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机开口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织机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控制单纱的开口机构大多采用电子提花机、装造和弹簧回复机构组
成,其主要缺点是:开口行程小,不能满足特殊产品对经纱大开口的需要,同时因弹簧回复
对厚重纱线及高密度的纱线组织不能有效形成清晰开口,制约织造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回都为硬性,开口大小可调范围
大,且可实现大开口行程、适应高密度经纱开口的织机开口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拉
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提组件包括电箱、数控拉提机构、位置信号机构、拉绳收紧装
置、拉绳和上、下滑轮组,拉绳上下分别穿过机架上的上、下目板,拉绳中部设有棕眼,拉绳
的上、下分别绕过上、下滑轮组后连接数控拉提机构,拉绳上设置位置信号机构,位置信号
机构和数控拉提机构连接电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拉绳收紧装置串接拉绳上,
所述拉绳收紧装置为弹性体或可收紧的螺杆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数控拉提机构为数控电机经
减速机构连接滑轮盘。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位置信号机构包括下拉、上
提信号源和下拉、上提位置传感器;下拉、上提信号源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或非金
属;所述位置信号机构也可以是接近开关或编码器、也可为高精度计米器或触点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滑轮组结构相似,可根
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滑轮组实现拉绳换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棕眼内穿接经纱需要上下开口时,由电
箱控制数控电机,数控电机经减速机构连接滑轮盘,拉绳的上、下端分别穿过机架上的上、
下目板且依次绕过上、下滑轮后连接在滑轮盘上,在滑轮盘带动拉绳一端卷取、另一端放卷
时,通过弹簧控制涨力确保拉绳始终拉紧,结合拉绳上多个位置信号源对应传感器控制拉
绳上棕眼的上下行程满足开口大小要求,位置传感器设置能有效确保棕眼位移精确,从而
实现硬性拉提回复,满足开口大小的大调节范围,适应高密度、厚重纱线组织的清晰开口,
能有效避免经纱、纬纱间的摩擦,提高织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上目板2、下目板3、拉绳4、棕眼5、上前滑轮6、上后滑轮61、下前滑轮
7、下后滑轮71、弹簧8、上位置传感器9、下位置传感器10、滑轮盘11、减速机构12、数控电机
13、电箱14、信号源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织机开口机构包括拉绳4、棕眼5、上前滑轮6、上后滑轮61、下前滑轮
7、下后滑轮71、弹簧8、上位置传感器9、下位置传感器10、滑轮盘11、减速机构12、数控电机
13、电箱14、信号源15。上目板2、下目板3、上前滑轮6、上后滑轮61、下前滑轮7、下后滑轮71、
滑轮盘11、减速机构12、数控电机13、电箱14设置于机架1上,拉绳4的上端穿过上目板2后绕
接上前、后滑轮6、61连接在滑轮盘11上,拉绳4的下端穿过下目板3后绕接下前、后滑轮7、71
连接在滑轮盘11上,拉绳4的上、下端分别呈随滑轮盘11一端卷取、另一端放卷状态,滑轮盘
11经减速机构12连接数控电机13,拉绳4上设有控制拉绳张力的涨力保持装置弹簧8,弹簧8
与棕眼5之间的拉绳4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信号源15且对应上位置传感器9、下位置传感器
10控制棕眼5上、下行程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采用高精度计米器或编码器连接电箱,控制拉绳拉提带动
的棕眼上下行程。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简单实施,凡是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以及在
其基础上的简单变化以及延伸,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