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水机,属于物料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脱水机是脱水处理常见的一种设备,常规的离心脱水机是通过高速运转产生
的离心力引起水分的脱除,这种方式虽然操作便捷,但操作过程中,由于散纤维以堆积状态
全都挤压在脱水机机缸内,内层和外层之间由于离心力的不同,会造成内外层脱水不匀的
现象;同时,需要人工装入纤维及人工取出纤维,浪费人力,并且这种离心机为间断型生产,
既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也无法保证纤维脱水效果。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离心脱水机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化加工、脱
水效率高、脱水均匀的脱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脱水机,包括转筒、物料入口、托板、物料出口,所述的转筒由电机驱动,托板滑动安装
在转筒内,并可沿转筒上下往复运动;待处理物料随鼓吹风经物料入口进入转筒中,落在托
板上后,电机驱动转筒转动,托板随转筒一起转动的同时,托板与转筒做相对上下往复运
动,物料向上位移的同时完成脱水后,转移入物料出口送出。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托板在随转筒转动的同时,于转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以带动其上的物料做向
上位移,并将物料转移入物料出口内送出。更优选的,所述的托板由液压或气压驱动,在液
压或气压的推动或拉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与液压或气压之间连接有升降轴,气压或
液压驱动升降轴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托板上下往复运动。
在托板的上下往复运动中,所述待处理物料落在托板上,托板沿转筒向上移动,物
料随之向上移动;托板向下返回,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度并随转筒转动,同时,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水分脱除并从转筒壁上的漏孔中排出;后一物料进入前一物
料所留出的空隙中,在托板的上移中,推动前一物料向上移动;托板向下返回,后一物料和
前一物料随转筒转动的同时,保持高度不便;托板再次携带物料上移,其所携带的物料推动
其上方的物料上移,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水分脱除并从转筒壁上的漏孔中排
出,如此反复直至处于最顶部的物料依次进入物料出口。
所述的转筒在转动的同时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仅作转动而位置不变,在转筒相
对托板向下的过程中,物料显露出转筒上表并进入物料出口中。更优选的,所述的转筒由液
压或气压驱动,在液压或气压的推动或拉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转筒与液压或气压之间连
接有升降轴,气压或液压驱动升降轴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转筒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的转筒与托板之间安装有导杆,转筒与托板沿着导杆上做上下相对移动。当
点击驱动转筒转动时,托板通过导杆随着转筒一起转动的同时,托板沿着导杆做上下相对
位移。
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罩盖,罩盖位于物料入口下方,防止物料堆积在物料入口下
方。更优选的,所述的罩盖为中间(即物料入口下方,优选为物料入口正下方)高、两边低的
结构,物料掉落在罩盖上,并在自身惯性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中间与两边的斜坡自动下滑
至两边。
鼓吹风和待处理物料由物料入口进入后,直接掉落在罩盖上,随着罩盖滑动至托
板上,并在托板向上移动或转筒向下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惯性力和离心力使其保
持在相对应的高度上,而后续进入的物料则将其逐渐向上推移,并最终显露在转筒上顶壁
上,进而移入转筒上方的物料入口中;同时,由于物料在鼓吹风和离心作用下,物料中的水
分逐渐脱除,当其到达物料出口时,物料中的水分以满足干燥的需求,直接由物料出口送出
即可。
在干燥脱水过程中,鼓吹风随着物料一起进入转筒,如以转筒作为静托盘,托板作
为动托盘,则电机驱动转筒转动并形成离心力,托板随着转筒一起发生转动的同时,在液压
或气压作用下,沿着导杆做向上移动,使托板上的物料随之向上移动一定高度;托板向下,
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度上,物料持续添加,并随着托板向上移动,该后添加的
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前添加的物料继续向上,物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如此循
环,直至最开始进入的物料升至物料出口处,并由物料出口送出。反之,如以托板作为静托
盘,转筒作为动托盘,工作原理和流程基本相似,动托盘与静托盘的相对位移以及旋转离心
力作用下,完成物料的传送和干燥。
将发明应用于纤维等物料脱水、干燥等工序,可将脱水与前道工序、后道工序形成
连续的过程,有利于将前道工序、干燥脱水、后道工序形成流水线工作,操作更便捷,具有脱
水快速、干燥均匀、耗能少、噪音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升起);
图3为本申请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落下);
图4为本申请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升起);
图5为本申请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使用状态图(升起)。
其中标号:1.转筒;2. 电机;3. 托板;4. 罩盖;5. 液压缸或气缸;6. 升降轴;7.
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以纤维脱水进行技术方案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脱水机,结合图1,包括转筒1、物料入口、物料出口、电机2、托板3、液压缸或气
缸5、升降轴6、导杆7,转筒1由电机2驱动;托板3通过导杆7滑动安装在转筒1内,液压缸或气
缸5位于托板3上方,托板3与液压缸或气缸5之间通过升降轴6连接,在液压缸或气缸5的拉
动下,以导杆7为轨道,托板3相对转筒1做上下往复运动;待处理物料随鼓吹风经物料入口
进入转筒1中,落在托板3上后,电机2驱动转筒1转动,托板3通过导杆随转筒一起转动的同
时,在液压缸或气缸5的驱动下,托板3随升降轴6相对转筒5做上下往复运动,物料发生向上
的位移,并转移入物料出口送出。
鼓吹风和待处理物料由物料入口进入后,直接掉落在托板3上,并在托板3向上移
动过程中,物料自身的惯性力和离心力使其保持在相对应的高度上;当托板3下降时,该物
料下方留出空隙,后续进入的物料填充入该空隙中,当托板3上移时,其随着托板3的上升而
上升,前一物料就在后一物料及托板3的推动下逐渐上升,并最终显露在转筒1上顶壁上,进
而移入转筒1上方的物料入口中,如此循环;同时,物料在鼓吹风和离心作用下,物料中的水
分逐渐脱除,并经料筒1壁上设置的漏孔排出脱水机,当其到达物料出口时,物料中的水分
以满足干燥的需求,直接由物料出口送出即可。
本申请可实现脱水与前道工序、后道工序的连接,有利于将前道工序、干燥脱水、
后道工序形成流水线工作,操作更便捷;本申请以转筒1作为静托盘,托板3作为动托盘,在
干燥脱水过程中,结合图2,鼓吹风随着物料一起进入转筒1,电机2驱动转筒1转动并形成离
心力,托板3随着转筒1一起发生转动的同时,在液压缸或气缸5所提供的液压或气压作用
下,沿着导杆7做向上移动,使托板3上的物料随之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结合图3,托板3向下,
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度上,物料持续添加,并随着托板3向上移动,该后添加
的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先添加的物料继续向上,物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如此循
环,结合图4,直至最开始进入的物料升至物料出口处,并由物料出口送出,物料在托板3的
上下往复运动中,不仅完成了干燥,还完成了输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托板3上设置有罩盖4,罩盖4位
于物料入口下方。当罩盖4设置为中间(即物料入口下方,优选为物料入口正下方)高、两边
低的结构时,物料掉落在罩盖4上,并在自身惯性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中间与两边的斜坡
自动下滑至两边,有效防止物料堆积在物料入口下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转筒1由电机驱动其转动,并在
液压或气压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3仅随转筒1转动而位置不变,在转筒1在沿着导
杆7相对托板3向下的过程中,物料逐渐向上移动直至进入物料出口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转筒1由电机驱动其转动,并在
液压或气压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3仅随转筒1转动而位置不变,在转筒1在沿着导
杆7相对托板3向下的过程中,物料逐渐向上移动直至进入物料出口中;托板3上设置有罩盖
4,罩盖4位于物料入口下方。当罩盖4设置为中间(即物料入口下方,优选为物料入口正下
方)高、两边低的结构时,物料掉落在罩盖4上,并在自身惯性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中间与
两边的斜坡自动下滑至两边,有效防止物料堆积在物料入口下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液压油进出口位于托板3的下
方,液压油经液压油进出口进入时产生液压,该液压推动升降轴6向上移动,带动托板3向上
移动,物料随之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结合图5,液压油由液压油进出口流出,液压降低,升降
轴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托板3向下移动,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度上,结合图6,
物料持续添加,并随着托板3向上移动,该后添加的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前添加的物料
继续向上,物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如此循环,直至最开始进入的物料升至物料出口
处,并由物料出口送出,物料在托板3的上下往复运动中,不仅完成了干燥,还完成了输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液压油进出口位于托板3的下
方,液压油经液压油进出口进入时产生液压,该液压推动升降轴6向上移动,带动托板3向上
移动,物料随之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结合图5液压油由液压油进出口流出,液压降低,升降轴
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托板3向下移动,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度上,物料持续添
加,并随着托板3向上移动,该后添加的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前添加的物料继续向上,物
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如此循环,结合图6,直至最开始进入的物料升至物料出口处,
并由物料出口送出。
托板3上设置有罩盖4,罩盖4位于物料入口下方。当罩盖4设置为中间(即物料入口
下方,优选为物料入口正下方)高、两边低的结构时,物料掉落在罩盖4上,并在自身惯性力
和重力作用下,沿着中间与两边的斜坡自动下滑至两边,有效防止物料堆积在物料入口下
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转筒1由电机驱动其转动,并在
液压或气压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3仅随转筒1转动而位置不变,在转筒1在沿着导
杆7相对托板3向下的过程中,物料逐渐向上移动直至进入物料出口中。液压油进出口位于
转筒1的下方,液压油由液压油进出口流出,液压降低,升降轴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转筒1向
下移动,托板3中的物料相对转筒向上移动一定高度;液压油经液压油进出口进入时产生液
压,该液压推动升降轴6向上移动,带动转筒1向上移动,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在该高
度上,物料持续添加,并随着转筒1向下移动,该后添加的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前添加的
物料继续向上,物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如此循环,直至最开始进入的物料升至物料
出口处,并由物料出口送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转筒1由电机驱动其转动,并在
液压或气压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托板3仅随转筒1转动而位置不变,在转筒1在沿着导
杆7相对托板3向下的过程中,物料逐渐向上移动直至进入物料出口中。液压油进出口位于
转筒1的下方,液压油由液压油进出口流出,液压降低,升降轴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转筒1向
下移动,托板3中的物料相对转筒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结合图5,液压油经液压油进出口进入
时产生液压,该液压推动升降轴6向上移动,带动转筒1向上移动,而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保
持在该高度上,物料持续添加,并随着转筒1向下移动,该后添加的物料到达该高度,并推动
前添加的物料继续向上,物料在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干燥;结合图6,如此循环,直至最开始进
入的物料升至物料出口处,并由物料出口送出。
托板3上设置有罩盖4,罩盖4位于物料入口下方。当罩盖4设置为中间(即物料入口
下方,优选为物料入口正下方)高、两边低的结构时,物料掉落在罩盖4上,并在自身惯性力
和重力作用下,沿着中间与两边的斜坡自动下滑至两边,有效防止物料堆积在物料入口下
方。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
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
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