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4201146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91.4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09747.3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号:

    CN106521747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34; D02G3/38; D02G3/32; D02J1/22

    主分类号:

    D02G3/34

    申请人:

    绍兴柯桥中兴化纤原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俞宗宝

    地址: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B8幢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包覆:对氨纶芯丝进行第一层纤纱包覆;对已包覆过一层纤纱的氨纶芯丝进行第二层纤纱包覆;包覆过程控制包覆捻度在400‑600T/m,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6之间;2)欠喂牵伸:对双层包覆后的包覆纱进行第二次牵伸,控制拉断内部氨纶芯丝且不拉断外层包覆丝;第二次牵伸的倍率为包覆牵伸倍率的1.15‑1.3倍。一次性包覆双层纱线,无需重复进行包覆操作,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欠喂牵伸不规则地拉断芯线,使中间的氨纶呈不规则长短距离的断开,形成有的地方有氨纶,有的地方没氨纶。在同条包芯丝上有的地方有弹性收缩,有的地方没有弹性收缩。用这种包芯丝织成的面料,在布面上形成不规则褶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包覆:对氨纶芯丝进行第一层纤纱包覆;对已包覆过一层纤纱的氨纶芯丝进行第二
    层纤纱包覆;
    包覆过程控制包覆捻度在400-600T/m,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6之间;
    2)欠喂牵伸:对双层包覆后的包覆纱进行第二次牵伸,控制拉断内部氨纶芯丝且不拉
    断外层包覆丝;
    第二次牵伸的倍率为包覆牵伸倍率的1.15-1.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450T/m-550T/m之间;
    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550T/m之间;
    第一层包覆纤纱为长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
    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600T/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择的氨纶芯
    丝为40D氨纶或70D氨纶;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4.0-5.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4.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长纤维、、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氨纶芯
    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
    4.0-5.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70D氨纶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5-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内部氨
    纶芯丝断点间隔为5cm-20cm。

    说明书

    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纶生产或氨纶丝包覆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
    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氨纶包芯丝(丝)面料已经十分流行,其种类主要有氨纶长丝与短纤维的
    包芯丝和长丝的包芯丝二大类。在产品的开发上主要以选用不同纤维原料的外包纱为主。
    它的芯丝为连续的氨纶长丝,外包短纤维有棉、涤棉、涤纶、锦纶、腈纶及毛纤维等;外包的
    化纤长丝有涤纶长丝、锦纶长丝等。普通包覆丝机生产出来的氨纶包芯丝它中间的氨纶丝
    是连续的,体现在布面上是平整的有弹力的面料,目前生产断氨包覆纱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
    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包覆:对氨纶芯丝进行第一层纤纱包覆;对已包覆过一层纤纱的氨纶芯丝进行第二
    层纤纱包覆;

    包覆过程控制包覆捻度在400-600T/m,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5.5之间;

    2)欠喂牵伸:对双层包覆后的包覆纱进行第二次牵伸,控制拉断内部氨纶芯丝且不拉
    断外层包覆丝;

    第二次牵伸的倍率为包覆牵伸倍率的1.15-1.3倍。

    其中,

    步骤1)中,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450T/m-550T/m之间;

    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550T/m之间;

    第一层包覆纤纱为长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
    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600T/m之间。

    其中,步骤1)选择的氨纶芯丝为40D氨纶或70D氨纶;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4.0-5.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4.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长纤维、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氨纶芯
    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
    4.0-5.5之间;

    当氨纶芯丝为70D氨纶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5-6之间。

    其中,步骤2)中控制内部氨纶芯丝断点间隔为5cm-2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次性包覆双层纱线,无需重复进行包覆操作,节约大量人
    力和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一次性双包覆的产品质量也比两次进行更加
    稳定;通过欠喂牵伸不规则地拉断芯线,使中间的氨纶呈不规则长短距离的断开,形成有的
    地方有氨纶,有的地方没有氨纶。在同条包芯丝上有的地方有弹性收缩,有的地方没有弹性
    收缩。用这种包芯丝织成的面料,在布面上形成不规则褶皱。其外观风格似皱非皱,似麻非
    麻,耐人寻味,是春夏季女装的理想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
    详予说明。

    包覆丝是把经牵伸后的芯丝在穿过带有外包丝纱管的锭子时,由外包丝将其均匀
    的包缠的一种纺纱工艺,这里就引出了纺制包覆丝的两大工艺特色,即牵伸倍率和包覆密
    度(即捻度)。

    牵伸倍率(用D/R表示),即牵伸罗拉的线速度和同一时刻喂入罗拉的线速度之比,
    它是根据加工要求的弹性量所作设定。

    捻度(用T/M表示),是指经牵伸后的芯丝上每米外包丝所包裹的圈数,与纺纱速度
    成反比,与锭子速度成正比,他们之间可以用以下关系式来表达:T/M=锭子速度/牵伸线速
    度。

    本发明为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包覆:对氨纶芯丝进行
    第一层纤纱包覆;对已包覆过一层纤纱的氨纶芯丝进行第二层纤纱包覆;包覆过程控制包
    覆捻度在400-600T/m,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5.5之间;2)欠喂牵伸:对双层包覆后的包
    覆纱进行第二次牵伸,控制拉断内部氨纶芯丝且不拉断外层包覆丝;第二次牵伸的倍率为
    包覆牵伸倍率的1.15-1.3倍。一次性包覆双层纱线,无需重复进行包覆操作,节约大量人力
    和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一次性双包覆的产品质量也比两次进行更加稳
    定;通过欠喂牵伸不规则地拉断芯线,使中间的氨纶呈不规则长短距离的断开,形成有的地
    方有氨纶,有的地方没氨纶。在同条包芯丝上有的地方有弹性收缩,有的地方没弹性收缩。
    用这种包芯丝织成的面料,在布面上形成不规则褶皱。其外观风格似皱非皱,似麻非麻,耐
    人寻味,是春夏季女装的理想面料。

    牵伸倍率:工艺上,断氨包覆纱牵伸倍率的选择是关键,应根据氨纶旦数、弹性伸
    长性能以及外包覆的纤维原料具体试验确定,一般可以比氨纶的断裂伸长值低10%左右,原
    则是在不拉断氨纶的情况下尽可能大。

    通过试验40D氨纶,外包长丝的牵伸倍率在4.0-5.5之间选择、短纤在3.5-4.5之间
    选择、短纤加长丝双包覆在3.5-5.0之间选择;70D氨纶在5~6之间选择。国产氨纶由于弹性
    伸长较低,牵伸倍率应偏低设定,进口氨纶弹性伸长较大,牵伸倍率应偏高设定,不同厂家
    该数值也有较大差异。即所述第一牵伸结构的牵伸倍率设定为3.5-6。即步骤1)选择的氨纶
    芯丝为40D氨纶或70D氨纶;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
    在4.0-5.5之间;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3.5-4.5
    之间;当氨纶芯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长纤维、、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氨纶
    芯丝为40D氨纶、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
    4.0-5.5之间;当氨纶芯丝为70D氨纶时,控制包覆牵伸倍率在5-6之间。

    包覆度(捻度):机械包覆纱还有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就是捻度,捻度影响纱的质量、
    强伸度和条干均匀度。增大捻度,可以增加外包纤维与氨纶丝之间的抱合力,使得包覆纱强
    力提高。捻度过低,外包纤维松散,影响包覆效果,出现露芯现象,因此机械包覆时捻度应偏
    高。但捻度过高,织物手感发硬,悬垂性差。一般捻度随纱的旦尼数的变化以及织物的风格
    要求不同要作相应调整。机包的伸长率同样主要由氨纶芯丝性能所决定,捻度过大,外层纤
    维包覆过于紧密,氨纶丝的弹性效果反而不能充分发挥,使伸长率下降。随着捻度增加,条
    干均匀度有所改善。捻度过小,外包纤维松散,在纺纱过程中,由于摩擦等原因纤维沿纱线
    轴向会微微移动,故条干有所恶化。

    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用长丝包覆,不论什么成分捻度在450T/m-550T/m之间选
    择,用短纤包覆捻度在500T/m-550T/m之间选择,用短纤加长丝双包覆断氨纱的捻度则在
    500T/m-600T/m之间选择。本产品为棉加涤纶长丝双包覆,通过试验选择的捻度为570T/m。
    即当包纱机构的纱管上为长丝,所述包纱机构的锭子的转速与第二牵伸结构的牵伸线速度
    比为450-550;当包纱机构的纱管上为短纤,所述包纱机构的锭子的转速与第二牵伸结构的
    牵伸线速度比为500-550;当包纱机构的纱管上为长丝加短纤,所述包纱机构的锭子的转速
    与第二牵伸结构的牵伸线速度比为500-600。即步骤1)中,包覆纤纱为长纤时,控制包覆捻
    度在450T/m-550T/m之间;包覆纤纱为短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550T/m之间;第一层
    包覆纤纱为长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短纤,或第一层包覆纤纱为短纤、第二层包覆纤纱为长
    纤时,控制包覆捻度在500T/m-600T/m之间。

    欠喂牵伸拉断氨纶,工艺上,超牵伸倍数的选择同样非常重要,数值一般是前面确
    定的第一次牵伸倍数值的1.15倍左右,理想的牵伸倍数应该使氨纶的断点间隔在5cm-20cm
    之间。牵伸倍数太小,氨纶拉不断或者断点很少,达不到断氨包覆纱面料应有的效果;牵伸
    倍数太大,将造成断点间隔过小,起皱效果不好,面料弹性下降,影响服用性能。通过试验这
    一步的牵伸倍数40D确定为第一次牵伸的1.15倍左右,70D确定为第一次牵伸的1.18倍左
    右,氨纶的断点间隔在7-18cm之间,织成面料后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双包覆断氨丝 生产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双包覆断氨丝的生产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2011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