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料仓底部结构及料仓出料装置.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4231669
  • 上传时间:2018-09-09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2.2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6688.7

    申请日:

    2014.01.30

    公开号:

    CN104816893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88/54申请公布日:20150805|||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8/54

    主分类号:

    B65D88/54

    申请人:

    车战斌

    发明人:

    车战斌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阳光北里5号楼18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料仓底部结构及料仓出料装置,至少于所述料仓底部表面间隔排列有条形凸起部,每两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可容置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导料凹槽,由该条形凸起部和导料凹槽构成凸凹状料仓底部;与所述导料凹槽成角度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导料凹槽导通于所述出料通道。所述导料凹槽内设置有螺旋转动导料机构,所述出料通道内设置有输出机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将落入导料凹槽的物料导向输出机构,由输出机构卸出料仓外。本发明适于螺旋推进机构的间隔设置,从而降低料仓的开孔密度,增强料仓的强度。防止两两螺旋推进机构之间残留物料积聚集,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结拱,降低螺旋推进机构的运动阻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于所述料仓底部表面间隔排列有条形凸起部,每两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可容置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导料凹槽,由该条形凸起部和导料凹槽构成凸凹状料仓底部;与所述导料凹槽成角度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导料凹槽导通于所述出料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部为上小下大的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条状凸部之间的导料凹槽的两侧壁呈非对称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型或梯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型或非对称梯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弧形或上小下大的弧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呈具有尖顶或弧形顶的竖直侧壁。

    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凹槽底部的截面形状呈对应于螺旋导料装置的弧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由板材弯折成型,或由固定型材构成,或由砌筑成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低于所述导料凹槽。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导料凹槽的轴向间隔分布。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凹槽至少在出料通道一侧成角度排列。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凹槽在出料通道两侧成角度排列。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与导料凹槽大致呈90度。

    15.  一种料仓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所述导料凹槽内设置有螺旋转动导料机构,所述出料通道内设置有输出机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将落入导料凹槽的物料导向输出机构,由输出机构卸出料仓外。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由绞龙构成。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连接于驱动装置;而所述的驱动装置可受控分别启动,控制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送料量小于输出机构的物料总输出量。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料仓之外。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由同轴驱动的绞龙构成,该绞龙包括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螺纹段,相邻螺纹段的旋向相反;该两段相反旋向的螺纹段分别设置于输出机构的两侧。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输出机构两侧排列的导料凹槽内的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由两个旋向相反或转向相反的绞龙构成,该两个绞龙分别驱动。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仓壁上开设有多个供该螺旋转动导料机构装置穿设的安装孔;所述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安装于仓壁的外侧,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

    22.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通道一侧或两侧或在料仓外设置有导料机构支撑座,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转动支撑于所述导料机构支撑座上。

    23.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机构为纵向输出机构。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输出机构为绞龙或传送带。

    25.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为圆仓,所述输出机构沿圆仓底面的直径设置。

    2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为方仓,所述的输出机构与料仓底面的一边平行设置。

    2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与该方仓底面的长边平行设置。

    2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的上方对应设有破拱装置。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条状凸部的上方,并与该条状凸部平行设置。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装置由转动破拱机构构成。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装置包括转动轴沿转动轴径向凸设有拨料翅或拨料棒。

    32.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装置由绞龙构成。

    33.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拱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料仓之外。

    34.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拱装置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而所述的驱动装置可受控分别启动,对应于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物料输出。

    35.  根据权利要求15或28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输出机构的上方设有遮档机构,阻止物料直接落入输出机构内。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档机构支撑于出料通道两侧,遮档宽度大于出料通道。

    37.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件和支撑该遮挡件的遮挡件支架,该遮挡件支架设置于出料通道两侧。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遮挡件支架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破拱装置支撑座,所述破拱装置转动支撑于该破拱装置支撑座上。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料仓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转动支撑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导料机构支撑座,该导料机构支撑座位于所述遮档件的遮挡范围内。

    说明书

    说明书料仓底部结构及料仓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存储松散状物料的料仓的底部结构及其料仓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料仓下部一般呈收缩状,在缩小的底面设置出料口或出料通道,提供漏斗一样的聚拢效果,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收缩状仓底的坡度处,容易使堆积的物料形成结拱,完全依赖于料仓底部的收缩状仓底结构很难将其从出料口导出。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料仓,如公开号202897570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料仓的底部两边形呈锥面构成一个以上的纵向的出料通道,在该出料通道的底部纵向设有绞龙。当物料沿该锥面下落至料仓底部时,利用绞龙的强制推进力,将落入料仓底部的物料输出仓料。本发明人经实验证明,该料仓仍不能完全解决物料在底部锥面上的结拱,对于流动性差的物料,尤其是生物质材料容易互相粘连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在底部锥面上的结拱,影响其正常出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公开号202203972U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底仓的出料装置,具有落料和出料两个过程。在料仓的底部排列有多个螺旋推进装置,如绞龙等,利用螺旋推进装置的螺旋推力,将落入料仓底层的物料进行扰动推进,进一步将物料推入位于其下方的出料装置,再由出料装置将物料输出仓外。但是,上述结构的出料装置存在有如下不可避免的缺陷:
    其一,上述螺旋推进装置是由位于仓外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但是由于螺旋推进装置对物料的推动范围仅略大于其直径,所以只有该螺旋推进装置需排列较为紧密时,才能将落入料仓底部的物料全部导出。而这种高密度的排列方式,不得以在仓壁上设有同样密度的开孔,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仓体的强度。因此,该种结构仅适应于容积较小、且强度要求不高的料仓,其应用范围存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二,上述结构中,尽管排列较密,但仍然会在两两螺旋推进装置间残留有一些物料,该些残留的物料因长时间无法排出,并在不断地挤压作用下形成严重结拱,并在螺旋推进装置之间形成极其粗糙的结拱表面,位于其间的螺旋推进装置不得不在由 粗糙结拱表面构成的通道进行物料的推进导出运动,使得进入螺旋推进装置或者其间的物料更容易结拱,从而增大了螺旋推进装置的推进运动阻力,浪费能耗,并影响料仓的出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料仓的底部结构,适于螺旋推进机构的间隔设置,从而降低料仓的开孔密度,增强料仓的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料仓的底部结构及料仓的出料装置,防止两两螺旋推进机构之间残留物料积聚集,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结拱,降低螺旋推进机构的运动阻力。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料仓底部结构,至少于所述料仓底部表面间隔排列有条形凸起部,每两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可容置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导料凹槽,由该条形凸起部和导料凹槽构成凸凹状料仓底部;与所述导料凹槽成角度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导料凹槽导通于所述出料通道。
    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的可选择实施方案包括:
    所述条形凸起部为上小下大的形状。
    所述两相邻条状凸部之间的导料凹槽的两侧壁呈非对称形状。
    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型或梯型。该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型或非对称梯形。
    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弧形或上小下大的弧形。
    所述条形凸部的截面形状呈具有尖顶或弧形顶的竖直侧壁。
    所述导料凹槽底部的截面形状呈对应于螺旋导料装置的弧形。
    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由板材弯折成型,或由固定型材构成,或由砌筑成型。
    所述出料通道低于所述导料凹槽。
    所述出料通道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导料凹槽的轴向间隔分布。
    所述导料凹槽至少在出料通道一侧成角度排列。
    所述导料凹槽在出料通道两侧成角度排列。
    所述出料通道与导料凹槽大致呈90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料仓的出料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料仓底部结构;所述导料凹槽 内设置有螺旋转动导料机构,所述出料通道内设置有输出机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将落入导料凹槽的物料导向输出机构,由输出机构卸出料仓外。
    本发明的料仓的出料装置的其它可选择方案包括:
    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由绞龙构成。
    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连接于驱动装置;而所述的驱动装置可受控分别启动,控制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送料量小于输出机构的物料总输出量。
    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料仓之外。
    所述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由同轴驱动的绞龙构成,该绞龙包括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螺纹段,相邻螺纹段的旋向相反;该两段相反旋向的螺纹段分别设置于输出机构的两侧。
    所述在输出机构两侧排列的导料凹槽内的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由两个旋向相反或转向相反的绞龙构成,该两个绞龙分别驱动。
    所述料仓的仓壁上开设有多个供该螺旋转动导料机构装置穿设的安装孔;所述螺旋转动导料装置的驱动装置安装于仓壁的外侧,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
    在所述出料通道一侧或两侧或在料仓外设置有导料机构支撑座,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转动支撑于所述导料机构支撑座上。
    所述的输出机构为纵向输出机构。
    所述的纵向输出机构为绞龙或传送带。
    所述的料仓为圆仓,所述输出机构沿圆仓底面的直径设置。
    所述的料仓为方仓,所述的输出机构与料仓底面的一边平行设置。
    所述输出机构与该方仓底面的长边平行设置。
    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的上方对应设有破拱装置。
    所述破拱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条状凸部的上方,并与该条状凸部平行设置。
    所述破拱装置由转动破拱机构构成。
    所述破拱装置包括转动轴沿转动轴径向凸设有拨料翅或拨料棒。
    所述破拱装置由绞龙构成。
    所述的破拱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料仓之外。
    所述破拱装置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而所述的驱动装置可受控分别启动,对应于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物料输出。
    所述沿输出机构的上方设有遮档机构,阻止物料直接落入输出机构内。
    所述遮档机构支撑于出料通道两侧,遮档宽度大于出料通道。
    所述遮挡机构包括遮挡件和支撑该遮挡件的遮挡件支架,该遮挡件支架设置于出料通道两侧。
    在该遮挡件支架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破拱装置支撑座,所述破拱装置转动支撑于该破拱装置支撑座上。
    在所述出料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转动支撑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导料机构支撑座,该导料机构支撑座位于所述遮档件的遮挡范围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其效果是显著的。由于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结构呈条状凸凹结构,每两个导料凹槽间存在有一个凸起的间隔,当导料机构设置于导料凹槽时,使得每个导料机构之间也必然存在一段间隔,使得推进机构不能呈密排的状态,减小了设置于料仓底部的螺旋推进机构的排列密度,减少了仓料壁的开孔密度。推进机构在工作下可以将落入导料凹槽的所有物料导向出料通道,从而将底层有物料全部输出。本发明以最简单的方式在实现了底部物料全部排出的出料效果,并同时达到增强料仓强度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中,料仓底部结构采用条状凸凹结构,物料只能落入料仓底的导料凹槽,而在每两个螺旋推进机构之间的缝隙由凸起部填充,不会有物料落入。而落入导料凹槽的物料由设置于其间的螺旋推进机构推向出料通道。不难得出的结论是,本发明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在两两螺旋推进机构之间的物料集聚,形成粗糙的结拱表面。大大地减小了物料的输进推进的运动阻力,节省能耗,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较佳实施例中,由料仓底部呈条状凸凹结构所构成的导料层的上方对应地加设有破拱装置,该破拱装置可以使得导料层上方极不容易结拱,有利于对纤维状物料的料仓的出料。大量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应用于生物质材料等纤维状物料时,仍具有极为顺畅的出料效果,可以达到较高的出料效率。
    为令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部件标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A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三角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B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直角三角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C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矩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D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非对称矩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E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弧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F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弧顶矩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G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上大下小的弧形凸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H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砌筑凸凹结构的截面图;
    图1I为本发明的料仓底部非对称凹槽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出料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图2所示料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出料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出料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的平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所示的出料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没有附图)
    图号说明:
    10-料仓;100-料仓底部;13-圆形筒仓;130-筒仓底部;14-方仓;140-方仓底部。
    110-条状凸部;111-三角形凸部;112-直角三角形凸部;113-梯形凸部;114-非对称梯形凸部;115-弧形凸部;116-圆弧顶的矩形凸部;117-砌筑材料;118-上大下小的弧形凸部。
    120-导料凹槽;121-导料凹槽出料端。
    200-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20-绞龙;230-驱动装置;231-电机;232-导料机构支撑座;233-安装孔。
    300-输出机构;310-出料通道;320-出料装置;321-出料绞龙;322-出料皮带。
    400-破拱机构;410-转动轴;411-拨料翅(拨料棒);420-破拱驱动装置;430-破拱绞龙。
    500-遮档机构;510-遮挡件;520-遮挡件支架;521-破拱装置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 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料仓底部结构,至少于所述料仓底部100表面间隔排列有条形凸起部110,每两相邻凸起部110之间形成有可容置螺旋导料机构200的导料凹槽120,由该条形凸起部110和导料凹槽120构成凸凹状料仓底部100;与所述导料凹槽120成角度设置的出料通道310,所述导料凹槽120导通于所述出料通道310。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导料机构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导料凹槽120内设置有螺旋导料机构200。所述出料通道310内设置有出料装置320,构成本发明的输出机构300。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将落入导料凹槽120的物料推向输出机构300,由输出机构300卸出仓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的料仓底部100呈凸凹状设计,上层的物料落入料仓底部100时,只能落入由条形凸起110部间隔开来的导料凹槽120内。再由导料凹槽120内设置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将落入料仓底部的物料全部导向输出装置300。基于本发明导料凹槽120的间隔设置,安装于螺旋转动导料凹槽120内的导料机构200之间也必然存在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从而减小了设置于料仓底部100的螺旋导料机构200的排列密度,减小了仓料壁的开孔密度。本发明以最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料仓底部仓壁无需其它复杂的加固结构的情况下而保持一定的强度的效果。
    另外,基于料仓底部100采用的条状凸凹结构,物料只能落入料仓底100的导料凹槽120内,因而,每两个螺旋导料机构200之间的缝隙完全由凸起部110填充,不会再有物料堆积于其间。而落入导料凹槽120内的物料由设置于其间的螺旋导料机构200推向出料通道310后由出料装置320卸出仓外,确保料仓底部100的物料全部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基于料仓底部100条状凸凹结构的出料装置,首先可以有效地避免了两两螺旋导料机构200之间的物料集聚挤压而形成粗糙的结拱表面,有利于保持导料凹槽120表面的光滑度;其次,落入导料凹槽120内且包围于导料机构200周围的物料量被大大地减少了;而上述两点效果使得本发明基于凸凹底部100的出料装置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运动阻力大大地减小了,从而达到节省能耗的技术效果。
    如图1A-图1D所示,构成本发明凸凹状的料仓底部100的条状凸部110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形状,有利于物料的向导料凹槽120下部聚集,凸部110上方不利于 物料的堆积。构成本发明中的条状凸部110的截面形状还可由其它上小下大的形状构成,例如:
    如图1A、图1B所示,本发明的条形凸部110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三角型凸部111或非对称的直角三角形凸部112。
    如图1C所示、图1D所示的梯型凸部113和非对称梯形凸部114。
    如图1E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弧形凸部115。
    在本发明的可选例中,条状凸部110的截面形状并非仅限于上小下大的形状,还可由其它形状构成,例如:
    如图1G所示的上大下小的弧形凸部118。
    或如图1F所示的弧顶矩形凸部116,所述弧顶矩形凸部116的截面形状呈具有尖顶或弧形顶的竖直侧壁。
    在仓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述两种截面形状的的条状凸部的侧壁更不易结拱。
    本发明所述两相邻条状凸部110之间的导料凹槽120的两侧壁呈非对称形状。所述导料凹槽120的非对称侧壁的结构可以由如上所述的相邻两个非对称凸条构成,如图1B和图1D所示。
    如图1I所示,导料凹槽120的两个非对称侧壁由相邻两个形状不相同的的条状凸条组成,例如,由图1F所示出的弧顶矩形凸条116和如图1A所示的三角形凸部111组合而成的非对称导料凹槽12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导料凹槽120由其非对称结构,其非对称侧壁对物料的支撑力不同,具有不容易结拱的特性。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凹槽120截面形状呈对应于螺旋导料装置200的弧形。通过对导料凹槽120与螺旋导料装置200间隙大小的控制,可以减小在螺旋导料装置200周边的物料量,有效地防止物料在螺旋导料装置200周边堆积结拱,从而减小螺旋导料装置200导料过程中的运动阻力。
    由于本发明的料仓底部100的受力面积因其所采用的凸凹形状而增大了,在相同的物料重力的情况下,料仓底部100的压强减小了。所以,在发明中,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100具有较高的强度,完全可以由直接板材弯折成型,或由固定型材构成,制作简单,并因此而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G所示,基于一些料仓底部100的特殊存储需求,或者于基对料仓底部强度特殊要求,本发明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100可由建筑材料117砌筑成型,或者在砌筑 成型表面覆盖光滑表面材料构成的覆层,或耐磨涂层(图中未示出)。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所述出料通道310低于所述导料凹槽120设置。导料凹槽120至少在出料通道310一侧成角度排列。除特殊的料仓形状,一种常用的排列方式是导料凹槽120沿出料通道120两侧排列,导料凹槽120与出料通道310大致呈90度设置,导料通道120的出料端121与出料通道310导通,落入导料凹槽120内的物料由该出料端121推入出料通道130。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由导料绞龙220构成,利用导料绞龙220的螺旋推力将落入导料凹槽120内的物料导入位于绞龙220一端下方的出料通道310内。本发明中每个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连接与驱动装置230,由驱动装置230带动导料绞龙220转动。而所述的驱动装置230可受控分别启动,控制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总送料量小于输出机构300的物料总输出量。例如,每个绞龙220轴接一个驱动装置230,或者一个驱动装置230同轴驱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绞龙220。一般情况下,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所有的导料机构200不会同时启动,而是依据输出机构300的总出料量,以及料仓10内物料存储状况选择分别启动其中一个或数个驱动装置200,从而实现控制输出机构300的总输出量的目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于导料机构200的驱动装置230由电机231构成,每个电机231的输出端轴连接于导料绞龙220的一端并带动其转动。由于每个导料绞龙220可以单独受控驱动。因此,依据所料仓内物料的出料需求,结合输出机构300的输出量要求,可以选择间隔启动,或者分区启动料仓内一个区域内对应的绞龙220的操作方式,实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送料量小于输出机构300的物料总输出量,以确保输出机构300的顺畅运行,而不致因进入输出机构300内的物料太多而造成拥堵。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为更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图2仅示出局部结构),料仓10为圆形筒仓13,圆形筒仓13具有一个圆仓底部130。所述输出机构300包括有沿圆仓底部130的直径设置的出料通道310,该出料通道310内设置有出料装置320。所述导料凹槽120内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则沿出料通道310两侧成90度角对称排列。位于出料通道310两侧的螺旋导料机构200旋向相反或转向相反,从而将物料沿出料通道310的两侧导向推入输出机构300内。输出机构300的出料通道310内的出料装置320由出料绞龙321(或出料传送带322)构成,由该出料装置320将物料卸出仓外。本实施例圆形筒仓13因其具有存储效率高且建造容易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 的料仓结构。但是,通常情况下,圆形筒仓13是通过锥状底部中央的出料口直接出料,相对纤维状物料而言中央出料口结构的出料的难度相当大。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料仓底部100排列设置的螺旋转动导料装置200,利用螺旋推力将落入料仓底部100的物料强制性导入贯穿于料仓底部100的输出机构300,再由输出机构300排出。本发明的两级出料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圆形筒仓13出料难的问题,使得如生物质材料等纤维状物料的圆形筒仓13的应用成为可能。
    如图3和图3A所示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料仓10采用方仓14结构,其具有一个呈矩形(或方形)的方仓底部140。所述出料通道310为两条或两条以上,该出料通道310沿导料凹槽120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个出料通道310内对应设有一个出料装置320,从而构成两个输出机构300。所述输出机构300与方仓底部140的一边平行设置,其中最佳的设置方式是输出机构300与方仓底部140的长边平行设置。所述螺旋转动导料装置200由同轴驱动的导料绞龙220构成,该导料绞龙220包括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螺纹段221、222,相邻螺纹段221、222的旋向相反;该两段相反旋向的螺纹段221、222分别设置于出料通道310的两侧。导料绞龙220受控转动时,两段相反旋向的螺纹段221、222分别将从出料通道310两侧将物料推入出料通道310。
    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在输出机构300两侧排列的导料凹槽120内的螺旋转动导料装置200也可由两个旋向相反或转向相反的导料绞龙220构成,该两个导料绞龙220分别驱动。
    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比较适用于大型料仓。当料仓10的直径、或者边长较长时,对应设置的导料通道120也较长,而位于导料通道120内的螺旋转动导料装置200需相应地加长。螺旋转动导料装置200启动工作状态下,物料从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全部长度上进入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螺旋内,并从根部开始向出料通道310方向推料。但是,如果螺旋转动导料装置机构200过长,在螺旋转动推料过程中,从根部进入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螺旋内的物料很快将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推进螺旋填满,此时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接近出口段上方的物料再也无法进入螺旋。而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可以将导料机构200分成两个以上的导料段,从而缩短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每个螺旋导料段的导料推进长度,从而使得导料机构200全程上方的物料能较为均匀进入导料装置200的螺旋内。
    本发明中,所述的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驱动装置230设置于料仓壁之外部,使得该驱动装置230可以避免被仓内的恶劣环境所影向其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30的安装结构参见图2A和图3A所示。料仓底部100的仓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31: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驱动装置230安装于仓壁的外侧,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一端穿过该安装孔231轴接于驱动装置230的输出轴。该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与驱动机构230连接的另一端转动支撑于排列于出料通道310两侧的支撑座232上。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所述出料通道310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导料机构的支撑座232,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转动支撑于所述导料机构支撑座232上。
    在图2和图4所示出的两种实施方式中,导料机构支撑座232设置于出料通道310的两侧。排列于出料通道310两侧的导料绞龙220的一端轴接于料仓之外的驱动电机231,另一端转动地支撑于出料通道310两侧导料机构支撑座232上。
    在如图3和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轴向两侧的料仓之外分别设有导料机构支撑座232。其一侧的支撑座232支撑于导料驱动装置230的输出轴。而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另一端伸出仓外,直接支撑于料仓之外另一侧的支撑座232上。当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太长时,也可以在料仓内的出料通道310的一侧或两侧加设有支撑座232,作为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辅助支撑。
    本发明中所述的输出机构300为纵向出料装置320。所述纵向出料装置320可以是出料绞龙321,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传送带322。所述纵向出料装置320设置于贯穿于料仓底部100的出料通道310内,将导入出料通道310内的物料全部卸出仓外,因此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排空效率。
    如图4、图4A所示出的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凹状料仓底部100的上方对应设有破拱装置400。其中,最佳方案是所述破拱装置400对应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条状凸部110的上方。该平行设置于条状凸部110上方破拱装置400即不能阻档导料凹槽120上方的物料直接落入导料凹槽120内,又会对位于条状凸部110上方且相对静止的物料施以一扰动力,将物料沿条状凸部110侧壁推入其下方的导料凹槽120之内,避免结拱。
    本发明中,所述破拱装置400由转动式破拱机构构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破拱装置400包括转动轴410,沿转动轴410径向凸设有拨料翅411或拨料棒。
    所述破拱装置400分别独立、或者分组设置所述破拱驱动装置420;而所述的破拱驱动装置420可受控分别启动,对应于螺旋转动导料机构的物料输出。本发明中较佳的实施方式是,破拱装置400是与其下方对应平行设置螺旋导料机构200同时启动, 在导料的同时进行破拱。例如,同一组平行设置的导料机构200和破拱机构400采用同一驱动电机231驱动,在同一个导料机构200启动导料时实现同步的破拱运动。
    如图4B所示出具体实施例中,破拱装置400由破拱绞龙430构成,利用破拱绞龙430的螺旋叶片对平行设置于条状凸部110上方的相对静止的物料进行扰动。
    所述的破拱装置400的破拱驱动装置420设置于料仓之外。破拱驱动装置420的安装方式可以与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驱动装置相同,以避免破拱驱动装置420被物料掩埋发热。
    本发明中,所述要构成输出机构300的上方设有遮档机构500,限制物料直接落入输出机构300内。遮档机构500支撑于出料通道310的两侧,其遮档宽度大于出料通道310。该遮档机构500可以有效地从上方将出料通道310内的出料装置320进行有效地遮档,以阻止物料从上方直接落入出料通道310内将出料装置320掩埋,从而降低输出机构300的启动阻力。该遮档机构500顶部可设置呈尖顶,防止遮档机构顶部500物料堆集而结拱。
    在图4、图4A和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机构500包括遮挡件510和支撑该遮挡件510的遮挡件支架520,该遮挡件支架520设置于出料通道310两侧。
    在该遮挡件支架520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破拱装置支撑座521,所述破拱装置400转动支撑于该破拱装置支撑座521上,从而将设置于料仓内的破拱装置400的转动支撑结构座521遮档于遮档机构500的下方。
    所述出料通道310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螺旋转动导料机构200的导料机构支撑座232,该导料机构支撑座232位于所述遮档机构500的遮挡范围内,对螺旋转动导料机构支撑座232构成保护,以避免该导料机构支撑座232被物料掩埋而受到挤压。设置于料仓内出料通道310两侧的导料机构200的导料机构支撑座232还可以构成如图3和图3A中所示出的贯穿料仓全长的导料机构200的辅助支撑结构。
    以上所举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底部 结构 料仓出料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料仓底部结构及料仓出料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316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