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干线、城市立交桥等,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几乎有公路的地方就有桥梁,97%以上桥梁梁板需用波纹管(金属或塑料制成)作预应力孔,(穿钢绞线张拉使用)。大部分梁板长度在17m——50m以内。每块梁板一般需要4根波纹管,就需要80m——200m的波纹管。每年全国用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而使用的波纹管,即钢材和塑料大约在100万吨以上,例如,07年湖北武英高速公路第二标长度为12.4公里,需要带钢115吨,制成波纹管合同价为862500元。又如,05年沪容西高速公路宜昌至恩施段第二十六标长度13.6公里需要带钢150吨。制成波纹管合同价为910000元。再举一例08年黄石鄂东长江大桥第二标一公里的引桥需要pvc塑料波纹管26吨。合同价为370000元。金属波纹管管壁厚度0.25mm——0.40mm,塑料波纹管管壁厚度2.5mm。塑料波纹管因其成本高,只占总量的20%左右。波纹管的波纹作用仅是为了加强管子的力度。梁板在浇注混凝土前,用金属波纹管或者塑料波纹管预埋在梁板钢筋笼内,等混凝土凝固后,金属波纹管或者塑料波纹管与混凝土凝固在一起。因为其本身不能收缩,所以这些金属波纹管或者塑料波纹管不能取出,造成金属或塑料材料极大浪费。而且还加剧了因炼制钢铁、生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金属波纹管或者塑料波纹管不可折叠,运输极为不方便,增加了运输成本。众所周知从06年初至08年,不可再生的能源紧缺日益凸现,如金属,煤炭和石油价格一路飞涨,梁板制做成本也水涨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替代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降低桥梁梁板的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可重复使用、运输方便的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围成充气腔的模具本体,在所述的模具本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充气腔相通的气嘴,在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壁面设置有编织加强层。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的编织加强层的内壁面贴有密封层;
所述的密封层为橡胶材料层或塑料层;
在所述的编织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可充放气的内胆,所述的可充放气的内胆充气后的形状与所述的编织加强层内壁面的形状匹配;
所述的编织加强层为纤维编织层;
所述的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在所述的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
在所述的模具本体两端设置有开口,在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堵塞,所述的气嘴设置在其中一个堵塞上;
所述的模具本体在充气后的截面为圆柱状;
所述的模具本体在充气后的截面为截面呈椭圆的柱状。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围成充气腔的模具本体,在所述的模具本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充气腔相通的气嘴,在所述的模具本体内壁面设置有编织加强层,在浇注混凝土前,通过气嘴向充气腔充气,预埋在梁板钢筋笼内,等混凝土初凝后,放掉充气腔内的气体,由于混凝土与橡胶不粘连摩擦力小,气体放掉后,取出模具本体即可,预应力孔壁光滑;并且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编织加强层,增加了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强度和控制了模具本体外壁面的大小,在模具本体不充气情况下,可以折叠放置,方便运输和储存,降低运输成本;其二,由于在所述的编织加强层的内壁面设置有橡胶材料层或塑料层等密封层或者在所述的编织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可充放气的内胆,所述的可充放气的内胆充气后的形状与所述的编织加强层内壁面的形状匹配,防止了因模具本体使用时划破而造成漏气,提高了充气胶胎模具的使用寿命;其三,由于在所述的模具本体两端设置有开口,在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堵塞,所述的气嘴设置在其中一个堵塞上,使用时,先将堵塞堵在开口上,然后再充气,等混凝土初凝后,拔掉堵塞,气体自然放出,取出模具本体即可。其四,由于模具本体在充气后的截面为圆柱状或者在充气后的截面为截面呈椭圆的柱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形状的梁板预应力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另一种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截面图;
图4为带有密封内胆的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两端带有堵塞的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具体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包括由橡胶材料或者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围成充气腔2,模具本体1内壁面设置有纤维编织层等材料制成的编织加强层4,增加了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模具本体1的外表面在充气状态下为圆柱形或者截面为椭圆的柱状。在模具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与充气腔2相通的气嘴3。在浇注混凝土前,将模具本体1的外表面表层涂上脱模剂,然后固定在梁板钢筋笼内,通过气嘴3将模具本体1内充气,用压力表测试压力。达到使用气压时,关掉气嘴3上的开关,再浇注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打开3上的开关。(由于混凝土与橡胶、塑料不粘连,涂上脱模剂效果更佳)气体放掉后模具本体1可收缩,拉出模具本体1即可。取出的模具本体1可以重复使用,不但节约了日益紧张的原材料和能源(金属材料或塑料)。还大大降低了桥梁梁板的生产成本。在模具本体不充气情况下,可以折叠放置,方便运输和储存,降低运输成本。
在使用过程中,模具本体1与砂粒磨擦,在气压较大时,容易漏气,降低了制造梁板预应力孔用充气模具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编织加强层4的内壁面设置有橡胶材料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密封层5。也可以如图4所示,编织加强层4的内侧带有可充放气的内胆9。
为了便于加工和使用方便,如图5所示,在模具本体1两端设置有开口6,在开口6上设置有堵塞7,气嘴3设置在其中一个堵塞7上,使用时,先将堵塞7堵在开口6上,然后再充气,等混凝土初凝后,拔掉堵塞7,气体自然放出,取出模具本体即可。
为了使得模具本体1的外壁面与混凝土容易脱离,如图1所示,将模具本体1的外表面为光滑面。当然,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模具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8。突起8可以为条状、波纹状或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