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织带散边的编织组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织带散边的编织组织.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为背面涂有合成树脂的织带的织边防止其散边的编织组织。将一阔幅织物按宽度纵向切割而获得的所述织带,至少其切割部分沿一规定宽度有一交织的编织组织。 。
CN94102268.4
1994.03.16
CN1095569A
1994.11.30
终止
无权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3.29|||授权|||公开|||
A44B18/00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大川光久
日本东京都
1993.03.16 JP 11501/9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郑立
一种为背面涂有合成树脂的织带的织边防止其散边的编织组织。将一阔幅织物按宽度纵向切割而获得的所述织带,至少其切割部分沿一规定宽度有一交织的编织组织。
1、一种为背面涂有合成树脂的织带的织边防止其散边的编织组织,其特征在于,将一阔幅织物按宽度纵向切割而获得的所述织带,至少其切割部分沿一规定宽度有一交织的编织组织。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组织,它可防止一种编织表面上具有许多绒毛或钩的搭扣带的织边散边,或防止一种背面涂有涂层的用作防水带的窄带的织边散边。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组织,它可防止通过切割而从阔幅织物上获得的有规定宽度的带的织边经纱散边。 在制造有规定宽度的织带中,采用诸如针织机之类的窄带编织机,其中,借助往复运动的导纱器将纬纱插入经纱的开口,并编结成织边。 然而,随着其用途的增加,越来越需要不同宽度的织带用作搭扣带或防水带。窄带编织机的生产速度的增加是有限度的,特别是由于诸如针织机之类的专用窄带编织机的结构很复杂,从成本上看已接近此限度。 已试图制造一种可满足织带各种不同尺寸要求的专用窄带编织机,且有优越的生产能力并可降低成本。为此,已经知道用普通阔幅编织机来编织阔幅布料,在织物的背面涂覆人造树脂,将涂有树脂的织物切割成规定宽度的织带。这种简单的在背面涂覆的方法还不足以防止织带切缘的经纱散边。结果,切割后通常利用加热或超声波使织带切缘熔合,以保证经纱不散边。 在织带中,不可能使得只有切割部分有与基材的普通组织不同的特殊编织组织。或者,在绒圈织物中,如在具有许多绒毛或钩的搭扣中,已习惯使切割部分形成一个平面,且以诸如平纹组织作为此平面的基本组织,诸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SHO 62-139304中 所述的那样。 然而,在阔幅织物的切割部分具有普通编织组织的情况下,切割部分经纱的交叉线是与编织平面垂直的,而不管其背面是否已被涂覆或者切缘是否已被熔合。因此,涂覆在背面上的合成树脂几乎不会渗透进编织组织内,也不会停留在经纱的交叉点部分,这样,切割部分的经纱在搭扣带缝入相应物件时会被缝针弄断,而切缘的熔合部分在多次冲洗后会破损而使经纱散边。 有一种构想,利用超声加热并加压将直立于切割部分表面上的绒毛或钩熔化并与其基材一体压平以防止经纱散边,这种设想揭示于比如日本专利公开号HEI5-42009中。根据此方法,尽管能防止经纱散边,切割部分会变硬而底布的质地就可能受损了。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组织,用来防止织带的织边散边。采用这种组织,经纱很少散边,且涂覆材料能够渗透背面,而交叉的经纱可稳定地熔合一起,织带可从阔幅织物上获取而不会损害切割部分的质地或使经纱散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织带端缘的经纱散边的编织组织,织带通过横向切割而从阔幅织物上获得,其背面涂覆有合成树脂,其中,织带的切割部分沿一规定宽度具有交织的编织组织。 由于此交织组织,当一部分构成底组织的经纱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时,编织密度就不同了,这样,织物表面的纱间空隙比将增加,而合成树脂涂覆材料将渗透入编织组织以可靠地粘结在一部分经纱和交织纱的交叉点间。 因此,从织物组织上看,当经纱和交织纱将要沿纬向移动时,经纱被交织纱牢牢地拉紧,结果,这些经纱牢牢地抓住纬纱而不容易从纬纱移开。同时,在更大的区域内,经纱本身相互牢固相连,结果,纬纱的握持力会增加而防止经纱移离纬纱的效力大增。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织物预期切割部分的编织组织平面 视图,织物沿此部分切割以制成带。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织物预期切割部分的改进的编织组织的平面图,织物沿此部分切割以制成带; 图3显示一例阔幅织物的立体图,此织物用来制作搭扣带的阻面带。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横剖图。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用来防止经纱散边的组织应用于制作阴面搭扣带的阔幅织物中,它编织成在正面上的一些肋条1之间有许多绒毛2的构造,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决不只限于阴面搭扣带,还可不仅应用于在正面上有一些钩的阳面搭扣带,而且能应用于其背面已被涂覆的普通的织带。 为了用阔幅织物制作阴面搭扣带,首先,将织物的背面涂覆有诸如聚酯和聚氨酯之类的热塑树脂涂层6,然后,将产生的织物沿每个肋条1的中央用加热或超声波方法来切割。结果,阴面搭扣带具有规定的宽度。因此,肋条部1应被视为切割部分(切缘)。 图1显示在切割部分1的编织组织的较佳例子的平面图。织物有一由经纱3和纬纱4组成的平纹组织;两根经纱3与交织纱5进行交织,接着的两根经纱3被跳过,而再接着的两根经纱3与交织纱5交织,重复这种方式以制作整个切割部分1的编织组织。在图1的例子中,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以交错的方式沿径向排列,这样,相邻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沿纬向不会相互交叠。 从图1中可知,这种编织组织的密度将局部不同,一部分经纱3将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5。换句话说,织物表面的间隙比会增加,同时,用于涂覆的合成树脂材料会很容易地渗透入编织组织而到达一部分经纱3和交织纱5的平面交叉点,且次数越来越多。 因此,从织物组织上看,当经纱3和交织纱5将要沿纬纱4方向移动时,两根经纱3被交织纱5牢牢拉紧,结果,这些经纱3牢牢地抓住纬纱4而不易离开纬纱4。同时,在更大的区域上,经纱本身相互牢固相连,结果,纬纱4的握持力会增加,以使防止经纱3移离纬纱4的效力好得多。 图2显示切割部分1处的编织组织的一个最简单例子的平面图。此织物有一由经纱3和纬纱4构成的平纹织物组织,象前面那个例子一样;每根经纱3与一单根交织纱5交织,而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沿经向以交错方式排列,这样,相邻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不会沿纬纱4的方向相互交叠。 即使图2中的编织组织足以实现上述功用;但如果其 数很小以及/或者如果要防止经纱散边,则图1中的组织较可取,或要与交织纱交织的经纱3的数目最好大于两根。 从上面描述中可清楚得知,根据本发明,由于其背面涂覆有涂层的阔幅织物被切割成狭幅织带,为此要沿各切割部分有一宽度合适的交织组织,切割部分的编织密度局部有所变化,且一部分经纱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这样,织物表面的空隙比将增加,同时,用来涂覆的合成树脂会容易地渗透入编织组织以到达一部分经纱的交织纱的交叉点,从而使这些纱之间的粘结程度增加。因此,即使经纱和交织纱趋向于离开纬纱,经纱将由交织纱牢牢拉紧,这样,纬纱则被经纱和交织纱牢牢地握持住,从而防止经纱和交织纱从纬纱移离,且增加了经纱和交织纱之间的粘结度。而且,由于纬纱被经纱抓得更牢,以防止经纱从纬纱移离,织带的织边就不易散边了。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组织,它可防止一种编织表面上具有许多绒毛或钩的搭扣带的织边散边,或防止一种背面涂有涂层的用作防水带的窄带的织边散边。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组织,它可防止通过切割而从阔幅织物上获得的有规定宽度的带的织边经纱散边。
在制造有规定宽度的织带中,采用诸如针织机之类的窄带编织机,其中,借助往复运动的导纱器将纬纱插入经纱的开口,并编结成织边。
然而,随着其用途的增加,越来越需要不同宽度的织带用作搭扣带或防水带。窄带编织机的生产速度的增加是有限度的,特别是由于诸如针织机之类的专用窄带编织机的结构很复杂,从成本上看已接近此限度。
已试图制造一种可满足织带各种不同尺寸要求的专用窄带编织机,且有优越的生产能力并可降低成本。为此,已经知道用普通阔幅编织机来编织阔幅布料,在织物的背面涂覆人造树脂,将涂有树脂的织物切割成规定宽度的织带。这种简单的在背面涂覆的方法还不足以防止织带切缘的经纱散边。结果,切割后通常利用加热或超声波使织带切缘熔合,以保证经纱不散边。
在织带中,不可能使得只有切割部分有与基材的普通组织不同的特殊编织组织。或者,在绒圈织物中,如在具有许多绒毛或钩的搭扣中,已习惯使切割部分形成一个平面,且以诸如平纹组织作为此平面的基本组织,诸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SHO 62-139304中 所述的那样。
然而,在阔幅织物的切割部分具有普通编织组织的情况下,切割部分经纱的交叉线是与编织平面垂直的,而不管其背面是否已被涂覆或者切缘是否已被熔合。因此,涂覆在背面上的合成树脂几乎不会渗透进编织组织内,也不会停留在经纱的交叉点部分,这样,切割部分的经纱在搭扣带缝入相应物件时会被缝针弄断,而切缘的熔合部分在多次冲洗后会破损而使经纱散边。
有一种构想,利用超声加热并加压将直立于切割部分表面上的绒毛或钩熔化并与其基材一体压平以防止经纱散边,这种设想揭示于比如日本专利公开号HEI5-42009中。根据此方法,尽管能防止经纱散边,切割部分会变硬而底布的质地就可能受损了。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组织,用来防止织带的织边散边。采用这种组织,经纱很少散边,且涂覆材料能够渗透背面,而交叉的经纱可稳定地熔合一起,织带可从阔幅织物上获取而不会损害切割部分的质地或使经纱散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织带端缘的经纱散边的编织组织,织带通过横向切割而从阔幅织物上获得,其背面涂覆有合成树脂,其中,织带的切割部分沿一规定宽度具有交织的编织组织。
由于此交织组织,当一部分构成底组织的经纱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时,编织密度就不同了,这样,织物表面的纱间空隙比将增加,而合成树脂涂覆材料将渗透入编织组织以可靠地粘结在一部分经纱和交织纱的交叉点间。
因此,从织物组织上看,当经纱和交织纱将要沿纬向移动时,经纱被交织纱牢牢地拉紧,结果,这些经纱牢牢地抓住纬纱而不容易从纬纱移开。同时,在更大的区域内,经纱本身相互牢固相连,结果,纬纱的握持力会增加而防止经纱移离纬纱的效力大增。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织物预期切割部分的编织组织平面 视图,织物沿此部分切割以制成带。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织物预期切割部分的改进的编织组织的平面图,织物沿此部分切割以制成带;
图3显示一例阔幅织物的立体图,此织物用来制作搭扣带的阻面带。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横剖图。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用来防止经纱散边的组织应用于制作阴面搭扣带的阔幅织物中,它编织成在正面上的一些肋条1之间有许多绒毛2的构造,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决不只限于阴面搭扣带,还可不仅应用于在正面上有一些钩的阳面搭扣带,而且能应用于其背面已被涂覆的普通的织带。
为了用阔幅织物制作阴面搭扣带,首先,将织物的背面涂覆有诸如聚酯和聚氨酯之类的热塑树脂涂层6,然后,将产生的织物沿每个肋条1的中央用加热或超声波方法来切割。结果,阴面搭扣带具有规定的宽度。因此,肋条部1应被视为切割部分(切缘)。
图1显示在切割部分1的编织组织的较佳例子的平面图。织物有一由经纱3和纬纱4组成的平纹组织;两根经纱3与交织纱5进行交织,接着的两根经纱3被跳过,而再接着的两根经纱3与交织纱5交织,重复这种方式以制作整个切割部分1的编织组织。在图1的例子中,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以交错的方式沿径向排列,这样,相邻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沿纬向不会相互交叠。
从图1中可知,这种编织组织的密度将局部不同,一部分经纱3将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5。换句话说,织物表面的间隙比会增加,同时,用于涂覆的合成树脂材料会很容易地渗透入编织组织而到达一部分经纱3和交织纱5的平面交叉点,且次数越来越多。
因此,从织物组织上看,当经纱3和交织纱5将要沿纬纱4方向移动时,两根经纱3被交织纱5牢牢拉紧,结果,这些经纱3牢牢地抓住纬纱4而不易离开纬纱4。同时,在更大的区域上,经纱本身相互牢固相连,结果,纬纱4的握持力会增加,以使防止经纱3移离纬纱4的效力好得多。
图2显示切割部分1处的编织组织的一个最简单例子的平面图。此织物有一由经纱3和纬纱4构成的平纹织物组织,象前面那个例子一样;每根经纱3与一单根交织纱5交织,而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沿经向以交错方式排列,这样,相邻交织纱5的交织部分不会沿纬纱4的方向相互交叠。
即使图2中的编织组织足以实现上述功用;但如果其 数很小以及/或者如果要防止经纱散边,则图1中的组织较可取,或要与交织纱交织的经纱3的数目最好大于两根。
从上面描述中可清楚得知,根据本发明,由于其背面涂覆有涂层的阔幅织物被切割成狭幅织带,为此要沿各切割部分有一宽度合适的交织组织,切割部分的编织密度局部有所变化,且一部分经纱穿过位于一与编织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交织纱,这样,织物表面的空隙比将增加,同时,用来涂覆的合成树脂会容易地渗透入编织组织以到达一部分经纱的交织纱的交叉点,从而使这些纱之间的粘结程度增加。因此,即使经纱和交织纱趋向于离开纬纱,经纱将由交织纱牢牢拉紧,这样,纬纱则被经纱和交织纱牢牢地握持住,从而防止经纱和交织纱从纬纱移离,且增加了经纱和交织纱之间的粘结度。而且,由于纬纱被经纱抓得更牢,以防止经纱从纬纱移离,织带的织边就不易散边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