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热风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油热风炉.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663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23 C N 1 0 2 4 6 6 3 2 8 A *CN102466328A* (21)申请号 201010547221.2 (22)申请日 2010.11.16 F24H 9/20(2006.01) (71)申请人金伟均 地址 21311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中 降村常州市轩阳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72)发明人金伟均 (54) 发明名称 燃油热风炉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空气集中供热设备,尤其 涉及一种燃油热风炉,其包括炉体,炉体内分为燃 烧室和热交换腔,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且开设有 热风。
2、出口,所述的热交换腔连接有送风机,所述的 燃油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箱,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 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箱信号 连接,所述的控制箱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 调节燃烧器的火量大小。由于本发明燃油热风炉 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箱,可以自动控制进油 的大小,从而控制调节燃烧器的火量大小,使得热 风温度可以稳定过度,保证热风温度的稳定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燃油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内分为燃烧室(1)和热交换腔。
3、(2),燃烧室(1)连 接有燃烧器(1-1),且开设有热风出口(3),所述的热交换腔(2)连接有送风机(4),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燃油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箱(5),所述的燃烧室(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 述的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箱(5)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箱(5)接收温度传感器(6)的信 号控制调节燃烧器(1-1)的火量大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66328 A 1/2页 3 燃油热风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空气集中供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燃油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 热风炉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药材、烟草、陶瓷、建材等各种物料的烘干、喷涂、脱 水。还可用于。
4、厂房、礼堂、农棚、畜舍等建筑的采暖以及地下矿区、地下工程等场所的除湿或 升温过程。现有的燃油热风炉大多具有控制装置,当热风温度达到额定温度上限时,燃烧器 会自动停止燃烧,从而来降低温度,当热风温度降低到额定下线温度时,燃烧器又会重新燃 烧,但这样会造成热风温度忽大忽小,没有一个稳定过度的过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使得热风送出稳定,提供一种燃油热风炉。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内 分为燃烧室和热交换腔,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且开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的热交换腔连接有 送风机,所述的燃油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箱,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5、,所述的温度 传感器与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箱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调节燃烧器的火量大 小。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燃油热风炉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箱,可以 自动控制进油的大小,从而控制调节燃烧器的火量大小,使得热风温度可以稳定过度,保证 热风温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中:1、燃烧室,1-1,燃烧器,2、热交换腔,3、热风出口,4、送风机,5、控制箱,6、温 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6、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0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燃油热风炉的最佳实施例,一种燃油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 内分为燃烧室1和热交换腔2,燃烧室1连接有燃烧器1-1,且开设有热风出口3,热交换腔 2连接有送风机4,燃油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箱5,燃烧室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 器6与控制箱5信号连接,控制箱5接收温度传感器6的信号控制调节燃烧器1-1的火量 大小。 0011 工作时:燃料通过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燃气。并借助具有强化换热措施的热风炉 说 明 书CN 102466328 A 2/2页 4 将高温燃气的热量散发后温度降低至250摄氏度后排到大气中。需加热的空气通过选配的 送风机4强送入热风炉,吸热后温度升至额定值从热风出口3送出,当热风温度达到额定温 度上限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箱5,控制箱5从而自动控制燃烧器1-1的火量 大小。 0012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说 明 书CN 102466328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6632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