体浅刻蚀孔的填充物以及平板的覆盖层, 可以在相对较大的波长范围内完成可调谐的双 路波分复用。此外, 由于光束是在空间中以一定角度入射, 所以不需要严格的端面耦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 包括 :
         一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
         一聚合物层, 位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的下方 ;
         一顶层硅层, 该顶层硅层的上面开有光子晶体孔阵列, 该顶层硅层位于聚合物层 的下方 ;
         一二氧化硅层, 为环状结构, 位于顶层硅层下面的四周, 使二氧化硅层不遮挡光子 晶体孔阵列 ;
         一衬底硅层, 为环状结构, 位于环状二氧化硅层的下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 取一 SOI 材料, 包括一衬底硅层、 二氧化硅层和顶层硅层 ;
         步骤 2 : 在 SOI 材料的顶层硅层上浅刻蚀出光子晶体孔阵列, 去除掩模 ;
         步骤 3 : 在 SOI 材料的顶层硅层上旋涂二阶非线性聚合物, 置于真空烘箱内烘烤, 形成聚合物层 ;
         步骤 4 : 使用热蒸发、 电子束蒸发或磁控溅射的方法, 在聚合物层上制作薄金属透 明电极层 ;
         步骤 5 : 利用顶层硅层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作为两个电极, 对处于其中的聚合物 层进行极化, 完成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
         本发明利用了光子晶体平板的传导共振峰的 Fano 线型, 在达到将两个波长接近 的单色光高效分开的同时避免了使用多层介质膜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 简化了工艺与器件 结构。 同时使用了具有较高电光系数的非线性聚合物来作为光子晶体浅刻蚀孔的填充物以 及平板的覆盖层, 完成了高效地可调谐波分复用。 同时信号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 避免了严 格的端面耦合, 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 有利于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并参照 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 :
         图 1 为本发明的电控可调谐波分复用器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的电控可调谐波分复用器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电控可调谐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率随电压的变化, 即调谐后的情 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及图 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在光通讯 C 波段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 分复用器的具体结构, 包括 :
         一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
         一聚合物层 12, 位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的下方 ;
         一顶层硅层 13, 该顶层硅层 13 的上面开有光子晶体孔阵列 16, 该顶层硅层 13 位 于聚合物层 12 的下方 ;
         一二氧化硅层 14, 为环状结构, 位于顶层硅层 13 下面的四周, 使二氧化硅层 14 不 遮挡光子晶体孔阵列 16 ;
         一衬底硅层 15, 为环状结构, 位于环状二氧化硅层 14 的下面。
         其中二氧化硅层 14 的厚度为 1μm-2μm, 顶层硅层 13 的厚度为 0.2μm-0.5μm。 顶层硅层 13 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 16 的孔内填充有与二阶非线性聚合物层 12 相同的材料, 顶层硅层 13 同时作为器件的下电极, 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作为上电极, 该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的厚度为 5nm-30nm。
         顶层硅层 13 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 16 为无缺陷二维光子晶体结构, 该二维光子晶 体结构的周期 a 为 0.2μm-2μm, 孔半径 r 为 0.05a-0.5a, 晶格类型是四方晶格或三角晶 格, 该顶层硅层 13 上的光子晶体孔阵列 16 的孔深小于顶层硅层 13 的厚度。
         处 于 薄 金 属 透 明 电 极 层 11 与 顶 层 硅 层 13 中 间 的 聚 合 物 层 12 的 厚 度 为 0.1μm-5μm, 所使用的材料为具有二阶非线性系数的聚合物材料。
         请再参阅图 1 及图 2,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的制作 方法, 对于一具体实施例而言,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 取 SOI 材料, 顶层硅层 13 厚度为 221nm, 在衬底硅层 15 及中间二氧化硅层 14 上刻蚀出比信号光斑大的孔径, 直径在 3mm。
         步骤 2 : 使用全息曝光、 电子束曝光或纳米压印的方法在 SOI 材料顶层硅层 13 上 制作无缺陷的二维光子晶体图样的掩模。 以全息曝光技术为例, 将光刻胶旋涂在顶层硅上, 甩胶厚度 200nm, 经过前烘, 通过相互垂直的两次双光束全息干涉曝光, 再经过后烘、 显影和 定影, 即可得到胶上的光子晶体图形。尔后使用光刻胶作为抗蚀剂掩模, 使用 ICP 干法刻 蚀, 通过控制刻蚀时间等技术将胶上图形复制到顶层硅层 13 上, 形成浅刻蚀的光子晶体孔 阵列 16。随后将光刻胶掩模用去胶剂除去。制作的二维光子晶体参数如下, 晶格类型为四 方晶格, 周期 886nm, 孔半径为 336nm, 刻蚀深度为 74nm。 步骤 3 : 在 SOI 材料顶层硅层 13 上旋涂二阶非线性聚合物, 置于真空烘箱内以 80℃ -90℃烘 24 小时, 使聚合物形成聚合物层 12。聚合物层 12 厚度为 443nm, 未加电压时 折射率为 1.7, 非线性系数为 150pm/V。
         步骤 4 : 使用热蒸发、 电子束蒸发或磁控溅射等技术手段在聚合物层 12 上制作薄 金属透明电极层 11。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厚度为 15nm。
         步骤 5 : 在温度 130℃ -150℃的条件下, 利用顶层硅层 13 与薄金属透明电极层 11 作为两个电极对处于其中的非线性聚合物层 12 进行 10-30 分钟的极化, 所加电压与聚合物 厚度有关, 为 60μm/V-80μm/V。
         在上面各项参数制作出的波分复用器件基础上, 搭建波分复用器实验光路系统进 行测试, 该光路系统包括 : 由多波长激光源发出混合了两个波长单色光的混合光束, 光束经 准直器后以 45 度角入射到由电压源控制的光子晶体平板共振传导波分复用器样品上 ( 波 分复用器样品放置在可调旋转台上 ), 而后混合光束中的两个波长的单色光被分开, 一路透 射, 一路反射, 分别送入光谱仪中进行分析, 完成了解复用。
         请参阅透射谱图 3 所示, 信号光中的一个波长单色光对应透射峰极大点, 另一个 波长单色光对应透射峰零点 ( 即反射极大点 ), 调节电压源施加在样品上的电压, 改变了 聚合物的非线性折射率, 随之样品透射谱与反射谱中的峰位移动, 实现了可调谐波分复 用。未对波分复用器施加电压前, 聚合物折射率 nz 为 1.7, 对应透射谱峰上的透射零点 在 1548.87nm, 透射极大点在 1551.15nm ; 在对波分复用器上下电极施加 30V 电压后, 聚合 物折射率 nz 由 1.7 变为 1.69, 对应透射谱峰上的透射零点在 1544.86nm, 透射极大点在 1547.20nm。透射峰零点与极大典在施加电压前后都移动了 4nm, 适宜调谐。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的限制, 凡是 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关 键  词:
    电控可 调谐 光子 晶体 波分复用器 及其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控可调谐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及其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3562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