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4215342
  • 上传时间:2018-09-0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83.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4752.0

    申请日:

    2010.12.06

    公开号:

    CN102486338A

    公开日:

    2012.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H 3/04申请公布日:201206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H 3/04申请日:20101206|||公开

    IPC分类号:

    F24H3/04; F24H9/20

    主分类号:

    F24H3/04

    申请人: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美川; 张超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现代城G座25层125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杨世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包括由热隔离墙围成的老化房房体、循环不断向老化房房体内的老化区域中送入热风的循环通道和多个温度检测装置;循环通道包括制热机构、风机、通过多个进风口将制热机构加热后的热空气连续不断送入老化区域内的进风通道和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多个回风口将老化区域内的空气连续吸至制热机构周侧进行加热的回风通道,制热机构布设在进风通道中且风机布设在回风通道中,进风通道位于回风通道正上方且二者间通过竖直向连接管道进行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实现方便,通过调节制热机构的制热状态以及进、回气口的百叶窗状态,能有效解决老化区域中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由热隔离墙 (1) 围成且内部密封的 老化房房体、 循环不断向老化房房体内的老化区域中送入热风的循环通道和分别对老化区 域中多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循环通道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 均布设在老化房房体内, 且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 所述循 环通道包括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上方中部的制热机构 (7)、 布设在制热机构 (7) 正下 方的风机 (6)、 通过多个进风口 (4) 将制热机构 (7) 加热后的热空气连续不断送入老化区域 内的进风通道 (5) 和在风机 (6) 的作用下通过多个回风口 (2) 将老化区域内的空气连续吸 至制热机构 (7) 周侧进行加热的回风通道 (3), 所述制热机构 (7) 布设在进风通道 (5) 中且 风机 (6) 布设在回风通道 (3) 中, 进风通道 (5) 位于回风通道 (3) 正上方且二者之间通过 竖直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上方中部的连接管道进行连通 ; 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安 装在进风通道 (5) 上且进风通道 (5) 和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 上部, 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安装在回风通道 (3) 上且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布设在所述 老化房房体内侧下部, 所述进风通道 (5) 和多个进风口 (4) 均位于回风通道 (3) 上方, 多个 所述进风口 (4) 和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呈水平向布设且其开口均竖直朝下, 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开口均朝 向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中部。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风通道 (5) 为由一个竖向管道一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一前后两端相接的两个横向管道一组成的工字形 通道一, 所述工字形通道一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上部, 所述进风口 (4) 的数 量为四个, 且四个进风口 (4) 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一的左右端部。
    4: 按照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回风通道 (3) 包 括由一个竖向管道二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二前后两端相接的两个横向管道二组成的工字形 通道二以及与所述竖向管道二中部相接且伸至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后部的横向管道三, 所 述工字形通道二和横向管道三均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中上部且均布设在所 述工字形通道一下方, 所述回风口 (2) 的数量为五个, 五个回风口 (2) 分别通过竖向连管安 装在所述横向管道三的外端部和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右两端部。
    5: 按照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形 状为立方体, 且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伸至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四个内角 处。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温度检测装 置为热电偶 (8)。
    7: 按照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电偶 (8) 的数 量为 6 个, 且 6 个热电偶 (8) 分两排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风口 (4) 和 回风口 (2) 上均设置有安装角度可调整的百叶窗。

    说明书


    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老化房,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背景技术 老化房, 又叫烧机房, 是针对高性能电子产品 ( 如 : 计算机整机、 显示器、 终端机、 车用电子产品、 电源供应器、 主机板、 监视器和交换式充电器等 ) 仿真出一种高温、 恶劣测 试环境的设备, 是提高产品稳定性、 可靠性的重要实验设备, 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电源电 子、 电脑、 通讯、 生物制药等领域。 电子产品的高低温老化试验是排除电子产品早期失效, 控 制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老化房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是老化房的重要技术指标, 将直接影 响放置在不同老化房区域内电子产品的老化结果。目前, 国内很多企业所使用的电子产品 老化房, 其温度控制系统往往仅检测老化房内某一点的温度, 因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原 老化房单点监测温度致使老化区域温度分布不均匀、 风道安装在室外导致施工不方便、 生 产成本高、 老化效果不理想等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热风内循 环高温老化房, 其结构简单、 布设方便、 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 能同时监测老化房内 多点温度, 通过调节制热机构的制热状态以及进、 回气口的百叶窗状态, 能有效解决老化区 域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 特征在于 : 包括由热隔离墙围成且内部密封的老化房房体、 循环不断向老化房房体内的老 化区域中送入热风的循环通道和分别对老化区域中多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温度检 测装置, 所述循环通道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均布设在老化房房体内, 且多个所述温度 检测装置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 所述循环通道包括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上方 中部的制热机构、 布设在制热机构正下方的风机、 通过多个进风口将制热机构加热后的热 空气连续不断送入老化区域内的进风通道和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多个回风口将老化区域 内的空气连续吸至制热机构周侧进行加热的回风通道, 所述制热机构布设在进风通道中且 风机布设在回风通道中, 进风通道位于回风通道正上方且二者之间通过竖直向布设在所述 老化房房体内上方中部的连接管道进行连通 ; 多个所述进风口均安装在进风通道上且进 风通道和多个所述进风口均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上部, 多个所述回风口均安装在回 风通道上且多个所述回风口均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下部, 所述进风通道和多个进风 口均位于回风通道上方, 多个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回风口均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 内。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多个所述进风口均呈水平向布设且 其开口均竖直朝下, 多个所述回风口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开口均朝向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 中部。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进风通道为由一个竖向管道一 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一前后两端相接的两个横向管道一组成的工字形通道一, 所述工字形通 道一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上部, 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进风口分 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一的左右端部。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回风通道包括由一个竖向管道 二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二前后两端相接的两个横向管道二组成的工字形通道二以及与所述 竖向管道二中部相接且伸至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后部的横向管道三, 所述工字形通道二和 横向管道三均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中上部且均布设在所述工字形通道一下 方, 所述回风口的数量为五个, 五个回风口分别通过竖向连管安装在所述横向管道三的外 端部和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右两端部。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形状为立方体, 且 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伸至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四个内角处。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热电偶。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热电偶的数量为 6 个, 且 6 个热 电偶分两排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上述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 其特征是 : 所述进风口和回风口上均设置有安 装角度可调整的百叶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1、 结构简单、 成本低且各组件安装方便。
         2、 使用操作简便且实现方便, 通过合理布置循环通道并相应增加进风口、 回风口 以及室内热电偶的数量, 自动调节进风口与回风口上所安装百叶窗的角度, 有效保证了老 化区域温度的均匀分布性, 并且工作性能可靠, 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降低了施工难度和生 产成本。 3、 工作性能可靠且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热风循环系统解决了老化房内温度分 布不均的难题, 并且实现了对老化区域中的多点同时进行测温的目的, 从而有效保证了老 化房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 老化房内的空气从回风口进入回风通道, 并沿 回风通道运动且经风机和制热机构后, 空气温度被提升, 再经进风通道从进风口回到老化 房室内, 这样就实现了对老化区域进行整体均匀加热的目的。 另外, 由于一套热风内循环系 统具有五个回风口和四个进风口, 各个风口在室内成对称式均匀分布, 并且风口有百叶窗 对风向导向, 使得其对老化区域的覆盖面积大大增加, 有效的保证了老化区域的均匀升温。 同时, 在室内空气循环加热的过程中, 位于室内的多个热电偶将监测各点的温度, 及时掌握 老化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况, 避免了单点测量造成的温度测量不准确的弊端。
         综上所述, 本发明结构简单、 布设方便、 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 能同时监测 老化房内多点温度, 通过调节制热机构的制热状态以及进、 回气口的百叶窗状态, 能有效解 决老化区域中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能 克服风道安装在室外导致的施工不方便、 高生产成本等实际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产 品的老化结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 1- 热隔离墙 ; 2- 回风口 ; 4- 进风口 ; 5- 进风通道 ; 7- 制热机构 ; 8- 热电偶。3- 回风通道 ; 6- 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发明包括由热隔离墙 1 围成且内部密封的老化房房体、 循环 不断向老化房房体内的老化区域中送入热风的循环通道和分别对老化区域中多处温度进 行实时检测的多个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循环通道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均布设在老化房 房体内, 且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所述循环通道包括布设 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上方中部的制热机构 7、 布设在制热机构 7 正下方的风机 6、 通过多个 进风口 4 将制热机构 7 加热后的热空气连续不断送入老化区域内的进风通道 5 和在风机 6 的作用下通过多个回风口 2 将老化区域内的空气连续吸至制热机构 7 周侧进行加热的回风 通道 3, 所述制热机构 7 布设在进风通道 5 中且风机 6 布设在回风通道 3 中, 进风通道 5 位 于回风通道 3 正上方且二者之间通过竖直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上方中部的连接管 道进行连通。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安装在进风通道 5 上且进风通道 5 和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上部, 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安装在回风通道 3 上且多个所述 回风口 2 均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下部, 所述进风通道 5 和多个进风口 4 均位于回风 通道 3 上方, 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和多个所述回风口 2 均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本实施例中, 多个所述进风口 4 均呈水平向布设且其开口均竖直朝下, 多个所述 回风口 2 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开口均朝向所述老化房房体内侧中部。
         本实施例中, 所述进风通道 5 为由一个竖向管道一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一前后两端 相接的两个横向管道一组成的工字形通道一, 所述工字形通道一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房 房体内侧上部, 所述进风口 4 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进风口 4 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横向管道 一的左右端部。所述回风通道 3 包括由一个竖向管道二和分别与竖向管道二前后两端相接 的两个横向管道二组成的工字形通道二以及与所述竖向管道二中部相接且伸至所述老化 房房体内侧后部的横向管道三, 所述工字形通道二和横向管道三均水平向布设在所述老化 房房体内侧中上部且均布设在所述工字形通道一下方, 所述回风口 2 的数量为五个, 五个 回风口 2 分别通过竖向连管安装在所述横向管道三的外端部和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 右两端部。
         本实施例中, 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形状为立方体, 且两个所述横向管道二的左右两 端部分别伸至所述老化房房体的四个内角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热电偶 8。所述热电偶 8 的数量为 6 个, 且 6 个热电偶 8 分两排均匀布设在所述老化房房体内。
         实际使用过程中, 可以根据实际具体需要, 对热电偶 8、 进风口 4 和回风口 2 的数量 进行相应调整。另外, 本实施例中, 所述进风口 4 和回风口 2 上均设置有安装角度可调整的 百叶窗。
         实际使用过程中, 风机 6 转动为老化区域内的空气提供流动动力, 将空气吸入回 风口 2, 然后进入回风通道 3 且经过风机 6 后, 到达制热机构 7, 且空气在制热机构 7 的作用 下温度上升, 随后加热后的空气继续沿进风通道 5 运动直至从进风口 4 排出至老化区域内, 如此周而复始的加热循环, 直到使老化区域温度达到所需温度。 在循环加热过程的同时, 布 设老化区域内多处的热电偶 8 不间断对老化区域内温度进行实时测量, 因而实现了多点均 布测温, 整个加热过程可以有效保证老化区域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热风 循环 高温 老化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热风内循环高温老化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153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