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型风冷底电极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圆筒型风冷底电极。
背景技术
直流电炉弧以其电压波动和闪变小,石墨电极消耗少,运行噪音低,耐火材料消耗
少等优点在冶金行业多有应用,底电极技术是直流炉技术中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直流电炉
弧的底电极有风冷触针式、导电炉底式、水冷棒式三种形式,其中风冷触针式和导电炉底式
均采用大流量轴流风机进行鼓风冷却,底电极冷却面较大;水冷棒式底电极结构紧凑,但需
要水冷,存在炉底漏钢爆炸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型风冷底电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圆筒型风冷底电极,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电极本体,底电极本体自上而下为导电圆筒、导电板和冷却室。
冷却室连接有空气管道,空气管道端部安装有高压漩涡风机,空气管道上连接有
水雾管道。
导电圆筒为由单个钢筒或多个同心圆的钢筒组成,钢筒上均匀开有多个孔洞。
导电板上和冷却室的排气孔处均布有用于实时监测底电极冷却效果的多个测温
热电偶。
空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高压空气的压力、流量、温度参数的测量仪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底电极本体设计成上部导电圆筒、中部导电板、下部冷却室三部分,三部分均
采用普通碳钢材料焊接在一起,合理选择内外导电筒和导电底板的厚度,保证底电极载流
量的要求;使用高压漩涡风机向冷却室鼓入带水雾的高压空气,冷却尺寸较小的导电底板,
经过热传导,进一步冷却却上部的导电圆筒,从而实现对底电极的有效冷却。该发明结构简
单、外形紧凑,材料均为普通碳钢,成本低廉,运行安全可靠,更换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中,1-高压漩涡风机,2-空气管道,3-水雾管道,4-测量仪表,5-导电圆筒,6-导
电板,7-冷却室,8-测温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圆筒型风冷底电极,主要应用于使用直流电弧加热的电弧炉、
熔分炉等,包括底电极本体,底电极本体自上而下为导电圆筒5、导电板6和冷却室7。冷却室
7连接有空气管道2,空气管道2端部安装有高压漩涡风机1,空气管道2上连接有水雾管道3。
导电圆筒5为由单个钢筒或多个同心圆的钢筒组成,钢筒上均匀开有多个孔洞。合理选择钢
筒的壁厚,可以保证圆筒所通过电流的载流量要求。冷却室7一方面起到连接阳极母线和传
导电流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外部高压冷空气引到导电板6上,对其进行冷却。
导电板6上和冷却室7的排气孔处均布有用于实时监测底电极冷却效果的多个测
温热电偶8。空气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测量高压空气的压力、流量、温度参数的测量仪表4。
高压漩涡风机1产生大流量高压空气,通过与空气管道2连接的水雾管道3,高压空
气被混入水雾,并吹入底电极本体的冷却室7中。带水雾的高压空气在冷却室7内部分风盘
的作用下吹送到导电板6上,导电板6得以冷却,冷却后的热空气经冷却室7上圆周上的排气
孔放散。通过焊接,导电板6把导电圆筒5和冷却室7连接在一起,导电板6被高压空气冷却的
同时,经过热传导,经受炉内高温的导电圆筒5也得到冷却,进而实现了底电极系统的冷却。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
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